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富人想的和你不一樣(2)

盡管劉琛良的這種商業(yè)模式還剛剛起步,但是他的放長線釣大魚的思路和方法,無疑值得所有夢想成為富人的窮人學習和借鑒。

富人做事業(yè),窮人做事情

適應人群:把工作當做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來做的窮人。

致富指數(shù):★★★★

窮人迷思:窮人為什么窮?富人為什么富?在于兩者的心態(tài)不一樣,窮人對待任何事情都抱著做事情的態(tài)度;而富人呢,無論做什么工作、處于什么樣的崗位,都會以做事業(yè)的態(tài)度來認真對待。事情和事業(yè),雖只有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

如果有人投資讓你去開一個雜貨店,你會怎么想?

從做事情的角度考慮,開雜貨店可以不用風吹日曬雨淋,可以閑聊,可以看報,可以織毛衣,不可謂不輕松。錢呢,也能賺一些進價6毛的,賣價1元,這樣一個月下來,衣食至少無憂。為何不做?

但換一個角度想,如果開了雜貨店,就開不成百貨店、飲食店、書店、鞋店、時裝店,做一件事的代價就是失去了做別的事的機會。幾十年的人生,如果不想在一個10平方米的雜貨店內消耗掉,你就得考慮到底做什么更有前途。從事業(yè)的角度,你要考慮的就不是輕松,也不是一個月的收入,而是它未來發(fā)展的潛力和空間到底有多大。

雜貨店也可以開,但要看你是以何種態(tài)度去開。如果把它當做一件事情來做,它就只是一件事情,做完就行。如果是一項事業(yè),你就會設計它的未來,把每天的每一步都當做一個連續(xù)的過程。

如果把雜貨店作為事業(yè),那么它的外延是在不斷擴展的,它的性質也在變。如果其他店只有兩種醬油,而你的店卻有十種,你不僅買一贈一,還送貨上門,免費鑒定,傳授知識,讓人了解什么是化學醬油,什么是釀造醬油,這樣你就為你的店賦予了特色。你的口碑越來越好,當你進一步拿出成本去注冊商標,這樣漸漸就會有人舍近求遠,穿過整個街區(qū)來你的店里買醬油。當你終于舍得拿出2000元錢去注冊商標,你的店就有了品牌,有了無形資產。如果你的規(guī)模擴大,你想到增加店面,或者用連鎖的方式,或者采取特許加盟,那么你的店又有了新概念,有了進一步運作的基礎。

這就是事情和事業(yè)的區(qū)別,也是窮人和富人的差距。

一位哲人說過:如果一個人能夠把本職工作當成事業(yè)來做,那么他就成功了一半。然而,不幸的是,對很多窮人來說,工作卻并不等于事業(yè)。在他們眼里,找工作、謀職業(yè)不過是為了糊口、混日子而已。

1974年,麥當勞的創(chuàng)始人雷·克羅克,被邀請去奧斯汀為得克薩斯州立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班作講演。在一場激動人心的講演之后,學生們問克羅克是否愿意去他們常去的地方一起喝杯啤酒,克羅克高興地接受了邀請。

當這群人都拿到啤酒之后,克羅克問:“誰能告訴我我是做什么的?”當時每個人都笑了,大多數(shù)MBA學生都認為克羅克是在開玩笑。見沒人回答他的問題,于是克羅克又問:“你們認為我能做什么呢?”學生們又一次笑了,最后一個大膽的學生叫道:“克羅克,所有人都知道你是做漢堡包的。”

克羅克哈哈地笑了:“我料到你們會這么說。”他停止笑聲并很快地說:“女士們、先生們,其實我不做漢堡包業(yè)務,我真正的生意是房地產。”

接著克羅克花了很長時間來解釋他的話。克羅克的遠期商業(yè)計劃中,基本業(yè)務將是出售麥當勞的各個分店給各個合伙人,他一向很重視每個分店的地理位置,因為他知道房產和位置將是每個分店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同時,當克羅克實施他的計劃時,那些買下分店的人也將付錢從麥當勞集團手中買下分店的地。

麥當勞今天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地產商了,它擁有的房地產甚至超過了天主教會。今天,麥當勞已經擁有美國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一些最值錢的街角和十字路口的黃金地段。

克羅克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的目標是建立自己的事業(yè),而不僅僅是賣幾個漢堡包賺錢。克羅克對職業(yè)和事業(yè)之間的區(qū)別很清楚,他的職業(yè)總是不變的:是個商人。他賣過牛奶攪拌器,以后又轉為賣漢堡包,而他的事業(yè)則是積累能產生收入的地產。

追求財富應該成為一個事業(yè)而不是為單純的享受。在富人的成功因素中,他們把追求財富當做一種事業(yè),這是其中極其重要的一項。如果你把追求財富當做一種事業(yè),就會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待它,因而也就更容易在生意場上取得成功,因為你已經獲得了超越、獲得了幸福。從對許多經濟成功人士的采訪來看,賺錢使他們感到快樂,不在于他們的金錢增加了多少,而在于他們通過賺到的錢,證明了自己行,這種滿足感才真正是快樂的源泉。這種滿足感使自己在賺錢的時候感覺自己是在從事一種事業(yè),從而極大地激發(fā)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和幸福感。

思維突破:把普通工作當做事業(yè)來做

一位著名的企業(yè)家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的員工中最可悲也是最可憐的一種人,就是那些只想獲得薪水,而對其他一無所知的人。

同一件事,對于把工作當做事業(yè)者來說,意味著執(zhí)著追求、力求完美;而對于把工作當做事情者而言,意味著出于無奈不得已而為之。

當今社會,轟轟烈烈干大事、創(chuàng)大業(yè)者不乏其人,而能把普通工作當事業(yè)來干的人卻是鳳毛麟角,因為干事業(yè)的人需要有較高的思想覺悟、高度的敬業(yè)精神和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工作就是生活,工作就是事業(yè)。改造自己、修煉自己,堅守痛苦才能鳳凰涅槃。這應當是我們永遠持有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丟掉了這個,也就丟掉了靈魂;堅守了這個,就會覺得一切都是美麗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這樣一想,工作就會投入,投入就會使人認真。同樣,工作就會有激情,而激情將會使人活躍。

有一句話說得好:“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積累,明天的成功則有賴于今天的努力。”把工作和自己的職業(yè)生涯聯(lián)系起來,對自己未來的事業(yè)負責,你會容忍工作中的壓力和單調,覺得自己所從事的是一份有價值、有意義的工作,并且從中可以感受到使命感和成就感。

窮人往往沒有這樣的覺悟,在他們看來,職業(yè)僅是謀生的手段。他們身在其中,卻無法認識到其價值,只是迫于生活的壓力而勞動。他們輕視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自然無法投入全部身心。有許多窮人認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低人一等,在工作中敷衍塞責、得過且過,而將大部分心思用在如何擺脫現(xiàn)在的工作環(huán)境上。這樣的人無法致富也是情理之中的。

而富人從不在乎職業(yè)的高低貴賤,在他們眼里,任何一種職業(yè)都不僅是謀生的手段,而是一種與他們的人生命運緊密相連的事業(yè),所以熱情高漲,堅持不懈。

對職業(yè)表面呈現(xiàn)的地位、權貴等,富人無動于衷。在他們看來,所有職業(yè)的運作本質都一樣,那些看起來雅致之極的工作,背后經營的手法都差不多。

做事業(yè)會帶來豐厚回報,而做事情只會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事情做得越多,越成就不了大事業(yè)。

做事業(yè)和做事情,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把普通工作當做事業(yè)來做,你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會成為明天成功的基礎,你也會步入一條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軌道。如此這般,日積月累,成功是必然的。

富人在乎賺錢的方法,而窮人關心賺錢的多少

適應人群:只關心賺錢的多少,不在乎賺錢方法的窮人。

致富指數(shù):★★★★★

窮人迷思:窮人看中錢,富人則看中賺錢的方法,所以富人不但知道如何賺錢,而且總會賺比窮人多得多的錢。

窮人在沒錢的時候會打工,富人在沒錢的時候也會給別人打工。

然而,一個窮人和一個富人,即便他們在同一家公司里打工,二者的目的也是不同的。

窮人關心的是賺錢的多少,這是他在這個公司打工的唯一目的。如果公司給他的薪水能令他滿意,他會把這個公司當做是自己生命的依靠。

富人也打工,但他不會把自己的一生全部托付給一家公司,可是他對公司是絕對忠誠的。只要他在這個公司里待一天,他就會對公司盡一份責任,把自己所有的才華和智慧全部用于公司的發(fā)展壯大之上。

這樣的人絕對不是為了掙錢而打工的。他會把公司當成一個平臺,通過這個平臺了解這個行業(yè)如何運作,怎樣才能更好地運作。他會認真了解運作這個行業(yè)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道程序。富人打工時所關心的是賺錢的方法。

窮人是甘心打一輩子工的,掙一輩子省心省事的“有限”的錢,所以這樣的人只在乎能拿多少錢,他所在的公司福利如何。只要這個公司能滿足他的要求,無論這一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如何,這個公司存在著什么樣的危機,他都不會關心。

而富人不會老死在一個地方,只要他在這個地方學不到新的東西,這個行業(yè)沒有可挖掘的潛力和前途,他就不會再做下去。只要他有了一定數(shù)目的資金,他就會離開這個公司,另起爐灶,或者去從事更有潛力、更有前途的事業(yè)。

窮人,無論做什么,眼睛盯著的始終是手里的算盤和手里的銀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念金錢經,這樣的人在商場里只能算得上是菜鳥級別的,在棋局中只能是臭棋簍子。只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只盤算腳下的一步,想殺對手又怕傷自己,患得患失。

富人,無論是做什么,眼睛盯的是全國甚至是全世界,考慮的是時局發(fā)展之必然。胸裝天下事,一葉知春秋。這樣的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不在乎一車一炮的得失,搶時機,占有利地勢,控制全局,要的是結果的勝利。

要致富,必須首先將注意力從賺錢的多少上挪開,轉到賺錢的方法上來。

思維突破:學習賺錢方法,讓金錢為你工作

窮人賺錢的唯一目的是為了掙錢,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總是被動地適應工作,為工作所累,身體和思想被金錢拴在工作這架沉重的機器上,成了工作的奴隸。

與富人恰恰相反,富人從不關注賺錢的多少,而只注重學習賺錢的方法,從而讓金錢為自己工作,進而徹底改變自己的財富命運。

在《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作者羅伯特·清崎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羅伯特從美國商業(yè)海洋學院畢業(yè)了。他受過良好教育的窮爸爸十分高興,因為加州標準石油公司錄用他為它的運油船隊工作。他是一位三副,比起他的同班同學,他的工資不算很高,但作為他離開大學之后的第一份真正的工作,也還算不錯。他的起始工資是一年4.2萬美元,包括加班費。而且他一年只需工作7個月,余下的5個月是假期。如果他愿意的話,可不休那5個月的假期而去一家附屬船舶運輸公司工作,這樣做能使年收入翻一番。

盡管前面有一個很好的職業(yè)生涯等著他,但他還是在6個月后辭職離開了這家公司,加入海軍陸戰(zhàn)隊去學習飛行。對此,他受過良好教育的窮爸爸非常傷心,而富爸爸則贊賞他作出的決定。

“對許多知識你只需要知道一點就足夠了。”這是富爸爸的建議。

當羅伯特放棄在標準石油公司收入豐厚的工作時,他受過良好教育的窮爸爸和他進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窮爸爸非常吃驚和不理解羅伯特為什么要辭去這樣一份工作:收入高、福利待遇好、閑暇時間長,還有升遷的機會。他一晚上都在問羅伯特:“你為什么要放棄呢?”羅伯特沒法向他解釋清楚,羅伯特的邏輯與他的不一樣。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此,羅伯特的邏輯和富爸爸的邏輯是一致的,而受過良好教育的窮爸爸的邏輯與富爸爸的邏輯卻從不相同。

對于受過良好教育的窮爸爸來說,穩(wěn)定的工作就是一切。而對于富爸爸來說,不斷學習賺錢的方法,最后讓錢為自己工作才是一切。

1973年從越南回國后,羅伯特離開了軍隊,盡管他仍然熱愛飛行,但他在軍隊中學習的目標已經達到。他在施樂公司找了一份推銷員的工作。加盟施樂公司是有目的的,不過不是為了物質利益,而是為了鍛煉自己的才干。他是一個靦腆的人,對他而言,營銷是世界上最令人害怕的課程,但施樂公司擁有在美國最好的營銷培訓項目。

富爸爸為他感到十分自豪,而受到良好教育的爸爸則為他感到羞愧。作為知識分子,窮爸爸認為推銷員低人一等。羅伯特在施樂公司工作了4年,直到他不再為吃閉門羹而發(fā)憷。當他穩(wěn)居銷售業(yè)績榜前5名時,他再次辭去了工作,又一次放棄了一份不錯的職業(yè)和一家優(yōu)秀的公司。

1977年,羅伯特組建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富爸爸培養(yǎng)過邁克和他怎樣管理公司,現(xiàn)在他就得學著應用這些知識了。他的第一種產品尼龍帶搭鏈的錢包,在遠東生產,然后裝船運到紐約的倉庫里。他的正式教育已經完成,現(xiàn)在是他單飛的時候了。如果他失敗了,他將會破產。富爸爸認為破產最好是在30歲以前,富爸爸的看法是“這樣你還有時間東山再起”。就在他30歲生日前夜,羅伯特的貨物第一次裝船駛離韓國前往紐約。

直到今天,羅伯特仍然在做國際貿易,就像富爸爸鼓勵他去做的那樣,羅伯特一直在尋找新興國家的商機。現(xiàn)在他的投資公司在南美、亞洲、挪威和俄羅斯等地都擁有投資。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說:“工作的意義就是比破產強一點。”然而,不幸的是,這句話確實適用于千百萬的窮人,大部分窮人都“按他們的方式活著”,這種方式就是:干活掙錢,支付賬單。

還有另外一種可怕的管理理論這樣說:“窮人付出最高限度的努力以避免被解雇,而雇主提供最低限度的工資以防止窮人辭職。”如果你看一看大部分公司的支付額度,你就會明白這一說法確實道出了某種程度的真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 东光县| 遂平县| 安岳县| 旺苍县| 石首市| 绩溪县| 沙河市| 名山县| 抚州市| 南郑县| 天峻县| 泰州市| 青川县| 北京市| 井冈山市| 马山县| 专栏| 广饶县| 花垣县| 乌什县| 大洼县| 海阳市| 龙南县| 咸阳市| 措勤县| 金昌市| 高淳县| 枣阳市| 康定县| 永康市| 进贤县| 沁阳市| 舟山市| 昆山市| 轮台县| 万宁市| 淮滨县| 霍州市| 读书| 普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