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名醫(yī)華佗的延年長壽秘訣(2)
- 國醫(yī)養(yǎng)生密碼:國醫(yī)養(yǎng)生大智慧
- 薛慧
- 4457字
- 2016-02-26 11:44:15
華佗在《中藏經(jīng)》中提到,人體就像自然界一樣,無論體內陰氣過盛還是陽氣過盛,都會導致疾病產(chǎn)生。要想獲得健康,陰陽調和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養(yǎng)生時應該把人體的陰陽調和作為一個重要的養(yǎng)生法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強身健體,預防百病。
那么,我們該如何維持身體的陰陽平衡呢?
我們都知道人的生命儲備是有限的,人的生命就好比是一根燃燒著的蠟燭,燃燒得越旺,熄滅得越早,所以,維持生命陰陽平衡就要注意節(jié)能養(yǎng)生。節(jié)能養(yǎng)生的目的是為了保護陽氣和陰氣,避免不必要的損耗,從而維持生命的陰陽平衡,它主要包括靜養(yǎng)生、慢養(yǎng)生和低溫養(yǎng)生三個方面。
1.靜養(yǎng)生
靜養(yǎng)生是對生命的輕撫。靜養(yǎng)生的重大意義是什么?靜養(yǎng)生能夠降低陽氣和陰精的損耗,從而維持生命的陰陽平衡,延緩早衰,延長壽命。靜養(yǎng)首先要先心靜,因為只有心先靜下來。生命才能靜下來。心靜下來,呼吸、心跳等都能夠減慢,血壓才能夠降低。我們知道“心靜自然涼”,心靜下來以后,人體的生理代謝、陽氣和陰精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2.慢養(yǎng)生
慢養(yǎng)生是節(jié)能養(yǎng)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絕招。慢養(yǎng)生的重大意義是什么?有資料記載,古代的人一呼一吸所用時間為6.4秒,但是現(xiàn)在的人用時為3.3秒,或3.33秒,比古人快了一倍。可見,隨著人類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呼吸的頻率也越來越快。生命的長短與呼吸頻率成反比,呼吸頻率越慢,壽命越長,呼吸頻率越快,壽命越短。那么,怎樣做到慢養(yǎng)生呢?
首先,我們要做到心慢,心慢下來,呼吸心跳才能慢下來,這樣才能減少陽氣和陰精的損耗。說一下上班族,上班的時候我們很緊張,因為我們知道社會競爭激烈,我們不能慢。但是下班以后,我們就應該轉入慢節(jié)奏,可以慢慢地做家務,慢慢地洗澡,慢慢地帶孩子,跟上班的時候應該有不同的節(jié)奏,先快后慢。總的原則是,生活應有快有慢、有緊有松、有忙有閑。
3.低溫養(yǎng)生
低溫養(yǎng)生是生命的涵藏。低溫養(yǎng)生的重大含義是什么?中醫(yī)經(jīng)典巨著《黃帝內經(jīng)》就指出,“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就是說在高山上的人壽命都比較長,為什么?因為高山上的溫度比較低,這就引出了低溫養(yǎng)生這個問題。低溫養(yǎng)生可以降低代謝,降低代謝的速度,降低陽氣和陰精的損耗。那么,我們怎樣做到低溫養(yǎng)生呢?在冬天,室溫不能過高,暖氣不要開得太大,這不利于低溫養(yǎng)生。另外,我們要多接地氣,多吸陰氣,多飲地下水、井水、礦泉水。同時,低溫養(yǎng)生還要多吃水生食物,比如說水稻;越冬食物,比如冬小麥、大白菜;冬生水果,比如冬梨、蘋果、冬瓜、冬棗等。
總體來說,靜養(yǎng)生、慢養(yǎng)生、低溫養(yǎng)生互為因果關系,是生命節(jié)能的三大重要法寶。節(jié)能養(yǎng)生對維持生命的陰陽平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它保護陰精和陽氣不被損耗。
另外,生命儲備是維持陰陽平衡的基礎,它包括三個方面:一個是飲食,一個是睡眠,一個是房事。這三個方面是增加生命儲備的三大要素,是維持身體陰陽平衡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首先,我們看飲食養(yǎng)生。飲食養(yǎng)生就是說首先我們要通過補和瀉來維持生命的陰陽平衡。其次就是睡眠。睡眠養(yǎng)生是對生命的充電,通過休息,以達到生命能量的儲備,所以我們提倡睡子午覺。最后,是房事養(yǎng)生。房事養(yǎng)生是對生命的協(xié)調,它的重大意義在于協(xié)調人體的陰陽平衡,陰陽平衡,衰老就能夠減緩,壽命就會延長。
所以,慢養(yǎng)生、靜養(yǎng)生、低溫養(yǎng)生是生命的節(jié)能養(yǎng)生,食養(yǎng)生、眠養(yǎng)生、性養(yǎng)生是生命的儲備養(yǎng)生。它們互相結合、互相配合,對維持人體的陰精和陽氣的平衡、維持生命的陰陽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勞傷”的調養(yǎng)應對之道
華佗認為一個人健康長壽不在于病時求醫(yī)問藥,關鍵在于未病時注重保健,神形兼養(yǎng),謹防“勞傷”。
《中藏經(jīng)》中有:“勞者,勞于神氣也;傷者,傷于形容也。饑飽無度則傷脾,思慮過度則傷心,色欲過度則傷腎,起居過常則傷肝,喜怒悲愁過度則傷肺。風寒暑濕則傷于外,饑飽勞役則敗于內;晝感之則病榮,夜感之則病衛(wèi)。榮衛(wèi)經(jīng)行,內外交運,而各從其晝夜也。”
這里所謂的勞傷,就是指身心疲勞過度而造成的臟腑氣血損傷。勞傷的類型有很多,比如房事過度會造成勞傷,思慮過度、過饑過飽等都會造成勞傷。勞傷的一個結果就是傷及臟器,我們知道五臟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其中一個受到傷害時,其他的都會受到影響,從而使身體越來越衰弱。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度,以適當為原則,這也正是華佗的凡事不為過的養(yǎng)生思想。
如果造成勞傷,我們也不必驚恐不安,只需合理的采取措施,通過調理,仍然是可以恢復如常的。
1.心神勞傷的調養(yǎng)
一是要均衡營養(yǎng)。脂肪類食物不可多食,亦不可不食,因為脂類營養(yǎng)是大腦運轉所必需的,缺乏脂類將影響思維。維生素要多吃,人承受巨大的工作、心理壓力時,所消耗的維生素C將顯著增加。補充靈芝與鈣可安神,研究資料表明,鈣和靈芝具有鎮(zhèn)靜、防止攻擊性與破壞性行為發(fā)生的作用。
二是保證睡眠。睡眠應占人類生活的1/3時間,它是獲得免疫力的最佳途徑。
三是讓心寬松。人在社會上生存,難免有很多煩惱,必須應付各種挑戰(zhàn),重要的是通過心理調節(jié)維持心理平衡。
四是曬太陽提神。在上午光照半小時,對經(jīng)常處于委靡狀態(tài)、有憂郁傾向的人很有效。
五是了解生理周期。每個人的生理周期不一樣,找出自己精力變化曲線,然后合理安排每項活動。
六是勞逸結合,張弛有度。要注意不能一直處于高強度、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
七是午后打盹半小時。
八是每周遠離喧囂的都市一次。郊外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較高,能調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
2.房事勞傷的調養(yǎng)
精、氣、神為人身三寶,其中精是基礎、氣是動力、神為主導,三者之間可相互轉化。倘若色欲過度,會損傷腎精,精傷則氣餒,氣餒則神散。而精嚴重耗傷,神、氣會無所依附,導致精、氣、神俱傷而致大病。這里介紹幾款強精補腎的食療方,以供參考。
蔥燉豬蹄:主料用豬蹄、大蔥。將豬蹄2個、大蔥150g清洗干凈,備用,把豬蹄和大蔥一起置鍋內,加入食鹽適量,加水,先用旺火煮沸,加入料酒、醬油、味精,再用小火燉爛即可。
枸杞子紅棗粥:主料用枸杞子、紅棗、粳米。選取枸杞子15g、紅棗9枚、粳米75g,開鍋后放入粳米、枸杞子、紅棗,燉煮至紅棗爛熟即成。晚間臨睡前作夜宵食用。因具有寧心安神、通心腎之功效,故適用于心慌失眠、頭暈及腎氣衰退所引起的房勞損傷。
其他強精補腎食療方:枸杞30g與豬腎2個同燉服;海參30g與黑芝麻60g共燉服;鯽魚1條、桃仁30g與250g大米煮粥。
3.積勞成疾的調養(yǎng)
注意合理補充飲食。選擇食用富含蛋白質、脂肪和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豆腐、牛奶、魚肉類等;多食水果、蔬菜和適量飲水都有助于消除疲勞。
注意休息也是調理身體的必要途徑。無論工作或學習有多繁重,每天都要留出一定的休息時間,最好的方法是躺下來放松肢體,或安枕大睡,往往一覺醒來,就會舒服很多。另外,聽音樂、練書法、繪畫、散步等也有解除生理疲勞之功效。
適當?shù)幕顒右彩钦{理身心的好方法,尤其適用于腦力勞動者。一是要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如跑步、打球、打拳、騎車、爬山等;二是腹式呼吸,全身放松后深呼吸,鼓足腹部,憋一會兒再慢慢呼出;三是做健身操,使人體組織器官充滿活力,延緩衰老;四是點穴按摩,通過自我點穴療法和按摩,對體表適當刺激,激發(fā)肌體抗病潛能。
但是,因病癥而引起的疲勞應停止大運動量的活動,并進行必要的治療,如藥物、按摩等,同時注意調整生活習慣。病后恢復期,活動要逐漸增加,要有適應過程。
4.五臟的調養(yǎng)
國醫(yī)養(yǎng)生學素有“紅豆補心臟,黃豆補脾臟,綠豆補肝臟,白豆補肺臟,黑豆補腎臟,五豆補五臟”之說。豆類含有豐富的賴氨酸和生物類黃酮,享有“植物肉”、“綠色的乳牛”等美譽,成為中國人物美價廉的優(yōu)質蛋白質以及鈣和微量元素鋅的最佳來源。豆類是能與動物性食物相媲美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
在食用時各取紅豆、黃豆、綠豆、白豆和黑豆分別浸泡,使之發(fā)芽三天,然后,每天吃紅、綠、黃、白、黑不同顏色的豆芽,既可使心、肝、脾、肺、腎五臟都得到大大的補益,又可促進鐵、鋅的吸收利用,是一種很好的調養(yǎng)勞傷的保健方法。
陰性病與陽性病的防治
華佗認為人類的疾病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陰性病,一種是陽性病。陽性病的主要特征是發(fā)病快,治愈得也快。這類病主要由熱引起,而熱氣往往是通過人的上半部,如頭部和臉部侵入人體,在人體中往往表現(xiàn)出肢體舒張、腫脹,活動遲緩,筋骨不適等癥狀。因此,尤其是在夏天,人們要注意頭部的涼爽,并保持清醒。但在給頭腦“降溫”的時候最好的方法不是“以冷制熱”,而是”以熱制熱”。在高溫季節(jié),運動勞作后頭部易出汗,這時血管擴張,如果用冷水沖洗,有可能引起顱內血管功能異常,發(fā)作時會有頭發(fā)暈、眼發(fā)黑、嘔吐的現(xiàn)象,嚴重的可能會引起顱內大出血。夏天氣溫接近人體的溫度,人體散熱方式以蒸發(fā)為主,所以“以熱制熱”,用熱來除熱才是比較好的養(yǎng)生方法。如在夏天,人的臉面和軀干難免多汗,及時擦汗可促使皮膚透氣,使用熱毛巾擦臉擦身,才能適應人體降溫。
陰性病發(fā)病慢,治愈也慢。陰性病的發(fā)生主要由寒引起,寒氣主要從腿腰下部侵入人體,人在有寒邪的時候表現(xiàn)為肢體蜷縮、筋骨拘攣等。防治陰性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驅除體內寒氣,注意保暖。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驅除體內寒氣的方法:
1.泡腳法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對頭而言屬陰,陽氣偏少。而且,雙腳遠離心臟,血液供應不足,長時間下垂,血液回流循環(huán)不暢;皮下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很差,容易發(fā)冷。腳部一旦受涼,便會通過神經(jīng)的反射作用,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縮,使人體的血流量減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隱藏在鼻咽部的病毒、病菌乘機大量繁殖,使人感冒,或使氣管炎、哮喘、腸病、關節(jié)炎、痛經(jīng)、腰腿痛等舊病復發(fā)。因此,我們要養(yǎng)成臨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具體方法如下:
先用溫水浸泡(女性水要淹到小腿三分之二處近三陰交穴,男性到腳踝即可),再慢慢加熱水,泡到腳熱、微微出汗就可以休息。
2.按摩法
按摩可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循環(huán),有效祛除寒氣。具體方法是:每晚泡腳后,按摩腳心的涌泉穴五分鐘,然后拍打兩個小腿,直到微微發(fā)脹為止。
3.姜紅茶驅寒
民間有“冬天一碗姜糖湯,祛風祛寒賽仙方”、“冬有生姜,不怕風霜”的說法。生姜性溫,其所含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腸黏膜,使胃、腸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強,能有效地治療因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
在五味中,生姜味辛。辛主散,故能發(fā)汗、驅風散寒。在吃過生姜后,會有發(fā)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流動加速,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從毛孔滲出的汗液不但能把多余的熱帶走,同時還能把病菌放出的毒素、人體內的寒氣一同排出體外,所以身體受了寒涼,吃些生姜就能及時驅寒。
紅茶具有高效加溫、強力殺菌的作用,生姜和紅茶相結合,就成了祛寒除濕的姜紅茶。此外,沖泡時還可加點紅糖和蜂蜜。但患有痔瘡、或其他忌辛辣病癥的,可不放或少放姜,只喝放了紅糖和蜂蜜的紅茶,效果也不錯。
另外,介紹一下姜紅茶的制作方法:
材料:生姜適量,紅茶一茶匙,紅糖或蜂蜜適量。
做法:將生姜磨成泥,放入預熱好的茶杯里,然后把熱紅茶注入茶杯中,再加入紅糖或蜂蜜即可。生姜、紅糖、蜂蜜的量可根據(jù)個人口味的不同進行調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