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工作是生活的一種饋贈
- 如何掌控你的生活:掌握生活的平衡規(guī)律,邁向高效完美的成功人生
- 羅婷婷等編著
- 4935字
- 2016-02-26 11:28:04
工作不僅僅為了薪水
如果一個人工作只是為了薪水,沒有遠大理想,沒有高尚目標,不關心薪水以外的任何東西,那么他的能力就無法提高,經(jīng)驗也無法增多,機會也就不會垂青于他,成功也就自然與他無緣。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別人更完美、更正確、更專注而不計較報酬,那么,你終將獲得比薪水更好的獎勵。
“我每天拼命工作,是因為我有自己的價值觀。我為自己當前的工作傾注了大量時間,甚至不在乎領不領工資。我剛發(fā)現(xiàn)我是全州工資最低的院長,可我不在乎。我是說,我干這活不是為了錢。”
這是某學院院長拉臘·M對工作與薪水之間關系的觀點。
一個人若只從他的工作中獲得薪水,而其他一無所得,那真是很可憐的。他無疑主動放棄了比薪水更重要的東西——在工作中充分發(fā)掘自己的潛能,發(fā)揮自己的才干,做正直而純正的事情。
在工作中盡心盡力、積極進取,始終不放棄努力,始終保持一種盡善盡美的工作態(tài)度,滿懷希望和熱情地朝著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從而獲得豐富的經(jīng)驗,同時也提升了個人的能力。你做得越多,你能做的就越多!
如果你做到了這點,就已經(jīng)超越了自我,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比爾·蓋茨的財產(chǎn)凈值大約是466億美元。如果他和他太太每年用掉一億美元,也要466年才能用完這些錢——這還沒有計算這筆巨款帶來的巨大利息。那么,他的工作目的是什么?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財產(chǎn)凈值估計為10億美元,雖不像比爾·蓋茨那么多,不過也足以讓他在余生享受優(yōu)裕的生活了,但他為什么還要不停地拍片呢?
美國Viacom公司董事長薩默·萊德斯通在63歲時開始著手建立一個很龐大的娛樂商業(yè)帝國。63歲,在多數(shù)人看來是盡享天年的時候,他卻在此時做了重大決定,讓自己重新回到工作中去。而且,他總是一直圍繞Viacom轉,工作日和休息日、個人生活與公司之間沒有任何的界限,有時甚至一天工作24小時。他哪來的這么大的工作熱情呢?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那些擁有了巨額“薪水”的人們,不但每天工作,而且工作相當
賣力。如果你跟著他們工作,一定會因為工作時間太長而感到精疲力竭。那么,他們?yōu)楹芜€
要這么做,是為錢嗎?
還是看看薩默·萊德斯通自己對此的看法:“實際上,錢從來不是我的動力。我的動力源
自對我所做的事的熱愛,我喜歡娛樂業(yè),喜歡我的公司。我有一種愿望,要實現(xiàn)生活中最
高的價值,盡可能地實現(xiàn)。”
在勵志電影《為人師表》中飾演角色的演員愛德華·奧爾莫斯應邀參加大學生的畢業(yè)典禮時,曾滿懷激情地對大學生說:“在大家離開前,我有一件事要提醒各位,記住:千萬不要為了錢而工作,不要只是找一份差事。我所說的‘差事’是指為了賺錢而做的事情,在座各位當中許多人在校期間就已經(jīng)做過各式各樣的差事。但工作是不一樣的,你對工作應該有非做不可的使命感,并且要樂在其中,甚至在酬勞僅夠溫飽的情況下,你也無怨無悔。你投入這項工作,因為它是你的生命。”
不論你所選擇的事業(yè)為你帶來多么豐厚的財富或是多么微薄的報酬,只要你用滿腔熱忱全心投入,必然能夠創(chuàng)造出嶄新的局面,每天工作的時候自然都會感到充實快樂。
不管你喜歡與否,使命感、滿足感、個人成長,還有升職加薪等,都是工作成果的收獲,而不是單單準時上班下班就可以達到的,只有在我們施展所長的時候,才能夠?qū)崿F(xiàn)這些成果。
做工作的最佳受益者
工作之中有面包,工作會給你帶來真正的幸福和樂趣,對工作的熱愛會給你帶來生命的快樂與成就。帶著一份崇高的敬業(yè)精神,積極投入到工作中,你將成為工作的最佳受益者。
人要吃飯,要穿衣,要買房,要買車,要養(yǎng)兒育女,還要享受快樂……如果想要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好、行得便,把下一代撫育成才,就必須努力工作。努力工作一定會讓你如愿以償,因為工作之中有面包,工作之中有財富,工作永遠能讓你成為一個受益者。
我們在工作時,要時刻告誡自己:要為自己的現(xiàn)在和將來而勤奮努力,不要過分考慮自己的工資;應該用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新的知識,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把工作看成一種經(jīng)驗的積累,因為這些東西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工作是人賴以生存的方式,努力工作一定會有好結果。下面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有一位窮人,他只有一小塊土地和一小袋種子。到了耕種的季節(jié),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干活,精心地在自己貧瘠的土地上播種。到了晌午,太陽火辣辣地照在肩膀上,他就來到一個樹樁邊休息。當他坐下的時候,一小把種子順著他的口袋滾了出來,掉進了樹樁下的洞里。
“哎,它們在這里根本沒辦法生長,”他嘆息道,“即使這么一點種子,我也丟不起。”于是,他回到地里拿來鐵鍬,開始在樹樁的根部挖。天氣越來越熱,汗水順著他的后背、額頭往下淌,他根本無暇顧及這些,還是在那里認真地挖。最后,他終于在一個深埋于地下的鐵盒子上找到了它們。他打開盒子,發(fā)現(xiàn)里面全都是黃金——這足夠讓他后半生都衣食無憂,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之后,人們總是對他說:“你一定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是的,我很幸運,”他說,“但我日出而作,在炎熱的天氣里挖種子,我沒有浪費掉一粒種子,況且那些金子也是我用勞動的雙手挖出來的,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
的確,任何一項工作都蘊含著無限的成長機會,機會也總是光顧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們。因此,你不必為自己的前程煩惱,一切盡在努力工作中,努力工作能讓你迅速成長起來,讓你得到你意想不到的一切。
工作不僅能帶給人快樂,把疲乏降至最低,而且還有利于身心健康。讓我們積極地對待工作吧!
杰克在擔任一個生產(chǎn)性企業(yè)顧問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當時令他感到奇怪的現(xiàn)象——有一個車間的工人總是死氣沉沉、沒精打采。原來,這個車間是整個企業(yè)中最臟最累的車間,每個到這個車間工作的工人都認為自己很不走運。
然而,在這個車間中卻有一個年輕人顯得十分愉悅,他充滿活力和朝氣,不時地向他人打招呼,甚至還不時地哼哼曲子、吹吹口哨。
“年輕人,你為什么這么快樂?”杰克問道。
“因為我喜歡和熱愛這個工作崗位。”年輕人頭也不回地答道,說完又哼起了曲子、吹起了口哨。
自然,那些自認為很不走運的人,是絕不會熱愛這個工作崗位的。
見到這種情形,杰克很感動。他也信心十足地認為,即便這位年輕人將來沒有得到提升,也沒有比任何其他人多掙一分錢,但是他所得到的卻遠比他的同事多得多。他擁有的好心情,就是他的同事所不具有的,何況好心情還有利于健康哩!
一個人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應該認真對待,盡職盡責。只有干好你手頭的工作,人生才會有一個完美的結果。
事實上,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厭煩自己的工作。假使你為環(huán)境所迫,只能從事一些乏味的事,你也應想方設法使工作變得有意義、有樂趣。當你以這種態(tài)度投入工作時,無論做什么,你都可從中享受到工作的無窮樂趣,體驗到工作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件快樂的事,而你自己就是一個充滿快樂的受益者。
渴望快樂就要努力工作
人需要在工作中尋找歸宿和價值,實現(xiàn)其理想。工作可以滿足個人,讓人快樂。作為一個勞動者要能夠這樣想,雇主給了你工作,你成為其中的一員,擔當了一份職責。你只有做好本職工作,才能享受到勞動的成果——安身立命、養(yǎng)家糊口、實現(xiàn)自我、體驗快樂。
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布堪納,特別迷戀美式足球,是一位鐵桿球迷,他從不錯過每年1月間的季后賽。原本一場60分鐘的比賽,少不了犯規(guī)、換場、中場休息、傷停補時、教練叫停,等等,這樣要耗費很多時間。
有一天,布堪納突然感到,花這么長的時間在電視機前看比賽很浪費時間,甚至產(chǎn)生了罪惡
感。然而,球賽又不能不看,為了在心理上找到平衡,他決定給自己找點事干。他記得曾經(jīng)
從后院撿了兩大桶核桃,于是就把這些核桃搬到客廳里,一邊看電視一邊敲核桃,這樣或許
能心安理得一些。
一邊看球一邊敲核桃,同時布堪納還在不停地思考:為什么自己長時間坐在電視機前會有罪
惡感?為什么這么一會兒沒工作就覺得心里不踏實?
在不斷地敲核桃的過程中,布堪納悟出一個道理:社會贊許工作,工作不僅對個人有好處,對其他人也有好處。如果一個人飽食終日,無所事事,那么除了他自己的得失之外,別人也享受不到他從事生產(chǎn)帶來的“交易價值”。
工作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jù)了很重要的位置,也是支配我們生活的力量。工作不僅對個人有好
處,通過價值交換也讓其他人受益。僅就純粹的個人意義而言,人一生的全部活動不外乎三
個內(nèi)容:生存,發(fā)展,享受。無論哪個內(nèi)容的實現(xiàn),都無法離開職業(yè)生涯的幫助。
人需要在工作中尋找歸宿和價值,實現(xiàn)其理想。工作可以滿足個人,讓人快樂。作為一個勞
動者要能夠這樣想,雇主給了你工作,你成為其中的一員,擔當了一份職責。你只有做好本
職工作,才能享受到勞動的成果——安身立命、養(yǎng)家糊口、實現(xiàn)自我、體驗快樂。
著名的巴頓將軍有一則小故事,生動地說明了什么才是快樂的人生。
一次,巴頓將軍親自駕車去前線鼓舞士氣,在一條壕溝邊與戰(zhàn)士對話。
巴頓將軍微笑著問:“怎樣才是快樂的人生?”
一位士兵答道:“被尊重。”
巴頓將軍馬上響應:“那太依賴。”
又有人搶答:“愛。”
巴頓將軍笑言:“太天真。”
……
最后,巴頓將軍提出了自己的答案:“被需要。”
快樂的人生就是“被需要”,人生的價值也是“被需要”,員工的價值當然也在于被企業(yè)
需要。稱職的員工能夠從工作中找到樂趣,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在他們眼里,工作從不會是一
件苦差事。
努力工作,享受幸福
人生的價值在于工作,人生的幸福源于工作。我們?yōu)樽非髮崿F(xiàn)人生理想和目標而努力工作,這就是幸福的有力保障。
美國億萬富豪約翰·洛克菲勒曾說過:“……除了工作,沒有哪項活動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也沒有哪項活動能提供如此強的個人使命感和一種活著的理由。工作的質(zhì)量往往決定生活的質(zhì)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工作就是充實自我、表達自我、成就自我,是用生命去做的事情。
人生的價值在于工作,人生的幸福源于工作。我們?yōu)樽非蟆崿F(xiàn)人生理想和目標而努力工作,這就是幸福的有力保障。
我們在追求、實現(xiàn)人生的理想和目標的過程中,當理解或感受到所追求的這種理想和目標實現(xiàn)時,就會產(chǎn)生一種精神上的快樂、欣喜和滿足,這就是幸福感。
有個人死后,在去閻羅殿的路上,看見一所豪華的宮殿,宮殿的主人熱情地邀請他進去參觀,并留他在那里居住。
這個人說:“我在人世間辛苦地忙碌了一輩子,再也不想工作了,我現(xiàn)在只想吃和睡。”
宮殿主人答道:“如果是這樣,那么世界上再也沒有什么地方比這里更適合你居住了。我這里應有盡有,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會有人來干預你。我這里也有舒適的床鋪,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不會有人來打擾你,而且我還可以向你保證不讓你做任何事情。”
于是,他就住了下來。
剛開始的那些日子,他吃了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樂。但時間不長,他卻開始覺得有點寂寞和空虛,就徑直去見宮殿主人,抱怨道:“這種成天吃了就睡,睡了又吃的日子過久了也挺沒意思,我對這種生活已經(jīng)提不起一點興趣了。你能否給我一份工作讓我做做?”
宮殿的主人答道:“很抱歉,我這里從來就不曾有過工作,也不用工作。”
幾個月后,這個人實在是忍無可忍了,便再次去見宮殿主人:“這種日子我實在無法忍受,如果你不給我安排工作,我寧愿去下地獄,也不想再在這里居住了。”
宮殿的主人輕蔑地笑著對他說:“你難道認為這里是天堂嗎?這里本來就是地獄啊!”
不想工作的人是無法找到天堂的。工作雖然勞累和艱辛,但它卻能帶給你幸福感,讓你富有生機和活力,這也就是所謂的苦中也有樂。
每種工作都有它的艱辛和幸福,只是各人對工作的態(tài)度有所不同罷了。如果你用積極上進的態(tài)度去面對工作,你將會感覺到工作著就是幸福著,工作著就是快樂著;如果你用消極冷漠的態(tài)度去應付工作,你將會感覺到工作就是活受罪,工作就是太無聊。對于后一種人如果改變一下自己的思維方式,或許就是另外一番景象,就能得到另外一分收獲。試想:當檢察官的看到被自己審查的罪犯如愿以償?shù)乇焕K之以法,使國家的財產(chǎn)免受損失的時候,就會感到自己有一種至高無上的滿足;當教師的看到自己的學生桃李滿天下,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時候,對自己的工作就會有一種神圣和偉大的自豪感;當銀行工作人員付出大量艱辛爭取到一位優(yōu)質(zhì)客戶或通過多種渠道收回一筆多年陳欠貸款時,他們的幸福就溢于言表……
此外,我們每個人都還應該思考自己為什么要工作,尤其是工作的意義。事實上,工作著是幸福的,工作使你的生活變得更豐富、更充實、更有趣、更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