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誰偷走了你的時間(1)
- 如何掌控你的生活:掌握生活的平衡規律,邁向高效完美的成功人生
- 羅婷婷等編著
- 3410字
- 2016-02-26 11:28:04
節省時間的妙方
不輕視每一分鐘的價值,就是要節省每一分鐘,讓我們的每一分鐘都有價值,都有收益。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浪費時間。時間之所以被我們所浪費,是由于以下原因:
1.將時間用在無益的事情上
對公司經費支出很認真的人,也不一定對時間的運用很慎重。須注意使用時間前若不預先做個計劃,那么時間將會和金錢一樣,在不知不覺中浪費掉。
2.沒有訓練自我使用時間的方法
不會做計劃的人,今后必須開始學習。如果沒事,先決定任務終了的時刻,否則事情常會拖延下去。所以,必須養成按時完成工作的習慣。
3.工作沒有在預定時間內做完
由于電話、訪客的干擾,使得工作不能如期趕完,同時對部下的指導馬馬虎虎,指示不夠。為了防止此種事件發生,最好能做出工作時間表。
由上可知,時間的浪費完全是因為沒有明確的計劃性和目的性所致。因此,我們必須掌握一些節省時間的方法。下面介紹一些小技巧,希望對你以后有所幫助。
1.統籌安排時間。例如早晨起床后,先點燃氣爐做飯,再打開收音機,邊聽廣播邊洗漱。
2.分些家務給孩子。這樣既減輕大人負擔,又鍛煉了孩子的能力。
3.利用時間中的時間。例如邊洗衣服邊背誦外文單詞,或構思一篇文章。
4.放置東西有條有理。各種東西分類放置在固定的地方,并時常抽空整理。
5.少看電視,把時間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6.黃金時間要集中精力。一般來說,晚上8點到10點是家庭中可供利用的效率最高的時間,就要集中精力做點兒有意義的事。
7.適當睡眠,不要過多熬夜,否則第二天做事效率低。
8.保持心理平衡。心情不好,即使時間充裕,也會干不成事情。
9.規定工作目標的期限。如果你給自己規定好完成工作所需的確切時間,定能富有成效。
10.先做難做的事。趕快把令人頭痛的事情處理完,如果把它們擱置起來,只能給你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使你無法完完全全地將精力投入到其他工作中去。
11.避免文件堆積成山。有文件放在你的臺面上時,要趕緊處理。如果是急件,應馬上處理完;如果是個大項目,先開始做前三步,讓它運作起來。
12.安排好處理電子郵件的時間。每天上下午用固定20分鐘時間處理電子郵件和留言箱。同時,關掉電子郵箱報警信號,這樣你就不必隨時去查看。
13.提早一些結束當天的工作。下班前30分鐘關掉電腦,用剩下的時間來做明天的計劃。
不被瑣事纏身
要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就要清醒地認識什么重要,什么該忽略,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過多地打攪。
瑣碎而無價值的工作指的是一些不重要的任務或工作,而且報償低。它消磨你的精力和時間,因此讓你不能處理更為重要且當務之急的工作。瑣碎無價值的工作可能是將文件歸檔、清理辦公桌抽屜、日常文書工作,或者沒有緊迫任務時,任何人都可以做的那種工作。
那么該怎么解決呢?
作為職場人員,你可以在你的辦公桌前放一大塊字牌:“任何時候,只要可能,我必須做最有成效的事情。”以此,盡可能減少瑣碎無價值的工作。當你開始做瑣碎工作,并將其作為拖延重要工作的借口時,看著字片,你就知道自己又在浪費時間了。
當你陷入瑣碎工作中時,一定要自我反省,問問自己:你現在的動作是否接近你最優先考慮的事情。如果不是,就終止它們,并著手重要的事項。讓自己變成現代的時間駕馭者,減少例行公事,并多參與困難的決策和計劃。如此一來,你就會增加自身價值和晉升的機會。
在多數的情況下,要想克服被一些小事引起的困擾,只要把注意力轉移一下就可以了——讓你有一個新的,能使你開心一點的事物。美國的一位企業家舉了一個怎么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好例子。以前他寫作的時候,常常被紐約公寓熱水燈的響聲吵得快發瘋。蒸汽會怦然作響,然后又是一陣叭叭的聲音——而他會坐在他的書桌前氣得直叫。“后來,”這位企業家說,“有一次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出去露營,當我聽到木柴燒得很響時,我突然想到:這些聲音多么像熱水燈的響聲,為什么我會喜歡這個聲音,而討厭那個聲音呢?我回到家以后,跟我自己說:‘火堆里木頭的爆裂聲,是一種很好聽的聲音,熱水燈的聲音也差不多,我該埋頭大睡,不去理會這些噪聲。’結果,我果然做到了:頭幾天我還會注意熱水燈的聲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們整個忘了。”
如果你是一個管理人員,你應該把瑣事交給下屬去做。
英國大出版家那茨可里夫生平所做的事業極多,如果換成別人,早已忙得不可開交,但是他仍能從容不迫,應付自如。許多朋友對于他這樣的才干深覺驚奇,他說:“我自己只擔任指揮工作,一切機械式的事情都交給那些能夠勝任的人。至于那些助手能夠辦理妥帖的工作,我盡可不必動手。”
某國家計算機公司經理派特生也說:“不要去做可以交給別人做的事情。”因為他認為一個領袖人物,最重要的是有卓越的思想和計劃,不應把自己的寶貴精力耗費在瑣碎的小事上。一個真正能夠站穩腳跟的領袖,永遠是一個制造機器的人,而不是將自己作為機器的一部分。派特生對于這種理論曾經做過一次實驗,他把寫字間和工廠的重要職員調開十人,發現整個組織的運轉絲毫不受影響,一切工作仍能照常進行。
可見,做一個優秀的時間管理者有一個極平凡的訣竅:“把各種瑣事盡量交給部屬去做。”不過切記:你所以會把瑣事交給下屬去做,是因為你需要去思考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制定新的、關系到整體發展的計劃。有些時間管理者,以自己是“最繁忙的人”而自傲,這實在是大錯特錯的想法。在有識者看來,這種領導者無異是在說自己是一個最不善指揮他人工作的人,他沒有駕馭屬下的學識和能力,其實是向人坦白他的“無能”。
遺憾的是,許多人整天忙著處理瑣碎的事情,總是抱怨沒有時間做正經事,其實他們的潛意識是在逃避做正經事,盡力回避可能出現的挑戰,畢竟,做大事是需要想象力、判斷力、勇氣和自信的。
心里有了大,才會放下小。有一項針對世界冠軍的調查就很說明問題。調查者發現,那些奪得世界冠軍的人往往從小就懷揣了這份特別的理想,并且十幾年如一日地追尋。這其中,他們也遇到了其他人所常見的種種挫折,但由于他們心中有一個高過一切的目標,因此很容易忽略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長期的磨煉產生了驚人的效果,他們終于因為能夠抓大放小、有所為有所不為而獲得了成功。
這也應了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斯的話:“明智的藝術就是清醒地知道該忽略什么的藝術。”他的言下之意就是,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過多地打攪,因為成功的秘訣就是抓住目標不放。
克服拖延
卡耐基說:“拖延會變成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你會忽略或延誤處理對你而言非常重要的事情。”拖延就是無聲的時間殺手,是最嚴重的浪費時間的行為,其帶來的不良后果是顯而易見的。
在生活中,我們的很多不好的行為和習慣,會或多或少地給我們帶來一些負面的效果。其中拖延就是最為典型的一種不良習氣,它使我們深陷“事務性的圈子中”而不能自拔。
一個早晨,李先生在上班途中,信誓旦旦地下定決心,一到辦公室即著手草擬下年度的部門預算。他于九點整準時走進辦公室,但他并沒有立刻開始預算草擬工作,因為他突然想到應先將辦公桌及辦公室整理一下,以便在進行重要的工作之前為自己提供一個干凈與舒適的環境。他總共花了30分鐘的時間,使辦公環境變得有條不紊。他雖然未能按原定計劃在九點鐘開始工作,但他絲毫不感到后悔,因為30分鐘的清理工作不但使環境面貌一新,而且也有利于以后工作效率的提高。他面露得意神色,隨手點了一支香煙,稍作休息。此時,他無意中發現報紙上的彩圖照片是自己喜歡的一位明星,于是情不自禁地拿起報紙來。等他把報紙放回報架,時間又過了10分鐘。這時他略感不自在,因為他已自食諾言。不過報紙畢竟是精神食糧,也是重要的溝通媒體,身為企業的部門主管怎能不看報,何況上午不看報,下午或晚上也一樣要看。這樣一開脫,心也就放寬了。這時他正準備埋頭工作時,電話鈴響了,那是一位顧客的投訴電話。他連解釋帶賠罪地花了20分鐘的時間才說服對方平息怒氣。掛上電話,他去了洗手間。在回辦公室途中,他聞到咖啡的香味。原來另一部門的同事正在享受“上午茶”,他們邀他加入。他心里想,剛費心思處理了投訴電話,一時也進入不了狀態,而且預算的草擬是一件頗費心思的工作,若頭腦不清醒,則難以完成,于是他毫不猶豫地應邀加入,便在那兒前言不搭后語地聊了一陣。回到辦公室后,他果然感到有了精神,滿以為可以開始“正式工作了”——擬定預算。可是,一看表,已經10點45分了!距離11點的部門例會只剩下15分鐘。他想,反正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也不太適合做龐大而耗時的工作,干脆把草擬預算的工作留待下午或明天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