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推銷商品,不如推銷你自己(2)
- 世界上最偉大推銷員的15種成功法則
- 肖冬梅 劉紅強
- 2894字
- 2016-02-29 16:26:59
和客戶第一次接觸時,推銷員臉上燦爛的笑容往往能夠讓客戶放松對推銷員的戒備,沒有幾個人會拒絕笑臉迎人的推銷員。相反,即使是十分專業的推銷員,如果滿臉陰沉的話,也往往會遭到客戶的拒絕。
微笑比語言更有力,微笑表示的是“你好”、“我喜歡你”、“你使我感到愉快”、“我非常高興見到你”、“和你說話我很高興”等。因此,臉上常帶微笑的人,總是更容易成功。因為一個人的笑容就是傳遞他的好意的信使,他的笑容可以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沒有人喜歡幫助那些整天皺著眉頭、愁容滿面的人,更不會信任他們;很多人在社會上得以立足,正是從微笑開始的;還有很多人在社會上獲得了極好的人緣也是從微笑開始的;很多人在事業上暢行無阻;亦是通過微笑獲得的。微笑是十分奇妙的,它能在生活中蕩開一層層漣漪,把生活的湖泊呈現出一種源自于生命深處的美感。
偉大的推銷員都能給客戶留下好感,這種好感可以創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可以使彼此結成友善的聯系,這種愉快的聯系又是推銷員推銷自己、推銷產品,獲得財富的基礎,而微笑正是打開這扇愉快和財富之門的金鑰匙。
優雅談吐彰顯職業風度
推銷是和人打交道的藝術,在這個過程中,語言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同時,談吐也能凸顯出你的知識與修養。一個成功的銷售員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談吐,保持優雅而不是夸夸其談,給客戶留下有修養、值得尊重和交往的良好印象。
優雅談吐從打招呼開始
推銷員的談吐,從與客戶打招呼起就表現出來。
所謂招呼語,是指和客戶第一次交流時,推銷員主動向客戶發問、打招呼的用語。得體的招呼語對于塑造企業的公關形象,促進經營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得體的招呼語表示對客戶的禮貌、尊重,能獲得客戶的好感,能給人美好的第一印象,使他們心里感到溫暖,從而創造出良好的交易氛圍。從一定意義上說,招呼語是一次交易過程的起點,它往往能為之定下調子,甚至決定其成敗。一般說來,招呼語說得好,可以有效地激發客戶的購買欲,把他們引導到購物的過程中。彼此在感情上溝通了,就有助于交易的成功。同時,得體的招呼還說明推銷員是訓練有素的,這個企業是經營有方的,有助于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而客戶總是愿意和令他們感到滿意的企業打交道的。反之則不然。
有一位長者參加一個產品博覽會,一個年輕的推銷員主動問道:“喂,老頭,你買啥?”老人一聽這個稱呼心里就不高興,氣呼呼地說:“不買就不能看看!還叫‘老頭’?”
推銷員也生起氣來:“你這人怎么不識抬舉?怎么,你不是老頭子,難道還叫你小孩子不成?”
“你,你,簡直沒有教養,還當推銷員呢?!”
這位推銷員使用不恰當的招呼語而引發了矛盾,話越說越難聽,結果把客戶氣跑了。可見,運用招呼語是很有講究的,值得推銷員們研究和學習。
說一句話就能使客戶滿意,這并非夸張,而是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因為語言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工具,更是使情感產生共鳴的良藥。推銷員的用語是否巧妙,關系到整個交易的成敗與否。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商場里的品牌推銷員對于招呼語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他們不屑與人打招呼,沒有從思想上真正把顧客當成上帝,而僅僅是把顧客當成一個買者,甚至還把主動與顧客打招呼看成是一種低三下四的表現。一旦存在這種錯誤的觀念,就很難使他們開啟尊口。就算主動和客戶打招呼,許多人也沒有做好這個關鍵細節,就像上述例子中的推銷員,結果可想而知。
因此,見到客戶首先要把稱呼選對。比如在上一個案例中,如果推銷員將“老頭”換成“老先生”或“大爺”等尊稱,或者僅僅是稱一聲“您”,也不至于惹顧客生氣,從而避免了給顧客留下惡劣印象甚至氣走顧客的現象發生。
寒暄的藝術
在進行推銷之前,通常會有些禮節性的寒暄。這些寒暄本身未必有什么真正的含義,只不過是一種禮節上或感情上的互酬互通而已。例如我們日常生活見面時的問候,以及在一些社交、聚會中相互引薦時的寒暄之類。當你與客戶相遇時,會很自然地問候道:“你好啊!”“近來工作忙嗎,身體怎樣?”“飯吃過了嗎?”此時對方也會相應地回答和應酬幾句。
寒暄本身不正面表達特定的意思,但它卻是在任何推銷場合和人際交往中都不可缺少的。在推銷活動中,寒暄能使不相識的人相互認識,使不熟悉的人相互熟悉,使單調的氣氛活躍起來。你與客戶初次會見,開始會感到不自然,無話可說,這時彼此都會找到一些似乎無關緊要的“閑話”聊起來。閑話不閑,通過幾句寒暄,交往氣氛一旦形成,彼此就可以正式敞開交談了。所以,寒暄既是希望交往的表示,也是推銷的開場白。如果運用恰當,即使不能為你帶來商機,也會讓你接下來的交流變得相對順暢。這,就是寒暄的藝術。
把握寒暄的藝術,首先要明白寒喧的意義。因為是非正式的交談,所以在理解客戶的寒暄時,不必仔細地回味對方一句問候語的字面含義,只要明白他要表達的大體意思即可,切忌摳字眼。
其次,要了解不同背景的不同寒暄。現實生活中,常常由于對別人的一些一般的禮節性問候作出錯誤的歸因,而誤解對方的意思。不同民族背景的人,就更易發生這種誤解。比如中國人見面喜歡問“吃過飯了嗎”,說這句話的人也許根本沒有想過要請對方吃飯,但對—個不懂得這句話是一般問候語的外國人而言,就可能誤以為你想請他共餐,結果會使你很尷尬。兩個人見面,一方稱贊另一方,“您氣色不錯”,“你這件衣服真漂亮”,這是在表示一種友好的態度,期望產生相悅之感。在中國人之間,彼此謙讓一番,表示不敢接受對方的恭維,這也是相互能理解的。但是對一個外國人來說,可能會因你的過分推讓而感到不快,因為這意味著你在拒絕他的友好表示。
再次,寒暄的內容沒有特定限制,別人也不會當真對待,但不能因此胡亂運用,必須與推銷的環境和對象的特點互相協調,正所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古人相見時,常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天誰再如此問候,就會令人感到滑稽。外國人常說的“見到您十分榮幸”之類的客套話,中國人也不常說。我們在推銷開始時的寒暄與問候,自然也應適合不同的情況,使人聽來不覺突兀和難以接受,更不能讓人感到你言不由衷,虛情假意。
優雅的談吐是打開客戶心門的一把鑰匙。一聲尊稱,一句熱情而充滿誠意的恰當寒暄,會讓客戶感覺到如沐春風,從而對你充滿好感,接下來的談話也會變得愉快而順暢。
舉止有度,不失禮節
得體的舉止可以塑造一個人的良好形象,推銷員時時刻刻都在和人打交道,懂得人際交往的禮節就顯得更加重要。
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推銷員,我們需注意以下幾個基本禮節:
1.守時
派克先生想買一臺計算機,他和推銷員哈利約好下午1點半在哈利辦公室面談。派克先生準點到達,而哈利卻在20分鐘之后才趾高氣揚地走了進來。
“對不起,我來晚了。”他隨口說著,“我能為你做點什么?”
“你知道,如果你是到我的辦公室做推銷,即使遲到了,我也不會生氣,因為我完全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干我自己的事。但是,我上你這兒來照顧你的生意,你卻遲到了,這是不能原諒的。”派克先生直言不諱地說。
“我很抱歉,但我剛才正在街對面的餐館吃午飯,那兒的服務實在太慢了。”
“我不能接受你的道歉。”派克先生說,“既然你和客戶約好了時間,當你意識到可能遲到時,應該拋開午餐前來赴約。是我,你的客戶,而不是你的胃口應該得到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