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做了一場叫做人生的美夢(2)

她并沒有哭,每天給那一盆光禿禿的土澆水。后來,她到外地出差一個星期,回來后,發現那盆花不見了。同屋的女伴看見里面什么都沒有種,就把它扔到窗外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她打開桌前久閉的窗,整個人驚呆了——

窗戶下,一個摔成兩半的花盆里長出了一株瘦瘦的嫩苗,青翠欲滴,還有一個羞澀的含苞,好像一盞燃起的生命之燈。這時,她忽然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易朽的是生命,似那轉瞬即謝的花朵;然而永存的,是對生的激情。每一朵勇敢開放的花,都是一個面對死亡的燦爛微笑。死是生的結束,也是另一個生的開始。一個人看透了生死的意義,看清了生命的價值,才會將生演繹得更美麗、更燦爛,這才是對死亡最好的回答。

積極行事,看待有煩惱的真實人生

面對現實生活,每一個人活著都會覺得很屈服,因為心里都有股煩惱壓抑其中,無法傾吐。而物質文明越發達,人在世間的能力越大,欲望就越大,也越來越不如意,離本性越來越遠。

人生總是如此,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世事沒有一帆風順,撐著不死,還是好好活著,表面看來沒什么區別,其實質卻大相徑庭。

大熱天,禪院里的花被曬萎了?!疤炷?,快澆點水吧!”小和尚喊著,接著去提了桶水來?!皠e急!”老和尚說:“現在太陽大,一冷一熱,非死不可,等晚一點再澆?!卑恚桥杌ㄒ呀洺闪恕懊垢刹恕钡臉幼印!安辉鐫病毙『蜕幸姞?,咕咕噥噥地說,“一定已經干死了,怎么澆也活不了了?!薄皾舶?!”老和尚指示。水澆下去,沒多久,已經垂下去的花,居然全站了起來,而且生機盎然。

“天哪!”小和尚喊,“它們可真厲害,憋在那兒,撐著不死?!崩虾蜕屑m正:“不是撐著不死,是好好活著?!薄斑@有什么不同呢?”小和尚低著頭,十分不解?!爱斎徊煌?。”老和尚拍拍小和尚,“我問你,我今年八十多了,我是撐著不死,還是好好活著?”晚課完了,老和尚把小和尚叫到面前問:“怎么樣?想通了嗎?”“沒有?!毙『蜕羞€低著頭。老和尚肅穆地說:“一天到晚怕死的人,是撐著不死;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著。得一天壽命,就要好好過一天。那些活著的時候天天為了怕死而拜佛燒香,希望死后能成佛的,絕對成不了佛。”說到此,老和尚笑笑:“他今生能好好過,都沒好好過,老天何必給他死后更好的生活?”

生活已經攤開在你面前,是屈服地背道而行,還是坦然地積極行事,生活會告訴你不同的答案。

有人說,人的一生之中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別人的事”,一件是“老天爺的事”。

今天做什么,今天吃什么,開不開心,要不要助人,皆由自己決定;別人有了難題,他人故意刁難,對你的好心施以惡言,別人主導的事與自己無干;天氣如何,狂風暴雨,山石崩塌,人能力所不能及的事,只能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過于煩惱,也是于事無補。人活得“屈服”,便會離道越來越遠。因為,人總是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的事。所以要輕松自在很簡單: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別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爺的事”。

做一個好人其實很容易,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其實也很簡單:“第一是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第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第三是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遵守這“人生幸福三訣”,生活就不會太累。

“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如果一有過錯,就終日沉陷在無盡的自責、哀怨、痛悔之中,那么其人生的境況就會像泰戈爾所說的那樣:不僅失去了正午的太陽,而且將失去夜晚的群星。人們都會為自己的過錯而痛悔,但“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并不是一種很容易達到的境界,它需要“胸藏萬匯憑吞吐”的大器量?!安灰脛e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不讓別人的做法決定自己的人生原則,為別人的錯誤買單實在不是做人的“上算”。

生活是一件藝術品,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最美的一筆,每個人也都有認為不盡如人意的一筆,關鍵在于你怎樣看待,有煩惱的人生才是最真實的,同樣,認真對待紛擾的人生才是最舒坦的。

記住別人對你的幫助,忘記別人對你的不滿

一般人都是這樣,應該忘記的不忘,而不該忘記的卻忘記了。他們都認為這就是聰明,卻不知這被佛家看成了大糊涂。做人要記住別人對你的幫助,忘記別人對你的不滿,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佛家所說的釋懷。

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需要我們牢記于心頭,而又有另外一些事需要我們忘卻于腦后。什么該記住,什么該忘卻,這才是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的。

鐵匠和他的好朋友結伴去旅行,一路上兩個人相互照顧。

有一天,他們在翻過一座大山時,鐵匠不幸失足,在他滑向懸崖邊的一瞬間,好朋友不顧自身危險,拼命拉住了他。鐵匠于是在附近的一塊大石頭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好朋友救了鐵匠一命。

他們繼續前行。一個月后,他們來到一處結冰的河邊,他們為是踏冰而過還是尋橋而過爭吵起來。一氣之下,好朋友踢了鐵匠一腳,鐵匠跑到冰面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好朋友踢了鐵匠一腳。

有個過路的行人見了,好奇地問鐵匠:“你為什么把好朋友救你的事刻在石頭上,而把他踢你的事刻在冰上?”

鐵匠說:“好朋友救了我,我永遠都感激他;至于他踢我的事,我會隨著冰上字跡的融化而忘得一干二凈?!?

任何人,在具備“獸性”的同時也擁有“人性”。所謂“獸性”有時表現在一個方面——人是容易記仇的動物,他會把損害自己利益的人與事牢記于心;而在“人性”方面的表現是,他能在“忘”與“記”兩方面做出正確的選擇:很快忘掉不愉快的東西,永遠牢記別人的“好”。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在“人性”和“獸性”的較量中,“人性”永遠占據上風,即或是暫時退卻,但必將取得最后的勝利。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要學會去記住別人對你的幫助,忘卻自己對別人的不滿,學會寬容才能讓你活得更自在、更輕松,坦然地去面對旅途中的風風雨雨。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支部隊在森林中與敵軍相遇,激戰后兩名戰士與部隊失去了聯系。這兩名戰士來自同一個小鎮。

兩人在森林中艱難跋涉,他們互相鼓勵、互相安慰。十多天過去了,仍未與部隊聯系上。這一天,他們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艱難度過了幾天,可也許是戰爭使動物四散奔逃或被殺光,這以后他們再也沒看到過任何動物。他們僅剩下的一點鹿肉,背在年輕戰士的身上。這一天,他們在森林中又一次與敵人相遇,經過再一次激戰,他們巧妙地避開了敵人。就在自以為已經安全時,只聽一聲槍響,走在前面的年輕戰士中了一槍——幸虧傷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過來,他害怕得語無倫次,抱著戰友的身體淚流不止,并趕快把自己的襯衣撕下包扎了戰友的傷口。

晚上,未受傷的士兵一直念叨著母親的名字,兩眼直勾勾的。他們都以為他們熬不過這一關了。盡管饑餓難忍,可他們誰也沒動身邊的鹿肉。天知道他們是怎么度過那一夜的。第二天,部隊救出了他們。

事隔30年,那位受傷的戰士安德森說:“我知道誰開的那一槍,他就是我的戰友。當時在他抱住我時,我碰到他發熱的槍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為什么對我開槍?但當晚我就寬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獨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為了母親而活下來。此后30年,我假裝根本不知道此事,也從不提及。戰爭太殘酷了,他母親還是沒有等到他回來,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來,請求我原諒他,我沒讓他說下去。我們又做了幾十年的朋友,我寬容了他。”

眾生有罪,佛家講究釋懷。要知道,寬恕別人所不能寬恕的,是一種異常高貴的釋懷。

釋懷是一種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電風暴一時的肆虐,才有風和日麗;遼闊的大海容納了驚濤駭浪一時的猖獗,才有浩渺無垠;蒼茫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強食一時的規律,才有郁郁蔥蔥。釋懷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納百川的江河湖海。

釋懷也是一種幸福,我們饒恕別人,不但給了別人機會,也取得了別人的信任和尊敬,使我們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釋懷,是一種看不見的幸福。釋懷更是一種財富,擁有釋懷,就擁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遺忘別人的“不好”,銘記別人的“好”。當你對別人釋懷之時,即是對你自己釋懷。因此,哲人說:“人類盡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我們仍然要原諒他們,因為他們就是我們?!?

安詳寧靜,把握住手中自在的道

什么是真正的自在?對佛學深有研究的南懷瑾先生曾經作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嬰兒生下來不到一百天,手里拿著一個東西時好像很牢,但是他沒有用力,若有若無之間,安詳而寧靜卻把握得很牢,這就是自在。做人也是同樣的道理,在若有若無之間把握住萬物的根本,自在自得道。

唐代豐干禪師,住在天臺山國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傳來小孩啼哭聲音,他尋聲一看,原來是一個稚齡的小孩,衣服雖不整,但相貌奇偉,問了附近村莊人家,沒有人知道這是誰家的孩子,豐干禪師不得已,只好把這男孩帶回國清寺,等待人家來認領。因他是豐干禪師撿回來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拾得在國清寺安住下來,漸漸長大以后,上座就讓他擔任行堂(添飯)的工作。時間久后,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其中一個名叫寒山的貧子,相交最為莫逆,因為寒山貧困,拾得就將齋堂里吃剩的渣滓用一個竹筒裝起來,給寒山背回去用。

有一天,寒山問拾得說:“如果世間有人無端地誹謗我、欺負我、侮辱我、恥笑我、輕視我、鄙賤我、惡厭我、欺騙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著他、謙讓他、任由他、避開他、耐煩他、尊敬他、不要理會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問道:“除此之外,還有什么處事秘訣,可以躲避別人惡意的糾纏呢?”

拾得回答道:

“彌勒菩薩偈語說——

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隨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

如果能夠體會偈中的精神,那就是無上的處事秘訣?!?

有謂寒山、拾得乃文殊、普賢二大士化身。臺州牧閭丘胤問豐干禪師,何方有真身菩薩?告以寒山、拾得,胤至禮拜,二人大笑曰:“豐干饒舌,彌陀不識。”

意指豐干乃彌陀化身,惜世人不識。說后,二人隱身巖中,人不復見。胤遣人錄其二人散題石壁間詩偈,今行于世。寒山、拾得二大士不為世事纏縛,灑脫自在,其處世秘訣確實高人一等。

生活對于每個人來說,蘊藏著無限的哲理與深意,它就像一本大書,只有用心去讀,才能品味到生活中處處有學問,處處有真。只有駕馭了生活中的真理,眼光才能看得更遠;深知了生活中的訣竅,才能活得更自在、更灑脫、更游刃有余。生活閃現著智慧與學問,只有用心去領悟,才能體驗到自在的真諦。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

“快撒點草籽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等天涼了……”。

師父揮揮手說:“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秋風起,草籽邊撒邊飄?!安缓昧耍『枚喾N子都被吹跑了?!毙『蜕泻?。

“沒關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睅煾刚f,“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幾只小鳥啄食。“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腳。

“沒關系!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沖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沖走了!”

“沖到哪兒,就在哪兒發芽,”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本光禿禿的地面,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小和尚高興地直拍手。師父點點頭說:“隨喜!”

隨不是隨便,是順其自然,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慌亂、不忘形。隨不是隨便,是一種自在的把握,在若有若無之間,安詳而寧靜地把握住了萬物的根本。

一個人對生命之中的一切,總想把握得很牢,其實生命永遠都不會給你完全把握的,人生不可能完全被掌控,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生命中總有些難以預料的事情,有時無需太過執著。正如感情。感情是一捧細沙,握得越緊,越容易流失。自以為一切盡在掌握中,一切藏得嚴嚴實實,其實卻十分不牢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极县| 东海县| 阿拉善右旗| 大同市| 新建县| 霍邱县| 大新县| 安乡县| 通山县| 乌苏市| 和龙市| 当雄县| 航空| 墨脱县| 江津市| 黔西| 昌邑市| 梨树县| 阿鲁科尔沁旗| 墨脱县| 富平县| 滦平县| 鄂尔多斯市| 镇平县| 香港| 大城县| 岳西县| 留坝县| 亳州市| 平遥县| 和田市| 荥阳市| 桃江县| 德钦县| 确山县| 隆子县| 开封市| 高雄市| 仪陇县| 十堰市| 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