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21評論第1章 放飛心靈的紙鳶 (1)
享受美麗的人生
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
--車爾尼雪夫斯基
哈斯夫婦倆一直渴望有個孩子,而且也老早就取好了孩子的名字,但是,他們卻等了十多年才如愿以償。
庫茲亞是他們的寶貝,哈斯夫婦想盡辦法教導兒子,連走路的方式也清清楚楚地告知:“我的好孩子,走路時記得要看著地上啊!如果你走在木板上要專心看著腳底下,因為木板最容易讓人滑倒。”
這是庫茲亞開始學習走路時爸爸的叮嚀。乖巧的庫茲亞也相當遵從父親的教導,只要走在木質地板上,他一定緊盯著腳下。
有一天,哈斯一家人來到山間游玩,爸爸又教導庫茲亞:“在山路行走時,你還是要看著地上,每一步都要相當小心,不然你會從山項摔到山谷中;而下山坡時,你一樣要看著腳下,否則一個閃神,你就會扭傷腳踝的,知道嗎?”
庫茲亞點了點頭,說:“是的,爸爸!”
有一天,庫茲亞準備到海邊旅行,媽媽連忙叮囑他:“兒子啊!當你走在沙灘上時,千萬要小心啊!雙眼一定要緊盯著腳下,因為海浪隨時都會出現,幸運點只會濺濕了你的全身,最可怕的是它會將你卷入海里。”
不幸的是,在海邊的叮嚀后不久,哈斯夫婦相繼離開了庫茲亞。可憐的庫茲亞逐漸長大,從小就習慣聽爸爸媽媽的引導與叮嚀,如今他只能在過去的叮嚀中,繼續生活;對于父母的話,他仍然相當遵從。
庫茲亞認真執行父母的叮囑,在木板上、在田野間、上山與下山時,他都用心地盯著腳下。即使來到沙灘,聽見美麗的浪潮聲,他也不會抬頭看看,聲音是從哪里來的。
不管走到哪里,“聽話”的庫茲亞,總是低著頭往前走。
庫茲亞從來沒有跌倒過,也沒有滑倒或碰傷過,一生幾乎是毫發無傷的他,就這么“低著頭”,走完他的一生。
不過,在他臨死前,他仍然不知道,原來天空是藍色的,天上不僅有美麗的云彩,還有耀眼迷人的星星。此外,他也不知道自己所走過的每一個地方,風光是多么美麗。
有時候,我們就像“套子里的人”一樣,謹小慎微,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因為害怕受到傷害,要知道這樣一來,我們眼中的世界除了灰蒙蒙一片,再不會有其他的色彩。
不為回報而付出
無私是稀有的道德,因為從它身上是無利可圖的。
--布萊希特
寒冷的冬天,雪花四處飄舞著,暮色已經開始籠罩著四野,拜倫獨自驅車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家在一個小鎮,隨著經濟的蕭條,小鎮越來越不景氣了,他已經失業兩個月了,雖然朋友們都相繼地離開了小鎮,不過拜倫并沒有這樣的打算,因為他在那里出生,在那里生活,他的父母就埋葬在這個小鎮,他的童年的玩伴,也就是他的妻子也在這個小鎮上工作。所以,他不愿意離開這里。想到妻子,拜倫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們彼此是那樣的相愛,即使在這樣困苦的環境下。
前方似乎有人的車壞了,透過玻璃,雪花飛舞中,拜倫看清了,原來是一位開著奔馳的富有的老太太。在這么個四顧無人的野外壞車,又是在這么寒冷的傍晚,這實在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拜倫知道,如果沒有他的幫助,也許這個老太太會在這里過夜的。他停下了車。
暮色中老太太的鉆戒閃閃發光,看到拜倫停下了搖搖晃晃的老爺車,她露出了害怕的神色,拜倫對此有所準備,因為他看起來的確窮困潦倒。
他微笑著對老太太說:“別害怕,老媽媽,我是來幫你的。這里離鎮上還很遠。你先到車里去吧,外面真的有點冷。修好了我會叫你的。”
原來是輪胎被扎破了,只要換上備用胎就可以了。但是天氣這么寒冷,讓人的手都快拿不出來了,即使拜倫一個大男人,獨自忙上忙下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拜倫因此擦破了手臂,還弄臟了他唯一的一件比較體面的衣服。
看到車真的被修好了,老太太才消除了緊張,但隨后她就向拜倫提出了一個問題,你需要多少錢,并且表示多少錢她都愿意支付。因為她知道,如果沒有拜倫的幫助,在這個陌生的野外,簡直是什么都有可能發生。老太太的問話出乎拜倫的意料,因為他從沒有想過幫助別人也是一項工作,他一直認為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是他應該做的,這和錢無關。
拜倫笑了笑,如果您真的想要報答的話,那么下次在您看到需要幫助的人就幫助他好了,這就是我要的報酬。老太太再也沒說什么,走了。
開了一陣子車,來到了一個小鎮上,老太太才意識到自己還沒有吃晚飯,于是她把車停到了路邊一家小小的咖啡館,咖啡館的設施很差,只有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女招待在昏暗的燈光下招待她。
老太太看著女招待臉上的親切的微笑,這個女招待看樣子至少得有8個月的身孕了,卻還要出來工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這么晚了,她竟然還能對一個過路人這么熱情,老太太忽然想起了拜倫。當女招待拿著老太太付的100元錢去結賬回來的時候,卻發現老太太已經走了。桌子上還放了一張字條,字條上寫著:
我想你一定很需要幫助,我也曾經像你一樣,只是我得到了好心人的幫助,現在就讓我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吧!
在一側的杯子下,還壓著400元錢。女招待回到了家的時候,已經很晚了,丈夫正在等著她。她知道,今天丈夫還是沒有找到工作。
夜很深了,她還是沒有睡著,那位老太太的話還印在她的腦海里,是的,孩子下個月就要生了,可是他們連接生的錢都沒有,那位老太太又是怎么知道的呢?看了看已經熟睡的丈夫,女人輕輕地給了他一個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親愛的拜倫。
助人為樂并不是一句空話。當你有能力幫助別人時,請不要吝嗇你的愛心。每個人都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刻,每個人也都有力所能及去幫助別人的時刻。
快樂地活著
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長。
--西塞羅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勃·摩爾在一艘美國潛艇上擔任瞭望員。一天清晨,隨著潛艇在印度洋水下潛行的他通過潛望鏡,看到一支由一艘驅逐艦、一艘運油船和一艘水雷船組成的日本艦隊正向自己逼近。潛艇對準走在最后的日本水雷船準備發起攻擊,水雷船卻已掉過頭來,朝潛艇直沖過來。原來空中的一架日機,早已測到了潛艇的位置,并通知了水雷船。摩爾所在的潛艇只好緊急下潛,以便躲開水雷船的炸彈。
三分鐘后,6顆深水雷炸彈幾乎同時在潛艇四周炸開,潛艇被逼潛到水下83米深處。摩爾知道,只要有一顆炸彈在潛艇5米范圍內爆炸,就會把潛艇炸出個大洞來。
為了避開轟炸,潛艇關掉了所有的電力和動力系統,全體官兵靜靜地躺在床鋪上。當時,摩爾害怕極了,連呼吸都覺得困難。他不斷地問自己,難道這就是我的死期?盡管潛艇里的冷氣和電扇都關掉了,溫度高達36度以上,摩爾仍然冷汗涔涔,披上大衣牙齒照樣碰得格格響。
日軍水雷連續轟炸了15個小時,摩爾卻覺得比15萬年還漫長。寂靜中,過去生活中無論是不幸運的倒霉事,還是荒謬的煩惱都一一在眼前重現:摩爾加入海軍前是一家銀行的職員,那時,他總為工作又累又乏味而煩惱;抱怨報酬太少,升遷無望;煩惱買不起房子、新車和高檔服裝;晚上下班回家,一些瑣事過去對摩爾來說似乎都是天大的事。而今置身這墳墓般的潛艇中,面臨著死亡的威脅,摩爾深深感受到,當初的一切煩惱顯得那么的荒謬。他對自己發誓:只要活著看到日月星辰,從此再不煩惱。
日艦扔完所有炸彈終于開走了,摩爾和他的潛艇重新浮上水面。戰后,摩爾回國重新參加工作。從此,他更加熱愛生命,懂得如何去幸福地生活。摩爾說:“在那可怕的15個小時內,我深深體驗到對于生命來說,世界上任何煩惱和憂愁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的確,對于經歷過死亡而重獲新生的人們來說,以前的所有煩心事根本算不了什么,只要活著,就是幸福和快樂的。
人生就像一道崎嶇的山路,充滿了曲折與危險。如果只注意腳下的溝溝坎坎,那么這樣的一位過客注定是孤獨寂落的。山上蔭郁的樹林、斑斕的野花從不會因為別人的不屑一顧而憔悴。
憑良心做事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
--馬克思
地中海岸邊有個老鐵匠,為人十分誠實。他說過的話沒有一句虛假,他許下的諾言也從來沒有不兌現的。這份誠實鮮明地體現在他做的活計上。他打造鐵器的時候完全按照買主的要求,從不偷工減料。有時買主沒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他也會把鐵器打得又好又結實。特別是他打造的鐵鏈,比任何一家做得都結實。有人說他太老實了,但他不管這些,工作起來總是一絲不茍。
有一次,老鐵匠打造了一條巨鏈,打好后運去裝在一艘大海船的甲板上,做了主錨的鐵鏈,這艘航行遠洋的巨輪多少年都沒有機會用上它。
直到有一天晚上,海上風暴驟起,風高浪急,隨時有可能把船沖到礁石上撞個粉碎。船上其他鐵錨都放下去了,然而一點都不管事,那些鐵鏈就像是紙做的,經不住風浪,全都斷開了。最后船長下令:把主錨拋下海去。
這條巨鏈,第一次從船上滑到海里,全船的人都緊張地望著它,看看這條鐵鏈受不受得住風浪。全船一千多名乘客的安全都系在這條鐵鏈上了。要是那位老鐵匠在打造這條鐵鏈時稍微有些馬虎,只要在鐵鏈的千百個鐵環上,有任何一環出現問題,船就有在大海里沉沒的危險。老鐵匠在打造這條鐵鏈時和他打造其他無數條鐵鏈時一樣盡心盡力,用上了他全部的心智和力量。
這條鐵鏈經受住了風浪的考驗。船保住了,一直到風浪過去,黎明來臨。
這艘大海船的目的地正是老鐵匠所在的海港。逃脫大難的船長親自到老鐵匠處表示謝意。聽完了船長感謝的話語后,老鐵匠很平靜地說:“我只是本著良心,盡力做好我分內的事。”
本著良心做事--看似一句實在話,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卻很難做得到。物質利益的誘惑,常常令人迷失在五光十色的外部世界里。
勇于承擔
我愿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貝多芬
16歲那年,卡耐基開始為美國西部鐵路管理局長湯姆·斯考特先生工作。
有一天,鐵路管理局收到一封加急電報--“貨車在阿爾圖納附近的單軌路線上被堵塞,客車從早上開始已堵了4個小時。”
在當時,鐵路管理局有一個鐵的紀律:不管遇到什么情況,只有管理局長才有權下達對列車的調度命令,如果有人膽敢違反禁令,不問任何理由會立即被革職。這類電報必須請求管理局長斯考特處理,但是,斯考特外出了,誰也不知道他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卡內基拿到這封電報之后,怎么也無法與斯考特聯系上,他知道多耽擱一分鐘,就會給鐵路公司多造成一分經濟和名譽的損失。
責任心和使命感使他有了足夠的勇氣,他斗膽走進了斯考特的辦公室,查看了貨車的配位圖,立刻發現了阻塞的原因。于是,卡耐基提筆擬好了電文,并冒名簽上斯考特的名字,然后拍發了出去,從而使事故得到了及時解決。
幾個小時以后,斯考特回來發現塞車的電報,立即擬了一封電報讓卡耐基發出去。
卡耐基看了看電報的內容后窘迫地說:“我先前已經拍發了一封同樣的電文了……”
斯考特嚴厲地追問是誰簽的字,卡耐基只好承認是自己冒簽的。斯考特看了卡耐基一眼,沒有說什么。
后來,斯考特晉升為賓夕法尼亞鐵路局的副董事長,卡耐基想跟隨他去。斯考特意味深長地對卡耐基說:“你的才能遠非只是做一個電報員,我已向董事長推薦你任匹茲堡管理局長,這次擴大了匹茲堡管理局的職能,現在的賓夕法尼亞地區將進入你的管轄之內。”
成為匹茲堡管理局長后,卡耐基能夠清楚地了解全國的經濟和發展的方向,這為他以后成為幾乎壟斷了美國鋼鐵市場的鋼鐵業巨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卡耐基就這樣一步步邁向了成功。他總結了成功之道就是遇事立即做出決定,并敢于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