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秋冬之韻(2)

  • 給孩子講點(diǎn)美麗詩詞
  • 華商學(xué)院少兒國學(xué)研究中心
  • 2974字
  • 2016-02-15 10:56:01

這首詩寫于柳宗元被貶至永州時。我們知道他還寫了一篇文章,說“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那里生靈涂炭,人們愿意冒死去抓蛇,只為了躲避賦稅討一口飯吃。身為父母官的柳宗元怎能看得下去,但是他已經(jīng)被排擠在政治中心之外,又無能為力。這時,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dú)。在孤獨(dú)的深谷中,他寧愿獨(dú)自承受高傲所要付出的代價,也始終沒有低頭。這樣的氣節(jié),讓他的詩文更加有價值。很多人都面臨著無力改變現(xiàn)實(shí)的困境,有的人放棄了原則,得過且過,但是高貴的靈魂是不會妥協(xié)的,他們會堅持到最后,讓后人看到希望。

國泰才能民安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1無留意。

四面邊聲2連角起,千嶂3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4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1.衡陽雁去:湖南衡陽縣南有回雁峰,相傳雁飛到這里便不再南飛。

2.邊聲:馬嘶風(fēng)號之類的邊地荒寒肅殺之聲。角:軍中的號角。

3.嶂:像屏障一樣并列的山峰。

4.燕然:燕然山,也就是今天的蒙古杭愛山。勒:刻石記功。東漢竇憲追擊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記功后還。燕然未勒:指邊患未平、功業(yè)未成。

邊塞的秋景與中原很不相同,大雁都飛去了衡陽不回。四周圍都是軍號的聲音,連綿的群山之中,只有軍營的青煙、昏昏沉沉的夕陽和大門緊閉的孤城一座。且喝一杯渾濁的酒,在昏然中想想萬里之遙的家鄉(xiāng)吧。邊患未平,我們是不能回家的。聽著羌笛的悠悠音樂,屋外是厚厚的秋霜,沒有人能夠入睡,將軍愁白了頭,應(yīng)征入伍的士兵們則暗自抹眼淚。

【塞外之美】

歐陽修稱贊范仲淹的《漁家傲》“絕塞外之詞”,意思是說,讀了這一首詞后,其他別的塞外詩詞就不用再讀了,因?yàn)樗J(rèn)為這一首是最好的。范仲淹首先是說塞外風(fēng)光絕對不等同于中原或者江南的景色,怎樣不同呢?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有軍營的號角聲,讓塞外顯得肅殺;有連綿的群山,讓塞外顯得遼闊;又有長煙落日,讓塞外顯得人跡罕至、似乎到了天的盡頭;還有孤城,這是一座關(guān)系到宋氏江山的城,是軍事要塞,它的緊張氛圍也就不言自明了。從這一句詞中,一個凄清而又危險的塞外景色就漸漸浮出畫面了。

【寫作技巧】

好的詩詞一定是讓人浮想聯(lián)翩的,其中就要包含大量的信息。但是篇幅所限,怎樣能做到言簡意賅呢?那就是用典。歷史典故中有很多豐富的信息,黍栗之悲,司馬昭之心等等,已經(jīng)成為約定俗成的用法了。范仲淹的“燕然未勒”,就表達(dá)出功業(yè)未建與失地之恥的雙重含義。古人多讀古書,也是為了知道典故并且能用典故。我們在文章中用一些典故,不僅讓人看出作者的學(xué)識,也是駕馭文字能力的體現(xiàn)。

【智慧點(diǎn)撥】

戰(zhàn)爭是一場沒有勝者的爭斗,雙方都會犧牲子民、踐踏土地,在古代,一場戰(zhàn)爭將會毀掉幾代人的基業(yè),因此要打仗是慎之又慎的事情。但是當(dāng)我們的土地遭到侵犯的時候,絕對不能退縮和委曲求全,那樣終有一天會喪失全部的國土,人民的自信心和國家的尊嚴(yán)也將不再。當(dāng)年漢朝大將陳湯說“犯強(qiáng)漢者雖遠(yuǎn)必誅”,就是這樣的將軍氣概,支撐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堅持反抗,其中就有范仲淹。

至剛的信念,至柔的情懷范仲淹《蘇幕遮·碧云天》

蘇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1鄉(xiāng)魂,追旅思2,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dú)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黯:形容心情憂郁。黯鄉(xiāng)魂: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語。

2.追:追隨,可引申為糾纏。旅思:羈旅之思。

滿天白云,遍地黃葉,秋天的景色染進(jìn)了江波,水波上也籠罩了一片蒼翠的煙霧。在夕陽的映照下,天與水似乎連接到了一起,無情的芳草,像是與這景致無關(guān)。

在他鄉(xiāng)黯然神傷的心靈,一直在旅途中思念家鄉(xiāng),只有指望夜夜有好夢,才能睡得安穩(wěn)一點(diǎn)。明月高照時,千萬不要獨(dú)自倚樓眺望。借酒消愁,都化作了思念的眼淚。

【無情之美】

碧綠的藍(lán)天,枯黃的落葉,蒼翠的寒煙與波光粼粼的江水,組合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秋景圖。碧云天,黃葉地,這兩句詩又被后來的王實(shí)甫借用到了《西廂記》中。詞人眼中的多彩之秋并不是一個歡欣的日子,從“無情”兩字,就略略可以體會到憂傷的心境了。古詩十九首中有“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yuǎn)道”;李煜說“離恨恰如草,更行更遠(yuǎn)還生”,“芳草”是長亭送別不可或缺的布景,這里范仲淹埋怨“芳草”無情,正可見是他太多情、太重情。

【寫作指導(dǎo)】

這首詞上片寫秋景,下片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情與景交融,構(gòu)成了一幅格外孤獨(dú)的圖畫。“黯鄉(xiāng)魂”、“愁腸”、“相思淚”,這些直接表達(dá)情感的字眼,就像是一粒粒珍珠,而上片所造的景致,則是這些珍珠下面的天鵝絨,讓珍珠看起來更加閃亮。借景抒情,需要情與景的配合,一般來說,春景是生命和希望,夏景是成長和幽深,秋景是凋零和離別,冬景是禪意和沉思。

【智慧點(diǎn)撥】

同樣是寫秋景,但與前面的《漁家傲》相比而言,這首《蘇幕遮》溫柔而凄惻,似乎少了男兒征戰(zhàn)的大氣,其實(shí)不然。范仲淹固然是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和大丈夫,有一個“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的將軍,但他也是一個有家事,有個人情緒的普通人。作為英雄的范仲淹讓人敬佩,作為普通人的范仲淹讓人同情和理解。沒有人能夠完全拋棄個人的得失,但只要心中裝著更大的目標(biāo),他依然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挑出歷史的悲情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登臨送目1,正故國2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3殘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4,畫圖難足。

念往昔,豪華競逐,嘆門外樓頭5,悲恨相續(xù)6。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7。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1.登臨送目:登山臨水,舉目望遠(yuǎn)。

2.故國:舊時的都城,指金陵。

3.去棹(zhao):停船。棹,劃船的一種工具,形似槳,也可引申為船。

4.星河鷺起:白鷺從水中沙洲上飛起。星河,指長江。

5.門外樓頭:指南朝陳亡國慘劇。語出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韓擒虎是隋朝開國大將,他已帶兵來到金陵朱雀門(南門)外,陳后主尚與他的寵妃張麗華于結(jié)綺閣上尋歡作樂。

6.悲恨相續(xù):指亡國悲劇連續(xù)發(fā)生。

7.漫嗟榮辱:空嘆什么榮耀恥辱。

登高極目,金陵正是一派晚秋,天氣有了肅殺之意了。奔流千里的長江澄沏如一條白絹,青翠的山峰如箭簇挺立。張滿了帆的小船在夕陽里疾駛,岸旁酒家的酒旗迎著西風(fēng)飄拂。畫船出沒、云煙稀淡,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就是用最美的圖畫也畫盡這景色。

回想往昔,金陵競相攀比奢華,亡國的悲恨接連相續(xù)。千古以來人們到此地,都忍不住感慨歷史的得失榮辱。六朝風(fēng)云全都隨著流水而去,只有郊外的寒煙和野草還如以往那般蒼綠。眼下的歌女不知什么是亡國恨,時時放聲歌唱南唐后主的《后庭花》。

【壯麗之美】

金陵懷古的作品極多,光以《桂枝香》為調(diào)的詞就有三十幾首,但王安石的這首,被人尊稱為金陵絕唱,蘇東坡看后驚嘆:“王安石寫詞都成狐精了!”

金陵的美,既有自然風(fēng)光的秀麗,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更有人文景觀和歷史景觀的厚重。要體現(xiàn)這樣一個歷史名城的美麗,王安石用了“澄江”、“翠峰”、“征帆”、“酒旗”、“彩舟”、“鷺起”,有自然有社會,構(gòu)成一幅雄偉壯麗的金陵晚秋圖。蒼勁、開闊、大氣,這種詞風(fēng)一掃五代作詞華而不實(shí)的舊習(xí),讓詞的表現(xiàn)力和品味都得到提升。

【寫作指導(dǎ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扎赉特旗| 清原| 慈利县| 大渡口区| 观塘区| 邻水| 洛南县| 鄂托克旗| 进贤县| 五莲县| 唐海县| 西城区| 斗六市| 墨江| 班玛县| 隆回县| 光山县| 夏河县| 漯河市| 贺兰县| 迁安市| 中宁县| 攀枝花市| 历史| 大名县| 库车县| 察隅县| 巴中市| 青田县| 永春县| 牙克石市| 加查县| 阿鲁科尔沁旗| 镇原县| 华宁县| 鹤庆县| 襄垣县| 汾西县| 青冈县| 邛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