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秋冬之韻(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劉禹錫《秋詞》其一

秋詞 其一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1,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2。

1.寂寥:寂寞蕭條。

2.碧霄:碧綠的云霄,也就是天空。

從古至今,人們提到秋天總是悲涼和寂寞,但是要我說秋天比春天還好呢。你看那仙鶴高高地飛在云上,我的詩意都被它們帶上了云霄。

【樂觀之美】

自從屈原之后的宋玉悲秋以來,詩人都覺得秋天是一個凋零、衰敗的季節,常有悲秋的詩作問世。但是劉禹錫卻不同以往的人,他要說秋天比春天更好,其實也沒有特別地說明秋天怎么個好法,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一只仙鶴就能讓他高興起來,因為劉禹錫有一顆樂觀豁達的心。他的頭腦中不是凋落的黃葉,而是一個天高云淡、秋高氣爽的天空。這樣的心胸寬度,怎么會為了自然的更迭而悲悲戚戚呢。

【寫作指導】

劉禹錫是一個喜歡獨樹一幟的人,眾人都說的,他偏不說,眾人都怕的,他有偏愛說。他在年老體邁的時候,曾與白居易相約登高塔,得意洋洋地唱著:“步步相攜不覺難,九層云外倚欄桿。忽然笑語半天上,無限游人舉眼看。”站在塔頂上大聲說笑以此為樂。因此,劉禹錫就成了晚唐一個別具一格的詩人,留下了像《陋室銘》這樣的好文章和好詩句。將自己的性格貫穿到文章當中,讓人讀來如見其人,這樣的寫作才是在用生命寫作。

【智慧點撥】

很多自信的人都是幸運兒,而且越是幸運,越能助長一個人的信心。劉禹錫不是這樣的人,寫這首詩的時候,春風得意的他突然被貶黜,一般人肯定會長吁短嘆,為自己的命運多舛而傷心,劉禹錫照樣寫詩做賦,而且還比以往瀟灑。因為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越是能說明一個人的內心是否堅強,是否為外物左右。只有真正自信的人,才能看淡一時的失意,堅信人生的美好在于自己。

體味生活的真意王維《山居秋暝1》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2,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3,王孫自可留4。

1.秋暝:秋天的傍晚。暝:日落,黃昏。

2.竹喧:指竹林間的喧笑聲。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

3.春芳歇:春天的花草都已開過凋謝。

4.王孫:指詩人自己。

一場秋雨過后,原本人跡罕至的深山分外涼爽,傍晚時秋意更濃。夜空中,皎潔的明月透過松枝灑向大地,清澈的泉水從石上悄悄流過。竹林中傳來陣陣喧鬧,那是洗衣姑娘們收工回家的笑聲;水面上荷葉頻頻搖動,一艘漁船劃破了荷塘月色。春花春草都已開罷凋零,我且留在山中,欣賞秋景的美吧。

【禪意之美】

王維是唐朝的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個畫家。人說他的詩是“詩中有畫”,他的畫則是“畫中有詩”。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一句短詩勾勒出了秋天的黃昏,有明月、松林、清泉、溪石,組合而成了一副別具禪意的山水田園畫。也展現出了詩人寧靜的內心和悟禪的境界。只有真正敏銳而深刻的人,才能捕捉到大自然這樣一個美好的瞬間。

【寫作指導】

寫詩的手法和作文的手法一樣,不外乎對比、比喻、夸張等等手法。但是運用到實際操作中,不同的景色又該用不同的角度來描述了。這首詩中也有一動一靜,動靜結合。靜的是明月松間、清泉石上,動的是竹喧浣女、蓮動漁舟。但是從整體上來講,這動中還是有一股恬靜的力量,整首詩的已經還是平和的。動靜相宜,但也要有所側重。

【智慧點撥】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樣是住在深山中,耐不住寂寞的人只會覺得百無聊奈,現代人沒有了互聯網、手機和游戲,更是像沒頭的蒼蠅;但是王維卻看出了鄉下生活的美好,因為他心中本有一副美好的眼鏡,透過這副眼鏡看世界,世界也是美好的。不要抱怨我們沒有遇到風景,先想一想自己是否用心去體會了。

思念是相互的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秋夜寄邱員外1

韋應物

懷君屬2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3應未眠。

1.邱員外:指丘丹,當時隱居臨平山,與韋應物常有唱和。

2.屬(zhǔ):適逢。

3.幽人:隱居之人。

在這悲涼的秋夜懷念起您,我獨自散步詠嘆涼爽的秋天。空山寂靜得能聽到松子落地的聲音,料想您也在思友而難以成眠吧。

【空靈之美】

在一個清雅的秋夜思念一位雅士,當是人生中美妙的一刻。在韋應物的這首詩中,他將這美妙的一刻放在秋夜中,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我們似乎也聽到空山中一顆松子落地、滾動、的聲音,能夠感覺在松針上有多么松軟舒適……想到這里,不僅猜著朋友正在做什么事情,料想他也能聽到這大自然中神奇的一聲,也在因為思念我而無眠吧。寂靜中有動景,思念中有歡愉,這就是這首詩的獨特之處。

【寫作指導】

李白說“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里韋應物也自信,朋友應該同樣在想念他。這種寫法是在認定作者與對象之間的默契,雖然我們不能肯定青山是不是喜歡李白,邱員外是不是在思念韋應物,但讀到這樣的句子時,我們能感受到詩人愉快、樂觀的心境。我們寫文章的時候也可以替別人“做主”,猜想他們該如何應對我們假設的情況。

【智慧點撥】

朋友之間可以相互陪伴,也能相互激勵。古代很多佳作都是朋友之間相互聯絡感情、交流思想的時候產生的,朋友的水平越高,我們能體會到的交流樂趣也就越大。生活中你是否只關心了自己的玩伴?有時候交上幾個與眾不同的“深度朋友”,或許能激發你的潛力,取得連你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成就。

風霜讓生命更堅強杜牧《山行》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1石徑斜2,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3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1.寒山:指深秋時候的山。

2.徑:小路,斜:讀xiá

3.坐:因為;由于。

沿著彎彎曲曲的石子小路往山上走了很遠,沒有想到在白云繚繞的深處,居然還有人家。停下馬車,是因為我太喜愛這深秋的楓林晚景了,被霜凍過的楓葉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紅艷。

【霜葉之美】

試想在一個深秋的早晨,出門看見的盡是打了霜的落葉,狼狽地鋪滿了小路。天氣的涼意已經讓人忍不住搓手跺腳了,這時還要去遠足,看一看深山的景色。原本沒有做什么打算,沒有想到看到了火紅的霜葉,在寒風中怒放,簡直比春天的花更熱烈,這樣的美景怎能不令人驚嘆: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寫作指導】

杜牧的《山行》像一個亮劍的俠客,原本彬彬有禮,突然寒光一閃亮出寶劍,讓人驚詫。山行所見本來最有趣的是楓葉,但他留在了最后,前面做漫不經心的描寫,后來提到楓林,“紅于二月花”是最高潮,也是結尾處。就像海頓的《驚愕交響曲》一樣,讓人印象深刻。我們寫作文的時候,先藏好自己要說的東西,在平淡之中扭轉話鋒,在最高潮的時候戛然而止。不過這種手法比較適合記事的文章。

【智慧點撥】

寒霜是深秋的利器,會將很多嬌弱的草木折損,但是楓葉卻不害怕風霜,越是在寒冷的時候,它紅得越鮮艷。有人稱贊菊花“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這實在是因為他們不畏嚴寒的品格讓人敬佩。司馬遷為李陵辯護,岳飛堅持抗金,這樣的英雄也正是擁有菊花和雙葉一樣高貴的品質,才讓后人念念不忘。

有愛的地方才有幸福杜牧《秋夕》

秋夕1

杜牧

銀燭2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3撲流螢。

天階4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1.秋夕:指七夕,農歷七月七日。

2.銀燭:白色的蠟燭。

3.輕羅小扇:用一種很薄的絲織品做成的小扇子。流螢:螢火蟲。

4.天階:天街:即天上的街市,可理解為星云星座。皇宮中的石階。

空曠的深宮之中,只有燭光和月色冷冷地打在考究的屏風上,一個守夜的宮女輕舉羅扇,追趕著飛舞的流螢打發時光。夜色如水,寒意逼人,那玩耍的姑娘停下來,獨自坐看牽牛和織女雙星出神。

【凄涼之美】

七月七日,該是天上的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地上的情人也該在這一天重逢。但是在后宮之中,只有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生活,寒秋氣氛襯出主人公內心的孤凄。侯門深似海,出入不由人,正是青春年華的宮女只得撲螢打發時光、排遣愁緒。玩鬧倦了坐下,舉頭一望又是牛郎織女在閃耀,不禁更讓人覺得孤獨。這樣一個孤獨的宮女,打發著自己的人生時光,讓人讀來憐惜。

【寫作指導】

編寫《唐詩三百首》的蘅塘退士評這首詩:“只‘臥看’兩字,逗出情思,便通身靈動。”意思是說,“臥看”兩個字,寫的是她看著牛郎織女星出神,我們也就能猜到這個寂寞宮女的心事了。寫人寫事,并以不一定要完全直白,“他覺得很孤獨”、“很傷心”這樣的話不靈動,如果寫“他聽著《高山流水》”,或者是“他癱坐在地上”,這樣的動作就能流露出人物的心境了,而且更加具體,讓人可以想象。

【智慧點撥】

古時候的女子一旦得到皇帝的青睞,就會“雞犬飛升”,因此有很多人正當妙齡,就被送到后宮。但是杜牧筆下的宮女,是這樣凄楚可憐,她們就算拿著最美的扇子,用最好的布料縫制衣裳,也不能派遣心中的孤獨。幸福與生活的環境好壞關系不大,破陋的茅草房,只要有一個相親相愛的家庭,就是最好的住處。不要羨慕那些看起來很光鮮的人,也不要因為物質上的得失而忽略了親人的關愛。

風雪讓安寧更珍貴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1遠,天寒白屋2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1.蒼山:青山。

2.白屋:貧家的住所。房頂用白茅覆蓋,不加油漆的木板房也叫白屋。

黃昏日落時,青山看起來更加遙遠了。天一冷起來,茅草屋子也就露出了窘境。正在這樣的夜里,突然聽見門外有狗在叫,不多時,柴門打開,一個人帶著滿身風雪回來了。

【沖淡之美】

這首詩只有短短二十來字,但其中卻包含了日暮、蒼山、天寒、白屋、柴門、犬吠、風雪、夜歸人這樣八個畫面,就像小短片一樣,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冬夜的故事。在這密集的布景之中,卻有一種沖淡的意境:路途遙遠,茅屋貧賤,這是修道士一樣的生活;大雪之夜,寒風怒號,這是一個適合休憩的氣候。在這樣的情境中,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歸來的這個人其實就是詩人自己,它可以拍落身上的積雪,享受一段安頓而清苦的時光了。

【寫作指導】

一個匆忙趕路的人,遠遠望見山里面的燈火,到他進入茅屋安頓就寢,這中間有一段時間,足夠用來描寫沿途所見或者茅屋中的設施,可詩人跳過了這段時間,略去走的情節,讓詩格外精煉,節奏也更加緊湊。我們都說文章要順暢,但是平鋪直敘有時候就會像流水賬,沒有設計感。省略掉不重要的部分,剪掉多余的枝葉,這樣的文章在尺幅中顯示變化,給人以平地現奇峰的新鮮感。

【智慧點撥】

詩人劉長卿先后兩次被流放到當時稱為“瘴癘之地”的湘楚,他將自己比作同樣被流放的屈原,于是寫下“獨余湘水上,千載聞離騷”的詩句。但是屈原最終是一個悲劇,對于劉長卿來說,他寧愿活下去,活在一個闊遠、蒼茫、絕寂的背景中,做一個“風雪夜歸人”。其實,從古至今,關于理想和現實的掙扎,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但真正的勇者,選擇了追求夢想、勇敢地生活下去。

有思想的人更寂寞柳宗元《江雪》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1,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2,獨釣寒江雪。

1.飛絕:飛鳥絕跡。

2.蓑笠翁:披蓑衣、戴笠帽的老漁翁。

放眼望去,千重山都看不見一只鳥,萬里路上也找不到一個足跡。只有一個披著蓑衣頭戴斗笠的老漁翁,獨自坐在江畔垂釣,似乎是在釣江上的雪花。

【孤高之美】

柳宗元的這首《江雪》,是歷來寫冬景中的絕唱,因為只有他將寒冬的孤獨寫到了極致,也只有他將個人精神上的孤高寫到了極致。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千山”、“萬徑”凡是目光能夠看到的,都囊括在其中;“絕”與“滅”,似乎是斷了人所有的念想,走進了一個無聲無息的世界中。但是就在這樣的安靜得可怕的世界里,仔細尋找,卻看到這樣一幕: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整個世界都只剩下了白雪,可是他還要垂釣,而且不是為捕魚,而是在享受一個人的樂趣,這個蓑笠翁多么堅持,他不在乎寒冷,不在乎孤寂,什么都無所謂,就在這浩渺的白雪世界中自樂。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孤高,是文人骨子里最對抗世俗的代表。

【寫作指導】

如果把柳宗元比喻成一個導演,那么他實在極盡遠距離地描寫寒冬的山水,給觀眾留下宏大的背景印象之后,他將鏡頭定格在一個小點上,慢慢拉近,那是一個孤高的漁翁。精雕細琢和極度的夸張概括,交織統一在一首詩里,是這首山水小詩獨有的風格,也是我們寫短文時候不錯的模板。大背景,小細節,有大氣與精致,也有大境界。

【智慧點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河县| 钟山县| 夏邑县| 北碚区| 天气| 林州市| 清苑县| 永丰县| 韶山市| 千阳县| 禄劝| 盘山县| 永丰县| 奉贤区| 滨海县| 星子县| 黑龙江省| 临安市| 宁波市| 运城市| 若羌县| 平邑县| 齐齐哈尔市| 北安市| 凤庆县| 宜阳县| 黔南| 博野县| 云浮市| 白山市| 瓦房店市| 颍上县| 贵阳市| 通许县| 高阳县| 南和县| 临朐县| 宝应县| 墨玉县| 哈尔滨市| 波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