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春夏之美(3)
- 給孩子講點美麗詩詞
- 華商學院少兒國學研究中心
- 3727字
- 2016-02-15 10:56:01
1.溧陽:溧讀lì,在今江蘇省溧陽縣。三塔寺:位于三塔湖(又名梁城湖)之畔,其旁另有寒光亭。
2.問訊:問候。
我來到三塔湖邊賞春,想來上一次來這里已經是三年前了。站在船頭賞湖光山色時,吹來了陣陣春風,就像楊柳的枝條拂過面頰一樣溫柔。我已經是一個深諳世道的人了,也能夠接納生活的現實了。寒光亭外是一片水波,一群沙鷗飛過了頭頂。
【重游之美】
我們常說“代為問候”、“致以問候”,問候的必然是一個人,但在南宋詞人張孝祥的這首作品中,起句便是問候的“湖邊春色”?!昂叴荷辈⒉荒芨惺艿剿膯柡?,也不能做出回應,其實,詞人要問候的是一段回憶,因為“重來又是三年”。此前已經來過,再來便如見故人,這里的湖光看到過三年前的自己,也許當時正發生了一段特別的事情,懷著特別的心情。這里的“湖邊”,是一段時光的見證人。一般人舊地重游時,往往也會有不一樣的情感沖動。張孝祥這一句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句子極平常,卻說出了人人心中有而口中無的話。
【寫作指導】
陶淵明說“此中有中意,欲辨已忘言。”這首《西江月》的結尾處,先是說此心悠然了,然后提到寒光亭外水連天,飛起沙鷗一片。就像是原本有很多話到了嘴邊要說出來,但突然看見了沙鷗的飛翔,便忘了要說什么一樣。其實,這里與陶淵明的意境相似,也是“欲辨已忘言”了。是詞人真的忘記了嗎?不是。詞人已經交代過自己深諳世路,心境悠然了,而且三年過去,自己身上也發生了很多變化,這些豈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盡的。于是,就“罷了罷了”,輕巧地收了筆。但這一停筆,反倒更讓讀者好奇了。欲說還休,文章可以回味的空間便更加長久了。
【智慧點撥】
張孝祥這位詞人,在文學史上并不算特別有名,但說到蘇東坡和辛棄疾,這兩位是無人不曉的。張孝祥的詞,可以說是上承蘇軾,下開辛棄疾愛國詞派的先河,是詞壇上一個重要的過渡人物。張孝祥為人也很讓人敬佩,他上書為岳飛叫屈,被秦檜誣告謀反,父子兩人都被投入監獄,直到秦檜死后才獲釋。出獄之后,他不改愛國熱忱,批評南宋朝廷茍且偷安,寫下《六州歌頭》,讓大臣張浚讀完感動得罷席回家。像這樣一位詞人,不僅在文學上激濁揚清,更在生活中堅持正義,不能被我們遺忘。
因為愛所以抱怨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
摸魚兒·更能消(節選)
辛棄疾
更能消1、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春且住,見說到,天涯芳草無歸路。
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風絮。
1.更能消:哪里能承受得起。
哪里受得了幾次風雨,春天就這樣急匆匆過去了。因為愛惜春天,連花兒開早了都會擔憂它早早地凋謝,何況看到滿地落花的殘春景象。我勸春光說:你暫且留下吧,到處是芳草,遮住了你的歸路,你還能去哪里?可恨無情的春天不回答,只是默默地歸去。唉,我看只有屋檐下的蜘蛛還在徒勞地獻殷勤,整天吐絲結網沾住柳絮,以為可以保留一點春的痕跡。
【慍怒之美】
但看這首詞的上闋,可以說它是一首絕好的怨春作品。辛棄疾說春天的時候,似乎帶著一點可愛的慍怒,先是憐惜川田遭受了幾番風雨,然后說自己向來心軟,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言下之意,他是不忍心看到春天這副模樣的。說完又略帶商量著說,春天你沒有去路了,芳草都長滿了。只可惜,這個春姑娘還是無情地徑自走了。留下他傷心不說,還心灰意冷地笑蜘蛛多情:“別忙活了,沾那些柳絮做什么,春天走了”。這種含著濃情的慍怒,讓人讀完莞爾。
【寫作指導】
我們常用“何況”來增強句子的氣勢,辛棄疾說自己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梢韵胍姡吹铰浠〞r,他心里多么痛惜那些風雨過后早凋的花朵。在運用這樣的句子時,要注意前后兩句的邏輯順暢,不能前面說春天,后面說秋天;前面說喜歡,后面說厭惡。講的不僅要是同一件事情,還要有層層遞進的關系。
【智慧點撥】
辛棄疾的詞常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很少有惜春閨怨之作。這一首《摸魚兒》篇幅較大,因為我們只選取上闋欣賞其中說春天的部分。下闋所說的,正是他個人對當時政權的不滿。寫這首詞時,正是淳熙六年春,辛棄疾四十歲。在漫長的十七年等待中,他滿以為能施展扶危救亡的壯志,然而事與愿違,他被兩度調動遠離京都。一想到國家前途暗淡,不免要發出哀嘆。雖然寫的是惜春怨春,辛棄疾真實的哀怨確是對政治的不滿和對國家“恨鐵不成鋼”的愛。
沒人能鎖住你的心靈葉紹翁《游園不值》
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1印蒼苔,小扣柴扉2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1.屐齒:木鞋的底子。
2.柴扉:用木柴做的門
可能園主人怕木屐齒踩壞了他園子里的蒼苔吧,所以我輕敲了半天柴門也不見有人打開。好在滿園的美麗春色想關也關不住,你看,一枝紅色杏花已經悄悄地探出墻外來報信了。
【自娛之美】
古時候的花園都是私家園林,而且不是人人都有的,所以要看一看園藝作品,還得經過園子主人的同意才行。葉紹翁可能不那么幸運,碰上了一個小氣的主人不愿意接待他,可是這不要緊,因為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時吃了閉門羹的詩人,還暗自高興窺見了一枝紅杏呢。可以相見,是人是多么樂觀和幽默,拿自己開開玩笑,生活更有情趣。
【寫作指導】
幽默是生活的佐料,幽默也是文章的佐料。本來游園不值是一件很掃興的事情,但詩人突然看到了一枝出墻的紅杏,就轉悲為喜了。我們在構思文章的時候,也不妨給故事中添加一點幽默的情節,蘇東坡有很多讀完讓人捧腹的故事,因而后人更加喜歡他,我們也可以在文章,幽他一默,開點俏皮的小玩笑。
【智慧點撥】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想要過得快樂,就要學會換一個角度來看待事情,將不順心變成順心。葉紹翁是南宋的“江湖詩人”,他生活雖然不富貴,但也能自得其樂,如果天天拿自己和顯貴們比吃穿,光是游園不值就能讓他郁悶幾天了。但他知道,郁悶不能代替春色,看到一只紅杏也是好的,誰能鎖住一顆快樂的心門呢?
美景只是恰到好處楊萬里《小池》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1。
小荷才露尖尖角2,早有蜻蜓立上頭。
1.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
2.尖尖角:還沒有展開的嫩荷花的尖端
泉眼像是在愛惜自己的泉水一樣,流出涓涓細水,水面上有綠樹的倒影,這樣柔和的陽光真叫人喜歡。池塘里的荷花才羞答答地露出了一個花苞,迫不及待的蜻蜓就已經立在上面了。
【野趣之美】
楊萬里的這首詩非常淺顯,不像那些包含著深深的政治寓意或者人生道理的詩作,讀來輕松流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似乎蜻蜓比人還要急切地看到荷花,所以在小荷還只是“尖尖角”的時候,就已經等在上面了。恐怕不是蜻蜓著急,而是詩人自己急于看到滿池的荷花吧。讀完這首詩,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初夏的晴好天氣中,有蜻蜓立于荷花花苞的情景,這是多么令人愉悅的自然風光。
【寫作指導】
雖然我們佩服詩人筆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大場景,但對于初學者來說,大的場景很難把握到其中的神韻,不如從小的場景中尋找亮點。就像楊萬里的這首《小池》,本來是寫的初夏時光,也有很多可寫之處,但是他選擇了一個蜻蜓立于荷花之端的場景,這樣既表現了初夏以至,又生動而富有情趣,讓人讀來可以有具體的想象。一葉可以知秋,能把握好一只蜻蜓,也就把握住了夏天。
【智慧點撥】
最美的景色不一定是萬紫千紅的春天,楊萬里的小池也是古往今來的畫家爭相描繪的一景。人生也不一定要有很大的輝煌和成就,即使不是政治家、尖端科學的研究者,做一個普普通通但是勤勞正直的小人物,也能感受到人生的美好之處。不論是看景色還是看人生,不用求全求大,只要恰到好處就足夠了。
誠意寫出好文章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1》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2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3紅。
1.凈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2.畢竟 : 到底。
3.別樣:宋代俗語,特別的。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啊,風光果然和其他季節不一樣。碧綠的蓮葉一直延伸到天際,夕陽照耀下的荷花紅的別有風情。
【映照之美】
“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曾有詩說:夕陽返照桃花岸,柳絮飛來片片紅。在夕陽的映照之下,偏偏柳絮都變成了紅色了。楊萬里的荷花,也在夕陽的映襯下“別樣紅”,而這還不算,想想還有一直延伸到天邊的荷葉,碩大而碧綠,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樣的景色融在一起,該是何等壯觀!西湖不僅美在春天,更是美在六月的夕陽中。
【寫作指導】
西湖是文人寫風景時的首選,蘇東坡將它比喻成“西子”,從此再無更精妙的比喻了。而同是宋朝人的楊萬里,則將六月的西湖和其他時節的西湖風景作比較,得出“不與四時同”的結論,有接天蓮葉,有映日荷花,不論是煙雨朦朧的西湖,還是楊柳青青的西湖,都不能和楊萬里筆下的六月西湖分出高下了。對比不僅是和不同的事物作比較,也可以和楊萬里這樣,對同一事物的不同季節作比較。
【智慧點撥】
楊萬里一生作詩有兩萬余首,是南宋杰出的詩人,他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被后人推為“中興四大家”。楊萬里的文集叫做《誠齋集》,這個名字來源于他的書齋,叫做“誠齋”。他終身以正心誠意為做人的標準,因此時時提醒自己要“誠”。讀他的詩,簡潔真誠,樸實無華,就可以感受到他的誠心實意。楊萬里在做官的時候,兩袖清風,從不謀私,一如他的“誠齋體”詩風一樣,被后世人稱贊。誠字不僅是做文章的根本,更是做人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