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忠于職守,與船同命運

企業興,員工興;企業衰,員工衰

船和船員是一個共生體,船的航行,要靠船員的維護和推動。船員要靠船的承載才能夠順利駛向目的地。同樣,公司和員工也是一個共生體,公司的成長,要依靠員工的成長來實現;員工的成長,又要靠公司這個平臺。公司興,員工興;公司衰,員工衰。

員工的身價與企業的興衰密切相關。員工的身價是和企業的價值密切相關的,就如同交易所里股票的價格與股份公司的盈虧密切相關一樣。在一個成功的企業里,一個小職員可能身價3萬,當他成長為部門經理時,他可能身價10萬,當他成長為副總經理時,身價可能就是50萬元了。這是人才自身價值的增長。另一方面,企業價值也會反應在人才的身價上面。當企業很小時,它的一個部門經理可能只值5萬元,當企業較強大時,同樣一個部門經理可能值10萬元,當企業很強大時,同樣一個部門經理可能就值100萬元了。

某雜志曾經對一百家企業的經營業績及其高級管理人才的市場價值進行分析,結果發現,這些企業的人才的市場價值總是隨著企業經營業績起伏而起伏的。如圖2-1所示(所有數字,都是取100家企業的平均數。企業盈利額以千萬元為單位,人才的市場價值指的是年薪,以十萬元為單位)。

人們通常會認為:能夠勝任一個成功企業的部門經理,其能力一定比一個不成功企業的部門經理強。成功企業里的經理人,在社會公眾看來,是這個企業的功臣,是經濟社會的英雄。相應地,失敗企業里的經理人,就成了這個企業的罪人,是經濟社會的敗軍之將。高額的回報只會給英雄。

當你在找工作時,你如果說:“我是通用電氣公司的一位高級經理。”你很自豪,對方也會另眼相看。如果你說你是某個不知名的企業的高級經理,你自己底氣不足,對方也會不屑一顧。如果你再說你是某個剛剛倒閉的企業的經理,你就別介紹了,因為對方難免會這樣想:一個倒閉企業的人,會有什么本事呢?如果你真有本事,企業就不會倒閉了。這想法固然有些偏激,但這么想是人家的權力。

千萬要記住,人才是隨企業增值而增值的,隨企業貶值而貶值的。韋爾奇為什么成為世界商界的風云人物,因為通用公司是世界商界的風云企業。張瑞敏為什么獲得那么多榮譽,是因為海爾非常成功。

員工的收入與企業的興衰密切相關。當企業衰落時,一個部門經理可能只能拿到10萬,當企業興盛時,同樣一個部門經理可能收入100萬!

員工的薪水來源于企業的發展和利潤的增加。企業發展壯大了,員工的發展空間自然會跟著變大;企業的利潤增長了,員工的利益自然也會隨著增長。相反,如果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小,利潤越來越少,那么企業內部員工的發展空間就會越來越小,員工自身的利益也會越來越少。

一個企業的興旺發展靠的是所有員工的努力,企業的興衰與員工的利益休戚相關。員工為企業付出時間和精力,企業一定會給員工帶來更好的生活保障。只有企業發展了才能帶動員工發展,才能穩步增強員工的收入,因此,明智的員工都要有這樣的意識,企業先贏,個人后贏,這才能實現雙贏。

要想拿高薪水,就要忠于企業,積極為企業創造利潤。企業發展了,薪水自然水漲船高。

中場時分,人群忽然沸騰了。聯想北美大區總裁戴維·斯克穆克走上臺,被當眾剃了光頭。操刀者,正是楊元慶。原來,這是一個賭局的“賭注”。2011年初,戴維和北美大區副總裁、大客戶業務負責人托馬斯·魯尼等人一起和楊元慶喝酒聊天。在談到2011年的銷售目標時,眾人給出了一個數字。

戴維覺得有點高,但勉強答應了。一旁的楊元慶勸他再加高些:“我會給你重獎,你隨便打電話回家問(太太想要什么)吧?”戴維問太太要什么獎,太太答:“一個游泳池。”于是戴維又調高了標準。其實他自己也心存疑慮,畢竟北美市場前兩年才剛剛扭虧為盈。他當場打賭:“如果完成,你們隨便給我剃光頭。”戴維完成了一次華麗的冒險,2011年聯想集團在北美的市場份額增長了2倍,達到了7.5%。

聚光燈下,平時沉默內斂的楊元慶和集團高級副總裁格里·史米斯一起,干脆利落地給戴維剃了一個光頭。臺下的人們跺腳,高喊,興奮不已。

有人說:“公司跨了那是領導的事,與我沒關系,大不了換個地方。”這是典型的沒有責任感的員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用到員工與企業的關系上應該是:企業興亡,員工有責。

臺灣有位校長叫高震東,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演講,叫“國家興亡,我的責任”。在這里,公司員工也應該有這樣一個理念:“公司興亡,我的責任。”

一個公司,只有每個人都能做到“公司興亡,我的責任”,這樣的公司才能有競爭力和凝聚力,并且能夠永遠走在別人的前面。因為,如果公司的每個員工都能主動負責,哪有不興盛的道理?所以說,每個職員都應該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來,而不是推出去。

無論哪個企業,與員工之間都有著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標,他們之間共謀發展,同時也共享利益。因此,員工必須了解企業的發展目標,并且能夠為企業實現目標而努力;同時,企業也應該把員工的各種權益和他們應該得到的各種利益維護好。這樣,企業才能夠興旺發達,員工的利益也才能夠得到保障,員工和企業之間就能做到“雙愛、雙贏”,企業不斷成長,員工的薪水自然會水漲船高!

同舟共濟,駛向彼岸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在提倡一種“同舟共濟”的企業文化,其實就是一種“船”文化。將“公司”與“船”的概念結合在一起,就可以延伸出主人翁精神、事業心、忠誠、責任、激情、團隊意識等現代企業所必需的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這也是我們將公司之船這一思想作為本書的核心理念之一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人的一生中,每個人都要經歷一段刻骨銘心的航程——在風平浪靜,或是波濤洶涌的海面上,一艘船載著你和其他一些同道的人執著地前行。作為這艘船上的一員,船的命運就是你的未來,船的方向亦是你的人生。船在水面上且浮且沉,需要每個人的操縱與掌控;船在風浪里且進且退,需要每個人付出努力,同舟共濟,一起駛向成功的彼岸。

從你進入公司的第一天起,你的命運從此就和公司這艘船牢牢地聯系在了一起。公司是承載員工事業的船,而員工則是推動公司不斷前行的水手,讓船乘風破浪、安全前行,是你不可推卸的責任。

2013年11月11日,淘寶的日成交金額超過350億,這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商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但是誰有想到打造阿里巴巴這個商業航母的團隊曾經一起風雨飄搖、頑強支撐的故事。

1999年3月,給當時的外經貿部打工的馬云決定回到杭州重新創業。

回去時,當初從杭州跟到北京的6個人一個不少,加上其他人一共18個人。當時馬云只給他們3天時間考慮,回去的條件是每月只有500元工資,在加拿大MBA畢業的也一視同仁。而這些人在外經貿部要名有名,要利有利。與此同時,各大互聯網公司正好在招兵買馬,但他們都跟著馬云回到了杭州,大家把各自口袋里的錢掏出來,湊了50萬元,開始創辦阿里巴巴網站。

當時,他們沒有辦公室,就在馬云家辦公,把自己封閉在房間里,埋頭苦干,每天工作16-18個小時。

苦到盡頭了,甜頭終于來了。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為了這一天,有人等待了12年,有人等待了8年,還有很多人沒有等到這一天。

阿里巴巴創業時,天下IT精英蜂擁而至。其中不少人是為了阿里巴巴的上市,但這些人中的大部分沒有等到這一天,他們或是在阿里巴巴的冬天逃走了,或是在阿里巴巴大裁員時被裁掉了。

馬云和他的“十八羅漢”以及阿里巴巴團隊中的骨干,他們不是為了上市、為了股份而來的,他們是為了“做一家偉大的公司”的理想欣然而至。剛開始的18個人中,有做到總裁級的孫彤宇,也有還是經理的麻長煒,但沒有任何一個人從阿里巴巴流失。

當年跟著馬云艱苦拼殺的阿里巴巴創業者們得到了超乎想象的回報。在創業初期,馬云給他們的允諾是:“阿里巴巴一旦成為上市公司,我們每一個人所付出的所有代價都會得到回報。”馬云當年的允諾超值兌現了,但別忘了馬云當年最先給他們的允諾是“一天12個小時的苦活、不到2000元的低工資、苦難、屈辱和不被理解”。

如果沒有阿里巴巴的完美團隊,相信阿里巴巴的今天絕對不會如此美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整個團隊的不離不棄、團結合作成就了阿里巴巴,而阿里巴巴的壯大也成就了員工。

只有與公司同患難,才可能與公司同成長。最令人陶醉的成就,是與公司一起同舟共濟、歷經艱難取得的成就。如果你能敬業負責,與公司一起同舟共濟,那么你得到的回報必定豐厚無比。

1、公司無論遇到什么,你都不能后退。

公司遇到危機就辭職不干的人,是很難獲得成功的。公司發展好的時候,很多人趨之若鶩;公司一旦不行了,那些平日里口口聲聲“忠誠”的人卻紛紛離去。這樣的員工只能與公司同享樂,卻無法與公司共患難。

這個世界并不缺少有技能的人,而是缺少與公司共命運的人。無數的企業都在努力尋找這樣的人,但是,許多員工似乎從沒有視公司的生存為自己的責任,一旦公司出現危機,這些人心里永遠只有自己的利益,他們會以最快的速度跳下這艘漏水的船,而不會想著如何去搶救和保護它。這樣的人也許能夠謀取一份可以生存的工作,但永遠也難以取得大的成就。

2、在公司危難時伸出援手。

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使我們每個人都得到了實現成長的機會,因此我們有義務在公司危難時伸出援手,更何況幫助公司就是幫助自己,公司發展了,我們自然會得到發展。當公司面臨種種艱難的考驗時,身為其中的一員,我們也都在接受各種不同的考驗。如果我們能夠經受住最艱難的考驗,能夠在危急時刻與公司并肩奮斗,那么我們才能與公司攜手共進,才能成為在公司中成長最快的員工,無論是在思想素質上,還是在業務能力上,我們都能獲得成長。

3、維護和建設公司這個平臺

只有公司不斷地發展壯大,在公司里生存的員工才會得到發展。因此,員工應該樹立維護和建設公司這個平臺的意識,只有這個平臺越來越大,越來越好,才能為員工創造更多的機會,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公司的興衰不僅和公司里每一位員工的切身利益有著直接的關系,而且還受到在公司的每一位員工工作態度的影響。

企業和員工是共生體,企業的成長,要依靠員工的成長來實現;員工的成長,又要依靠企業這個平臺。

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應該負起責任,與公司共命運,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工作,把小事情當成大事業來做。只有這樣,公司這艘船才能載著每個員工駛向成功的彼岸。

那些比較知名的公司,如IBM、海爾、華為、聯通,它們的發展歷程并非一帆風順,也曾陷入困境,每一次困境都如同一把篩子,把那些急功近利的、目光短淺的員工篩走,留下的都是有責任心、能同甘共苦的精英。

與公司一起乘風破浪,與公司共命運,既是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也是一個員工成長的必要條件。商業社會到處充滿了競爭,充滿了變化,員工必須站在公司的角度,與公司一起完成成長過程中的痛苦蛻變。只有與公司同甘共苦,共同經歷風雨,把個人前途與公司未來緊密相連的員工才是公司真正需要的人才。

把自己綁在船桅上:事不避難,勇于擔當

奧德修斯是《荷馬史詩》中的大英雄,以智慧和口才著稱。后來,他被迫率領希臘軍隊參加了特洛伊戰爭,并憑借著聰明才智攻破了特洛伊城——著名的木馬計便是他想出來的。在返回伊塔刻的途中,他所率領的隊伍和大部隊因為風暴走失了,又遭遇了獨眼巨人的迫害、女巫喀爾刻的詛咒。聰明而又勇敢的奧德修斯一一化解了這些難題。后來,他們又碰到半人半鳥的海妖賽壬,他們用歌聲迷惑水手。就在這個時候,奧德修斯再次挺身而出,用他的聰明才智戰勝了這一切。他讓水手們用蠟封住耳朵,繼續劃船,而把依然能聽到歌聲的自己綁在桅桿上……最后,奧德修斯被仙女卡莉普索救了,并在7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祖國,與家人團聚。

奧德修斯雖然是個神話人物,但他在關鍵時刻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勇敢與擔當,的確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在現實生活中,也的確有不少像奧德修斯一樣的勇敢者,像著名的科幻作家凡爾納便多次在海上遭遇風暴的時候讓水手們把自己綁在桅桿上,以便更好地觀察風暴、幫助船員。在許多危急時刻,一個團隊最終能夠克服困難、取得勝利,往往也是由于有了他們這些能夠挺身而出的人。

你還記得抗洪中感人的情景嗎?當堤壩上出現缺口的時候,誰在附近誰就用身體堵上去,因為那是關鍵時刻,刻不容緩。同樣,公司在經營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意外的事件和棘手的問題,有些迫在眉睫,必須馬上解決,這時候身為公司的一員,你就應當勇敢地挺身而出,把解決難題看成自己的職責。

90年代初,36歲的董明珠辭掉了南京某研究所的工作,來到深圳一家化工廠打工,不久后又來到珠海。彼時的格力遠沒有今天壯觀,還是一個叫“海利”的空調小廠,技術水平落后市場10年,空調年產量2萬臺,年收入2000萬元,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難以要回的債款。她主動要去做業務員。

董明珠給自己下了一個狠任務,就是務必追回這筆款。之后的40多天里,她經受了各種白眼和欺騙,硬著頭皮試過各種方法,最終追回了這筆本不是她的責任的債務。

兩年之后,所負責的安徽地區銷售額突破1600萬元,占全公司總收入八分之一。而在競爭激烈的南京,她在冬天簽下了一張200萬元的空調單子,一年內個人銷售額升至3650萬元。隨后,董明珠成為經營部部長部長、銷售經理、總裁。

從銷售人員,主動承擔責任為企業追債,到市場部經理為企業提升銷售業績,到公司總經理,努力提升格力的市場份額。

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在談到成功心得時指出,學會對企業、對他人負責,同時具有拼搏與奉獻精神,具備這樣的素質后,在任何崗位都可以做得很成功。

正如董明珠自己所說,“企業要發展,必須有一小部分人忘我付出,才能成就大部分人的事業。”格力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和輝煌,與董明珠在內的這樣的一部分格力人是分不開的。

作為公司船的主人,面對問題要主動承擔責任,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幫助自己的老板或上司排憂解難,而不應當置身事外。只有在關鍵時刻能挺身而出的員工,才是對企業幫助最大的人。

當老板被公司事務纏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作為他的下屬,應該想想“我能為老板做些什么”,為其分憂解難。特別是在老板遇到難題、迫切需要幫助的時候,優秀的員工應該像江湖豪杰那樣主動站出來,施以援手,而不能像平庸者那樣袖手旁觀。

當產品打不開銷路時,你利用自己的社會關系,聯系銷售渠道;當老板需要某一方面的人才時,你積極幫助老板物色、推薦人才;當公司發展遇到困境時,你不妨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為老板決策打開思路,提供方法;當老板忙不過來時,你可以主動承擔一部分工作,讓老板處理特殊事件等。

敢于擔當就要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亮劍膽魄,在危難面前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挑重擔、擔重任,不能逃避責任。應勤思考、勇開拓,不能因循守舊。

敢于擔當就要有“粉身碎骨渾不怕”的果敢作風,在風險面前敢作敢為、敢擔責任工作中,我們往往會碰上錯綜復雜的局面,特別是在無法預見結果而且決策的后果需要自己付出一定代價時,要敢于拍板、敢下決心、敢作決策。一旦出現問題和事故時,要敢于挺身而出,承擔責任,挽回困局。

敢于擔當就要有“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在利益面前敢抓敢管、敢作犧牲。一事當前,不要讓功名縈于心,私利計于前,不要為了一己私利、一官半職,拈輕怕重,偷奸耍滑,見了困難就讓,見了好處就搶,甚至損人利己,與民爭利。

這是我的船:工作不分份內外

在我們的工作過程中,僅僅做好本職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一家企業中,除了每個員工要各自完成的職責外,總是還有一些沒有人做或者有些人該做而沒有做的事情。盡管大家都各有分工,但總有些工作的空白地帶沒有具體到哪一個人,而這些工作就需要員工自動自發地去做。

可以說,工作是無“疆界”的,不分分內分外。優秀的員工總是與企業同舟共濟,竭盡全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而不去計較是否是分內的事,也不會把“不關我的事”掛在嘴上。

世界著名的酒店希爾頓,把飯店酒吧分為四個區,每個區僅有兩名服務員負責。要使酒吧提供的服務能夠準確、及時、到位,最重要的就是補位。

在這里,主要分為三重補位。一是兩名服務員在各自的服務責任區域內相互補位,勤巡視、勤觀察、勤走動;二是兩名服務員中有一名服務員需要兼顧周圍其他區域內的服務,以彌補臨近區域可能因忙碌而出現的疏漏。同時,對熟客、老顧客,更是跳出區域界限,每隔一會就主動過去打招呼,聽意見,征詢需要什么服務;三是領班、主管和部門經理等各級管理者的補位。管理者主要從事現場管理,他們的具體崗位并不確定,但是也必須對現場服務及時補位。問題絕不暴露在客人面前,而是由管理者無聲無息搶先補位,先滿足客人的需要。事后,在班前會和班后會(各10分鐘時間)上找出癥結,予以解決。

作為企業的成員,要樹立“這就是我的船”的思想,養成積極主動、認真負責的工作習慣,是至關重要的。

比爾蓋茨曾經這樣形容自己的成功之路:“通向最高管理層的最迅捷的途徑,是主動承擔別人都不愿意接手的工作,并在其中展示你出眾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的人認為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完成了就行,至于其他的都與自己無關。這種想法是非常自私的,團隊是由每一個人組成的,團隊好了,每個團隊成員都能夠受益。團隊中的分工是為了成員能夠各司其職,讓每個人都能夠把自己的能力最大地發揮出來,但這并不是說每個人之間都毫無聯系。

相反,分工讓每個人都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不同的工作步驟之間緊密相連,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意味著整個商品都會出現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所有的事情都與“我”相關,而不是“不關我的事”。

一天,已是晚上7點多鐘,燒結公司專業從事皮帶硫化的副主任盛作爭同志在燒結公司參加搶修工作剛回家,連口水還沒來得及喝,就接到燒結公司領導的電話,叫他立即回廠,協助物流中心搶修皮帶。

盛作爭同志放下電話立即打車來到物流中心搶修皮帶現場,同時還叫來了另一位專業硫化工張衍旭同志。他們來到現場經過了解,這是一條專業給銀鋼煉鐵供應原料的皮帶,全長450m,燒毀的長度約為90m。如果全部更換將

造成極大的浪費,還可能因延長搶修時間耽誤供料,為了保證生產,只能臨時簡單處理,搭按皮帶,重新安排時間進行硫化。

該皮帶隸屬物流中心,卻處于焦化廠汽車受料槽下方,且距地約6m多深,給維修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由于物流中心的工作人員對皮帶機接觸比較少,缺乏對皮帶搶修的經驗,此時盛作爭同志臨時客串起了現場指揮并準確測量計算出皮帶的長度,在現場物流中心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了5個多小時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皮帶臨時處理完畢。

在整個工作中,由于滅火的原因,搶修現場地面到處是水,到處是灰,他們的工作鞋、褲腳全粘滿了水和稀泥,臉上布滿了灰塵,他們全然不顧,一心只想著早點完成任務,不耽誤給煉鐵供料,他們的工作態度和精湛的技術得到了現場工作人員的一致好評。由于受現場條件的限制,他們工作完成后連臉都沒有洗就回家了,此時已是下半夜1點多鐘。

第二天,他們又來到公司安排的另外硫化工作點,和銀鋼煉鐵公司的硫化工一起完成了皮帶的硫化工作。

像盛作爭這樣的員工,在任何一個企業都大有人在,但更多的人需要學習他在工作中的積極態度。為了能積極主動地工作,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主動自發地尋找該做的事情。不要消極地等候別人的指令。主動自發地去尋找該做的事情。

1、不等待命令

如果你習慣于“等待命令”,首先,就會從思想上缺乏工作積極性而降低工作效率;其次,你還會養成只做你喜歡的工作的習慣。一個人一旦被這些不良思想左右,他就很難要求自己主動去做事。即使是被交代甚至是一再交代的工作,他也會想方設法拖延、敷衍。事實表明,“等待命令”是對自己潛能的“畫地為牢”,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平庸的結局。

2、工作時不要閑下來

工作中不讓自己閑下來,主動找點事做,你就能更加完善自己,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優秀的員工每當完成一項工作時,總去翻工作日記,問自己是否所有的目標都已達到?有什么項目需要加上去?還需要向別人學習什么,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擴大和充實?總之在任何閑暇的時候主動出擊,你就能爭取到更多的機會,不斷提高自己的經驗和能力。

3、是主動滿足周圍的人對你工作的期望。

想方設法推進那些對你和你的領導有著重要意義的事情發生。為你的領導帶去好的解決措施,而不是林林總總的問題。在提出計劃的同時,為工作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將它們付諸實行。不用領導一連串的提示或你不斷的請求,主動自發地把事情做好。在領會你身邊的人的需要上,領先他人一步,判定客戶的要求,主動予以協助。

4、主動承擔別人都不愿意接手的工作

這種態度能夠分擔團隊的困難,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為團隊做更多的事情,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能力。

那些愿意主動去做一些份外工作的人,常人看起來似乎吃了大虧,但悉數起來,最后成功的往往就是這些人最多。因為你只有愿意主動去做份外的工作,才能在實踐中學到更豐富的工作經驗,才能擁有更多的表演舞臺,才能走向更高的職業層面。

船長,與船共存亡

公司就像一條在大海中航行的船,每個人和公司是生死與共的關系。公司如果在風浪中傾倒了,不僅老板要受損失,員工也要受損失,所以他們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一位老板曾這樣形象地說:“員工和我們走到了同一條船上,大家都一起擔負著與船共存亡的責任。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但上了同一條船,就好像桃園三結義一樣,那就可能是同年同月同日死了。因此,如果我們的員工與舵手齊心合力,向一個方向劃,哪里漏了我們趕快補,我想我們就能夠繞過險灘暗礁,駛向光明的彼岸。”

看過電影《泰坦尼克號》的人都會有很深刻的印象,當船出現了問題以后,乘客們多是慌慌張張地逃生。而船上的工作人員呢,從船長到水手,都在有條不紊地開展各種救生工作,或是發SOS求救信號,或是放救生艇、救生筏,或是指揮各方營救婦女兒童先上救生艇。當能夠實施的措施都用完了之后,船長則整理好自己的制服,回到他的辦公室,與其他誓死恪守自己崗位的船員們,安靜地選擇了與泰坦尼克號同生死、共命運!真實的世界也有這樣一幕:

2011年7月10日,一艘名叫“布加爾”號的客船在俄羅斯韃靼斯坦境內的伏爾加河段沉沒。13日,俄羅斯媒體曝出了更多沉船事件的內幕:“布加爾”號船長亞歷山大為了拼死挽救即將沉沒的客船,泳技高超的他毅然放棄穿救生衣跳河逃生機會,至死手里仍抓著船舵!

據伏爾加河地區緊急事務部負責人伊戈爾·潘辛介紹,潛水員擊碎了全封閉的駕駛艙玻璃后,發現了船長亞歷山大的遺體。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的手里還死死抓著船舵。而在駕駛艙后面船艙發現的眾多乘客的遺體身上,發現近半數人都穿上了救生衣,可惜由于船體在頃刻之間沉沒,他們甚至連逃出船艙都來不及。

然而船長亞歷山大卻連救生衣都沒有穿,顯然他壓根沒有逃生的準備,視死如歸。

“布加爾”號于1955年在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建造,船齡高達56歲,由于年久失修,機械故障不斷。船長亞歷山大曾數次打報告,請求負責經營的旅游公司撥款維修,可是經費卻遲遲撥不下來。

據亞歷山大的前妻塔特亞娜介紹:“過去幾年中,亞歷山大多次自己墊錢,前后花費了35萬盧布(約合8萬元人民幣)修理客船。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都沒有想過逃跑。他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他原本可以逃生的,他的游泳技術棒極了。

1、絕不逃避責任

只要有一線的希望,就要用百倍的努力,絕不輕言放棄,這就是公司需要的責任精神。心懷責任,在危難時刻和公司堅守在一起,只有恪守這個準則的員工才能被老板認可,才能贏得老板的信任與尊重,才能獲得事業與人生的成功。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會因為逃避責任而選擇另一份工作,其實更好的方式是勇敢去面對它們,在戰勝痛苦的過程中獲得成長和成就感。

2、要有承擔意識

華為總裁任正非:什么人會對工作無所謂?就是那些;沒有感恩思想和人生抱負的人,沒有主體承擔意識的人,沒有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人,他們既想繼續在這個企業渾水摸魚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又想輕輕松松換來收益的人。

3、把職業當做事業

土光敏夫在擔任東芝株式會社社長時對員工的要求很高,他認為:為了事業的人請來,為了工資的人請走。能夠因為事業的價值聚集在一起的才能真正把事業做大,即使企業面臨困境時,這些人也會和企業風雨同舟,榮辱與共。而那些因為工資才來的人,只是看重企業的福利和待遇,并不是企業本身對他有吸引力,如果有一天,公司出現困難,他們肯定會拍拍屁股走人,因為他們想要的東西公司已經不能再給予他們了。他們自然會到一個能夠給他們帶來物質滿足的企業,但絕不是現在的企業。

現在,職場中的工作機會雖然相對多了,但如果沒有與公司共發展、同進步的思想,也很難做出什么成就來;如果出于職業道德和職業需求,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與公司同舟共濟,真心付出,就能在事業的道路上有所收獲,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平塘县| 普陀区| 新巴尔虎右旗| 石阡县| 石林| 龙州县| 明星| 林西县| 明水县| 龙海市| 民权县| 天水市| 综艺| 阜新| 扎鲁特旗| 兴文县| 昭通市| 雷波县| 旬阳县| 莒南县| 商河县| 石狮市| 双桥区| 垫江县| 淮安市| 内黄县| 新化县| 潢川县| 普陀区| 浦县| 新昌县| 应用必备| 山西省| 巴林左旗| 肇源县| 襄汾县| 合川市| 堆龙德庆县| 翁源县|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