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隴西李白詩七

送楊山人歸嵩山

我有萬古宅。嵩陽玉女峰。長留一片月。掛在東溪松。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歲晚或相訪。青天騎白龍。

原選者評。蟠逸氣於短言。彌覺奇健。

劉辰翁曰。超然天地間??梢圆凰馈XM獨不經人道哉。

送殷淑

痛飲龍筇下。燈青月復寒。醉歌驚白鷺。半夜起沙灘。

送范山人歸泰山

魯客抱白鶴。別余往泰山。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間。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時還。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原選者評。首聯整齊。承則流走而下。頸聯健勁。結有蕭散之致。大匠運斤。自成規矩。

沈德潛曰。蘇李贈言多唏噓語。無蹶蹙聲。知古人之意在不盡矣。太白猶不失斯旨。

送友人入蜀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原選者評。此五律正宗也。李夢陽曰。疊景者。意必二。闊大者。半必細。極得詩家微指。此詩頷聯承接次句。語意奇險。五六則秾纖矣。頷聯極言蜀道之難。五六又見風景可樂。以慰征夫。此兩意也。一結翻案。更饒勝致。

送張秀才謁高中丞并序

余時系潯陽獄中。正讀。留侯傳。秀才張孟熊。蘊滅胡之策。將之廣陵謁高中丞。

余嘉子房之風。感激於斯人。因作是詩以送之。

秦帝淪玉鏡。留侯降氛氳。感激黃石老。經過滄海君。壯士揮金槌。報仇六國聞。

智勇冠終古。蕭。陳難與群。兩龍多斗時。天地動風云。酒酣舞長劍。倉卒解漢紛。

宇宙初倒懸。鴻溝勢將分。英謀信奇絕。夫子揚清芬。胡月入紫微。三光亂天文。

高公鎮淮海。談笑卻妖氛。采爾幕中畫。戡難光殊勛。我無燕霜感。玉石俱燒焚。

但灑一行淚。臨岐竟何云。

餞校書叔云

少年費白日。歌笑矜朱顏。不知忽已老。喜見春風還。惜別且為歡。裴回桃李間。

看花飲美酒。聽鳥臨晴山。向晚竹林寂。無人空閉關。

原選者評。落落有風致。

與諸公送陳郎將歸衡陽并序

仲尼旅人。文王明夷。茍非其時。圣賢低眉。況仆之不肖者。而遷逐枯槁。固非其宜。朝心不開。暮發盡白。而登高送遠。使人增愁。陳郎將義風凜然。英思逸發。來下曹城之榻。去邀才子之詩。動清興於中流。泛素波而徑去。諸公仰望不及。連章祖之。序慚起予。輒冠名賢之首。作者嗤我。乃為撫掌之資乎。

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

氣清岳秀有如此。郎將一家拖金紫。門前食客亂浮云。世人皆以孟嘗君。

江上送行無白璧。臨岐惆悵若為分。

原選者評。起擅勝勢。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

原選者評。奇思古調。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日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原選者注。遙情飚豎。逸興云飛。杜甫所謂飄然思不群者。此矣。千載而下。猶見酒間岸異之狀。真仙才也。

吳昌祺曰。亦從明遠變化出來。

涇川送族弟钅享

涇川三百里。若耶羞見之。錦石照碧山。兩邊白鷺鷥。佳境千萬曲。客行無歇時。

上有琴高水。下有陵陽祠。仙人不見我。明月空相知。問我何事來。盧敖結幽期。

蓬山振雄筆。繡服揮清詞。江湖發秀色。草木含榮滋。置酒送惠連。吾家稱白眉。

愧無海嶠作。敢闕河梁詩。見爾復幾朝。俄然告將離。中流漾彩益鳥。列岸叢金羈。

嘆息蒼梧鳳。分棲瓊樹枝。清晨各飛去。飄落天南垂。望極落日盡。秋深暝猿悲。

寄情與流水。但有長相思。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放歌倚東樓。行子期曉發。秋風渡江來。吹落山上月。主人出美酒。滅燭延清光。

二崔向金陵。安得不盡觴。水客弄歸棹。云帆卷輕霜。扁舟敬亭下。五兩先飄揚。

峽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長。思君無歲月。西笑阻河梁。

原選者評。筆情蕭爽。自是太白本色。

登黃山凌歊臺送族弟溧陽

尉濟充泛舟赴華陰得齊字

鸞乃鳳之族。翱翔紫云霓。文章輝五色。雙在瓊樹棲。一朝各飛去。鳳與鸞俱啼。

炎赫五月中。朱曦爍河堤。爾從泛舟役。使我心魂凄。秦地無碧草。南云喧鼓鼙。

君王減玉膳。早起思鳴雞。漕引救關輔。疲人免涂泥。宰相作霖雨。農夫得耕犁。

靜者伏草間。群才滿金閨。空手無壯士。窮居使人低。送君登黃山。長嘯倚天梯。

小舟若鳧雁。大舟若鯨鯢。開帆散長風。舒卷與云齊。日入牛渚晦。蒼然夕煙迷。

相思定何許。杳在洛陽西。

原選者評。起有奇氣。說轉漕處。見得關系。鄭重數語內。包括頗廣。得古人贈言之義。送別一段。情景并到。沈摯軒豁。非大家未易有此。

送儲邕之武昌

黃鶴西樓月。長江萬里情。春風三十度。空憶武昌城。送爾難為別。銜杯惜未傾。

湖連張樂地。山逐泛舟行。諾為楚人重。詩傳謝朓清。滄浪吾有曲。寄入棹歌聲。

原選者評。健筆凌空。如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沈德潛曰。以。古風。起法。運作長律。太白天才不拘繩墨乃爾。

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白露見日滅。紅顏隨霜凋。別君若俯仰。春芳辭秋條。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散為飛雨川上來。遙帷卻卷清浮埃。

知君獨生青軒下。此時結念同所懷。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

曾無好事來相訪。賴爾高文一起予。

原選者評。首尾辭義自相關照。中間逸氣涌出。海之波瀾。山之嶙峋。得不嘆為奇絕。

山中問答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原選者評。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楊萬里曰。此李白詩體也。

許曰。賀知章呼太白為。謫仙人。余觀此詩信之矣。

答友人贈烏紗帽

領得烏紗帽。全勝白接。山人不照鏡。稚子道相宜。

原選者評。小有情致。

答長安崔少府叔封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見寄

河伯見海若。傲然夸秋水。小物昧遠圖。寧知通方士。多君紫霄意。獨往蒼山里。

地古寒云深。巖高長風起。初登翠微嶺。復憩金沙泉。踐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圓。

飲彼石下流。結蘿宿溪煙。鼎湖夢磇水。龍駕空茫然。

早行子午關。卻登山路遠。拂琴聽霜猿。滅燭乃星飯。人煙無明異。鳥道絕往返。

攀崖倒青天。下視白日晚。既過石門隱。還唱石潭歌。涉雪搴紫芳。濯纓想清波。

此人不可見。此地君自過。

為余謝風泉。其如幽意何。

原選者評。神似謝靈運。

酬崔五郎中

朔云橫高天。萬里起秋色。壯士心飛揚。落日空嘆息。長嘯出原野。凜然寒風生。

幸遭圣明時。功業猶未成。奈何懷良圖。郁悒獨愁坐。杖策尋英豪。立談乃知我。

崔公生民秀。緬邈青云姿。制作參造化。托諷含神祇。海岳尚可傾。吐諾終不移。

是時霜飚寒。逸興臨華池。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因得窮歡情。贈我以新詩。

又結汗漫期。九垓遠相待。舉身憩蓬壺。濯足弄滄海。從此凌倒景。一去無時還。

朝游明光宮。暮入閶闔關。但得把長袂。何必嵩丘山。

原選者評。吳昌祺曰。起亦聳拔。通首無軟語。

金門答蘇秀才

君還石門日。朱火始改木。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折芳愧遙憶。永路當自勖。

遠見故人心。平生以此足。巨海納百川。麟閣多才賢。獻書入金闕。酌醴奉瓊筵。

屢忝白云唱。恭聞。黃竹篇。恩光照拙薄。云漢希騰遷。銘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我留在金門。君去臥丹壑。未果三山期。遙欣一丘樂。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東海鷗。共營西山藥。棲巖君寂滅。處世余龍蠖。良辰不同賞。永日應閑居。

鳥吟檐間樹?;浯跋聲>壪娋G篠。隔岫窺紅蕖。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鏡間。松鳴風琴里。得心自虛妙。外物空頹靡。身世如兩忘。從君老煙水。

原選者評。寫閑居之況。幽靜可愛。入后頗窺道妙。吐屬亦臻妙境。

答高山人兼呈權顧二侯

虹霓掩天光。哲后起康濟。應運生夔龍。開元掃氛翳。太微廓金鏡。端拱清遐裔。

輕塵集高岳。虛點盛明意。謬揮紫泥詔。獻納青云際。讒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計。

彷徨庭闕下。嘆息光陰逝。未作仲宣詩。先流賈生涕。掛帆秋江上。不為云羅制。

山海向東傾。百川無盡勢。我於鴟夷子。相去千余歲。運闊英達稀。同風遙執袂。

登艫望遠水。忽見滄浪枻。高士何處來。虛舟渺安系。衣貌本淳古。文章多佳麗。

延引故鄉人。風義未淪替。顧侯遠語默。權子識通蔽。曾是無心云。俱為此留滯。

雙萍易飄轉。獨鶴思凌厲。明晨去瀟湘。共謁蒼梧帝。

原選者評。直寫胸懷。一豁憤惋。稍更騷人面目矣。末路凄婉。猶有楚調。若其骨氣英特。可以直追正始。

游南陽白水登石激作

朝涉白水源。暫與人俗疏。島嶼佳境色。江天涵清虛。目送去海云。心閑游川魚。

長歌盡落日。乘月歸田廬。

原選者評。赤石石壁諸作。有此清境。

游南陽清泠泉

惜彼落日暮。愛此寒泉清。西輝逐流水。蕩漾游子情。空歌望云月。曲盡長松聲。

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

雁度秋色遠。日靜無云時。客心不自得。浩漫將何之。忽憶范野人。閑園養幽姿。

茫然起逸興。但恐行來遲。城壕失往路。馬首迷荒陂。不惜翠云裘。遂為蒼耳欺。

入門且一笑。把臂君為誰。酒客愛秋蔬。山盤薦霜梨。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饑。

酸棗垂北郭。寒瓜蔓東籬。還傾四五酌。自詠。猛虎詞。近作十日歡。遠為千載期。

風流自簸蕩。謔浪偏相宜。酣來上馬去。卻笑高陽池。

原選者評。鐘惺曰。起得空遠。若不著題。然相關之妙在此。

譚元春曰。入門且一笑。是失路真境。

游泰山六首

自注。天寶元年四月從故鄉道上泰山。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馬跡碧峰。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洞門閉石扇。地底興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銀臺。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玉女四五人。飄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自侔葜?。自愧非仙才。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原選者評。吳昌祺曰。筆力矯健。亦從景純游仙來。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捫蘿欲就語。卻掩青云關。

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巖間。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

原選者評?,槵様嫡Z。真覺飄然欲仙。風格最高。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

憑崖攬八極。目盡長空閑。偶然值青童。綠發雙云鬟。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原選者評。白性本高逸。遇復偃蹇。其胸中磊砢。一於詩乎。發之泰山觀日。天下之奇。故足以舒其曠渺。而寫其塊壘不平之意。是篇氣骨高峻。而無恢張之象。后三篇狀景奇特。而無刻削之跡。蓋浩浩落落。獨往獨來。自然而成。不假人力。大家所以異人者。在此。若其體近游仙。則其寄興云爾。

清齊三千日。裂素寫道經。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云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銀臺出倒景。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

緬彼鶴上仙。去無云中跡。長松入云漢。遠望不盈尺。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於此煉玉液。

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關。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

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寂靜娛清暉。玉真連翠微。想像鸞鳳舞。飄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秀辈粦洑w。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但見五云飛。

原選者評。宋史。天文志。匏瓜。五星。在離珠北。天子果園也。光明則歲豐。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原選者評。此篇及。春日獨酌。春日醉起。言志等作。逼真。泉明遺韻。

鐘惺曰。起似右丞。曲盡星河稀寂。然有景。

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

水入北湖去。舟從南浦回。遙看鵲山轉。卻似送人來。

宿鄭參卿山池

爾恐碧草晚。我畏朱顏移。愁看楊花飛。置酒正相宜。歌聲送落日。舞影回清池。

今夕不盡杯。留歡更邀誰。

原選者評。止是及時行樂之意。而吐屬自饒情致。

游謝氏山亭

淪老臥江海。再歡天地清。病閑久寂寞。歲物徒芬榮。借君西池游。聊以散我情。

掃雪松下去。捫蘿石道行。謝公池塘上。春草颯已生?;ㄖΨ魅藖?。山鳥向我鳴。

田家有美酒。落日與之傾。醉罷弄歸月。遙欣稚子迎。

原選者評。若非前段不能忘情。卻有春風舞雩氣象矣。其澄澹處。足兼韋柳。

把酒問月

自注。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原選者評。奇思忽生。曠懷如見。共看明月。皆如此。令延之見之。又當失笑。

金陵鳳凰臺置酒

置酒延落景。金陵鳳凰臺。長波寫萬古。心與云俱開。借問往昔時。鳳凰為誰來。

鳳凰去已久。正當今日回。明君越羲軒。天老坐三臺。豪士無所用。彈弦醉金壘。

東風吹山花。安可不盡杯。六帝沒幽草。深宮冥綠苔。置酒勿復道。歌鐘但相催。

原選者評。意在語言之外。其暢適處。正是牢騷處耳。眼前景。意中事。若隱若顯。風人妙指。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二首

船上齊橈樂。湖心泛月歸。白鷗閑不去。爭拂酒筵飛。

戔刂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原選者評。吳昌祺曰。起是奇語。如子美斫卻月中桂也。

蕭士斌

貝 曰。木華。海賦。鏟臨崖之阜陸。夾陂潢而相浚。首兩句意出於此。鏟。與。義通。杜亦曰。意欲鏟疊嶂。今韻引此詩於字之下。

夜泛洞庭尋裴侍御清酌

日晚湘水綠。孤舟無端倪。明湖漲秋月。獨泛巴陵西。過憩裴逸人。巖居陵丹梯。

抱琴出深竹。為我彈。昆鳥雞。曲盡酒亦傾。北窗醉如泥。人生且行樂。何必組與圭。

原選者評。譬之於云有無心出岫之意。明湖漲秋月。與。月涌大江流。同一寫景之

妙。

張齊賢曰。昆鳥雞。曲名。古琵琶弦用昆鳥雞筋。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

賈舍人至游洞庭四首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云。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原選者評。即日傷懷。含情無限。二十八字不減。九辯之哀矣。解者求之于形跡之間。

何以會其神韻哉。

敖英曰。綴景宏闊。有吞吐湖山之氣。落句感慨之情深矣。

蔣仲舒曰。與。白云明月吊湘娥。參看。

鐘惺曰。末句正形容秋色遠耳。勿誤認用湘君事。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原選者評。鐘惺曰。寫洞庭霧廓幻杳。俱在言外。

洞庭湖西秋月輝。瀟湘江北早鴻飛。醉客滿船歌。白苧。不知霜露入秋衣。

原選者評。唐汝詢曰。秋月未沈。晨雁已起。舟中之客。霜露入衣。而不知豈真樂而

忘返耶。意必有不堪者在也。

帝子瀟湘去不還。空余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

陶公有逸興。不與常人俱。筑臺像半月?;叵蚋叱怯?。置酒望白云。商飚起寒梧。

秋山入遠海。桑柘羅平蕪。水色淥且明。令人思鏡湖。終當過江去。愛此暫踟躕。

原選者評。襟懷高曠。人如其詩。

天臺曉望

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門標赤城霞。棲棲滄島月。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

云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風潮爭洶涌。神怪何翕忽。觀奇跡無倪。好道心不歇。

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安得生羽毛。千春臥蓬闕。

焦山望寥山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駕天作長橋。仙人如愛我。舉手來相招。

杜陵絕句

高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間。秋水明落日。流光滅遠山。

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愿乘泠風去。直出浮云間。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見還。

原選者評。亦率胸臆而出。形容峰勢之高。奇語獨造。

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寶塔凌蒼蒼。登攀覽四荒。項高元氣合。標出海云長。萬象分空界。三天接畫梁。

水搖金剎影。日動火珠光。鳥拂瓊簾度。霞連繡栱張。目隨征路斷。心逐去帆揚。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黃。玉毫如可見。於此照迷方。原選者評。聲色壯麗。一經點入情景。便覺通體皆靈。此亦詩中之金針也。

吳昌祺曰。凌。字讀如。凌陰。字音。此詩有似初唐。非太白本色。

登瓦官閣

晨登瓦官閣。極眺金陵城。鐘山對北戶?;此肽蠘s。漫漫雨花落。嘈嘈天樂鳴。

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箏。杳出霄漢上。仰攀日月行。山空霸氣滅。地古寒陰生。

寥廓云海晚。蒼茫宮觀平。門余閶闔字。樓識鳳凰名。雷作百山動。神扶萬栱傾。

靈光何足貴。長此鎮吳京。

原選者評。山空。地古。一聯。撐拄有力。小謝。和伏武昌。詩無此杰句。

登梅岡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鐘山抱金陵。霸氣昔騰發。天開帝王居。海色照空闕。群峰如逐鹿。奔走相馳突。

江水九道來。云端遙明沒。時遷大運去。龍虎勢休歇。我來屬天清。登覽窮楚越。

吾宗挺禪伯。特秀鸞鳳骨。眾星羅青天。明者獨有月。冥居順生理。草木不剪伐。

煙窗引薔薇。石壁老野蕨。吳風謝安屐。白足傲履襪。幾宿一下山。蕭然忘干謁。

談經演金偈。降鶴舞海雪。時聞天香來。了與世事絕。佳游不可得。春風惜遠別。

賦詩留巖屏。千載庶不滅。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倿楦≡颇鼙稳?。長安不見使人愁。

原選者評。崔顥題詩。黃鶴樓。李白見之。去不復作。至。金陵登鳳凰臺。乃題此詩。傳者以為擬崔而作。理或有之。崔詩直舉胸情。氣體高渾。白詩寓目山河。別有懷抱。

其言皆從心而發。即景而成意象。偶同勝境各擅。論者不舉其高情遠意。而沾沾吹索於字句之間。固已蔽矣。至謂白實擬之。以較勝負。并謬為捶碎鶴樓等詩。鄙陋之談。不值一噱也。

蕭士斌

貝 曰。此因懷古而動。懷君之思。抑亦自傷讒廢。望帝鄉而不見。乃觸景而生愁。

亦可哀也。

劉辰翁曰。其開口雄偉。脫落雕飾。俱不論。若無后兩句。亦不必作。出於崔顥而特勝之以此。

胡應麟曰。崔作及此詩。但略點題面。未嘗題黃鶴鳳凰也。神韻悠然。絕去斧鑿。宋元雖好用事。亦間有一二。未若近世之拘。

陸賈新語曰。邪臣蔽賢。猶浮云之蔽日月也。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焱欠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瞔射。左右洗青壁。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原選者評。五六以淺得工。至。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可吟賞不置矣。

胡仔曰。海風。二句。磊落清壯。語簡而意盡。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原選者評。蘇軾曰。仆初入廬山。有以陳令舉廬山記見示者。且行且讀。見其中有徐凝和李白詩。不覺失笑。開元寺主求詩。為作一絕。云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飛流淺沫知多少。不為徐凝洗惡詩。

登廬山五老峰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云松。

原選者評。純用古調。次句亦秀削天成。

江上望白宛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氣。清宴白宛公山。巉絕稱人意。獨游滄江上。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何由討靈異。默然遙相許。欲往心莫遂。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

鸚鵡洲

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原選者評。偶書數語。覺其對此。茫茫百端交集矣。

劉辰翁曰。猶是鳳臺余韻。情景覺稱。此以正平吊正平者。

秋登巴陵望洞庭

清晨登巴陵。周覽無不極。明湖日英天光。徹底見秋色。秋色何蒼然。際海俱澄鮮。

山青滅遠樹。水綠無寒煙。來帆出江中。去鳥向日邊。風清長沙浦。山空云夢田。

瞻光惜頹發。閱水悲徂年。北渚既蕩漾。東流自潺湲。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蓮。

聽此更腸斷。憑厓淚如泉。

原選者評。寫望中景物。與題相稱。次聯即空水共澄鮮之意。以下四聯極闊。極切。細

意熨貼。登覽中佳制也。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磈。

登巴陵開元寺西閣贈衡岳僧方外

衡岳有闡士。五峰秀真骨。見君萬里心。海水照秋月。大臣南溟去。問道皆請謁。

灑以甘露言。清涼潤肌發。明湖落天鏡。香閣凌銀闕。登眺餐惠風。新花期啟發。

原選者評。語言清妙。如霏玉屑。

。傳燈錄?;劭纱髱熝缱闵?。一日頭痛??罩性?。此乃換骨。非常痛也。師視其頂骨。如五峰秀出矣。

與賈舍人至於龍興寺剪落梧桐枝望氵邕湖

剪落青梧枝。氵邕湖坐可窺。雨洗秋山凈。林光澹碧滋。水閑明鏡轉。云繞畫屏移。

千古風流事。名賢共此時。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原選者評。風神散朗。五六寫出秋意。郁然蒼秀。

吳昌祺曰。此種自堪。把臂元暉。

沈德潛曰。中間實寫處。正是如畫。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北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原選者評。對結另是一體。詞調高華。言盡意不盡。不得以半律議之。

胡應麟曰。此及。朝辭白帝。等作。俱極自然。洵屬神品。足以擅場一代。

過崔八丈水亭

高閣橫秀氣。清幽并在君。檐飛宛溪水。窗落敬亭云。猿嘯風中斷。漁歌月里聞。

閑隨白鷗去。沙上自為群。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綠水接柴門。有如桃花源。忘憂或假草。滿院羅叢萱。冥色湖上來。微雨飛南軒。

故人宿茅宇。夕鳥棲楊園。還惜詩酒別。深為江海言。明朝廣陵道。獨憶比傾樽。

原選者評。中間氣味。與王孟相近。

客中行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太原早秋

歲落眾芳歇。時當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

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原選者評。舉之至。行氣如虹。

唐汝詢曰。唐人汾上作。必用秋風辭。太白曰。云色渡河秋。便無蹊徑。

奔亡道中

淼淼望湖水。青青蘆葉齊。歸心落何處。日沒大江西。歇馬傍春草。欲行遠道迷。

誰忍子歸鳥。連聲向我啼。

荊門浮舟望蜀江

春水月峽來。浮舟望安極。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色。江色綠且明。茫茫與天平。

逶迤巴山盡。搖曳楚云行。雪照聚沙雁。花飛出谷鶯。芳洲卻已轉。碧樹森森迎。

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江陵識遙火。應到渚宮城。上三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原選者評。質處似古謠。惟其所之。皆可以相肖也。爽直之氣。自是本色。

田雯曰。青蓮善用古。樂府。昔人曾言之。如。烏啼。白門柳。三朝見黃牛。又。春風復無情。吹我夢魂散。皆自古。樂府。來。如李光弼將郭子儀軍。旌旗改色。又如禪僧拈佛祖語。信口無非妙諦。

自巴東舟行經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峰晚還題壁

江行幾千里。海月十五圓。始經瞿唐峽。遂步巫山巔。巫山高不窮。巴國盡所歷。

日邊攀垂蘿。霞外倚穹石。飛步凌絕頂。極目無纖煙。卻顧失丹壑。仰觀臨青天。

青天若可捫。銀漢去安在。望云知蒼梧。記水辨瀛海。周游孤光晚。歷賢幽意多。

積雪照空谷。悲風鳴森柯。歸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響啾啾。辭山不忍聽。揮策還孤舟。

原選者評。於敘次中見寄托。詞意沉郁。蓋白當憂患之余。雖豪邁不減。而懷抱可知。

故言多楚聲。吟皆商調。中間遙情。忽往不勝。魏闕之戀。猿啼月上。於邑誰語。其所感

深矣。其詞斂而不肆。讀者以意逆之可也。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原選者評。順風揚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筆墨間亦有神助。三四設色托起。殊覺自在中流。

胡應麟曰。古大家有齊名合德者。當虛心易氣。名舉所長。偏重一隅。便非論篤。況以甲所獨工。形乙所不經意。何異寸木岑樓鉤金輿羽哉。正如。朝辭白帝。乃太白絕中之絕出者。而楊用修舉杜歌行中常語以當之。然則。秋興八首。求之李集??杀M得乎。李杜二家。其才木無優劣。但工部體裁明密。有法可尋。青蓮興會標舉。非學可至。

沈德潛曰。入。猿聲。一句。文勢不傷於直。畫家布景設色。每於此處用意。

秋下荊門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此行不為鱸魚鲙。自愛名山入剡中。

原選者評。輕秀。運古入化。絕妙好辭。

江行寄遠

刳木出吳楚。危槎百余尺。疾風吹片帆。日暮千里隔。別時酒猶在。已為異鄉客。

思君不可得。愁見江水碧。

原選者評。字字真至。情至。而文亦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丹江口市| 柘荣县| 汾西县| 名山县| 应城市| 九龙城区| 自治县| 绥棱县| 浏阳市| 商水县| 肇庆市| 大竹县| 汕头市| 焉耆| 玛沁县| 高州市| 福清市| 虎林市| 射洪县| 鄱阳县| 尼玛县| 泰顺县| 泰州市| 衡阳县| 日土县| 丰台区| 芦溪县| 上栗县| 建湖县| 汤原县| 从江县| 邹平县| 东阿县| 大同县| 英超| 墨竹工卡县| 沅江市| 灌云县| 长宁县| 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