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秦并六國平話(7)
- 武王伐紂平話 呂望興周
- 佚名
- 4326字
- 2015-12-27 01:13:12
二將才斗三五十合,不分勝負。李信思之,詐敗而走。周霸不趕,在陣上高叫:“秦將愿出陣分過太平!”
蒙毅撞出,與周霸搦戰。三十合,蒙毅詐敗,周霸趕將來。蒙毅拈弓搭箭,連射三箭。周霸措手不及,只見周霸被射一箭,落馬而死。詩曰:
功名未上凌煙閣,性命先歸地府中;
父母報仇不曾決,區區數載一場空。
周霸已沒。蒙毅追殺,三軍星羅云散,七斷八續。蒙毅喊聲大作:“有甚英雄!”怎見得?但見大捍刀殺入魏城門,白龍駒踏到長街上。蒙毅得了魏城,眾兵入城,生擒了景閔王,活捉了朱真君。魏景閔王離宮失殿,不能為魏邦江山主者。好痛哉!詩曰:
秦將長驅抵汴梁,兵單將斃國俱亡;
魏王束手遭俘虜,歌舞樓臺作戰場。
王賁取了汴京,外有魏邦四十六郡。差使命隨路去索討地圖降書,赴司呈納,只限半月了當;如過期不肯歸降,定點集兵馬,盡行剿殺,玉石俱焚,悔之無及。行了文字去后,果然諸路驚惶,各郡具降書,只在半月限內,皆已完備,赴招討司呈納。
王賁囚車陷了景閔王、朱亥,班師回秦,差李信權職,五萬人兵鎮守。王賁人兵回國。詩曰:
鞭敲金鐙響,人唱凱歌回。
秦兵人馬,行經數日,迤邐回到京兆府。次日,始皇登殿,會集文武臣僚,山呼萬歲已畢,班中撞出一員官人,乃是王賁,奏曰:“臣竊蒙圣旨,統兵攻魏,賴洪福于半月之內,克取汴京并四十六郡降書經圖。見在生擒魏景閔王、朱亥等,囚車押在朝門外,聽候圣旨。”
始皇聞奏大悅,敕旨令將景閔王、朱亥囚系陽周。將魏邦改作汴州。設宴待文武加賞。詩曰:
始皇吞噬似長蛇,智力威雄實可夸;
魏國山河如卷席,風前飛絮雨中花。
秦皇二十四年七月中旬五日,始皇登殿排班。只見麗正門開,丹墀階級。警蹕一聲清肅,重閽九疊尊嚴。四宰相、六尚書秉天下之政事;八侍郎、十學士掌海內之文章。左史書言。右丞相動正言。御史糾是察非。臺諫中書忠言正論。殿前太尉報道人馬平安。起居舍人祝愿圣躬萬歲。一佛世尊登寶殿,百官行禮拜冕旒。玉簪珠履列文班,繡襖錦衣排武帥。有事合行進奏,無事不許讒言。公心聽斷于一人,善政熏蒸于四海。人民快樂,歲序三登。有若禹、湯圣世,歡逢堯、舜明君。
始皇忽降敕問文武大臣曰:“朕自六年,有楚邦合縱諸國來伐本邦,此仇未償,朕實恥之。敕爾文武臣僚,誰能為朕雪此恥么?”忽有李信奏曰:“臣乞兵二十萬伐楚。”始皇問王翦曰:“楚亦難伐,恐二十萬人不能濟事?”王翦奏曰:“伐楚之師,非六十萬不可。”李信自靠他年少壯勇,只請兵二十萬伐楚。始皇道:“為聽將軍計耳。”
李信乞蒙恬為先鋒,崔慶為副將,方寧為末將。次早演武亭交兵。起離京兆府。在路行程。詩曰:
楚國從來擁重兵,兵強將勇號蠻荊;
如何李信心輕楚,奏請輕兵伐楚城。
話說楚國細作,探得秦兵伐楚,回來報覆春申君言:“秦將李信興兵二十萬攻伐荊楚。”春申君急忙奏楚幽王禍事。楚王問:“卿此事若何抵敵?”春申君奏道:“秦兵令李信為將,領兵二十萬來伐本國。臣乞大王宣上項梁抵敵秦兵。”帝依奏。
宣項梁至殿,禮畢。幽王曰:“今有秦兵二十萬攻伐本邦,煩卿為將,退秦兵若何?”項梁奏曰:“臣乞兵五萬,秦斌為先鋒,韓員為副將,李仲為末將,前往退秦兵。”楚王依奏。
項梁交兵五萬,起離荊州襄陽府,至六十里平水坡下寨。秦兵至一箭之地下寨。
楚將下方字陣,秦擺圓字陣。二陣俱圓。秦陣蒙恬先鋒出馬,二將打話不同,二騎交才三十合,無勝負;再戰二十合,蒙恬敗走。秦斌追將來殺小軍。有副將崔慶擔柄大刀,騎匹赤虬馬,來接戰。秦斌與崔慶交三十合,秦斌敗走,崔慶不趕。楚陣韓員打扮虎皮磕碯,亦宜絳毛纓、虎皮袍,偏勝獅蠻帶、匙頭鎧,腰系勒甲絳,虎皮鞍,宜跨跑山馬,射虎弓扣上虎筋弦,走獸弧中插百支狼牙射虎箭,腕懸竹節打將鞭,腰帶昆吾殺虎劍。此人如何這般冠戴?名呼做殺虎壯士。這將軍原是義士出身,來與崔慶戰三十合,崔慶敗走,韓員趕將來,殺得三軍大敗。秦兵退五里。楚兵趕五里。有秦將方寧出陣,與韓員搦戰。三四十合,方寧敗走,韓員不趕。
是晚,各已鳴金收兵。巴到次早天明,只見銀河淡淡,玉漏聲殘。月掛柳梢頭,露迷桃葉渡,遠漢星稀落落,荒郊霧擁重重。寒泉響處,依稀野渡溪橋;曙色未分,隱約水村山館。未睹林間梵宇,但聞云外鐘聲。征商行客登古道,無限艱辛;才子佳人纏繡襦,尚貪歡笑。漁父鳴囗驚起鷺,牧童驅犢出莊門。驛馬嘶風,鄰雞報曉。天闕張開青布幕,海門推出赤金盤。果至巳牌,兩軍布陣,擂鼓拖旗。秦陣撞出一員上將,招討李信;楚陣撞出項梁。二主將搦戰五十合,并無勝負,各歸本陣。
項梁思之,交下一計,令李仲引兵五千去五里苦竹林左畔埋伏,韓員領兵五千右畔埋伏,令秦斌為引戰將軍,各依軍令等待。
次日午牌,秦斌打扮怎生?身披黃金鎖子甲,體掛皂羅袍,頭上鐵幞頭,燕尾交加,黑霧籠身罩體,座下跨一匹烏騅,肩挑一根清風利槍,腕懸百二十斤竹節鋼鞭,出陣厲聲高叫:“秦陣有甚名將?愿求挑戰!”
須臾,門旗下撞出一員將,乃是李信招討,絳袍朱發,赤馬紅纓,肩擔一柄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出陣,二將施禮畢,打話不同,才三十合,秦斌敗走。李信趕將來。秦斌勒轉馬頭,再戰二十合,又敗。李信趕將去殺楚兵,殺至五里,秦斌插了槍,拈弓取箭,連射三支響箭為號,李信看了,恐有計,翻身勒馬便走。只聞鑼起,四下伏兵殺將來。左畔撞出李仲五千人馬,右畔撞出韓員五千人馬,前面項梁五千人馬殺至,后面秦斌五千人馬殺將來。秦兵大敗,殺得十郎八當,死尸遍野。項梁追兵趕上,厲聲高叫:“秦兵不得走!”秦陣撞出方寧與項梁打話不同,二馬交,才三十合,項梁舉起蘸金斧,砍落方寧。聊施小計,使秦軍當下班師;略設微謀,教李信不能傾楚。安邦立國擎天策,攻戰長贏保帝都。
有秦將方寧已死,小兵大敗,退走歸秦。李信思之,方知王翦言者是也。星夜人馬歸秦。
次早,始皇登殿,文武山呼已畢,階前撞出李信,俯伏在地待罪。帝問李信曰:“卿伐楚如何?”李信奏道:“臣折將虧兵,望王赦罪,方敢奏帝言。”始皇曰:“赦卿無罪,有事合奏。”李信奏曰:“告陛下,楚有項梁,英勇未易抵當。此行喪師,小將方寧已沒,皆臣不能用兵之罪,乞別命良將攻楚。”
始皇不語,思之王翦所言極當。宣上王翦來問。王翦奏曰:“李信只憑少壯,統二十萬人兵,敢去伐楚。緣荊地有上將項梁,英雄難攻。臣啟陛下,非六十萬兵不可。”帝曰:“愿聽將軍計耳。”
于是,王翦將兵六十萬,先鋒蒙恬、副將蒙毅、末將辛勝。次早,王翦起兵離朝門,始皇送到壩上。王翦奏曰:“臣乞陛下賞賜金寶等物。”帝即位后囗囗囗囗。王翦謝恩。始皇車駕回朝。
王翦只在壩上囗囗囗囗囗。王翦遣使赍表奏帝,乞賜行請美田宅園池等。來使赍上表,始皇覽之,帝即依奏賜美田五百畝,宅園一萬步,池百口。王翦大笑,再令辛勝赍表奏帝言:“美田五百畝,臣等老幼三百口,日食不給。宅園池卻少,望王多賜。”始皇覽表,來觀王翦行兵尚在壩上未行。又遣辛勝表奏,多多乞賞。始皇賜每事一千金,銀一千兩,綿帛一千匹,米粟一千石,美田一千畝,牛羊一千頭。帝令辛勝報王翦,得賞甚眾,可以行兵。
辛勝回到壩上,報覆王翦曰:“圣旨每事皆賜一千。”王翦嘆曰:“怎不每事賜一萬也好!”辛勝聞之大笑。翦問辛勝:“笑者何也?”辛勝答曰:“始皇所賜足矣,招討何必嗟呼?”王翦曰:“非俺五次取賞,秦皇貪心無厭,吾故使多索富貴,不然秦皇怛然而不信人。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于我,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堅固,令秦皇坐而無疑我矣。”王翦行兵,怎生么?
來侵荊地歸秦地,萬世歸秦一統君。
話說楚幽王登殿,春申君奏曰:“今有王翦為將,提兵六十萬,攻伐荊楚。”楚王問:“何以拒秦?”敕令項梁,提兵五萬迎敵,堅壁而守之。項梁提兵出城,平沙崗下寨。王翦兵至相望之地駐扎。
項梁令秦斌先鋒將戰。王翦不發將敵,每日而善飲食,而軍中戲呼,令諸軍投石,超距飛石,石重一十二斤,為機發行三百步,延壽有力,能以手投之,拔距超距也。王翦曰:“士卒可用矣。”相將兩月余不戰,令諸軍投石超距慣熟。
王翦擇日發將。蒙恬出陣,厲聲高叫,索楚將打話。楚陣項梁招討,撥出先鋒秦斌,打話不同,二馬交:
二將驟征囗,盤旋兩陣前;
征云籠日月,殺氣罩山川;
箭發分毫中,刀爭半米偏;
些兒心意失,目下喪黃泉。
二將才挑斗三十合,蒙恬詐敗,秦斌趕將來,蒙恬把刀一舉,砍落秦斌。秦斌命已歸泉。蒙恬刀頭招起,人兵喊殺。楚兵大敗,走一十五里下寨。秦兵趕上,大捷。各人團兵。
次日,楚兵布陣,擂鼓揚旗。韓員出陣。秦陣已圓,蒙恬上陣。二馬才交,韓員敗走,蒙恬不趕。李仲出陣與蒙恬搦戰,未三十合,李仲亦敗走。蒙恬趕將來。李仲勒轉馬再戰。蒙恬詐敗,李仲追之。蒙恬舉刀斬落李仲。只見李仲翻身落馬。刀才舉處人頭落,爭奈今朝一命休!
李仲已死。蒙恬追及,喊殺三軍。叢中聽得囗囗囗,鬧中聽得遏爺聲。地上橫尸如算子,囗囗囗囗不堪聞。
楚兵大敗,退十五里下寨。秦兵不追趕。各人收兵下寨。等來日天明,兩邊擂鼓搖旗,秦兵發喊連天。楚陣撞出韓員,秦陣跳出蒙毅,二馬才交,二人挑斗。
山前土地巨行藏,便是靈神難別囗。
二人交戰,才三十合,蒙毅敗走。蒙恬出陣戰三四十合,蒙恬詐敗。韓員趕將來。被蒙恬舉刀斬落韓員。蒙恬趕殺,楚兵大敗,歸城前下寨。
秦將蒙恬追至城下,擂鼓鳴鑼。項梁肩擔蘸金斧出陣。蒙恬施禮畢,二將打話不同,二馬才交,項梁敗走歸城。蒙恬不趕,恐有計;只在城前發喊攻城。
唬得生靈無處避,嚇交文武沒逃藏。
項梁來奏楚幽王:“臣等折兵大半,虧損三員大將,秦兵臨城,伏取大王圣旨。”唬得楚王跌倒龍椅,文武近臣扶將楚王起來坐定,進上安魂定魄湯,飲了方醒。
楚王問曰:“何人退得秦兵,重賞千金,子子孫孫不絕官職。”項梁奏曰:“臣望大王修國書,臣為奉使,往東齊借兵來救本國。”楚王曰:“卿言者是也。”
春申君引兵,項梁為使命,出城前一戰。蒙毅出陣,打話不同,二馬交戰。三十合,蒙毅敗走。項梁趕將來殺出陣,往東齊借兵。人馬歸陣。
蒙恬大怒,出陣索戰。楚陣無將可戰。卻有項伯出陣,與蒙恬交戰。少頃,項伯敗走歸城。蒙恬人兵乘勢趕入楚城。殺得六街三市死尸滿地,鮮血坑流。蒙恬殺入楚王宮殿,發喊連天,楚王無計,將丈二紅羅去后宮懸梁而死。
六宮變作戰場門,可憐荊地人遭苦。
蒙恬尋至后宮,得見楚王懸梁而死,取下來,割得楚王首級,來獻招討。王翦大悅,令蒙恬剿除宮女。蒙恬殺入宮中,刀舉處,人頭落地,槍刺處,性命歸泉。
因甚宮娥走得慢?腳小鞋弓惹步遲。
抽下金釵來買命,也有懸梁自縊亡。
殺得宮娥如算子,丫叉尸首不堪聞。
六宮化為荒草地,四苑變作陣圖門。
把宮廷蕩盡,招討給出文榜,招降百姓,住坐生理。仍差使命下一十八郡,取索經圖降書,限半月赴司投降,如違者,定行剿滅。果然諸郡接得文字,具到降書,及將經圖赴招討司投降。
王翦差辛勝權職,五萬兵鎮守楚城。王翦把藏庫金銀抄藉十車回邦,班師人馬。正是:
鞭敲金鐙響,人唱凱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