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七國春秋平話(4)
- 武王伐紂平話 呂望興周
- 佚名
- 4738字
- 2015-12-27 01:13:12
次日,樂毅宣諭諸將曰:“齊王無道,侵凌諸國,吾今佐燕王,會集秦、魏、韓、趙四國軍將,共滅無道齊君,以雪先王之恥。汝等有功者賞,怠慢者斬!”宣諭畢,遂布下七星八斗陣。
齊帥鄒文簡領兵三十萬,列成堅陣。鄒文簡出馬叫曰:“太平不睹來朝,輸贏定在今日!”樂毅曰:“你識吾陣么?”文簡曰:“識。”樂毅曰:“何陣?”文簡曰:“七星八斗陣。”毅曰:“有何陣破?”文簡曰:“用黑殺天王陣破之。”樂毅曰:“然如此你敢打陣么?”文簡曰:“敢!”喊一聲,撞入燕陣。
樂毅見文簡入陣,將手中白旗一招,變成六十四卦陣。文簡撞陣,不能得出。多時,只見一人將皂旗亭亭而立;文簡至近,其人將旗搖動,狂風大作,土霧遮天,不辨高低上下。文簡被眾軍捉住,推見樂毅。樂毅令將檻車收了。
樂毅親督百萬大軍。與齊兵混戰一晝夜。齊兵大敗。殺得尸橫遍野,血浸成河。齊王無措,引敗兵走入齊城不出,樂毅遂收軍下寨,犒賞四國軍兵,烹牛宰馬,管待秦將白起、韓將張奢、魏國畢昌、趙國公子。酬勞軍卒,不在話下。
樂毅先令秦、韓二將收兵還本國去了。樂毅以齊略宋地土,分與魏國畢昌,還魏去了。以河間地土,分與越國公子,歸國去了。
卻說樂毅還了四國軍兵,率燕國軍兵長驅入齊。有副元帥劇辛諫曰:“齊大燕小,賴諸侯之助,以破其軍。宜及時收取其邊城,以益燕國,此長久之利也。今所過州郡而不攻,以深入齊為名,無損于齊,無益于燕國,而結深怨,后必悔之。”毅曰:“齊王伐功矜能,謀不逮下,廢黜賢良,信任諂諛,政令乖戾,百姓弗堪。今因其敗而進攻之,其民必叛,而齊可圖也。今若不進兵攻之,待齊王悔前之非,改過撫民,則難圖矣。”遂進兵入齊城北下寨。每日令兵攻城。樂毅傳令,遣軍將取齊郡諸處城池。前后月余之間,打破齊境七十余城。
卻說齊王在城內大憂,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思出城之計。只得星夜令軍,南北三門一齊出。至北門,正撞樂毅,見龍鳳日月旗,正是齊王。樂毅下令:“如走了齊王者斬!”看燕兵捉得齊王么?時下眾軍下手捉住,認看時,卻是淳于坤,著王御衣。眾軍問曰:“齊王安在?”坤曰:“齊王用脫袍之計,已出南門去矣。”
樂毅引兵入城,尋齊王不見,只捉住蘇代。問:“齊王何在?”代曰:“亂軍走出去了。”樂毅道:“你為上大夫,何不逐駕?”蘇代曰:“為齊王失政,我辭官無職,不仕。”樂毅問蘇代,須要下落。蘇代道:“聽得齊王走往公子田文即墨城也。”
樂毅遂迎燕王入齊城,取臨淄之寶物、祭器。夷齊之宗廟,燒齊之宮室。燕王親至濟上勞軍,封賞諸將。封樂毅為昌國君。遂引隨駕軍五萬歸燕。遂留樂毅捉獲齊王,并收齊城之未下者。
樂毅夜間觀帝星,正照滿城。遂留劇辛守臨淄城,自引兵前至滿城,到普田村下寨。
卻說齊王將田文劍客往即墨去,前至大林,鑼鼓響,捉住齊王。“若是燕將,朕命休矣!”兵將是誰?乃是吳起二子:吳廣、吳能。見齊王禮畢,與齊王飯吃。頃間,卻有燕兵來,吳廣出陣,共石丙戰三十合。吳廣大敗,齊王奔即墨走了。
石丙隨后便趕。趕到即墨,田文叫門;田單上城,認得,門開放入城。
齊王奔上城去。被人冷箭射齊王落馬。齊王大叫一聲,城上早有燕兵放箭,吳廣近前救齊王上馬,離即墨走。又撞石丙,便殺。吳廣、吳能大敗,齊王單馬走。
三日,腹中饑餒不可忍,忽見一婦人在淄河洗衣裳。齊王問覓飯,婦人與飯吃罷,卻問:“官人姓甚?”王曰:“我乃是齊王也。”婦人言曰:“可惜飯與這無道之君吃!”齊王道:“婦人,他日寡人歸朝,須報此恩。告大嫂,燕兵趕我,人困馬乏,那里藏得?”婦人曰:“向東有一林,林內有一塔頂墓,你藏去。”
齊王去藏。后有兵來,問婦人曰:“你見個官人來么?”婦人向東與一指。兵馬直至林前叫齊王。齊王聽得,爭些唬殺了!來的兵將是誰家軍?來者兵將叫:“大王那里有?”齊王認得吳廣、吳能,便出來,吳廣奏曰:“ 這里不可隱藏,燕兵來后必捉我王,不如且去莒城正東。”走到三十里,又撞石丙,不問便殺。吳廣當住。齊王見敗,單馬望西北便走。
行至天晚,問人,那的是滿城縣普田村。齊王自思:是我皇丈,為鄒國姨,不聽忠臣諫,把宰相貶了。今來此處怎生?遂叫門。大夫令人開門。齊王入內,見皇丈便拜,泣言前事。大夫引入宅,將茶飯與齊王吃。蘇代母李夫人出,見齊王吃飯,便道:“你亂上下,納國姑姨為妃,乃無道之君!”喝令左右捉住者。
齊王大驚。大夫憂齊王怎生奈何。蘇代道:“告母親,豈不想君臣之義?”老夫人道:“吾兒,可惜有道禮飯與無道之君吃。”齊王聞之,待不吃,腹內饑渴;待吃,君子不吃挨賴之食。齊王煩惱下淚。
莊客來報:“外面有兵來圍了莊也!”蘇代曰:“把齊王藏了。”有燕將石丙直到莊前,問蘇代要齊王。大夫曰:“無。”石丙曰:“一道馬蹄直到您莊上來,你更說什么!”蘇代見勢惡,指與石丙。石丙引三十口,奪門而入,大喝:“齊王出來,受我縛捉!”蘇代憂怎生奈何,未知齊王性命如何?
當時齊王于蘇代莊后倉里藏著。石丙搜尋不見,當問小二哥哥。小二哥哥言道:“我不識他。只見你每來時節,有一人從后門去了。”石丙領兵隨后便趕,不見了齊王。
卻說齊王走至一大林,忽一聲鑼響,捉住齊王,將至林前,待壞了他。齊王言:“可惜東齊國主,死在田野之間!”其人便拜,言:“臣是滿城縣令高龍。自燕兵混散齊兵,臣領五百軍在山林之間屯駐,不能安業。臣愿保駕。”邀齊王入滿城。至近,有一小軍報:“復有兵來也!”高龍道:“大王勿憂,領本部下兵,一陣捉石丙。”齊王大喜道:“看勝敗如何?”當時,兩陣圓,打話,卻不是燕將,乃是吳廣、吳能,一家人合兵一處,都入滿城。王問:“您三人兵少,如何保駕?”三人曰:“乞我王免慮。”三人共議保駕之事。
卻說樂毅下寨,夜觀帝星,正照滿城。令石丙領兵至城下打城,問要齊王。有高龍交男子、婦人搬磚石上城,立炮打退燕兵,城內無糧草。齊王問三人如何免災。高龍曰:“此城有水,不能面破。臣定一計,交我王免災。”齊王大喜,問:“用甚計策?”高龍道:“外邊兵勢較大,問吳廣、吳能,如今齊王敗散,不及燕將,誰敢去南夷求救兵去?”吳廣道:“我去。”離出燕兵。
次日絕糧,人廝吃,男兒老小交一處防護,把齊王獻了與樂毅,免一城之災難。眾人道:“齊王該休!”高龍大怒。吳廣不可。《論語》云:“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高龍暗氣忍之。
次日,齊王知自不免,自作一計,跳入井中覓死。吳能急撈出來。吳廣道:“自思我父曾道,東齊有真主。”即時,吳廣、吳能、高龍、囗福、趙興五人,一發計點軍兵五百,是夜開門,一發撞燕兵,遂保駕得出。混戰一夜,折兵一半,各自散了兵,子父不廝救。
次日,樂毅、石丙諸處根趕。齊王家小、鄒國姨、蘇夫人將著一同尋齊王。王無兵將,發使命前去即墨,宣田單去。田單不來救駕。
齊王引數十騎投衛國。衛君接至,禮畢,齊王不還禮,衛君心懷慍怒。
至夜,遣人劫之。齊王知覺,遂離衛奔入鄒魯。鄒魯不納齊王。齊王遂走入莒城。
齊王遣王孫賈入楚求救。楚王遣淖齒將兵十萬救齊王。淖齒引兵至莒城,見齊王,禮畢。齊王因用淖齒為相。
卻說樂毅引兵至莒城,知得楚淖齒將兵救齊。遂修書一封與淖齒曰:“燕國上將軍破齊大元帥樂毅書啟楚國上將淖丞相麾下:今齊王無道,失政虐民;吾奉燕王之命,會諸國破齊于濟西之上,一雪吾國先王之恥,二洗諸國被齊侵凌之暴。聞將軍督兵救齊,正謂助桀無道。如書到日,望擒齊王,獻吾軍前,與將軍共分齊地,則誠幸矣。不可相違!燕國樂毅書。”
樂毅遣人赍書送入淖齒軍中,淖齒得書視之,自思:“俺軍甚少,彼軍甚眾,不能與之抵敵;不如捉齊主獻與樂毅,共分齊地。齊王知覺,引數十個人投東走,尋太子固存,游東海,不知安在。那里齊王走至東海,卻被淖齒引軍趕上。
齊王被淖齒捉住。“正傳”云:淖齒數齊王曰:“千乘、博昌之間,方數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齊王曰:“知之。”齒曰;“嬴、博之間,地坼及泉,王知之乎?”王曰:“知之。”齒曰:“有人當闕而哭者,求之不得,去則聞其聲,王知之乎?”王曰:“知之。”齒曰:“雨血者,天以告也;地坼者,地以告也;當闕而哭者,人以告也。而王不戒焉,何得無誅!”遂喝令眾軍,將齊王獻與樂毅去了。
話說樂毅升帳坐間,小軍報曰:“淖齒捉齊王獻與元帥。”樂毅大喜。遂出寨與淖齒相見,禮畢,請淖齒上帳,以酒食待之。淖齒令人推過齊王。樂毅叱齊王曰:“汝有大罪者三,君知之乎?”王曰:“不知。”樂毅遂數齊王曰:“汝令國舅鄒堅等弒君父,一罪也;汝取國姑姨為妃后,亂其上下,二罪也;汝放逐賢良,聽信讒佞,不理朝綱,淫亂聲色,三罪也。”齊王唯唯,無言支對,只說道:“乞命”而已。
樂毅令推過檻車,取出鄒堅,令軍中割肉食之。遂令石丙將齊王并鄒妃去那曬尸臺上,用鉤子掛了齊王和鄒妃,活割了眼睛,樹上掛著頭,若有人認者,便是齊王家小。樂毅交屯兵看守齊王死尸。樂毅并淖齒殺了齊王。聞畫邑人王燭賢,令軍中環畫三十里,不可騷動。樂毅使人請燭相見,燭不往。燕人曰:“汝不來,吾令兵且屠畫。”燭曰:“吾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齊王不用吾諫,吾退耕于野,國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與其不義而生,不若死!”遂自經死。燕人歸報樂毅,樂毅憐王燭身死,具衣衾棺槨葬之。
樂毅整軍,禁侵掠;禮逸民,寬賦斂,除暴令,修舊政。齊民喜悅。乃遣左軍渡膠東東萊;前軍循太山東至海,略瑯琊;右軍循河、濟,屯阿、鄄,以連魏師。后軍旁北海而撫千乘。以淖齒守據臨淄,而鎮齊都。祀齊桓公、管仲于郊,封王燭之墓。六月之間,下齊七十余城,皆為郡縣。以有樂毅廟贊:
桓桓昌國,乘時方翼;
干戈效用,疆場底績。
西卻奏兵,東下齊壁;
完趙保燕,孔武之力。
卻說固存太子在打獵戶青龍景家中養著,聽得人說,齊愍王無道,被燕兵捉去,使鉤子掛了。太子聞得煩惱,曰:“便做齊王無道,是俺生父!”
離家去哭。被燕兵捉住固存。拷打,認是齊王太子。青龍景聽得捉住固存,前往兵前道:“這人是俺女婿,如何捉住?”燕兵道:“既是你女婿,和你全家該斬。”把二人縛了,待將得去,正撞數人;見縛二人,不問便殺。燕兵大敗。奪下二人。來救者是誰?細認卻是青龍景二子:青龍凱、青龍獸。殺退燕兵,救了二人歸莊。
正說話之次,有人報莊外燕兵來。龍獸、龍凱二人各執兵器出去。卻是吳廣、吳能,言:“俺知得壞了愍王,帝星現,俺故來保顧太子。”青龍凱見齊人,言太子在。引入宅,見太子便拜。太子言何人。吳廣、吳能言前事,太子大喜。
茶飯未畢,有人報外有石丙兵來。青龍景父子三人、吳廣、吳能言:“太子休憂,俺出去須退燕兵。”共石丙大戰。只見震天鑼鼓響,括地喊聲鳴。
太子大怕,出后便走。行至一孤村,見一村夫。太子問覓飯。此人道無飯。太子煩惱,投崖覓死。樵夫扯住問:“你為甚覓死?”太子具說事因。此人道:“是我引你去見孫先生,若何?”“孫先生在那里?”樵夫用手打一指,太子大喜:“齊國忠臣在此!”太子忻然去見孫先生。
樵夫引太子至庵,報與太子。太子到洞前,見一道人。太子便拜言前事。先生道:“我是黃庭貴,孫先生近日往云夢山訪鬼谷子師父去。”庭貴與太子厭了帝星,與茶飯未畢,有人報外有兵來,乃是青龍凱兄弟、吳廣、吳能。眾人議事。有黃庭貴曰:“不如您送太子去即墨、莒城二公子根底去,強如村野難藏隱太子。”眾人隨了,將太子往即墨見田文、田忌、田單,隱于即墨。
卻說樂毅夜觀星象,照即墨藏有貴人;令石丙領兵困即墨。數日,石丙道:“此城難破,齊家宗族不滅。”樂毅大叫:“取下七十一城,偏即墨難打!限三日要破!”燕兵打城用甚計?樂毅令眾兵造云梯車攻城。不一日,造成云梯車。樂毅令軍眾上云梯車。卻被城上田單令單軍著力,前面執竹竿,推開云梯車;后面放矢石如雨。燕兵不能攻城。樂毅且令收軍回寨。
話說田文、田單、蘇代,在即墨城中議曰:“即有燕兵攻城,如何退得燕兵?可修書令人去尋孫先生。
諸公子依命。田單修書,令人暗出即墨城,往云夢山請孫先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