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 搜神記
  • 佚名
  • 1617字
  • 2015-12-27 00:34:50

泰山之東,有澧泉,其形如井,本體是石也。欲取飲者,皆洗心志,跪而挹之,則泉出如飛,多少足用。若或污漫,則泉止焉。蓋神明之嘗志者也。

二華之山,本一山也。當(dāng)河,河水過之而曲行。河神巨靈,以手擘開其上,以足蹈離其下,中分為兩,以利河流。今觀手跡于###上,指掌之形具在。腳跡在首陽山下,至今猶存。故張衡作《西京賦》所稱“巨靈赑屃,高掌遠跡,以流河曲”,是也。

漢武徙南岳之祭于廬江灊縣霍山之上,無水。廟有四鑊,可受四十斛。至祭時,水輒自滿,用之足了,事畢即空。塵土樹葉,莫之污也。積五十歲,歲作四祭。后但作三祭,一鑊自敗。

樊東之口,有樊山。若天旱,以火燒山,即至大雨。今往往有驗。

空乘之地,今名為孔寶,在魯南山之穴。外有雙石,如桓楹起立,高數(shù)丈。魯人弦歌祭祀。穴中無水,每當(dāng)祭時,灑掃以告,輒有清泉自石間出,足以周事。既已,泉亦止。其驗至今存焉。

湘穴中有黑土,歲大旱,人則共壅水以塞此穴,穴淹則大雨立至。

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張儀筑成都城,屢頹。忽有大龜浮于江,至東子城東南隅而斃。儀以問巫。巫曰:“依龜筑之。”便就。故名”龜化城”。

由拳縣,秦時長水縣也。始皇時,童謠曰:“城門有血,城當(dāng)陷沒為湖。”有嫗聞之,朝朝往窺。門將欲縛之,嫗言其故。后門將以犬血涂門,嫗見血,便走去。忽有大水欲沒縣,主簿令干入白令,令曰:“何忽作魚?”干曰:“明府亦作魚。”遂淪為湖。

秦時筑城于武周塞內(nèi),以備胡。城將成而崩者數(shù)焉。有馬馳走,周旋反復(fù)。父老異之。因依馬跡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馬邑”。其故城今在朔州。

漢武帝鑿昆明池,極深,悉是灰墨,無復(fù)土。舉朝不解,以問東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試問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難以移問。至后漢明帝時,西域道人入來洛陽。時有憶方朔言者,乃試以武帝時灰墨問之。道人云:“經(jīng)云:‘天地大劫將盡則劫燒。’此劫燒之余也。”乃知朔言有旨。

臨汜縣有廖氏,世老壽。后移居,子孫輒殘折。他人居其故宅,復(fù)累世壽。乃知是宅所為,不知何故。疑井水赤,乃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數(shù)十斛。丹汁入井,是以飲水而得壽。

江東名馀腹者,昔吳王闔閭江行,食膾有余,因棄中流,悉化為魚,今魚中有名吳王膾馀者,長數(shù)寸,大者如箸,猶有膾形。

蟛<蟲越>,蟹也。嘗通夢于人,自稱“長卿”。今臨海人多以“長卿”呼之。

南方有蟲,名<蟲敦><蟲禺>,一名<蟲則>蠋,又名青蚨。形似蟬而稍大。味辛美,可食。生子必依草葉,大如蠶子。取其子,母即飛來,不以遠近。雖潛取其子,母必知處。以母血涂錢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錢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錢,或先用子錢,皆復(fù)飛歸,輪轉(zhuǎn)無已。故《淮南子術(shù)》以之還錢,名曰“青蚨”。

土蜂名曰蜾蠃,今世謂<蟲因><蟲雍>,細腰之類。其為物,雄而無雌,不交不產(chǎn)。常取桑蟲或阜螽子育之,則皆化成己子。亦或謂之“螟蛉”。《詩》曰:“螟蛉有子,果蠃負之。”是也。

木蠹生蟲,羽化為蝶。

猬多刺,故不使超逾楊柳。

昆侖之<山虛>,地首也。是惟帝之下都,故其外絕以弱水之深,又環(huán)以炎火之山。山上有鳥獸草木,皆生育滋長于炎火之中,故有火浣布。非此山草木之皮枲,則其鳥獸之毛也。漢世,西域舊獻此布,中間久絕。至魏初時,人疑其無有。文帝以為火性酷裂,無含生之氣,著之《典論》,明其不然之事,絕智者之聽。及明帝立,詔三公曰:“先帝昔著《典論》,不朽之格言。其刊石于廟門之外及太學(xué),與石經(jīng)并,以永示來世。”至是西域使人獻火浣布袈裟,于是刊滅此論,而天下笑之。

夫金之性一也,以五月丙午日中鑄,為陽燧;以十一月壬子夜半鑄,為陰燧。

漢靈帝時,陳留蔡邕,以數(shù)上書陳奏,忤上旨意,又內(nèi)寵惡之,慮不免,乃亡命江海,遠跡吳會。至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聲,曰:“此良材也。”因請之,削以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焦,因名“焦尾琴”。

蔡邕嘗至柯亭,以竹為椽。邕仰盼之,曰:“良竹也。”取以為笛,發(fā)聲遼亮。一云邕告吳人曰:“吾昔嘗經(jīng)會稽高遷亭,見屋東間第十六竹椽,可為笛。取用,果有異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高唐县| 唐河县| 呈贡县| 罗山县| 新疆| 荃湾区| 马尔康县| 弋阳县| 许昌县| 凯里市| 翁牛特旗| 屏山县| 万源市| 石棉县| 黄梅县| 台中县| 永和县| 彰武县| 正镶白旗| 左云县| 雷州市| 淮滨县| 霸州市| 石景山区| 元阳县| 常德市| 临泉县| 灵石县| 改则县| 清丰县| 镇坪县| 吕梁市| 衡南县| 育儿| 渝北区| 重庆市| 福州市| 岐山县| 灵石县| 襄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