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痰冷癖飲。停結(jié)滿悶。宜服此方。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桂心(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羅為末。巴豆杏仁別研如膏。合散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粥飲下三丸。
治痰冷癖飲。胸中痰滿。心腹堅痛。不下飲食。硫黃丸方。 硫黃(二兩細(xì)研水飛) 礬石(二兩黃土泥裹燒半日細(xì)研) 干姜(二兩炮裂銼) 附子(一兩半炮裂去皮臍)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 細(xì)辛(一兩) 白術(shù)(一兩) 桔梗(一兩去蘆頭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溫生姜湯下二十丸。
治痰冷癖飲久不瘥。腹脅脹滿。不下飲食。四肢浮腫。甘遂丸方。 甘遂(一分煨微黃)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川大黃(一兩銼母(一兩煨上件藥。搗羅為末。其杏仁研如膏。與諸藥末拌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十丸。日二服。以利為度。
治痰冷癖飲。上氣喘滿。四肢浮腫。細(xì)辛丸方。 細(xì)辛(半兩) 桂心(三分)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黃芩(半兩) 甘分) 附子(半兩炮裂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二)服。以利為度。
治痰冷癖飲。腹中結(jié)聚成塊。芫花丸方。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甘遂(半兩煨微黃) 甜葶藶〔一兩隔紙(湯洗)炒令紫色〕川大黃〔一(二)兩銼碎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大戟(半兩銼碎微炒) 郁李仁(一兩酒浸去皮如膏)巴豆(三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杏仁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粥飲下三丸。亦療大腹水腫。
治痰冷結(jié)聚成癖。兩脅脹滿。桔梗丸方。 桔梗(三分去蘆頭) 京三棱(一兩微煨銼) 紫菀(三分去苗土) 干姜(半兩炮裂銼) 芫花豆〔一(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巴豆令勻。以酒煮面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生姜湯下三丸。
治痰冷不消。結(jié)成癖塊。腹脅脹痛。野狼毒丸方。 川野狼毒〔二兩細(xì)銼炒熟(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半夏〔一(二)兩湯浸(洗)七遍去滑〕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生姜湯下七丸。日二服。
又方。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干) 硝石(半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生姜自然汁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十丸。
治痰厥頭痛諸方
夫痰厥頭痛者。謂痰水在于胸膈之上。又起大寒。使陽氣不行。令痰水結(jié)聚不散。而陰氣逆如此 治痰厥頭痛。胸滿短氣。嘔吐白沫。飲食不消。附子散方。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前胡(半兩去蘆頭)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人參(半兩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檳榔(半兩) 石膏〔二(一)兩搗碎〕 芎 (半兩)上件藥。細(xì)銼和勻。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痰厥頭痛。防風(fēng)散方。 防風(fēng)(一兩去蘆頭) 甘菊花(一兩) 牛蒡子(一兩微炒) 白附子(一兩炮裂) 前胡(一兩去蘆頭) 石膏(二兩細(xì)研水飛過)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于食后。以生姜茶清調(diào)下二錢。
治痰厥頭疼。目眩。心膈不利。石膏丸方。 石膏(二兩細(xì)研水飛過) 甘菊花〔一(二)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防風(fēng)(二兩去蘆頭)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及夜臨臥時。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痰厥頭痛。宜吐之方。 茶抹(四錢) 人參蘆頭(一分) 燈心(一束)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如人行五里。未吐再服。
治痰厥頭痛。往來寒熱方。 恒山(一兩) 云母粉(二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鹽湯調(diào)下一錢。得吐為效。若吐不盡。即更一服。
治頭痛如破。非中風(fēng)冷所得。是胸膈中痰厥氣上沖。名為痰厥頭痛。宜服此方。 灶下墨(一兩)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diào)下二錢。
又方。 苦參(半兩銼) 桂心(半兩) 半夏(三分生用)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醋調(diào)涂于痛上。即止。
治痰厥頭痛方。 旋復(fù)花(一兩) 牛蒡子(一兩微炒)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臘面茶清調(diào)下一錢。
又方。 附子(半兩生用) 半夏(半兩生用)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用一錢。以水調(diào)如膏。用紙看大小涂藥。貼在太陽穴上。藥干疼止。立驗。
又方。 恒山(二兩) 甘草(半兩生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得吐即住服。
又方。 烏梅(十枚取肉)上以鹽三錢。酒一中盞。與烏梅同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得吐即住服。
治痰結(jié)實諸方
夫痰結(jié)實者。由痰水積聚于胸腑。遇冷熱之氣相搏。結(jié)實不消。故令心腹痞滿。氣息不利。頭眩目暗。常欲嘔逆。故言痰結(jié)實也。
治胸中宿痰結(jié)實。食欲減少。或發(fā)寒熱。臥不欲起。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 旋復(fù)花(半兩) 桂心(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兩湯浸去皮尖雙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痰結(jié)實。心胸壅滯。常欲嘔逆。不能下食。宜服此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旋復(fù)花(半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桔梗(半兩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痰結(jié)實。寒熱發(fā)歇。心胸滿悶。宜服此吐痰方。 瓜蒂(三十枚) 赤小豆(二十枚炒熟) 人參蘆頭(一分) 甘草(一分生銼)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diào)下一錢。日三服。以吐為度。
治痰結(jié)實不消。見食欲嘔。半夏丸方。 半夏(二兩湯洗七遍去滑) 干姜(一兩炮裂銼) 白礬(一兩燒令汁盡) 草豆蔻(一兩去皮)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生姜汁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姜棗湯下十丸。日三服。
治痰實。胸中結(jié)聚不散。宜服此方。 半夏(五兩) 皂莢(五挺打破)上件藥。同于大鼎子內(nèi)。用水煮一日。去皂莢。只取半夏。曬干。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皂莢(三十挺不 者去黑皮捶碎)上以水五升。浸一宿。揉取汁。去滓。于鍋內(nèi)。以慢火。熬令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每于食后。以鹽漿水下十丸。
又方。 密陀僧(一兩)上件藥。用醋一中盞。水一中盞。煎令醋水俱盡。候干。細(xì)研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酒一小盞。煎至一盞。不計時候。和滓溫服。如人行一二里。當(dāng)吐出痰涎為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