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9章 匯考十八(2)

霄門擁太子請不赴召以兵翼太子入飛龍囗俟變

而動既夜輔國元振乃勒兵會于三殿收捕越王系

及同謀中宮朱光輝馬英俊等百余人禁錮之逼皇

后幽于別殿丁卯肅宗崩元振等始迎太子于九仙

門見群臣行監國之禮翌日宣制太子擗踴盡哀群

臣勸進太子益哀號群臣又陳顧命大旨祖宗洪業

未宜以情自私己巳即皇帝位于兩儀殿初有司陳

御座于殿之中間帝號泣遜不敢當哀感左右有司

乃徙座于殿之左然后從之百辟卿士洎南北軍

仗衛萬余人咸呼萬歲左仆射攝太尉裴冕升殿跪

上誡曰我國家奄有四海惟天下君伏惟皇帝陛下

敬之以揚累圣之丕烈群臣再拜呼萬歲庚午群臣

等上表請聽政帝不答以侍中苗晉卿攝冢宰于太

極殿鐘樓之東張幄視事百官以聽辛未晉卿固辭

上言曰伏奉今月二十一日恩敕令臣攝冢宰臣以

昔者天子居喪之時百官聽于冢宰蓋君幼小御極

事殷理眾然沿革不一今古異宜而周武漢文合于

通變垂范作則可舉而行又事或墨缞時遇金革豈

哀非銜恤而義在于斯且百善之至無以加于孝也

其有容累心絕指景悼生此匹夫守節之常情殊非

王者嗣續之大計昨二十日陛下即位是承先帝遺

顧之言亦前代不易之典則知所略不為害所存是

適權防微滅端所利者大陛下因此純至天地明察

伏以報劬勞之恩申罔極之思終身之痛豈計朝夕

以一日之內萬務在中須達宸聰始成國政今百寮

萬姓及僧道耆壽相顧聚言以臣老且無能愚豈測

圣況久無居攝臣不敢奉詔特乞陛下遵遺命三日

而聽政眾情不勝懇愿伏望割痛抑哀為天下幸又

不答宰臣及文武百官表三上從之

代宗大歷十四年五月癸亥德宗以皇太子即皇帝

按唐書德宗本紀德宗諱適代宗長子也母曰睿真

皇太后沈氏初沈氏以開元末選入代宗宮安祿山

之亂元宗避賊于蜀諸王妃妾不及從者皆為賊所

得拘之東都之掖庭代宗克東都得沈氏留之宮中

史思明再陷東都遂失所在肅宗元年建丑月封德

宗奉節郡王代宗即位史朝義據東都乃以德宗為

天下兵馬元帥進封魯王八月徙封雍王寶應元年

十月屯于陜州諸將進擊史朝義敗之朝義走河北

遂克東都十一月史朝義死幽州守將李懷仙斬其

首來獻河北平以功兼尚書令與功臣郭子儀李光

弼等皆賜鐵券圖形凌煙閣廣德二年二月立為皇

太子大歷十四年五月辛酉代宗崩癸亥即皇帝位

于太極殿

德宗貞元二十一年春正月丙申順宗以皇太子即

皇帝位

按唐書順宗本紀順宗諱誦德宗長子也母曰昭德

皇后王氏始封宣城郡王大歷十四年六月進封宣

王十二月乙卯立為皇太子為人寬仁喜學藝善隸

書禮重師傅見囗先拜從德宗幸奉天常執弓矢居

左右郜國公主以蠱事得罪太子妃其女也德宗疑

之幾廢者屢矣賴李泌保護乃免后侍宴魚藻宮張

水嬉彩艦宮人為棹歌眾樂間發德宗歡甚顧太子

曰今日何如太子誦詩好樂無荒以為對及裴延齡

韋渠牟用事世皆畏其為相太子每候顏色陳其不

可故二人者卒不得用貞元二十年太子病風且喑

二十一年正月不能朝是時德宗不豫諸王皆侍左

右惟太子臥病不能得見德宗悲傷涕泣疾有加癸

巳德宗崩丙申即皇帝位于太極殿二月癸卯朝群

臣于紫宸門 按衛次公傳次公擢左補闕翰林學

士德宗崩與鄭絪皆召至金鑾殿時皇太子久疾禁

中或傳更議所立眾失色次公曰太子雖久疾冢嫡

也內外系心久矣必不得已宜立廣陵王絪隨贊之

議乃定 按李泌傳貞元三年泌拜中書侍郎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太子妃蕭母郜國公主也坐蠱媚幽

禁中帝怒責太子太子不知所對泌入帝數稱舒王

賢泌揣帝有廢立意因曰陛下有一子而疑之乃欲

立弟之子臣不敢以古事爭且十宅諸叔陛下奉之

若何帝赫然曰卿何知舒王非朕子對曰陛下昔為

臣言之陛下有嫡子以為疑弟之子敢自信于陛下

乎帝曰卿違朕意不顧家族邪對曰臣衰老位宰相

以諫而誅分也使太子廢他日陛下悔曰我惟一子

殺之泌不我諫我亦殺爾子則臣絕祀矣雖有兄弟

子非所歆也即噫嗚流涕因稱昔太宗詔太子不道

藩王窺伺者兩廢之陛下疑東宮而稱舒王賢得無

窺伺乎若太子得罪請亦廢之而立皇孫千秋萬歲

后天下猶陛下子孫有也且郜國為其女囗忌而蠱

惑東宮豈可以妻母累太子乎執爭數十意益堅帝

寤太子乃得安

按冊府元龜順宗立為皇太子貞元二十一年正月

丙申即位于太極殿冊曰維貞元二十一年歲次乙

酉正月辛未朔二十三日癸巳皇帝若曰于戲天下

之大實惟重器祖宗之業允為元良咨爾皇太子誦

睿哲溫恭寬仁慈惠文武之道囗自生知孝友之誠

發于天性自膺上嗣毓德春闈恪慎于厥躬祗勤于

大訓必能誕敷至化安勸庶邦朕寢疾彌留弗興弗

寤是用命爾繼統俾紹前烈宜陟元后永綏兆人其

令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高郢奉冊即皇帝位爾惟奉

若天道以康四海懋建皇極以熙庶工無我高祖

太宗之休命初帝自二十年九月得風疾因不能言

使四面出求醫藥海內皆聞知德宗憂戚形于顏色

數自臨視二十一年正月朔含元殿受朝賀還至別

殿諸王親戚進賀獨皇太子疾不能朝德宗為之涕

泣悲傷嘆息因感疾恍惚益甚二十余日中外不通

不知兩宮安否朝臣咸懼莫知所為雖翰林內臣亦

無知者二十三日帝知內外憂疑紫衣麻鞋不俟正

冠出九仙門召見諸軍使京師稍安二十四日宣遺

詔帝缞服見百寮二十六日即位軍士尚疑皆企足

引頸瞻視既而曰真太子也喜且泣內外遂安以檢

校司空平章事杜佑攝冢宰

順宗永貞元年八月乙巳憲宗以皇太子受內禪即

皇帝位

按唐書憲宗本紀憲宗諱純順宗長子也母曰莊憲

皇太后王氏貞元四年六月己亥封廣陵郡王二十

一年三月立為皇太子永貞元年八月順宗詔立為

皇帝乙巳即皇帝位于太極殿丁未始聽政

按舊唐書順宗本紀貞元二十一年正月即皇帝位

三月詔冊廣陵郡王淳為皇太子改名純七月乙未

詔軍國政事令皇太子勾當八月庚子詔曰惟皇天

佑命烈祖誕受方國九圣儲祉萬邦咸休肆予一人

獲纘至業嚴恭守位不遑暇逸而天佑不降疾恙弗

瘳將何以奉宗廟之靈展郊禋之禮疇咨庶尹對越

上元內愧于朕心上畏于天命夙夜祗栗深惟永圖

一日萬幾不可以久曠天工人代不可以久違皇太

子純睿哲溫文寬和仁惠孝友之德愛敬之誠通乎

神明格于上下是用皇王至公之道遵父子傳歸之

制付之重器以撫兆人必能宣祖宗之重光荷天地

之休命奉若成憲撫綏四方宜令皇太子即皇帝位

朕稱太上皇居興慶宮制稱誥辛丑誥有天下傳歸

于子前王之制也欽若大典斯為至公式揚耿光用

休文德朕獲奉宗廟臨御萬方降疾不瘳庶政多闕

乃命元子代予守邦爰以令辰光膺冊禮宜以今月

九日冊皇帝于宣政殿國有大命恩俾惟新宜因紀

元之慶用覃在宥之澤宜改貞元二十一年為永貞

元年自貞元二十一年八月五日已前天下死罪降

從流流以下遞減一等

憲宗元和十五年閏正月丙午穆宗以皇太子即皇

帝位

按唐書穆宗本紀穆宗諱恒憲宗第三子也母曰懿

安皇太后郭氏始封建安郡王進封遂王遙領彰義

軍節度使元和七年惠昭太子薨左神策軍中尉吐

突承璀欲立澧王惲而惲母賤不當立乃立遂王為

皇太子十五年正月庚子憲宗崩陳弘志殺吐突承

璀及澧王辛丑遺詔皇太子即皇帝位于柩前司空

兼中書令韓弘攝冢宰閏月丙午皇太子即皇帝位

于太極殿

穆宗長慶四年春正月丙子敬宗以皇太子即皇帝

按唐書敬宗本紀敬宗諱湛穆宗長子也母曰恭僖

皇太后王氏始封鄂王徙封景王長慶二年十二月

穆宗因擊球暴得疾不見群臣者三日左仆射裴度

三上疏請立皇太子而翰林學士兩省官相次皆以

為言居數日穆宗疾少間宰相李逢吉請立景王為

皇太子四年正月穆宗崩癸酉門下侍郎平章事李

逢吉攝冢宰丙子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極殿二月

辛巳始聽政癸未尊母為皇太后皇太后為太皇太

按冊府元龜敬宗穆宗長子長慶二年十二月立為

皇太子四年正月癸酉即帝位時年十六以門下侍

郎平章事李逢吉攝冢宰其日移仗西宮發哀于太

極殿分命攝太尉告天地社稷太清宮太廟丙子帝

即位于太極殿東序冊曰維長慶四年歲次甲辰正

月辛亥朔二十六日丙子皇帝若曰惟天輔唐德我

祖宗克答天意邁德勤道紹休大業予一人嗣守四

海祗事天地愛育萬物罔或怠惰于茲五年今寢疾

彌留不興不寤獲以重器付之元良咨爾皇太子湛

列祖儲愛自天生德孝友慈惠溫良肅恭必能輯寧

邦家輝光緒業是用命爾陟于元后宜令中書侍郎

平章事牛僧孺奉冊即皇帝位爾有孝敬之志可以

奉宗廟爾有廣厚之量可以奉神祇和惠可以撫萬

邦仁愛可以親九族任賢尚德遠去邪爾惟欽承

無忝我祖宗之休烈于是中書侍郎平章事牛僧孺

讀冊進冊門下侍郎平章事李逢吉宣制進寶太常

少卿馮宿導引乘輿刑部尚書段文昌率百寮奉誡

敬宗寶歷二年十二月乙巳文宗以江王即皇帝位

按唐書文宗本紀文宗諱昂穆宗第二子也母曰貞

獻皇太后蕭氏始封江王寶歷二年十二月敬宗崩

劉克明等矯詔以絳王悟句當軍國事壬寅內樞密

使王守澄楊承和神策護軍中尉魏從簡梁守謙奉

江王而立之率神策六軍飛龍兵誅克明殺絳王乙

巳江王即皇帝位于宣政殿戊申始聽政尊母為皇

太后

按冊府元龜文宗敬宗弟初封江王寶歷二年十二

月辛丑敬宗夜獵還宮遇中官劉克明之逆壬寅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庐江县| 长宁县| 贵港市| 辽阳县| 洪湖市| 赤水市| 辛集市| 宝丰县| 武安市| 盖州市| 交城县| 宿迁市| 青州市| 安福县| 海门市| 崇明县| 崇明县| 门源| 汉源县| 麦盖提县| 昌江| 迁西县| 屯留县| 库车县| 郸城县| 蚌埠市| 凌海市| 贺兰县| 绥江县| 宝鸡市| 景洪市| 正镶白旗| 镇康县| 贵阳市| 合肥市| 贵德县| 曲松县| 大英县| 新竹县| 大洼县|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