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匯考十八(1)
- 明倫匯編皇極典登極部
- (清)陳夢雷
- 4990字
- 2015-12-27 00:19:42
唐三
睿宗太極元年八月庚子皇太子隆基受內禪即皇
帝位
按唐書元宗本紀元宗諱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母曰
昭成皇后竇氏性英武善騎射通音律歷象之學始
封楚王后為臨淄郡王累遷衛尉少卿潞州別駕景
龍四年朝于京師遂留不遣庶人韋氏已弒中宗矯
詔稱制元宗乃與太平公主子薛崇簡尚衣奉御王
崇曄公主府典簽王師虔朝邑尉劉幽求苑總監鍾
紹京長上折沖麻嗣宗押萬騎果毅葛福順李仙鳧
道士馮處澄僧普潤定策討亂或請先啟相王元宗
曰請而從是王與危事不從則吾計失矣乃夜率幽
求等入苑中福順仙鳧以萬騎兵攻元武門斬左羽
林將軍韋播中郎將高嵩以徇左萬騎由左入右萬
騎由右入元宗率總監羽林兵會兩儀殿梓宮宿衛
兵皆起應之遂誅韋氏黎明馳謁相王謝不先啟相
王泣曰賴汝以免不然吾且及難乃拜元宗殿中監
兼知內外閑囗檢校隴右群牧大使押左右萬騎進
封平王同中書門下三品睿宗即位立為皇太子景
云二年監國聽除六品以下官延和元年星官言帝
坐前星有變睿宗曰傳德避災吾意決矣七月壬辰
制皇太子宜即皇帝位太子惶懼入請睿宗曰此吾
所以答天戒也皇太子乃御武德殿除三品以下官
八月庚子即皇帝位先天元年十月庚子享于太廟
大赦
按舊唐書元宗本紀神龍元年上遷衛尉少卿景龍
二年四月兼潞州別駕州境有黃龍白日升天嘗出
畋有紫云在其上后從者望而得之前后符瑞凡一
十九事四年中宗將祀南郊來朝京師將行使術士
韓禮筮之蓍一莖孑然獨立禮驚曰蓍立奇瑞非常
也不可言屬中宗末年王室多故上常陽引材力之
士以自助上所居宅外有水池浸溢頃余望氣者以
為龍氣四年四月中宗幸其第因游其池結彩為樓
船令巨象踏之至六月中宗暴崩韋后臨朝稱制韋
溫宗楚客紀處訥等謀傾宗社以睿宗介弟之重先
謀不利道士馮道力處士劉承祖皆善于占兆詣上
布誠款上所居里名隆慶時人語訛隆以為龍韋庶
人稱制改元又為唐隆皆符御名上益自負乃與太
平公主謀之公主喜以子崇簡從上乃定策誅之睿
宗即位與侍臣議立皇太子僉曰除天下之禍者享
天下之福拯天下之危者受天下之安平王有圣德
定天下又聞成器以下皆有推讓宜膺主鬯以副群
心睿宗從之丙午制曰舜去四兇而功格天地武有
七德而戡定黎人故知有大勛者必受神明之福仗
高義者必為匕鬯之主朕恭臨寶位亭育寰區以萬
物之心為心以兆人之命為命雖承繼之道咸以冢
嫡居尊而無私之懷必推功業為首然后可保安社
稷永奉宗祧第三子平王基孝而克忠義而能勇比
以朕居藩邸虔守國彝貴戚中人都無引接群邪害
正兇黨實繁利口巧言讒說罔極韋溫延秀朋黨競
起晉卿楚客交構其間潛結回邪排擠端善潛貯兵
甲將害朕躬基密聞其期先難奮發推身鞠弭眾應
如歸呼吸之間兇渠殄滅安七廟于幾墜拯群臣于
將殞方舜之功過四比武之德逾七靈祗望在昆弟
樂推一人元良萬邦以定為副君者非此而誰可立
為皇太子有司擇日備禮冊命七月己巳睿宗御承
天門皇太子詣朝堂受冊是日有景云之瑞改元為
景云大赦天下二月又制曰惟天生烝人牧以元后
維皇立國副以儲君將以保綏家邦安固后嗣者也
朕纂承洪業欽奉寶圖夜分不寢日昃忘倦茫茫四
海懼一人之未周烝烝萬姓恐一物之失所雖卿士
竭誠守宰宣化緬懷庶域仍未小康是以求下人之
變風遵先朝之故事皇太子基仁孝因心溫恭成德
深達禮體能辨皇宜令監國俾爾為政其六品已
下除授及徒罪已下并取基處分延和元年六月兇
黨因術人聞睿宗曰據元象帝座及前星有災皇太
子合作天子不合更居東宮矣睿宗曰傳德避災吾
意決矣七月壬午制曰朕以寡昧虔奉鴻休本殊王
季之賢早達延陵之節昔在圣歷已讓皇嗣之尊爰
暨神龍終辭太弟之授豈惟衣冠所都抑亦兆庶咸
知頃屬國步不夷時艱主幼大業有綴旒之懼寶位
深墜地之憂議迫公卿遂司契篆日慎一日以至于
今一紀之勞勤亦至矣萬方之俗化漸行矣將成宿
愿脫屣寰區昔堯之禪舜唯能是與禹以命啟匪私
其親神器之重允歸公授皇太子基有大功于天地
定阽危于社稷溫文既習圣敬克躋委之監國已移
歲年時政益明庶工惟序朕之知子庶不負時歷數
在躬宜陟元后可令即皇帝位有司擇日授冊朕方
比跡洪古希風太皇神與化游思與道合無為無事
豈不美與王公百寮宜識朕意上意惶懼馳見叩頭
請所以傳位之旨睿宗曰吾因汝功業得宗社今帝
座有眚思欲遜避唯圣德大勛始轉禍為福易位于
汝吾知晚矣上始居武德殿視事三品已下除授及
徒罪皆自決之
按冊府元龜延和元年七月壬辰睿宗傳位于皇太
子先是彗星從西方經軒轅入太微至于大角數日
乃滅睿宗以為革舊布新之政又太子仁愛日聞故
順天傳位乃謂太平公主曰昔中宗之朝悖逆驕縱
擅權侈靡天變屢臻我當時極諫請擇賢子立之以
應災異中宗不悅我憂惶數日不食豈在彼能諫于
己不行是日將軍龐承宗左拾遺韓朝宗諫曰自頃
國家多難賴陛下圣德保存社稷綏撫四方今日忽
有此讓臣等不知所出皇太子雖圣明且應養德春
宮依前監撫未宜即位睿宗不聽皇太子自東宮馳
入請見自投于地叩頭曰臣以微功非次見擢偏守
儲貳日夜兢惶不知陛下何以傳位于臣睿宗曰往
以韋氏弒逆社稷危殆汝以弱年夷兇靜亂安我宗
廟爾之力也今天意人事汝合當之太子固辭睿宗
曰不有此讓何以禳災汝若行孝豈宜于柩前即位
耶于是太子流涕而出丙申皇太子讓表曰神器者
天下之大寶與受者帝王之大節臣義兼隱犯誠深
愛敬凡所上陳理無茍免國家盛德創物垂范雖時
始百年而運經厄會陛下振清廟之徽光蕩欃槍之
氛慝紹膺永命導揚洪休千載一期實仰元造便欲
抗心太素獨善鴻元登平之俗未躋于下武卜代之
期取虧于一簣伏愿霈然易慮俯順群心則區宇永
寧人神胥悅若命在必遂誠無所感必將殞越為期
竄伏無地書奏不許皇太子累讓睿宗答曰汝為孝
友須遵朕命用陟元后無宜固辭汝為季俗多虞淳
風未洽欲朕回慮兼理萬幾昔舜之禪禹猶躬行巡
狩況朕授汝豈忘家國其軍國大務及授三品已上
并重刑獄當兼省之八月庚子冊太子為皇帝受冊
悲涕左右莫不感動又奉冊睿宗為太上皇命皇帝
聽朝于武德殿上皇稱朕有命稱誥皇帝稱予有命
稱制囗五日一受朝于太極殿
元宗天寶十五載秋七月甲子肅宗以皇太子即皇
帝位
按唐書肅宗本紀肅宗諱亨元宗第三子也母曰元
獻皇后楊氏初名嗣升封陜王開元四年為安西大
都護性仁孝好學元宗尤愛之遣賀知章潘肅呂向
皇甫彬邢等侍讀左右十五年更名浚徙封忠王
為朔方節度大使單于大都護十八年奚契丹寇邊
乃以肅宗為河北道行軍元帥遣御史大夫李朝隱
等八總管兵十萬以伐之居二歲朝隱等敗奚契丹
于范陽北肅宗以統帥功遷司徒二十三年又更名
玙二十五年皇太子瑛廢死明年立為皇太子有司
行冊禮其儀有中嚴外辦其服絳紗太子曰此天子
禮也乃下公卿議太師蕭嵩左丞相裴耀卿請改外
辦為外備絳紗衣為朱明服乃從之二十八年又更
名紹天寶三載又更名亨安祿山來朝太子識其有
反相請以罪誅之元宗不聽祿山反十五載元宗避
賊行至馬嵬父老遮道請留太子討賊元宗許之遣
壽王瑁及內侍高力士諭太子太子乃還六月丁酉
至渭北便橋橋絕募水濱居民得三千余人涉而濟
遇潼關散卒以為賊與戰多傷既而覺之收其余以
涉后軍多沒者夕次永壽縣吏民稍持牛酒來獻新
平郡太守薛羽保定郡太守徐囗聞賊且至皆棄城
走己亥太子次保定捕得羽囗斬之辛丑次平囗郡
得牧馬牛羊兵始振朔方留后支度副使杜鴻漸六
城水陸運使魏少游節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崔簡
金關內鹽池判官李涵河西行軍司馬裴冕迎太子
治兵于朔方庚戌次豐寧見大河之險將保之會天
大風回趨靈武七月辛酉至于靈武壬戌裴冕等請
皇太子即皇帝位甲子即皇帝位于靈武尊皇帝曰
上皇天帝大赦改元至德 按杜鴻漸傳鴻漸第進
士解褐延王府參軍安思順表為朔方判官祿山亂
皇太子按軍平囗未知所適議出蕭關趣豐安鴻漸
與六城水運使魏少游節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盧
簡金關內鹽池判官李涵謀曰二京覆沒太子治兵
平囗然散地難恃也今朔方制勝之會若奉迎太子
西詔河隴北結回紇回紇固與國收其勁騎與大兵
合鼓而南雪社稷之恥不亦易乎即具上兵馬招輯
之勢且錄軍資器械儲廥凡最使涵詣平囗見太子
太子大悅會裴冕至自河西亦勸之朔方而鴻漸與
漪至白草頓迎謁說曰朔方天下勁兵靈州用武地
今回紇請和吐蕃結附天下列城堅守以待王命縱
為賊據日夜望官軍以圖收復殿下治兵長驅逆寇
不足滅也太子喜曰靈武我之關中卿乃吾蕭何也
既至靈武鴻漸即與冕等勸即皇帝位以系中外望
六請見聽鴻漸明習朝章采舊儀設壇壝城南先一
日草其儀上之太子曰圣皇在遠寇逆方結宜罷壇
場它如奏太子即位是為肅宗 按裴冕傳河西節
度使哥舒翰辟行軍司馬元宗入蜀詔皇太子為天
下兵馬元帥拜冕御史中丞兼左庶子副之初冕在
河西方召還而道遇太子平囗遂從至靈武與杜鴻
漸崔漪同辭進曰主上厭于勤且南狩蜀宗社神器
要須有歸今天意人事屬在殿下宜正位號有如逡
巡失億兆心則大事去矣太子曰我平寇逆奉迎乘
輿還京師退居儲貳以侍膳左右豈不樂哉公等何
言之過對曰殿下居東宮二十年今多難啟圣以安
社稷而所從將士皆關輔人日夜思歸大眾一騷不
可復集不如因而撫之以就大功臣等昧死請太子
固讓凡五請卒見聽太子即位進冕中書侍郎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
按冊府元龜肅宗開元二十六年立為皇太子天寶
十五載六月安祿山犯長安元宗幸蜀將發馬嵬百
姓數百人遮道攀附元宗遲留久之乃令皇太子后
殿宣慰百姓因請皇太子留曰愿得戮力以從卻收
長安今者主上殿下皆入蜀川則宗社誰主萬姓何
歸殿下不納臣言臣等皆死于此矣宦者高力士馳
以告元宗元宗曰是天啟也乃命后軍及飛龍囗馬
與東宮內人等留太子因宣口囗謂將士曰太子仁
孝可奉宗廟汝等善輔導之又語太子曰汝好去百
姓屬望慎勿違之莫以吾為意又西戎北狄吾昔厚
之今聞難必得其用汝勉之哉皇太子既至靈武群
臣稱馬嵬傳言之命勸進以七月甲子即位改元為
至德元年道路險澀表疏未達八月丁亥北使至蜀
具陳群臣懇請太子辭避之旨元宗乃下詔曰元子
亨睿哲聰明恪慎克孝才備文武量吞海岳付之神
器不曰宜然今宗社未安國家多難宜令即皇帝位
朕稱太上皇且天下兵權宜制在中夏朕據巴蜀應
卒則難其四海軍權先取皇帝處分然后奏朕知待
克復上京朕將凝神靜慮偃息大庭也是月命宰相
韋見素崔渙房管持節赍玉冊赴靈武宣傳位之命
親語見素等曰皇帝自幼聰明與諸子有異朕豈不
知大限往十三載冬已有傳位之意屬水旱年饑左
右勸朕且俟豐歲二載便屬祿山構逆方隅震擾未
遂此心昨者馬嵬亦潛有處分今皇帝受命慰朕之
心如釋負擔勞卿等去以輔佐之多難興王自古皆
有卿等乃心在王室以宗社為念早定中原朕之望
也九月丙子見素等至順化郡奉冊書及傳國寶帝
不敢受二年十月平西京車駕發鳳翔還京丁卯入
長安道俗士女百姓萬眾出國門二十里路傍不斷
持幡花鼓車歌舞音樂望車趨拜抃躍蹈舞呼萬歲
歡叫聲振原野長老皆悲喜涕泣曰不圖今日復見
我圣君帝亦感惻而勞徠之關內夾路縛柵幕青
翠相連亙于子城帝自朱雀門入居大明宮十二月
元宗至自蜀都甲子元宗御宣政殿羽儀容衛陳九
賓于庭授傳國璽于殿上帝于殿下涕泣拜受入幕
次百僚稱賀蹈舞呼萬歲
肅宗寶應元年夏四月己巳代宗以皇太子即皇帝
位
按唐書代宗本紀代宗諱豫肅宗長子也母曰章敬
皇后吳氏元宗諸孫百余人代宗最長為嫡皇孫聰
明寬厚喜慍不形于色而好學強記通易象初名俶
封廣平郡王安祿山反元宗幸蜀肅宗留討賊代宗
常從于兵間肅宗已即位郭子儀等兵討安慶緒未
克肅宗在岐至德二載九月以廣平郡王為天下兵
馬元帥率朔方安西回紇南蠻大食等兵二十萬以
進討百官送于朝堂過闕而下步出木馬門然后復
騎以安西北庭行營節度使李嗣業為前軍朔方河
西隴右節度使郭子儀為中軍關內行營節度使王
思禮為后軍屯于香積寺敗賊將安守忠斬首六萬
級賊將張通儒守長安聞守忠敗棄城走遂克京城
乃留思禮屯于苑中代宗率大軍以東安慶緒遣其
將嚴莊拒于陜州代宗及子儀嗣業戰陜西大敗之
慶緒奔于河北遂克東都肅宗還京師十二月進封
楚王干元元年三月徙封成王四月立為皇太子初
太子生之歲豫州獻嘉禾于是以為祥乃更名豫肅
宗去上元三年號止稱元年月以斗所建辰為名元
年建巳月肅宗寢疾乃詔皇太子監國而楚州獻定
國寶十有三因曰楚者太子之所封今天降寶于楚
宜以建元乃以元年為寶應元年肅宗張皇后惡李
輔國欲圖之召問太子太子不許乃與越王系謀之
肅宗疾革四月丁卯皇后與系將召太子入宮飛龍
副使程元振得其謀以告輔國輔國止太子無入率
兵入殺系及兗王僩幽皇后于別殿是夕肅宗崩乃
迎太子見群臣于九仙門明日發喪己巳即皇帝位
于柩前癸酉始聽政 按張皇后傳肅宗廢后庶人
張氏鄧州向城人家徙新豐祖母竇昭成皇后女弟
也干元初立為皇后帝不豫后自針血寫佛書以示
誠初建寧王倓數短后于帝上皇在蜀以七寶鞍賜
后而李泌請分以賞戰士倓助泌請故后怨卒被譖
死繇是太子深畏事后謹甚后猶欲危之然以子
早世而侗幼故太子得無患寶應元年帝大漸后與
內官朱輝光等謀立越王系而李輔國程元振以兵
衛太子幽后別殿代宗已立群臣白帝請廢為庶人
按程元振傳元振少以宦人直內侍省遷內射生
使飛龍囗副使張皇后謀立越王元振見太子發其
奸與李輔國助討難立太子是為代宗
按冊府元龜代宗肅宗長子也開元二十八年封為
廣平郡王肅宗即位改封楚王徙代王干元元年四
月立為皇太子元年建巳月肅宗寢疾時皇后張氏
有寵無子慮宮車晏駕失權勢結少子越王系密構
異謀將圖廢立乙丑皇后矯詔召太子會宦官程元
振知之潛發于李輔國輔國久掌禁兵素與皇后嫌
隙又聞元振言有自得色乃與元振定策伏兵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