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匯考五(1)
- 明倫匯編皇極典登極部
- (清)陳夢雷
- 4988字
- 2015-12-27 00:19:42
魏
文帝黃初元年十一月庚午以魏王受漢禪即皇帝
位
按魏志武帝本紀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
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后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
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嵩生太祖太祖
少機警有權數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
遷頓丘令征拜議郎光和末黃巾起拜騎都尉計潁
川賊遷為濟南相國有十余縣久之征還為東郡太
守不就稱疾歸鄉里董卓廢立太祖散家財合義兵
以誅卓初平二年袁紹表太祖為東郡太守興平二
年天子拜太祖兗州牧建安元年天子拜太祖建德
將軍遷鎮東將軍封費亭侯太祖至洛陽衛京都天
子假太祖節鉞錄尚書事洛陽殘破董昭等勸太祖
都許九月車駕出轘轅而東以太祖為大將軍封武
平侯以大將軍讓紹拜司空行車騎將軍九年領冀
州牧十三年為丞相十八年天子使御史大夫郗慮
持節策命公為魏公加九錫二十一年進爵為王二
十二年夏四月天子命王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
冬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囗乘金根車駕六馬設
五時副車二十五年春正月王崩于洛陽 按文帝
本紀文皇帝諱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
生于譙建安十六年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二十二
年立為魏太子太祖崩嗣位為丞相魏王尊王后曰
王太后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元年二月壬
戌以太中大夫賈詡為太尉御史大夫華歆為相國
大理王朗為御史大夫置散騎常侍侍郎各四人其
宦人為官者不得過諸署令為金策著令藏之石室
初漢囗平五年黃龍見譙光祿大夫橋元問太史令
單揚此何祥也揚曰其國后當有王者興不及五十
年亦當復見天事恒象此其應也內黃殷登默而記
之至四十五年登尚在三月黃龍見譙登聞之曰單
揚之言其驗茲乎己卯以前將軍夏侯惇為大將軍
濊貊扶余單于焉耆于闐王皆各遣使奉獻夏四月
丁巳饒安縣言白雉見庚午大將軍夏侯惇薨五月
戊寅天子命王追尊皇祖太尉曰太王夫人丁氏曰
太王后封王子睿為武德侯是月馮翊山賊鄭甘王
照率眾降皆封列侯酒泉黃華張掖張進等各執太
守以叛金城太守蘇則討進斬之華降六月辛亥治
兵于東郊庚午遂南征秋七月庚辰令曰軒轅有明
臺之議放勛有衢室之問皆所以廣詢于下也百官
有司其務以職盡規諫將率陳軍法朝士明制度牧
守申政事搢紳考六藝吾將兼覽焉孫權遣使奉獻
蜀將孟達率眾降武都氐王楊仆率種人內附居漢
陽郡甲午軍次于譙大饗六軍及譙父老百姓于邑
東八月石邑縣言鳳皇集冬十一月癸卯令曰諸將
征伐士卒死亡者或未收斂吾甚哀之其告郡國給
槥櫝殯斂送至其家官為設祭丙午行至曲蠡漢帝
以眾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
注
袁宏漢紀載漢帝詔曰朕在位三十有二載遭
天下蕩覆幸賴祖宗之靈危而復存然仰瞻天文
俯察民心炎精之數既終行運在乎曹氏是以前
王既樹神武之績今王又光曜明德以應其朝是
歷數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
與能故唐堯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無窮朕羨而
慕焉今其追踵堯典禪位子魏王
告祠高廟使兼御史大夫張音持節奉璽綬禪位冊
曰咨爾魏王昔者帝堯禪位于虞舜舜以命禹天命
不于常惟歸有德漢道陵遲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
亂茲昏群兇肆逆宇內顛覆賴武王神武拯茲難于
四方惟清區夏以保綏我宗廟豈予一人獲乂俾九
服實受其賜今王欽承前緒光于乃德恢文武之大
業昭爾考之弘烈皇靈降瑞人神告征誕惟亮采師
錫朕命僉曰爾度克協于虞舜率我唐典敬遜爾位
于戲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天祿永終君其祗
順大禮饗茲萬國以肅承天命
獻帝傳載禪代眾事曰左中郎將李伏表魏王曰
昔先王初建魏國在境外者聞之未審皆以為拜
王武都李庶姜合羈旅漢中謂臣曰必為魏公未
便王也定天下者魏公子桓神之所命當合符讖
以應天人之位臣以合辭語鎮南將軍張魯魯亦
問合知書所出合曰孔子玉版也天子歷數雖百
世可知是后月余有亡人來寫得冊文卒如合辭
合長于內學關右知名魯雖有懷國之心沈溺異
道變化不果寤合之言后密與臣議策質國人不
協或欲西通魯即怒曰寧為魏公奴不為劉備上
客也言發惻痛誠有由然合先迎王師往歲病亡
于鄴自臣在朝每為所親宣說此意時未有宜弗
敢顯言殿下即位初年禎祥眾瑞日月而至有命
自天昭然著見然圣德洞達符表豫明實乾坤挺
慶萬國作孚臣每慶賀欲言合驗事君盡禮人以
為諂況臣名行穢賤入朝日淺言為罪尤自抑而
已今洪澤被四表靈恩格天地海內翕習殊方歸
服兆應并集以揚休命始終允臧臣不勝喜舞謹
具表通王令曰以示外薄德之人何能致此未敢
當也斯誠先王至德通于神明固非人力也 魏
王侍中劉廙辛毗劉尚書令桓階尚書陳矯陳
群給事黃門侍郎王毖董遇等言臣伏讀左中郎
將李伏上事考圖緯之言以效神明之應稽之古
代未有不然者也故堯稱歷數在躬璇璣以明天
道周武未戰而赤烏銜書漢祖未兆而神母告符
孝宣仄微字成木葉光武布衣名已勒讖是天之
所命以著圣哲非有言語之聲芬芳之臭可得而
知也徒縣象以示人微物以效意耳自漢德之衰
漸染數世桓靈之末皇極不建暨于大亂二十余
年天之不泯誕生明圣以濟其難是以符讖先著
以彰至德殿下踐祚未囗而靈象變于上群瑞應
于下四方不羈之民歸心向義唯懼在后雖典籍
所傳未若今之盛也臣妾遠近莫不鳧藻王令曰
囗牛之駁似虎莠之幼似禾事有似是而非者今
日是矣囗斯言事良重吾不德于是尚書仆射宣
告官寮咸使聞知 辛亥太史丞許芝條魏代漢
見讖緯于魏王曰易傳曰圣人受命而王黃龍以
戊己日見七月四日戊寅黃龍見此帝王受命之
符瑞最著明者也又曰初六履霜陰始凝也又有
積蟲大穴天子之宮厥咎然今蝗蟲見應之也又
曰圣人以德親比天下仁恩洽普厥應麒麟以戊
巳日至厥應圣人受命又曰圣人清凈行中正賢
人福至民從命厥應麒麟來春秋漢含孳曰漢以
魏魏以征春秋玉版讖曰代赤眉者魏公子春秋
佐助期曰漢以許昌失天下故白馬令李云上事
曰許昌氣見于當涂高當涂高者當昌于許當涂
高者魏也象魏者兩觀闕是也當道而高大者魏
魏當代漢今魏基昌于許漢征絕于許乃今效見
如李云之言許昌相應也佐助期又曰漢以蒙孫
亡說者以蒙孫漢二十四帝童蒙愚皆以弱亡或
以雜文為蒙其孫當失天下以為漢帝非正嗣少
為董侯名不正蒙亂之荒惑其子孫以弱亡孝經
中黃讖曰日載東絕火光不橫一圣聰明四百之
外易姓而王天下歸功致太平居八甲共禮樂正
萬民嘉樂家和雜此魏王之姓諱著見圖讖易運
期讖曰言居東西有午兩日并光日居下其為主
反為輔五八四十黃氣受真人出言午許字兩日
昌字漢當以許亡魏當以許昌今際會之期在許
是其大效也易運期又曰鬼在山禾女連王天下
臣聞帝王者五行之精易姓之符代興之會以七
百二十年為一軌有德者過之至于八百無德者
不及至四百載是以周家八百六十七年夏家四
百數十年漢行夏正迄今四百二十六歲又高祖
受命數雖起乙未然其兆征始于獲麟獲麟以來
七百余年天之歷數將以盡終帝王之興不常一
姓太微中黃帝座常明而赤帝座常不見以為黃
家興而赤家衰兇亡之漸自是以來四十余年又
熒惑失色不明十有余年建安十年彗星先除紫
微二十三年復歸太微新天子氣見東南以來二
十三年白虹貫日月蝕熒惑比年己亥壬子丙午
日蝕皆水滅火之象也殿下即位初踐祚德配天
地行合神明恩澤盈溢廣被四表格于上下是以
黃龍數見鳳凰仍翔麒麟皆臻白虎效仁前后獻
見于郊甸甘露醴泉奇獸神物眾瑞并出斯皆帝
王受命易姓之符也昔黃帝受命風后受河圖舜
禹有天下鳳凰翔洛出書湯之王白烏為符文王
為西伯赤烏銜丹書武王伐殷白魚升舟高祖始
起白蛇為征巨跡瑞應皆為圣人興觀漢前后之
大災今茲之符瑞察圖讖之期運揆河洛之所甄
未若今大魏之最美也夫得歲星者道始興昔武
王伐殷歲在鶉火有周之分野也高祖入秦五星
聚東井有漢之分野也今茲歲星在大梁有魏之
分野也而天之瑞應囗集來臻四方歸附襁負而
至兆民欣戴咸樂嘉慶春秋大傳曰周公何以不
之魯蓋以為雖有繼體守文之君不害圣人受命
而王周公反政尸子以為孔子非之以為周公不
圣不為兆民也京房作易傳曰凡為王者惡者去
之弱者奪之易姓改代天命應常人謀鬼謀百姓
與能伏惟殿下體堯舜之盛明膺七百之禪代當
湯武之期運值天命之移授河洛所表圖讖所載
昭然明白天下學士所共見也臣職在史官考符
察征圖讖效見際會之期謹以上聞王令曰昔周
文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仲尼嘆其至德公
旦履天子之籍聽天下之斷終然復子明辟書美
其人吾雖德不及二圣敢忘高山景行之義哉若
夫唐堯舜禹之跡皆以圣質茂德處之故能上和
靈祇下寧萬姓流稱今日今吾德至薄也人至鄙
也遭遇際會幸承先王余業恩未被四海澤未及
天下雖傾倉竭府以振魏國百姓猶寒者未盡暖
饑者未盡飽夙夜憂懼弗敢遑寧庶欲保全發齒
長守今日以沒于地以全魏國下見先王以塞負
荷之責望狹志局守此而已雖屢蒙祥瑞當之戰
惶五色無主若芝之言豈所聞乎心栗手掉書不
成字辭不宣口吾間作詩曰喪亂悠悠過紀白骨
從橫萬里哀哀下民靡恃吾將佐時整理復子明
辟致仕庶欲守此辭以自終卒不虛言也宜宣示
遠近使昭赤心于是侍中辛毗劉散騎常侍傅
巽衛臻尚書令桓階尚書陳矯陳群給事中博士
騎都尉蘇林董巴等奏曰伏見太史丞許芝上魏
國受命之符令書懇切允執謙讓雖舜禹湯文義
無以過然古先哲王所以受天命而不辭者誠急
遵皇天之意副兆民之望弗得已也且易曰觀乎
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又曰天垂
象見吉兇圣人則之河出圖洛出書圣人效之以
為天文因人而變至于河洛之書著于洪范則殷
周效而用之矣斯言誠帝王之明符天道之大要
也是以由德應錄者代興于前失道數盡者迭廢
于后傳譏萇弘欲支天之所壞而說蔡墨雷乘干
之說明神器之存亡非人力所能逮也今漢室衰
替帝綱墮墜天子之詔歇滅無聞皇天將舍舊而
命新百姓既去漢而為魏昭然著明是可知也先
王撥亂平世將建洪基至于殿下以至德當歷數
之運即位以來天應人事粲然大備神靈圖籍兼
仍往古休征嘉兆跨越前代是芝所取中黃運期
姓緯之讖斯文乃著于前世與漢囗見由是言之
天命久矣非殿下所得而拒之也神明之意候望
禋享兆民颙颙咸注嘉愿惟殿下覽圖籍之明文
急天下之公義輒宣令外內布告州郡使知符命
著明而殿下謙虛之意令曰下四方以明孤款心
是也至于覽余辭豈余所謂哉寧所堪哉諸卿指
論未若孤自料之審也夫虛談謬稱鄙薄所弗當
也且聞比來東征經郡縣歷屯田百姓面有饑色
衣或裋褐不完罪皆在孤是以上囗眾瑞下愧士
民由斯言之德尚未堪偏王何言帝也宜止息此
議無重吾不德使逝之后不愧后之君子癸丑宣
告群寮督軍御史中丞司馬懿侍御史鄭渾羊秘
鮑勛武周等言令如左伏讀太史丞許芝上符命
事臣等聞有唐世衰天命在虞虞氏世衰天命在
夏然則天地之靈歷數之運去就之符惟德所在
孔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今漢室衰
自安和沖質以來國統屢絕桓靈荒淫祿去公室
此乃天命去就非一朝一夕其所由來久矣殿下
踐祚至德廣被格于上下天人感應符瑞并臻考
之舊史未有若今日之盛夫大人者先天而天弗
違后天而奉天時天時已至而猶謙讓者舜禹所
不為也故生民蒙救濟之惠群類受育長之施今
八方颙颙大小注望皇天乃眷神人同謀十分而
九以委質義過周文所謂過恭也臣妾上下伏所
不安令曰世之所不足者道義也所有余者茍妄
也常人之性賤所不足貴所有余故曰不患無位
患所以立孤雖寡德庶自免于常人之責夫石可
破而不可奪堅丹可磨而不可奪赤丹石微物尚
保斯質況我托士人之末列曾受教于君子哉且
于陵子仲以仁為富柏城子高以義為貴鮑焦感
子貢之言棄其蔬而槁死薪者譏季札失辭皆委
重而弗視吾獨何人昔周武大圣也使叔旦盟膠
鬲于四內使召公約微子于共頭故伯夷叔齊相
與笑之曰昔神農氏之有天下不以人之壞自成
不以人之卑自高以為周之伐殷以恭也吾德非
周武而義囗夷齊庶欲遠茍妄之失道立丹石之
不奪邁于陵之所富蹈柏城之所貴執鮑焦之貞
至遵薪者之清節故曰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
志吾之斯志豈可奪哉 乙卯冊詔魏王禪代天
下曰惟延康元年十月乙卯皇帝曰咨爾魏王夫
命運否泰依德升降三代卜年著于春秋是以天
命不于常帝王不一姓由來尚矣漢道陵遲為日
已久安順已降世失其序沖質短祚三世無嗣皇
綱肇虧帝典頹沮暨于朕躬天降之災遭無妄厄
運之會值炎精幽昧之期變興輦轂禍由閹宦董
卓乘釁惡甚澆劫遷省御太仆宮廟遂使九州
幅裂強敵虎爭華夏鼎沸蝮蛇塞路當斯之時尺
土非復漢有一夫豈復朕民幸賴武王德膺符運
奮揚神武芟夷兇暴清定區夏保乂皇家今王纘
承前緒至德光昭御衡不迷布德優遠聲教被四
海仁風扇鬼區是以四方效珍人神響應天之歷
數實在爾躬昔虞舜有大功二十而放勛禪以天
下大禹有疏導之績而重華禪以帝位漢承堯運
有傳圣之義加順靈祇紹天明命厘降二女以嬪
于魏使使持節行御史大夫事太常音奉皇帝璽
綬王其永君萬國敬御天威允執其中天祿永終
敬之哉于是尚書令桓階等奏曰漢氏以天子位
禪之陛下陛下以圣明之德歷數之序承漢之禪
允當天心夫天命弗可得辭兆民之望弗可得違
臣請會列侯諸將群臣陪隸發璽書順天命具禮
儀列奏令曰當議孤終不當承之意而已猶獵還
方有令尚書令等又奏曰昔堯舜禪于文祖至漢
氏以師征受命畏天之威不敢怠遑便即位行在
所之地今當受禪代之命宜會百寮群司六軍之
士皆在行位使咸囗天命營中促狹可于平敞之
處設壇囗奉答休命臣輒與侍中常侍會議禮儀
太史官擇吉日訖復奏令曰吾殊不敢當之外亦
何豫事也侍中劉廙常侍衛臻等奏議曰漢氏遵
唐堯公天下之議陛下以圣德膺歷數之運天人
同忻靡不得所宜順靈符速踐皇祚問太史丞許
芝今月十七日己未宜成可受禪命輒治壇囗之
處所當施行別奏令曰屬出見外便設壇囗斯何
謂乎今當辭讓不受詔也但于帳前發璽書威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