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紀事(4)

宋史黃友傳欽宗即位召友直徽猷閣制置司參謀

官同種師中解太原圍友遣兵三千奪榆次得糧萬

余斛明日大軍進榆次十里而止友亟白師中地非

利將三面受敵論不合仰天嘆曰事去矣迨曉兵果

四合矢石如雨敵益以鐵騎士卒奔潰敵執友謂曰

降則赦汝友厲聲曰男兒死耳遂遇害帝書忠節傳

家四字旌其閭

李綱傳靖康元年上手書裴度傳賜李綱

玉海干道七年吳敏孫楠進一百軸劉愈進二軸八

年毛奎孫勸進十軸毛勤進一百軸九年陳過庭孫

述進十四軸張伯成進詔旨一軸程邵進御筆八十

八軸及東宮詩賦各一軸并欽宗御書

宋史趙鼎傳鼎守左仆射知樞密院事建炎初上諭

之曰神宗哲宗兩朝史事多失實非所以傳信后世

宜加刊定鼎以宰相監修二史是非各得其正上親

書忠正德文四字賜鼎又以御書尚書一帙賜之曰

書所載君臣相戒飭之言所以賜卿欲共由斯道

云煙過眼錄高宗御書損齋二字并御制損齋記左

仆射沈該已下聯名親書表在后

高宗御題李伯時畫歸去來辭薛紹彭逐段書調詞

又跋其后伯時天馬圖生意飛動有王晉卿蘇子瞻

和詩在后

太平清話項希憲家馬和之邠風一卷七月至狼跋

凡七段皆高宗補書經文高宗每云寫字當寫經不

惟學字又得經書不忘或每書毛詩虛其后命和之

圖焉

揮麈后錄吳傅朋說知信州朝辭上殿高宗云朕有

一事每以自慊卿書九里松牌甚佳向來朕自書易

之終不逮卿所書當令仍舊說皇恐稱謝是日降旨

令根尋舊牌尚在天竺寺庫堂中即復令張掛取宸

奎榜入禁中說所書至今揭于松門仰見圣德謙仁

之不伐也

四朝聞見錄高宗御書六經嘗以賜國子監及石本

予諸州庠上親書翰墨稍倦即命吳后憲圣續焉至

今皆莫能辨

懶真子紹興三年夏六月明州阿育王山住持凈曇

以宸奎閣所藏仁宗御書詣行在所獻書凡五十三

軸字體有三一曰真書二曰飛白三曰梵書且上二

書世多見之而梵書亦自奇古可駭愕也又有團扇

三柄皆有御書一長柄者三尺許恐是打扇用白藤

縛柄而三扇皆以青箋紙為上下承萼制度極草草

今中產之民所恥也大哉仁宗之盛德也

玉海興紹五年四月庚戌上諭輔臣曰昨日范沖論

仁宗建邇英閣命蔡襄等書無逸孝經圖列于左右

元佑初沖父祖禹為侍講乞檢尋二圖如仁宗故事

哲宗從之沖勸朕手寫無逸為二圖設于講殿之壁

今已寫就趙鼎曰沖以世官侍經筵乞修祖宗故事

宜也陛下親御翰墨不崇朝而圖成仰見從善汲汲

之意

高宗詔書親札云章奎畫超古冠今

中興紀事本永高宗以御書真草孝經賜秦檜紹興

九年檜請刻之金石以傳于后上曰世人以十八章

童蒙書不知圣人精微之學皆出乎此朕因學草圣

遂以賜卿豈足傳后檜再三請乃從之

渭南集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訪求法書名畫不

遺余力清閑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

玉海高宗皇帝龍飛之初頗喜黃庭堅體格后又采

米芾已而皆置不用顓意羲獻父子手追心摹曾不

數年直與之齊驅并轡紹興十年御書太后玉冊上

曰學書必以鍾王為法然后出入變化自成一家

宋史秦檜傳紹興十五年檜除翰林學士十月帝親

書一德格天扁其閣

曾惇石刻鋪敘高宗即位十九年干戈之日居多乃

能親書翰墨作小楷以書周易尚書毛詩春秋左傳

全帙又節禮記中庸儒行大學經解學記五篇章草

語孟悉送成均

玉堂雜記太上嘗書玉堂二字賜學士周茂振鱗之

刻石廳上

干淳起居注淳熙五年太上賜少保御書四軸隨駕

宮人內官并賜金絲御書扇

齊東野語集芳園堂榭有名者曰蟠翠

雪香

倚繡

挹露

玉蕊

瓊花

荼蘼

清勝

皆高宗御扁

老學庵筆記高廟嘗臨蘭亭賜壽皇于建邸云可依

此臨五百本

圖畫寶鑒高宗書畫皆妙作人物山水竹石自有天

成之趣上用干封印晚居北內多用太上皇帝之寶

德壽殿寶御府圖書

宋史鎮王竑傳沂王未有后選宗室子昀繼之教授

鄭清之日教昀為文購高宗書俾習焉

虞允文傳隆興三年虞允文使蜀太上賜御書圣主

得賢臣頌上又為之制跋

范成大傳隆興中上書崔實政論賜輔臣

蕭燧傳燧知樞密院孝宗每稱其全護善類誠實不

欺手書二十八將傳以賜

楊存中傳存中以太師致仕嘗營居鳳山十年而就

極山川之勝后獻于朝廷更筑室焉又葺園亭于湖

山之間高宗為書水月二字所居建閣以藏御書孝

宗題曰風云慶會之閣

玉海干道八年賜進士黃定等御書益稷謨

淳熙中御書旅獒篇賜進士姚穎等書唐元稹牡丹

詩扇賜吳琚書劉禹錫詩賜張子仁書楊杰二軒記

賜子仁書白居易七德舞賜翰林學士周必大御書

梅詩賜步帥岳建壽御書扇賜殿帥郭棣書杜牧戰

論賜皇太子御書詩賜濮王士輵永陽王居廣書瑯

邪山詩賜吳琚書蘇軾四詩石湖二字賜范成大

干淳起居注淳熙三年太上賜官家御書急就章并

金剛經官家卻進御書真草千宇文太上甚喜云大

哥近日筆力甚進上起謝同皇太子蟠松下看御書

玉海淳熙十二年洪邁直禁林賜宸翰唐白居易詩

一首宋鮑照舞鶴賦一軸

南宋宮殿記聚景園清波門外堂扁皆孝宗御書

洪邁野處猥囗孝宗筆法之妙明堂嚴宗祀之恭經

閣崇奎章之奉賜書懋進士之訓詩篇侈臣工之榮

鉤珥昭回超冠八法

書史會要孝宗書有家庭法度

貴耳集孝宗萬機余暇留心棋局詔國手趙鄂供奉

由是遭際官至武功大夫

性理會通劉恭甫奏便殿常見一馬在殿廷間不動

疑之一日問王公明公明曰此刻木為之者上

機之暇即御之以習據鞍騎射

宋史史浩傳浩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

稽郡王寧宗登極賜謚文惠御書純誠厚德元老之

碑賜焉

寧宗本紀趙汝愚請立皇子嘉王為太子奉御批八

字以奏太皇太后曰既有御筆卿當奉行

何晏九江志皇甫履隱廬山光宗在東宮特書神泉

二字

玉海慶元二年五月詔詳定官許及之編次太上領

尹日御筆為七十一冊總目一冊御筆六十五軸兵

籍一冊十一月上詣壽康宮恭進圣安壽仁太上皇

帝領尹御筆案牘共七十一卷

宋史黃裳傳裳為嘉王府翊善每歲誕節則陳詩以

寓諷其后又以王所講三經為詩三章以進王喜為

置酒手書其詩以賜之

吳淵傳淵拜資政殿大學士封金陵侯賜錦繡堂忠

勤樓大字

渭南集開禧皇帝親御翰墨書崇道庵三字賜妙行

先生包道成

文征明甫田集史守之退處月湖與慈湖諸公講肄

為樂寧宗書碧沚字賜之

湖山勝概靈隱觀寧宗御書沖隱庵

書史會要寧宗書學高宗

癸辛雜識理宗被選時史衛王當國私引入書院中

試令寫字即大書朕聞上古衛王栗而起曰此天命

也于是立儲之意遂定

宋史趙與歡傳與歡授安德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

司萬壽觀使日食應詔言事益切月賜內帑與歡辭

不取理宗書安貧樂道植節秉忠字賜之

楊畋傳畋歷右諫議大夫卒家無余貲特賜黃金二

百兩其后端平贈講讀官御飛白書扇遣使特賜置

其柩

齊東野語西湖一曲奇勛理宗御書

崇仁縣志御書閣李梅亭造小港下居第后宋理宗

嘗賜宸翰曰雪壓喬林晚欲堆南枝何處得春來初

無急急爭春意自是千花不敢開又書藏修經訓竹

閣梅亭八字表四軸皆有御璽余誥制亦多刱高層

三層貯之其揭帖云敕書盈閣光增日制草藏家氣

吐霓又云吾家欲問寶天子數封書又云云漢為章

天咫尺江山如畫閣三重

玉海端平二年御書張九齡進金鏡事賜真德秀

淳佑元年讀仁皇訓典終篇親御奎章以禮記大學

張載西銘呂大臨克己銘程顥顏樂亭分賜輔臣

齊東野語秋壑遂初客堂度宗御書

書史會要度宗書法體制不失家教

金史太祖本紀太祖十歲好弓矢甫成童即善射一

日遼使坐府中顧見太祖手持弓矢使射群鳥連三

發皆中遼使矍然曰奇男子也太祖嘗宴紇石烈部

活離罕家散步門外南望高阜使眾射之皆不能至

太祖一發過之度所至逾三百二十步宗室謾都訶

最善射遠其不及者猶百步也天德二年立射碑以

識焉

完顏希尹傳熙宗制女直字與完顏希尹所制字俱

行希尹所撰謂之女直大字熙宗所撰謂之女直小

世宗本紀世宗體貌奇偉善騎射國人推為第一每

出獵耆老皆隨而觀之

遺山集世宗御書田不伐望月婆羅門引元好問有

詩云承平舊物霓裳譜寶氣輝輝映千古

金史章宗本紀章宗明昌元年敕外路求世宗御書

癸辛雜識金章宗之母乃徽宗某公主之女也故章

宗凡嗜好書札悉效宣和字畫尤為逼真金國之典

章文物惟明昌為盛

春明夢余錄慶壽寺舊有石刻金章宗飛渡橋飛虹

橋六大字

書史會要章宗喜作字專師宋徽宗瘦金書

繪事備考海陵煬王以才藝自矜好寫方竹亦有奇

致嘗遣使入宋藏畫工于眾中潛寫西湖圖歸國而

繪己象于吳山最高處因有立馬吳山第一峰之句

元史李孟傳孟賜爵秦國公帝親授以印章命學士

院降制又圖其像敕詞臣為之贊及御書秋谷二字

識以璽而賜之

鄧文原巴西集鄧文原題延佑宸翰詩序云仁宗親

灑宸翰昭示龍光忝備臣僚咸增鼓舞

書史會要英宗怡情觚翰嘗見宋宣和手敕卷首御

題四字又別楮日光照我民月色清我心十字一琴

上至治之音四字皆雄健縱逸而剛毅英武之氣發

于筆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惠市| 长兴县| 视频| 宜兰县| 乐陵市| 观塘区| 遂川县| 清水县| 杭锦后旗| 郓城县| 兴文县| 故城县| 定南县| 崇仁县| 钟山县| 苍山县| 乐至县| 元谋县| 宜君县| 怀来县| 合川市| 光山县| 蓬溪县| 杨浦区| 石狮市| 土默特右旗| 逊克县| 山丹县| 亳州市| 沙雅县| 江陵县| 北川| 开远市| 柳河县| 深水埗区| 阿克| 沂南县| 永德县| 浠水县| 泾源县|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