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鸋鴂鴟梟,治成遇災。周公勤勞,綏德安家。艮為鳥,故曰鸋鴂。鴟鸮,《豳風》周公貽成王詩也。坎為災,伏震為周、為公,坎為勞,艮為家。按:《毛傳》鴟鸮,鸋鴂也,以喻管蔡,此作鴟梟,梟鸮同。梟長大食母,故曰治成遇災,言其母養(yǎng)成而遇害也。此與《韓詩》說合,《韓詩》鴟鸮所以愛其子者,適以病之,正以喻成王也。疑較毛傳訓切。鸋,依宋本,汲古作鹯,非。治成,元本、汲古皆作治城,依宋本。遇災,宋元本、汲古皆作御災,依局本。
歸妹。名成德就,項領不試。景公耄老,尼父逝去。詳《履》之《剝》。
豐。一夫兩心,歧刺不深。所以無功,求事不成。詳《豫》之《臨》。歧,宋元本作岐,依汲古。歧,尖也。《后漢·張湛傳》"麥秀兩歧"是其證。又隴上記:"狄梁公墓棘直而不歧",言不尖也。
旅。羿張烏號,彀射天狼。柱國雄勇,敗于滎陽。羿,古之善射者。《論語》曰羿善射是也。烏號,弓名。天狼,星名。《淮南子》:"堯時十日并出,命羿射之,落其九",此云射天狼與《淮南子》異,《史記·陳涉世家》:"以房君蔡賜為柱國,后戰(zhàn)死而不著其處"。柱,各本皆作趙,惟丁晏釋文作柱,恐趙國是人名,今姑依丁本。兌剛魯故曰羿。離為烏,兌為號,艮為天、為狼、為星、為柱、為國,兌為雄勇、為毀折,故敗。滎,水名,伏坎為水。柱,宋元、汲古作趙,依丁本。滎,元本訛榮,依宋、汲古本。
巽。東家殺牛,污穢腥臊。神背西顧,命衰絕周。互離為東、為牛,伏艮為家,兌毀折,故曰殺。巽為臭,故曰腥臊。伏震為神,艮為背,互兌為西,離為顧,巽為命、為衰絕,伏震為周。神背西顧者,言神背東鄰紂,西顧于周。命衰絕周者,言殷命衰歇而絕于周也。義本《既濟·九五》爻詞,蓋漢儒說多如此,然實非也。穢,汲古作臭,背作皆,依宋元。衰絕,宋元本作絕衰,依汲古。
兌。火起吾后,喜炙我廡。蒼龍銜水,泉噀屋柱,雖憂無咎。通《艮》。艮為火,震為起、為后,故曰火起我后。震為喜、為口、為蒼龍、為銜,坎為水,水泉。艮為屋、為柱,坎為憂,言火雖近,以龍銜水噀灑屋柱而無咎也。吾后,汲古作我后,憂作難,均依宋元本。我廡,宋元本訛我鹿,汲古作吾廬,依《既濟》之《恒》校。屋柱,宋元作柱屋,期與鹿韻,尤非,依汲古。
渙。桃雀竊脂,巢于小枝。搖動不安,為風所吹。寒心栗栗,常憂殆危。詳《謙》之《遯》。栗栗,汲古作飄搖,依宋元本。殆危,宋元本作不殆,依汲古。桃雀,既桃蟲,《毛詩》注:鷦鷯也。
節(jié)。徙足去域,飛入東國。有所畏避,深藏遠匿。震為足、為去、為飛、為東,艮為域、為國,坎為畏避、為藏匿。徙,汲古作徒,依宋元本。遠,宋元作隱,依汲古。
中孚。瓊英朱草,仁政得道。鳧鹥在渚,福祿來下。《齊詩》:"尚之以瓊英乎",而箋瓊英,猶瓊?cè)A也。元本注朱草,百草之精王者,德盛則生。互震為英、為草、為玉,艮納丙,色赤,故曰朱草。艮為道,震為仁、為福祿,艮為鳥、為鳧鹥。三四句《小雅》詩語。瓊,依宋元本,汲古作璚。
小過。陳蔡之厄,從者饑罷。明德上通,憂不為兇。震為陳、為蔡、為從,互大坎為厄、為勞,故曰饑罷。艮為明,震為通,坎為憂兇,震出,故不憂兇。罷,音婆,依宋元本,汲古作瘦。厄,依汲古,宋元本作危,亦非。《論語》:"子厄于陳蔡,從者病,莫能興"。
既濟。春桃生華,季女宜家。受福多年,男為邦君。詳《師》之《坤》。
未濟。徑邪賊田,政惡傷民。夫婦呪詛,泰山覆顛。艮為徑、為田,坎為邪、為賊,徑邪則侵田,故曰賊田。坎為傷、為眾、為民、為惡,政惡虐民,故曰傷民。坎夫離婦,離兩兌口相對,故曰呪詛。艮為山,巽下斷,故覆顛。多取半象。泰山,依汲古,宋元本作太山,似非。
賁之第二十二
賁。仁政不暴,鳳凰來舍。四時順節(jié),民安其居。震仁坎和,故曰不暴。離為鳳凰,艮為舍,震春、離夏、坎冬,伏兌為秋,故曰四時順節(jié)。艮為節(jié)。坎為民,艮為安、為居。首句依汲古,宋元作政不暴虐。
干。八口九頭,長舌破家。帝辛沈湎,商滅其墟。此用《賁》卦象。震為口,艮數(shù)八,故曰八口。干為首,數(shù)九,故曰九頭。帝辛,紂也。震為帝,伏兌為秋。《月令》:"秋,其味辛,其音商。"故曰帝辛。互坎,故曰沈湎。艮為虛,坎伏,故曰滅。長舌指賁下震。兌為舌,震形長于兌,故曰長舌,謂妲已。艮為家,坎為破,故曰破家。
坤。鬼守我門,呼伯入山。去其室家,舍其兆墓。此亦用《賁》象。坎為鬼,艮為門,震為伯,為呼。艮為山、為墓、為舍,坎為室。舍,依宋元本,汲古作舍。坤為兆,《孝經(jīng)》"卜其宅兆而安厝之",注:塋墓界域曰兆。舍,居也。
屯。日出阜東,山蔽其明。章甫薦屨,箕子徉狂。艮為山阜,震為東,離伏故明。蔽艮為冠、為章甫。震為屨、為草。薦,草也。震為箕、為子、為狂,上朝服下草履不類,故曰狂。屨,依宋元本,汲古作履。
蒙。戴盆望天,不見星辰。愿小失大,福逃墻外。震為盆,艮為戴、為天、為望、為星辰,坎隱,故不見。艮為小,震為大,坎失,故曰失大。震為福,艮為墻。
需。兩輪并轉(zhuǎn),南山大阪。四馬共轅,無有重難,與語笑言。坎為輪,兌卦數(shù)二,故曰兩輪。離為南,干為山、為阪、為馬,兌數(shù)四,故曰四馬。兌為笑言。轅象似指坎。坎為棟,故為轅。古牛車兩轅,馬車一轅。轅,左右各兩馬,轅居正中。正《坎》象也。并轉(zhuǎn),汲古作日轉(zhuǎn),依宋元本。
訟。羊驚狼虎,聳耳羣聚。行旅稽難,流連愁苦。此用《賁》象。震為羊,艮為狼虎,震為驚,故曰羊驚狼虎。坎為耳、為眾,故曰羣聚。震為行旅,艮止,故曰稽難,坎陷,故曰流連、曰愁苦。全用遇卦象。
師。楩生荊山,命制輪班。袍衣剝脫,夏熱冬寒。饑餓枯槁,眾人莫憐。詳《大有》之《未濟》。 楩,汲古作梗,非。
比。鳥飛無翼,兔走折足。不常其德,自為羞辱。艮為鳥,震為兔、為翼、為足,震覆故無翼、故折足。又震為德,震覆,故曰不常其德。坤為羞辱。
小畜。條風制氣,萬物出生。明庶長養(yǎng),花葉茂榮。巽為風、為氣,巽木,故曰條風。干為生,伏坤為萬物,兌為花。《史記·律書》:"條風居東北,主生萬物,故曰長養(yǎng)"。 出生,依汲古,宋元本作生出。茂榮,宋元本、汲古皆作壯茂,依局本。
履。坤厚地德,庶物蕃息。平康正直,以綏大福。通《謙》。坤為厚、為庶物,震為蕃息,坎為平正,干為直、為大福。庶,汲古作萬,依宋元本。
泰。昴畢附耳,將軍乘怒。徑路隔塞,燕雀驚駭。伏艮為星,故曰昴畢附耳,皆星名也。震為武人,故為將軍、為怒、為徑路,坤閉,故曰隔塞。兌燕雀,震為驚駭。翟云升《天官書》:"昴主旄頭,畢主邊兵,其大星旁有小星曰附耳,動搖,主有讒亂臣在側(cè)"。 乘,依汲古,宋元本作求怒,非。
否。東風啟戶,黔啄翻舞。各樂其類,咸得生處。巽風艮戶,艮為黔啄、為翻舞,六爻皆有應與,故曰各樂其類。啄,無論何本皆同,是焦讀黔喙為黔啄,專主鳥象。
同人。兩足四翼,飛入家國。寧我伯姊,與母相得。通《師》。震為足,坤數(shù)二,故曰兩足。震為翼,卦數(shù)四,故曰四翼。坤為我、為國,震為伯,巽為姊,故曰伯姊。坤為母。
大有。歲暮花落,陽入陰室。萬物伏匿,藏不可得。通《比》。坤為歲、為暮,兌為花,兌毀故落。坎為室,九五居羣陰之中故曰陽入陰室。坤為萬物,坎為伏,故曰匿、曰藏。藏,依宋元本,汲古作歲。
謙。釋然遠咎,避患高阜。田獲三狐,以貝為寶。坤為咎,在外故曰遠。坤為患害,在外故曰避。艮山故曰高阜。震為田,艮為狐,震數(shù)三,故曰三狐。艮為貝,震為寶。高阜,依汲古,宋元本作害早,系形訛。汲古寶下多"君子所在,安寧不殆"二句,宋元本無。
豫。遷延卻縮,不見頭目。日以困急,不能自復。艮止故遷延卻縮。干為頭,離為目,干離皆伏故不見。坎為困急,地雷《復》,今雷在上故不能復。遷,宋元本作鵲,依汲古。不能自復,汲古無,依宋元本添。目復為韻,故知汲古非。
隨。秋隼冬翔,數(shù)被嚴霜。雞犬夜鳴,家擾不寧。兌秋艮隼,互大坎故曰冬、曰霜。巽為雞,艮為犬,震為鳴,兌為夜,故曰雞犬夜鳴。艮為家,震為驚擾。雞,依宋元本,汲古作雄,非。
蠱。班馬還師,以息勞疲。役夫嘉喜,入戶見妻。此用《賁》象。震為馬、為反,故曰班馬、曰還師。坎為勞,艮止,故曰以息勞疲。震為夫、為喜,艮為戶,巽為入,震巽為夫婦,故入戶見妻。戶,依宋元本,汲古作室,亦可從。
臨。老楊日衰,條多枯枝。爵級不進,逐下摧隤。震為楊,坤敝,故曰老楊。伏巽故曰枯。震為爵。《左傳》不行之謂臨,故曰不進。坤喪兌毀,故曰摧隤。震為逐,坤為下,逐下者,言漸流而下也。逐下,依宋元本,汲古作遂至。
噬嗑。六人俱行,各遺其囊。黃鵠失珠,無以為明。詳《臨》之《師》。 鵠,宋元本作鶴。
剝。依叔墻隅,志下心勞。楚亭晨食,韓子低頭。詳《同人》之《震》。第二三句依汲古,宋元本作"志下勞苦,楚相辰食",非,此用韓信寄食亭長事,勞與頭古協(xié)。
復。三牛生狗,以戌為母。荊夷上侵,姬伯出走。詳《坤》之《震》。
無妄。鶴盜我珠,逃于東都。鵠怒追求,郭氏之墟。不見蹤跡,反為禍災。詳《豫》之《明夷》。 怒,依宋元本,汲古作起,元本此林及《大畜》皆列《恒》下,非。此以巽為盜。
大畜。升輿中退,舉事不遂。餔糜毀齒,失其道理。震為車、為升,上艮為反震,故曰中退、曰舉事不遂。兌口為餔、為齒,震為糜。糜,至爛之食。乃餔之而齒毀,故曰失道。艮為道,兌毀。升輿,從局本,宋元本、汲古本皆作外輿。餔,宋元本作哺,義同。糜,從汲古,宋元本作麋。
頤。鴻鵠高飛,鳴求其雌。雌來在戶,雄哺嘻嘻。甚獨勞苦,炰鱉膾鯉。艮為鴻鵠、為高飛,震為鳴,艮為求,坤為雌、為戶,震為雄、為哺、為嘻嘻。坤役萬物,故曰勞苦。艮為鱉,坤為鯉。炰,元本作缹,從宋本、汲古。
大過。褰衣涉河,水深漬罷。幸賴舟子,濟脫無他。詳《剝》之《賁》。 罷,音婆,同疲。漬罷,宋本、汲古作漬衣,依元本。
坎。虎嚙龍指,泰山之崖。天命不佑,不見其雌。互艮為虎,震為龍、為嚙,艮為指,故曰虎嚙龍指。艮為山崖、為天,巽為命,巽伏,故曰天命不佑、故曰不見其雌。
離。明不處暗,智不履危。終日卒歲,樂以笑歌。離為明智,伏坎為暗、為危,離為日,伏震為歲。艮為卒,震為笑樂。日,依宋元本,汲古作年。
咸。三足俱行,傾危善僵。六指不便,慁累弟兄。樹柱閡車,失其正當。通《損》。震為足、為行,數(shù)三,故曰三足。兌為傾危,艮止為僵、為指,干后天數(shù)六,故曰六指。足,指原恃以行動,乃三足行,宜速而善僵。六指宜便利而為累,皆以有余而不利。坤為車,艮木在上而止,故曰樹柱閡車。坤為失、為慁累。《左傳·昭六年》"生不圂賓",注:慁,猶患也。坤為憂患,亦失傳象。車,依宋元本,汲古訛居。
恒。舍車而徒,亡其駁牛。雖喪白頭,酒以療憂。震為徒行、為駁,坤為車、為牛,坤伏,故曰舍車、曰亡牛。干為頭,巽白,故曰白頭。互大坎為酒、為憂。
遁。析薪熾酒,使媒求婦。和合齊宋,姜子悅喜。詳《噬嗑》之《家人》。
大壯。夜視無明,不利賈商。子反笑歡,與市為仇。通《觀》。坤為夜,艮為視,坤黑故無明。震為商賈,兌折,故不利。震為子、為歸,故曰子反。震為笑歡,伏巽為市。不利,汲古作不離,依宋元本。賈商,元本、汲古作商賈,從宋本,與明韻。
晉。徒行離車,冒厭泥涂,利以休居。震為車、為行,震覆,故曰徒行、曰離車。震為冒,上坎故曰泥涂。艮止故休。冒厭,宋元本作不冒,依汲古。厭,當也。《史紀·高祖紀》"因東游以厭之"是也。
明夷。作室山根,人以為安。一夕崩顛,破我壺飱。坎為室,艮為山,艮覆故曰崩。震為人,坎為夕,數(shù)一,故曰一夕。坎為破,震為壺。夕,依汲古,元本作昔。按:此亦或作《賁》象。
家人。東山西山,各自言安。雖相登望,竟未同堂。此似用《賁》象。艮山、震東、坎西,三至上正反震艮,故曰相登望。震為登,艮為望、為堂,正反艮相背故未同堂。首句依汲古,宋元本作山東山西。
睽。君子在朝,兇言去消。驚駭逐狼,不見雄英。此亦用遇卦《賁》象。雄英,依汲古,宋元本作英雄。艮為君子、為朝,震為言,坎險故曰兇言。《左傳》艮為壞,故曰兇言去消。震為驚駭,艮為狼,震為行,故曰逐狼。
蹇。囗囗囗囗填填,火燒山根。不潤我鄰,獨不蒙恩。囗囗囗囗,車聲。填填,厚重貌。《莊子·馬蹄篇》:"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是也。此亦用遇卦《賁》象。火在山下,故曰火燒山根。震為鄰,火在坎下,水涸故不潤我鄰。囗囗,依宋元本,汲古訛囗。填,宋元本作墳,存左半。汲古作慎,存右半。依兩本證之的是填字。
解。南山之蹊,真人所在。德配唐虞,天命為子。保佑歆享,身受大慶。詳否之豫。在,汲古作游,依宋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