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沿襲

  • 能改齋漫錄
  • 吳曾
  • 17244字
  • 2015-12-26 23:51:13

一擲賭乾坤

韓退之《鴻溝》詩云:“真成一擲賭乾坤。”蓋用李太白詩:“天地賭一擲,未能忘戰(zhàn)爭。”

故鄉(xiāng)七十五長亭

杜牧之《齊安城樓》詩云:“嗚咽江樓角一聲,微陽瀲瀲落寒汀。不用憑欄苦回首,故鄉(xiāng)七十五長亭。”蓋用李太白《淮陰書懷詩》:“沙墩至梁苑,七十五長亭。”

野火燒不盡

白樂天以詩謁顧況,況喜其《咸陽原上草》詩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余以為不若劉長卿“春入燒痕青”之句,語簡而意盡。

花冥冥

元微之《憶靈之詩》云:“奇樹花冥冥。”蓋本杜詩“樹攪離思花冥冥”也。而韋蘇州亦有“冥冥花正開”,“東方欲曙花冥冥”之句。

但令在舍相對貧

王建《遠將歸》云:“但令在舍相對貧,不向天涯金繞身。”戎昱《長安秋夕》詩云:“遠客歸去來,在家貧亦好。”建蓋用昱語耳。昱,德宗建中時人;建,文宗太和中人。

桃花亂落如紅雨

李長吉有“桃花亂落如紅雨”之句,以此名世。余觀劉禹錫詩云:“花枝滿空迷處所,搖落繁英墜紅雨。”劉、李同出一時,決非相為剽竊。

目極千里傷春心

陸士衡《樂府》:“游客春芳林,春芳傷客心。”杜子美:“花近高樓傷客心。”皆本屈原:“目極千里傷春心。”

漁梁渡頭爭渡喧

岑參《巴南舟中夜書事》詩云:“渡口欲黃昏,歸人爭渡喧。”蓋用孟浩然詩耳。浩然有《夜歸鹿門寺歌》云:“山寺鳴鐘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多病故人疏

唐包佶《嶺下臥疾,寄劉長卿詩》云:“唯有貧兼病,能令親愛疏。”蓋用孟浩然“多病故人疏”,與杜子美“故知貧病人須棄,能使韋郎跡也疏。”

船如天上坐人似鏡中行

《潘子真詩話》云:“山谷言:‘船如天上坐,人似鏡中行’;又‘船如天上坐,魚似鏡中懸。’沈云卿詩也。杜子美詩云,‘春水船如天上坐’,祖述期之語也,繼之以‘老年花似霧中看’,蓋觸類而長之。”余以云卿之詩,蓋源于王逸少《鏡湖》詩所謂“山陰路上行,如在鏡中游”之句。然李白《入青溪山》詩亦云:“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雖有所襲,然語益工也。

鶯語丁寧

唐楊巨源《早春詩》云:“馬路經(jīng)歷應(yīng)須遍,鶯語丁寧已怪遲。”蓋效法子美所謂:“莫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

幾處笙歌幾處愁

唐章孝標《八月詩》云:“徙倚仙居繞翠樓,分明宮漏靜兼秋。長安夜夜家家月,幾處笙歌幾處愁。”唐裴交泰《長門怨》詩云:“自閉長門經(jīng)幾秋,羅衣濕盡淚還流。一種蛾眉明月夜,南宮歌管北宮愁。”與前詩絕相類。

谷雨杏花稀

唐李嘉《春思詩》:“清明桑葉少,谷雨杏花稀。”乃悟周樸詩:“曉來山鳥鬧,雨過杏花稀。”

未臘山梅樹樹花

杜牧之詩:“經(jīng)冬野菜青青色,未臘山梅樹樹花。”許渾詩:“未臘梅先實,經(jīng)春草自薰。”渾雖用牧意,然終不能及也。

授圖黃石老學(xué)劍白猿翁

《潘子真詩話》云:“杜牧之《題李西平宅》云:‘授圖黃石老,學(xué)劍白猿翁。’庾信作《宇文盛墓志》所謂:‘授圖黃石,不無師表;學(xué)劍白猿,遂傳風旨。’”然余讀李太白《贈宋中丞詩》云:“白猿慚劍術(shù),黃石借兵符。”則太白亦嘗用之矣。

還山弄明月

東坡《虔州八境圖》:“回峰亂嶂郁參差,云外高人世得知。誰向空中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詩。”徐鼎臣《搜神記》云:“都陽山中有木客,秦時采木者。食木實,遂得不絕,時就民間飲酒。為詩一章云:‘酒盡君莫沾,壺傾我當發(fā)。城市多囂塵,還山弄明月。’”東坡蓋用此也。然唐劉長卿有《龍門八詠》,其《七渡水》詩云:“日暮下山來,千山暮鐘發(fā)。不如波上棹,還弄山中月。伊水連白云,東南遠明滅。”乃知“還山弄明月”,唐人已言之矣。

退之全用《列子》文

韓退之《雜說》云:“昔之圣人,其首有若牛者,其形有若蛇者,其喙有若鳥者,其貌有若蒙亻其者。彼皆貌似而心不同焉。可謂之非人耶?有平脅曼膚,顏如渥丹,美而很者。其面則人,其心則禽獸。又烏可謂之人耶?”余按,《列子》稱“包犧氏、女媧氏、神農(nóng)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而有大圣之德。夏商桀紂,魯威楚穆。狀貌七竅,皆同于人,而有禽獸之心。而眾人守一以求至智,未可幾也。”乃知退之全用此文。

愁殺人

唐朱放《送魏校書詩》云:“長恨江南足別離,幾回相送復(fù)相隨。楊花撩亂撲流水,愁殺行人知不知。”李益《隋堤》詩云:“碧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苑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望,吹起楊花愁殺人。”李蓋學(xué)朱也,然二詩皆佳。

詠婦人多以歌舞為稱

古今詩人詠婦人者,多以歌舞為稱。梁元帝《妓應(yīng)令詩》云:“歌聲隨澗響,舞影向池生。”劉孝綽《看妓詩》云:“燕姬能妙舞,鄭女愛清歌。”北齊蕭放《冬夜對妓詩》云:“歌還團扇后,舞出妓行前。”洪執(zhí)恭《觀妓詩》云:“合舞俱回雪,分歌共落塵。”陳陰鏗《侯司空宅詠妓詩》云:“鶯啼歌扇后,花落舞衫前。”陳劉刪亦云:“山邊歌落日,池上舞前溪。”庾信《和趙王看妓詩》云:“綠珠歌扇薄,飛燕舞衫長。”江總《看妓詩》云:“并歌時轉(zhuǎn)黛,息舞暫分香。”隋盧思道《夜聞鄰妓詩》云:“怨歌聲易斷,妙舞態(tài)難雙。”陳李元操《春園聽妓詩》云:“紅樹搖歌扇,綠珠飄舞衣。”釋法宣《觀妓詩》云:“舞袖風前舉,歌聲扇后嬌。”王績《詠妓詩》云:“早時歌扇薄,今日舞衫長。”劉希夷《春日閨人詩》云:“池月憐歌扇,山云愛舞衣。”以歌對舞者七,以歌扇對舞衣者亦七。雖相沿以起,然詳味之,自有工拙也。杜子美取以為艷曲云:“江清歌扇底,野曠舞衣前。”

花應(yīng)解笑人無窮事有限身

唐李敬方《歡醉詩》云:“不向花前醉,花應(yīng)解笑人。只應(yīng)連夜雨,又過一年春。日月無窮事,區(qū)區(qū)有限身。若非杯酒里,何以寄天真。”杜子美絕句云:“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莫悲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二詩雖相沿,而杜則尤工者也。世所傳“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之句,蓋出于敬方云。

洞房懸月影高枕聽江流

張說有《深度驛詩》云:“洞房懸月影,高枕聽江流。”杜子美用其意,見于《客夜篇》云:“入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

雞三號

韓退之詩:“雞三號,更五點。”蓋雞必三號而后天曉耳。故杜子美《雞詩》亦云:“紀德名標五,初鳴度必三。”

獨鵲裊庭柯

錢內(nèi)翰希白《晝景詩》:“雙蜻上簾額,獨鵲裊庭柯。”裊字最其所用意處也。然韋蘇州《聽鶯曲》云:“有時斷續(xù)聽不了,飛去花枝猶裊裊。”趙嘏詩云:“語風雙燕立,裊樹百勞飛。”錢意韋、趙已先用。張文潛亦有“啄雀踏枝飛尚裊”之句。

兩蝸角

白樂天云:“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后之使蝸角事悉稽之,而偶對各有所長。呂吉甫云:“南北戰(zhàn)爭蝸兩角,古今興廢貉同邱。”山谷云:“千里追奔兩蝸角,百年得意大槐宮。”又云:“功名富貴兩蝸角,險阻艱難一酒杯。”洪龜父云:“一朝厭蝸角,萬里騎鯨背。”

誰謂天地寬

孟東野:“出門如有礙,誰謂天地寬。”吳處厚以渠器量褊窄,言乃爾。余以東野取法杜子美“每愁悔吝生,如覺天地窄”之句。

韓退之春雪詩

韓退之《春雪》詩:“拂花輕尚起,落地暖初消。”秦韜玉《雪詩》云:“片才落地輕輕陷,力不禁風旋旋消。”王定民《雪詩》:“天邊密勢來猶濕,地上微和積易消。”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順風來者怨

東坡《泗州僧伽塔》詩:“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順風來者怨。若使人人禱輒應(yīng),造物應(yīng)須日千變。”張文潛用其意,別為一詩云:“南風霏霏麥花落,豆田漠漠初垂角。山邊半夜一犁雨,田父高歌待收獲。雨多瀟瀟蠶簇寒。蠶婦低眉憂繭單。人生多求復(fù)多怨,天公供爾良獨難。”

天北極殿中間

王直方《詩話》,記徐師川《紫宸早朝》詩內(nèi)一聯(lián)云:“黃氣遠臨天北極,紫宸位在殿中央。”以余觀之,乃全是杜子美“玉幾猶來天北極,朱衣只在殿中間”一聯(lián)也。

飛鳥外夕陽西

張文潛詩云:“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蓋用郎土元《送楊中丞和番詩》耳。郎詩云:“河源飛鳥外,雪嶺大荒西。”

韓退之喜雪詩

韓退之《喜雪獻裴尚書詩》云:“喜深將策試,驚密仰檐窺。”又云:“氣嚴當酒暖,灑密聽窗知。”荊公全用以為一聯(lián)云:“借問火城將策試,何如雪屋聽窗知。”

一樹高花明遠村

“田家汩汩流水渾,一樹高花明遠村。云意不知殘照好,欲將微雨送黃昏。”鄭毅夫詩也。“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蘇子美詩也。第二句相類,然皆清絕可愛。

石燕泥龍

周庾信《喜晴》詩:“已歡無石燕,彌欲棄泥龍。”又《初晴》詩云:“燕燥還為石,龍殘更是泥。”此意凡兩用,然前一聯(lián)不及后一聯(lián)也。乃知杜子美“紅豆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斡旋句法所本。

春風自是人間客

《侯鯖錄》載:“裕陵喜晏叔原《與鄭俠絕句》云:‘小白長紅又滿枝,筑球場外獨支頤。春風自是人間客,主管繁花得幾時。’”然山谷少時有《感春》詩云:“風光不長妍,如客暫時寓。”則晏意山谷已道之矣。

自是桃花貪結(jié)子錯教人恨五更風

陳輔之《詩話》,記荊公喜王建宮詞“樹頭樹底覓殘紅,一片西飛一片東。自是桃花貪結(jié)子,錯教人恨五更風。”韓子蒼反其意,而作詩送葛亞卿曰:“劉郎底事去匆匆,花有深情只暫紅。弱質(zhì)未應(yīng)貪結(jié)子,細思須恨五更風。”

《詠叔孫通詩》

宋景文《詠叔孫通詩》云:“馬上功成不喜文,叔孫綿強經(jīng)綸。諸君可笑貪君賜,便許當時作圣人。”王逢原《詠叔孫通》,亦用此意云:“弟子由來亦未純,異時得失亦頻頻。一官所買知多少,便議先生作圣人。”其用意正同。今《荊公集》亦載宋詩,非也。

魚遺子鹿引は

唐吳子華詩云:“暖漾魚遺子,晴游鹿引は。”乃悟山谷詩“河天月暈魚分子,桐葉風微鹿養(yǎng)茸”所自。

鱸肥人膾玉甘熟客分金

蘇子美詩:“笠澤鱸肥人膾玉,洞庭甘熟客分金。”呂吉甫詩:“魚出清波庖膾玉,菊含寒露酒浮金。”呂勝于蘇,蓋“人”、“客”兩字雖無亦可。

姬人薦初醞幼子問殘疾

江總《衡州九日》詩:“姬人薦初醞,幼子問殘疾。”故杜子美取其意以為《遣悶》云:“老妻憂坐痹,幼女問頭風。”

傀儡

唐梁《詠木老人》詩:“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fā)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世中。”《開天傳信記》稱明皇還蜀,嘗以為誦,而非明皇所作也。觀山谷詩:“世間盡被鬼神誤,看取人間傀儡棚。煩惱自無安腳處,從他鼓笛弄浮生。”蓋用意也。

鳥歸花影動魚沒浪痕圓

前輩好稱僧悟清“鳥歸花影動,魚沒浪痕圓。”以為句意皆新。然余讀梁沈君攸《臨水》詩云,“花落圓紋出,風急細流翻。”乃知“魚沒浪痕圓”所自。

鷓鴣飛上越王臺

唐竇鞏有《南游感興》詩:“傷心欲問當時事,惟見江流去不回。日暮東風春草綠,鷓鴣飛上越王臺。”蓋用李太白《覽古詩》意也。李云:“越王句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可人惟有秦淮月出沒娟娟波浪中

參寥詩:“可人惟有秦淮月,出沒娟娟波浪中。”東坡《送蜀僧》詩:“當時半破峨眉月,還在平羌江水中。”二意偶同,而東坡乃用李白詩。

禪心竟不起

唐僧皎然《答李季蘭詩》云:“天女來相試,將花欲染衣。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乃悟參寥《答杭妓詩》:“禪心已作沾泥絮,肯逐東風上下狂。”

隔花催喚打魚人

劉貢父《詩話》,載花蕊夫人宮詞云:“廚船進食蔟時新,列坐無非侍從臣。日午殿頭宣索膾,隔花催喚打魚人。”余觀王建《宮詞》云:“御廚進食索時新,每到花開即苦春。白日臥多嬌似病,隔簾教喚女醫(yī)人。”不惟第一句同,而末章詞意,皆相緣以起也。

高懷猶有故人知

陳無已有《山谷草書絕句》:“當年闕里與論詩,歲晚河山斷夢思。妙質(zhì)不為平世用,高懷猶有故人知。”末后兩句,乃合荊公《思王逢原》詩:“妙質(zhì)不為平世得,微言但有故人知。”

成梟而牟呼五白

杜子美《今夕行》:“憑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梟盧。”學(xué)者謂杜用劉毅、劉裕東府ヅ蒲事。雖杜用此,然屈原《招魂》已嘗云:“成梟而牟呼五白。”

寒食疾風甚雨

《荊楚歲時記》:“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王君玉詩:“疾風甚雨青春老,瘦馬疲牛綠野深。”頃又見周知微詩稿云:“疾風甚雨悲游子,峻嶺崇山非故鄉(xiāng)。”張文潛詩云:“荒山野水非吾土,寒食清明似去年。”

萬年枝

唐上官儀《詠雪詩》:“幸因千里雁,還繞萬年枝。”謝玄暉《中書省》詩:“風動萬年枝。”晏元獻詩:“萬年枝上凝煙動,百子池邊瑞日長。”盧多遜《新月》詩:“太液池邊看月時,好風吹動萬年枝。”王維《史館山池》云:“春池百子內(nèi),芳樹萬年余。”皆用此也。萬年枝,江左謂之冬青,惟禁中則否。韓子蒼《冬青》詩云:“雖宮見爾近天墀,雨露常私養(yǎng)種時。惆帳一株嵐霧里,無人識是萬年枝。”百子池,見《西京雜記》:“戚夫人侍高祖,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何晏《景福殿賦》:“綴以萬年。”注引晉《宮闕銘》曰:“華林園萬年樹十四株。”

問花花不語

東坡《吉祥寺賞花,寄陳述古》詩云:“仙花不用剪刀裁,國色初酣卯酒來。太守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南部新書》記嚴惲詩:“春光冉冉歸何處,更向花前把一杯。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東坡全用此兩句也。惲字子重,能詩,與杜牧善。

夢中身夢外身

山谷嘗自贊其真曰:“似僧有發(fā),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耳。”蓋亦取詩僧淡白《寫真詩》耳。淡白云:“已覺夢中夢,還同身外身。堪嘆余兼爾,俱為未了人。”

兩山排闥送青來

荊公詩云:“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蓋本五代沈彬詩:“地隈一水巡城轉(zhuǎn),天約群山附郭來。”彬又本唐許渾“山形朝闕去,河勢抱關(guān)來”之句。

太液披香

《西清詩話》記荊公《賞花釣魚詩》:“披香殿上留珠輦,太液池邊送玉杯。”都下翌日競以公用柳耆卿詞“太液波翻,披香簾卷”之語。余讀唐上官儀《初春》詩:“步輦出披香,清歌臨太液。”乃知上官儀已嘗對之,豈始耆卿耶?隋庾信賦:“宜春苑中春已歸,披香殿里作春衣。”長安有宜春宮,此又以宜春對披香矣。

謝惠含桃謝惠茶詩

韓致光,昭宗時以翰林承旨謫嶺表。道湖南,謝人惠《含桃詩》,末章云:“金鑾歲歲長宣賜,忍淚看天憶帝都。”自注云:“每歲初進之后,先宣賜學(xué)士。”韓子蒼《謝人惠茶》云:“白發(fā)前朝舊史官,風爐煮茗暮江寒。蒼龍不復(fù)從天下,拭淚看君小鳳團。”自注云:“史官月賜龍團。”意雖本致光而語工。

門雀屋烏宣室茂陵

張?zhí)煊X既相,《謝表》有云:“十年去國,門前之雀可羅;一日歸朝,屋上之烏亦好。”徽宗親題于所御扇。然丁晉公詩固嘗云“屋可占烏曾貴仕,門堪羅雀稱衰翁”矣。王元之《黃州上任謝表》云:“宣室鬼神之問,敢望生還;茂陵封禪之書,已期身后。”亦出于杜子美“竟無宣室召,徒有茂陵求”之語。前輩不以為嫌者,蓋文勢事情,自須如此也。

相望落落如星辰

王直方《詩話》謂:“東坡《送李公擇》云:‘有如長庚月,到曉不收明。’《贈參寥》云;‘故人各在天一角,相望落落如星辰。’《任師中挽詞》云:‘相看半作星辰?jīng)],可憐太白與殘月。’而蘇黃門《送退翁守懷安》,亦云:‘我懷同門客,勢若曉天星。’其后學(xué)者,尤多用此。”以上皆王說。余按,《古樂府》:“兩頭纖纖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膊膊雞初鳴,磊磊落落向曙星。”故劉夢得作《韋處厚集序》亦云:“古今相望,落落然如騎星辰。”乃知二蘇所用,本《古樂府》。豈直方忘之耶?

猿啼三聲淚沾衣

《川峽記行者歌》曰:“巴東三峽猿鳴悲,猿啼三聲淚沾衣。”故《古樂府》有“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陳蕭詮《夜猿啼》詩斷章云:“別有三聲淚,沾裳竟不窮。”故子美詩:“聽猿實下三聲淚。”

身輕一鳥過

《歐陽文忠公詩話》:“陳公時得《杜集》,至蔡都尉‘身輕一鳥’,下脫一字。數(shù)客補之,各云疾、落、起、下,終莫能定。后得善本,乃是過字。”其后東坡詩“如觀老杜飛鳥句,脫字欲補知無緣”;山谷詩“百年青天過馬翼”;東坡詩“百年同過鳥”;皆從而效之也。余見張景陽詩云:“人生瀛海內(nèi),忽如鳥過目。”則知老杜蓋取諸此。況杜又有《貽柳少府》詩:“余生如過鳥。”又云:“愁窺高鳥過。”景陽之詩,梁氏取以入選。杜《贈驥子》詩,“熟精文選理”,則其所取,亦自有本矣。如《贈韋左丞》詩,皆仿鮑明遠《東武吟》:“主人且勿喧,賤子歌一言。”然古《詠香爐》詩:“四座且勿喧,愿聽歌一言。”

牛帶寒鴉過別村

張蕓叟詩:“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與東坡所記蘇叔黨詩,“葉隨流水歸何處,牛帶寒鴉過別村”,與張詩相類。

學(xué)詩如學(xué)仙時至骨自換

鮑慎由《答潘見素》詩云:“學(xué)詩比登仙,金膏換凡骨。”蓋用陳無己答秦少章“學(xué)詩如學(xué)仙,時至骨自換”之句。

水從樓前來中有美人淚

晁元忠《西歸》詩:“安得龍山潮,駕回安河水。水從樓前來,中有美人淚。”山谷和答云:“熱避惡木陰,渴辭盜泉水。曾回勝母車,不落抱玉淚。”韓子蒼取其意以代葛亞卿作詩云:“君住江濱起柁樓,妾居海角送潮頭。潮中有妾相思淚,流到樓前更不流。”唐孫叔向有《經(jīng)昭應(yīng)溫泉詩》云:“一道泉流繞御溝,先皇曾向此中游。雖然水是無情物,也到宮前咽不流。”子蒼末句,乃用孫語。

到海止十里過山應(yīng)萬重

《青箱雜記》謂:“寇萊公少時,有詩送人云:‘到海止十里,過山應(yīng)萬重。’遂兆晚年之讖。”余以為非是,蓋萊公效于武陵詩耳。于《別故人》云:“過楚水千里,到秦山幾重。”然《國史萊公本傳》乃云:“準至雷州,吏以《圖經(jīng)》獻。視其四至,云:東南門至海岸十里。準恍然曰:‘吾少時有云:到海十里,過山應(yīng)萬重。豈偶然耶?’”所載與《青箱雜記》不同。

金鴨無煙卻有香

秦少章詩:“燭花漸暗人初睡,金鴨無煙卻有香。”魏道輔詩:“博山燒沉水,煙盡氣不滅。日墓白門前,楊花散成雪。”與少章詩意同。

友于

洪駒父《詩話》謂:“世以兄弟為友于,子姓為貽厥,歇后語也。杜子美詩云:‘山鳥山花皆友于。’子美未能免俗,何耶?”予以為不然。按,《南史》:“劉湛友于素篤。”《北吏》:“李謐事兄,盡友于之誠。”故陶淵明詩云:“一欣侍溫顏,再喜見友于。”子美蓋有所本耳。子美上太常張卿詩亦云:“友于皆挺拔。”

橫陳

荊公詩:“日高青女尚橫陳”,“潮回洲渚得橫陳”。橫陳二字,首見《楞嚴經(jīng)》及宋玉《諷賦》。前輩以用“橫陳”始于荊公,非也。陸龜蒙《薔薇》詩云:“倚墻當戶自橫陳,致得貧家似不貧。”沈約《夢見美人》詩云:“立望復(fù)橫陳,忽覺非在側(cè)。”見《玉臺新詠》。

據(jù)槁梧

荊公詩:“各據(jù)槁梧同不寐,偶然聞雨落階除。”唐李嘉詩:“據(jù)梧聽好鳥,行藥寄名花。”《莊子》:“據(jù)槁梧而暝。”

崔護詩

唐獨孤及《和贈遠詩》云:“憶得去年春風至,中庭桃李映瑣窗。美人瑟瑟對芳樹,玉顏亭亭與花雙。今年新花如舊時,去年美人不在茲。借問離居恨深淺,祗應(yīng)獨有庭花知。”此詩與崔護詩意無異。

幾度雨來成惡熱一番風過有新涼

李太白詩云:“幾度雨來成惡熱,一番風過有新涼。”劉莘老子劉企,字斯立,《龍山寺詩》亦云:“急雨欲來先暑氣,涼風已過卻秋聲。”詩意雖同,然皆佳句。

青裙白面初相識

陳去非《茶花》詩后兩句云:“青裙白面初相識,十月茶花滿路開。”蓋用白樂天《江岸梨花》詩意:“梨花有思緣和葉,一樹江頭惱殺君。最似霜閨少年婦,白妝素面碧紗裙。”

手滑

蘇子由《龍川別志》:“慶歷中,劫盜張海將過高郵,知軍姚仲約度不能御。喻軍中富民,出金帛,市牛酒,使人迎勞,且厚遺之。海悅徑去,不為暴。富鄭公議欲誅仲約,范文正欲宥之。爭于上前,仁宗從之。富公慍曰:‘方今患法不舉,而多方沮之,何以整眾?’范公密告之曰:‘祖宗以來,未嘗輕殺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輕壞之?且吾與公在此,同僚之間,同心者有幾?雖上意亦未知所定也,而輕導(dǎo)人主以誅戮臣下。他日手滑,雖吾輩亦未敢自保也。’富公終不以為然。及二公跡不安,范公出按陜西,富公出按河北,范公因自乞守邊。富公自河北還,及國門,不許入。未測朝廷意,比夜彷徨不能寐,繞床嘆曰:‘范六丈,圣人也。’”余考《資治通鑒》:“唐武宗賜劉宏逸、薛季棱死,又遣使就潭州誅楊嗣復(fù)及李玨。杜奔馬而見李德裕曰:‘天子少年新即位,茲事不宜手滑。’德裕因與崔珙、崔鄲、陳夷行三上奏,乃釋之。”乃知范公所言者,楊嗣復(fù)等公案耳。世有肆行胸臆者,多以紙上語為不足用。以今觀之,是否益可見矣。

睹木興嘆

魏文帝《柳賦》:“在余年之二七,植斯柳乎中庭。始圍寸而高尺,今連拱而九成。”桓溫北伐,經(jīng)金城,見為瑯琊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乃知睹木而興嘆,代有之矣。按,《廣人物志》載:“蘇年五歲,裴談過其父。試誦庾信《枯樹賦》,題避談字,易其韻曰:‘昔年移柳,依依漢陰。今看搖落。凄愴江潯。樹猶如此,人何以任?’”交忠公詩云:“人昔共游今孰在,樹猶如此我何堪?”荊公詩:“道人從南來,問松我東岡。舉手指屋脊,云今如許長。”劉斯立詩云:“麥垅漫漫宿稿黃,新苗寸寸未禁霜。手中馬棰余三尺,想見歸時如許長。”意皆相沿以生也。

金谷樓危到地香

前輩稱宋莒公《賦落花》詩,其警句有“漢皋佩冷臨江失,金谷樓危到地香”之句。蓋本于唐張泌《惜花》詩:“看多記得傷心事,金谷樓前委地時。”其弟景文公同賦云:“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亦本于李賀《殘絲曲》云:“落花起作回風舞,榆莢相催不知數(shù)。”

春在先生杖屨中

《西清詩話》記周邦彥《祝壽詩》:“化行禹貢山川外,人在周公禮樂中。”余以為此乃模寫東坡《刁景純藏春塢》詩:“年拋造物甄陶外,春在先生杖屨中”是也。

小雨斑斑

文忠公詩:“小雨斑斑作燕泥。”東坡詩:“小雨斑斑未作泥。”山谷詩:“潤花小雨斑斑。”

一意兩用

樂天:“自從苦學(xué)空門法,鎖盡平生種種心。唯有詩魔降未得,每逢風月一閑吟。”又云:“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萬緣皆已銷,此病獨未去。”此意凡兩用也。太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又云:“獨酌勸孤影。”此意亦兩用也。然太白本取淵明“揮杯勸孤影”之句。

蜀葵

劉禹錫《嘉話》載陳標《蜀葵》詩:“能共牡丹爭幾許,得人憎處只緣多。”《雜俎》載:“貞元中,牡丹已多。”柳渾詩言:“近來無奈牡丹何,數(shù)十千錢買一窠。今朝始得分明見,也共戎葵較幾多。”二詩意相似。

屋檐斜入一枝低

唐張謂詩:“櫻桃解結(jié)垂檐子,楊柳能低入戶枝。”乃悟林和靖《梅》詩“屋檐斜入一枝低”之句所本。

秋去暑無權(quán)

張文潛《明道雜志》記一詩云:“秋去暑無權(quán)。”以為意新而韻工。子見邵堯夫云:“春陽得權(quán)故多旱,秋陰得權(quán)故多雨。”

醉鄉(xiāng)間處日月鳥語花間管弦

蔡絳《西清詩話》云:“黃魯直貶宜州,謂其兄元明曰:‘庭堅筆老矣,始悟抉章摘句為難。要當于古人不到處留意,乃能聲出眾上。’元明問其然,曰:‘庭堅六言近詩:醉鄉(xiāng)間處日月,鳥語花間管弦是也。’此優(yōu)入詩家藩閫,宜其名世如此。”以上皆蔡語。余按,此說出于魯直,是否雖未敢必,然上句本于唐皇甫松“醉鄉(xiāng)日月”發(fā)之,下句本于唐崔《應(yīng)制》詩:“庭際花飛錦繡合,枝間鳥囀管弦同。”

門外綠楊春系馬床前紅燭夜呼盧

晏叔原長短句云:“門外綠楊春系馬,床前紅燭夜呼盧。”蓋用樂府《水調(diào)歌》云:“戶外碧潭春洗馬,樓前紅燭夜迎人。”然叔原之辭甚工。

云破月來花弄影

張子野長短句,“云破月來花弄影”,往往以為古今絕唱。然予讀古樂府《唐氏瑤暗別離》云:“朱弦暗斷不見人,風動花枝月中影。”意子野本此。

應(yīng)聲蟲

陳正敏《遁齋閑覽》載:“楊π中年得異疾,每發(fā)言應(yīng)答,腹中有小聲效之。數(shù)年間,其聲寢大。有道士見而驚曰:‘此應(yīng)聲蟲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讀《本草》,遇蟲不應(yīng)者,當取服之。’π如言,讀至雷丸。蟲忽無聲。乃頓餌數(shù)粒,遂愈。正敏其后至長汀,遇一丐者,亦有是疾,環(huán)而觀者甚眾。因教之使服雷丸,丐者謝曰:‘某貧,無他技,所以求衣食于人者,唯藉此耳。’”以上皆陳所記。予讀唐張《朝野僉載》云:“洛州有士人患應(yīng)病,語即喉中應(yīng)之。以問善醫(yī)張文仲,張經(jīng)夜思之,乃得一法,即取《本草》令讀之,皆應(yīng),至其所畏者,即不言。仲乃錄,取藥合和為丸,服之,應(yīng)時而止。”乃知古有是事。

草忘憂花含笑

《冷齋夜話》云:“丁晉公‘草解忘憂憂底事,花能含笑笑何人。’不若東坡‘花如識面長含笑,鳥不知名時自呼。’”然丁詩本取唐人徐振雷《塘》詩:“花憶所為猶自笑,草知無道更應(yīng)荒。”《毛詩》:“焉得諼草。”釋者以諼草可以解人之憂耳。今丁詩乃以草憂底事,何邪?然善論詩者,不當如此。

回眸一笑百媚生

白樂天《長恨歌》云:“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蓋用李太白《應(yīng)制清平樂詞》云:“女伴莫話孤眠,六宮羅綺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游教在誰邊。”

身事未知何日了

近時稱陳去非詩:“案上簿書何日了,樓頭風月又秋來”之句。或者曰:“此東坡‘官事無窮何日了,菊花有信不吾欺’耳。”予以為本唐人羅鄴《仆射陂晚望》詩:“身事未知何日了,馬蹄唯覺到秋忙。”

舜不窮其民論

元中,省試《舜不窮其民論》,劉棠召美首選。其警句云:“桀紂以淫虐窮,幽以貪殘窮,厲以監(jiān)謗窮,戰(zhàn)國以侵伐窮,秦皇以督責窮,漢武以奢侈窮,晉以劉石窮,隋以巡幸窮,明皇以隱戶剩田窮,德宗以間架稅屋窮。”東坡見之,大加嘆賞。以其不類時文,因以“劉窮”呼之。然予以劉召美此意,本孫樵耳。孫樵《與賈秀才書》云:“揚雄以《法言》、《太玄》窮,元結(jié)以《浯溪碣》窮,陳拾遺以《感遇詩》窮,王勃以《宣尼廟碑》窮,玉川子以《月蝕》詩窮,杜甫、李白、王江寧,皆相望于窮者也。”

望斗氣沈龍已化置芻人去榻猶懸

豫章事實,王勃序之詳矣。題詠此邦者,往往采之。晏元獻云:“望斗氣沈龍已化,置芻人去榻猶懸。”陶邕州云:“劍待張華時已晚,榻延徐孺禮應(yīng)疏。”此二聯(lián)全是“龍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陳蕃之榻”也。宋綬公垂云:“江涵帝子飛閣,山際真君鶴馭天。”不襲陳跡,甚可嘉也。

處事無心覺累輕

東萊先生呂居仁詩云:“忍窮有味知詩進,處事無心覺累輕。”李成季已嘗云:“靜疑多事非求福,老覺無心勝攝生。”二詩雖相似,然皆佳作也。

春水碧于天

溫庭筠《樂府》:“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皮日休《松陵集》詩云:“漢水碧于天,南荊廓然秀。”豫章取以作《演雅》云:“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鷗閑似我。”

蓬生麻中

荀卿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氵。”蓋本于曾子《制言》曰:“蓬生麻中,不扶乃宜;白沙在泥,與之皆黑。”

畜不吠之狗

東坡《上神宗書》曰:“養(yǎng)貓以待鼠,不可以無鼠而畜不捕之貓;畜狗以防奸,不可以無奸而畜不吠之狗。”蓋取《北史宋游道傳》:“楊遵彥曰:‘譬之畜狗,本取其吠。今以數(shù)吠殺之,恐將來無復(fù)吠狗。’”

開簾風動竹

唐李益《竹窗聞風早發(fā)寄司空曙》詩云:“微風驚暮坐,窗牖思悠哉。開門復(fù)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上苔。幸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異聞集霍小玉傳》,作“開簾風動竹”。改一風字,遂失詩意。然此句乃襲《樂府華山畿詞》耳。詞云:“夜相思,風吹窗簾動,言是所歡來。”《通典》云:“江南以情人為歡。”

山流細沫擁浮花

沈君攸《羽觴飛上苑》云:“石徑斷絲闌蔓草,山流細沫擁浮花。”《外史禱杌》載張詩:“墻頭細雨垂纖草,水面回風聚落花。”蓋本于沈耳。

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

江文通有《擬湯惠休詩》云:“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蓋用魏文帝《秋胡行》云:“朝與佳人期,日夕殊不來。”梁武帝《鼓角橫吹曲》云:“日落登雍臺,佳人殊未來。”梁沈約《洛陽道》云:“佳人殊未來,薄暮空徙倚。”二人所用,又襲江也。江,齊人。

啼猿樹

杜詩:“影著啼猿樹,魂飄結(jié)蜃樓。”蓋用盧照鄰《巫山高》云:“莫辨啼猿樹,徒看神女云。”

時送紅梅一陣香

李方叔喜吳可小詩:“東風可是閑來往,時送紅梅一陣香。”殊不知張蕓叟《酴》詩亦云:“晚風亦自知人意,時去時來管送香。”

谷口未斜日數(shù)峰生夕

蔡絳《西清詩話》取善權(quán)“谷口未斜日,數(shù)峰生夕陰”之句。然唐宋之問詩云:“日落西山陰,眾草起寒色。”權(quán)實取此。沈約《登玄暢樓》詩亦云:“云生嶺乍黑,日下溪半陰。”宋景文公《過行慶關(guān)》詩云:“云生全嶺失,日隱半崖陰。”宋全用沈詩也。梁庾肩吾詩云:“塵飛遠騎沒,日徙半峰寒。”庾、沈同時人。

臨清流而賦詩

陶淵明《歸去來辭》云:“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蓋用嵇叔夜《琴賦》云:“背長林,翳華芝。臨清流,賦新詩。”

日月跳躑

元微之《遣興》云:“日月東西跳。”又云:“光陰本跳躑。”又《答胡靈之詩序》云:“日月跳躑,于今行二十年矣。”幾與退之“日月如跳丸”大同小異也。杜牧之《寄韓》又云:“跳丸日月十經(jīng)秋。”又《送孟池》云:“月于何處去,日于何處來?跳丸相趁走。”蓋用退之意。元微之《憶遠曲》云,“水中書字無字痕”;白樂天《新昌新居》云,“浮榮水畫字”,意又相類。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顧況喜白樂天《送友人原上草》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乃是李太白《瀑布》詩:“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堯舜性仁賦

劉輝《堯舜性仁賦》,其警句曰:“靜而延年,獨高五帝之壽;動而有勇,形為四罪之誅。”蓋本于范正公《堯舜率天下以仁賦》:“內(nèi)睦九族,善鄰之志咸和;外黜四兇,有勇之風遐振。”

滿地江湖春入望連天章貢水爭流。

徐師川有《陪李泰發(fā)登洪川南樓》詩云:“十年不復(fù)上南樓,直為干戈作遠游。滿地江湖春入望,連天章貢水爭流;青云聊爾居金馬,紫氣還應(yīng)射斗牛。公是主人身是客,舉觴登望得無愁。”唐劉長卿有《和樊使君登潤州城樓》詩云:“山城迢遞敞高樓,露冕吹鐃居上頭。春草連天隨北望,夕陽浮水共東流;江田漠漠全吳地,野樹蒼蒼故楚州。王粲尚為南郡客,別來何處更銷憂。”徐之詩絕類長卿,其間一聯(lián),如出一手也。然宋仲安有《放船下湖口》詩云:“此地側(cè)身徒北望,余生乘興復(fù)東流。乃是全用劉詩也。

韓退之學(xué)文而及道

程正叔云:“韓退之晚年所為文,所得甚多。學(xué)本是修德,有德然后有言。退之卻是倒學(xué)了。因?qū)W文求所未至,遂亦有所得。”然此意本吳子經(jīng)耳。子經(jīng)《法語》曰:“古之人好道而及文,韓退之學(xué)文而及道。”子經(jīng)名孝宗,歐陽文忠公嘗有詩送吳生者也。荊公與之論文甚著。臨川人。

衰顏紅易借發(fā)短白難遮

程文簡公有《飲酒載花》詩云:“衰顏紅易借,發(fā)短白難遮。”乃知陳無己“發(fā)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蓋本諸此。

定命論

東陽胡百能《跋邵德升分定錄》云:“先君嘗言:人生所享厚薄,各有定分。世有以智力取者,自謂己能,往往不顧名義。殊不知皆其分所固有,初不可毫末加也。所可加者,徒得小人之名而不悟,悲夫。百能佩服斯訓(xùn),未嘗不以語朋舊也。”以上皆胡百能說。予按,宋顧凱之常以為人稟命有定分,非智力所移。唯應(yīng)恭己守道,信天任運;而暗者不達,妄意僥幸。徒虧雅道,無關(guān)得喪。乃以其意,命弟子原著《定命論》以釋之。乃知胡所說,凱之之意也。

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

東坡作《定風波序》云:“王定國歌兒曰柔奴,姓宇文氏。定國南遷歸,余問柔:‘廣南風土,應(yīng)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因用其語綴詞云:‘試問嶺南應(yīng)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余以此語本出于白樂天,東坡偶忘之耳。白《吾土詩》云:“身心安處為吾土,豈限長安與洛陽。”又《出城留別詩》云:“我生本無鄉(xiāng),心安是歸處。”又《重題》詩云:“心泰身寧是歸處,故鄉(xiāng)獨可在長安。”又《種桃杏》詩云:“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天際識歸舟

梁王僧孺《中川長望》詩云:“岸際樹難辨,云中鳥易識。”蓋全用謝玄暉“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而不及也。梁元帝詩云:“遠村云里出,遙船天際歸。”亦效玄暉,而遠勝僧孺。

庭草無人隨意綠

唐劉疏《隋唐嘉話》載:“隋煬帝為《燕歌行》,群臣皆以為莫及。王胄獨不下帝,因此被害。而帝誦其句云,‘庭草無人隨意綠’,能復(fù)道耶?”然予讀周庾信《蕩子賦》曰:“游塵滿床不用拂,細草橫階隨意生。”乃知王胄“庭草無人隨意綠”,蓋取諸此。以之喪命,豈不枉哉。

玉斧修成寶月團

荊公詩:“玉斧修成寶月團,月邊仍有女乘鸞。青冥風露非人世,鬢亂釵橫特地寒。”江淹《詠扇》詩:“畫作秦王女,乘鸞向煙霧。”非止用蕭史事也。玉斧事見《酉陽雜俎》。

綠楊樓外出秋千

晁無咎《評樂章》:“歐陽永叔浣溪沙云:“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要皆絕妙,然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處。”余按,唐王摩詰《寒食城東即事》詩云:“蹴リ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歐陽公用出字,蓋本此。

雪里梅將春信來

前輩《詩話》,稱李成季詩“日邊雁帶臘寒去,雪里梅將春信來”,以為美。然唐人曹松《除夜》已嘗云:“半夜臘因風卷去,五更春被角吹來。”

龍燭影中猶是臘鳳簫聲里已吹春

《西清詩話》謂:“蔡元長《春帖子》:‘龍燭影中猶是臘,鳳簫聲里已吹春。’薦紳類能傳誦,以為蔣穎叔作,非也。”予以為此一聯(lián)全是方干《除夜》詩:“寒燈短焰方燒臘,畫角殘聲已報春。”

富鄭公之言出于元

東坡撰《富鄭公神道碑》,載公奉使語曰:“且北朝與中國通好,則人主專其利,而臣下無所獲;若用兵,則利歸臣下,而人主任其禍。故北朝諸臣各勸用兵者,此皆為其身謀,非國計也。”又曰:“契丹君臣,至今誦其語,守其約,不忍敗者,以其心曉然知通好用兵利害之所在也。”予按,唐鄭元謂頡利曰:“漢與突厥,風俗各異。漢得突厥,即不能臣;突厥得漢,復(fù)何所用?且抄掠資財,皆入將士。在于可汗,一無所得。不如和好,國家必有重賚。幣帛皆入可汗,坐受利益。”頡利納其言,即引還。乃知鄭公之言,皆出于元。

春風朝夕起吹綠日日深

盂東野《連州吟》云:“春風朝夕起,吹綠日日深。”乃悟荊公“春風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無”所自。

明月空為兩地愁

《云齋廣錄》云:“二宋以文章齊名天下。子京守蜀日,有詩云:“碧云謾有三年信,明月空為兩地愁。”其后卒不入兩地,人以為讖。”予以子京用何遜《與胡興安夜別》詩:“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廣錄》之論,不知所自也。

馬嵬詩

《唐闕史》稱鄭相畋《吟馬嵬詩》云:“明皇回馬楊妃死,云雨雖亡日月新。終是圣朝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觀者以為真輔國之句。予以為畋蓋取杜詩:“不聞夏商衰,中自誅褒妲”之意。

寧人負我無我負人

魏曹操有“寧我負人,無人負我”之語。本朝滎陽呂原明乃云:“中年嘗書壁以自警曰:‘寧人負我,無我負人。’后觀晁少傅碎金,已前有此兩句,所謂先得我心之所欲者。”然昔曲粥說羅仇,以“主上荒耄信讒,不若勒兵向西平。”羅仇曰:“誠如汝言。然吾家世以忠義,著于西土。寧使人負我,我不忍負人也。”乃知晁少傅之前,羅仇已有此語。羅仇,西涼羌人耳,能發(fā)此語,尤可貴也。見《晉書》載記。

細數(shù)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前輩讀詩與作詩既多,則遣辭措意,皆相緣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荊公晚年《閑居詩》云:“細數(shù)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蓋本于王摩詰“興闌啼鳥喚,坐久落花多”,而其辭意益工也。徐師川自謂:“荊公暮年《金陵絕句》之妙傳天下。其前兩句,與渠所作云:‘細落李花那可數(shù),偶行芳草步因遲。’偶似之邪?竅取之邪?善作詩者,不可不辨。”予嘗以為王因于唐人,而徐又因于荊公,無可疑者。但荊公之詩,熟味之,可以見其閑適優(yōu)游之意。至于師川,則反是矣。

背秋轉(zhuǎn)覺山形瘦新雨還添水面肥

《雪浪齋日記》云:“背秋轉(zhuǎn)覺山形瘦,新雨還添水面肥。”《漁隱叢話》云:“山形瘦之語,古今少有道者。”予嘗記唐人一聯(lián)而忘其名云:“山自古來和石瘦,水因秋后漾沙清。”前詩蓋出于此而不及也。

張良《與四皓書》韓退之《與李渤書》

《商蕓小說載》:“張良《與商山四皓書》曰:‘良白,仰惟先生,秉超世之殊操,身在六合之間,志凌造化之表。但自大漢受命,貞靈顯集。神母告符,足以宅兆民之心。先生當于此時,耀神爽乎云霄,濯鳳翼于天漢。使九門之外,有非常之客。北闕之下,有神氣之賓。而淵潛山隱,竊為先生不取也。良以頑薄,承乏忝官。所謂絕景不御,而駕服駑駘。方今元首,欽明文思。百揆之佐,立則延首,坐則引領(lǐng)。日仄而方丈之御,夜眠而閶闔不閉。蓋皇極須日月以揚光,后土待岳瀆以導(dǎo)滯。而當圣世,鸞鳳林棲,不翔乎太清。麒麟岳遁,不涉乎郊藪。非所以寧八荒、尉六合也。不得侍省,展布腹心。略寫至言,想望翻然。不猜其意。張良白。’”余觀韓退之所與李渤書,其規(guī)模步驟,殆與之為一矣。

茜桃《贈歌者》詩

《翰府名談》載:“寇萊公妾茜桃《贈歌者》詩云:‘一曲清歌一束綾,美人猶似意嫌輕。不知織女寒窗下,幾度拋梭織得成。’”予嘗記南唐李詢《贈織錦》詩云:“扎扎機聲曉復(fù)晡,眼穿力盡意何如。美人一曲成千賜,心里猶嫌花樣疏。”茜桃詩意,本此而不及也。

山蟬帶響穿疏戶

前輩稱蘇子美詩:“山蟬帶響穿疏戶,野蔓延青入破窗。”蓋出于唐方干詩:“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

紅生白熟生碧熟紅

《侯鯖錄》云:“東坡謂世之對偶,如紅生、白熟,手文、腳色二對,無復(fù)加也。”然予嘗記唐羅虬詩云:“窗前遠岫懸生碧,簾外殘霞掛熟紅。”然則羅虬已用生碧對熟紅矣。

更無一個是男兒

前蜀王衍降后唐,王承旨作詩云:“蜀朝昏主出降時,銜璧牽羊倒系旗。二十萬人齊拱手,更無一個是男兒。”其后花蕊夫人記孟昶之亡,作詩云:“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二十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陳無己《詩話》載之,乃知沿襲前作。

沿襲不失為佳

詩人有沿襲而不失為佳者,張曙《途中聞蟬》前四句云:“每歲聽蟬處,那將此際同。孤村寒色里,野店夕陽中。”李中正《聞子規(guī)》前四句云:“何處正鈞《孤雁》后四句云:“葦岸風吹雨,沙汀月照霜。還同我兄弟,零落不成行。”案,此下疑有闕文。

薏苡芎

張右史耒《晝臥口占》云:“病栽薏苡無勞謗,濕要芎不待庾。”東坡亦云:“巧語屢曾傷薏苡,庾辭那復(fù)托芎。”

夢魂香

黃季岑言一士人詩云:“啼月杜鵑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蓋自唐趙嘏發(fā)之,趙云:“松島鶴歸書信絕,橘洲風起夢魂香。”

二詩相類

唐崔惠童《晏城東莊》詩云:“一月人生笑幾回,相逢相值且銜杯。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花紅昨日開。”杜子美詩:“不須聞此意慘愴,先前相遇且銜杯。”二詩相類,第不知崔為何時人。

褒公鄂公

杜子美《贈曹將軍霸》詩:“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褒公、鄂公毛發(fā)動,英姿颯爽來酣戰(zhàn)。”鄂公謂尉遲敬德,褒公謂段志元也。故東坡《贈寫真何充》詩:“黃冠野服山家容,意欲置我山巖中。勛名將相今何限,往寫褒公與鄂公。”鮑慎由《謝傳神蔡景直》詩:“馳譽丹青有古風,筆端及我未宜蒙。云臺麟閣遙相望,往寫褒公與鄂公。”用東坡語,尤為無功。

三詩皆用清渾字

東坡《送魯元翰》詩:“皎皎千丈清,不如尺水渾。”陳后山《次韻東坡詩》:“信有干丈清,不如一尺渾。”參寥詩:“乍為含垢千尋濁,不作驚人一掬清。”

詠荷花

胡仔《苕溪詩話》以詞句欲全篇皆好,極為難得。如賀方回“淡黃楊柳帶棲鴉”,秦處度“藕葉清香勝花氣”二句。寫景詠物,可謂造微入妙。然予見劉忠肅莘老已言之矣。《湖上口號》云:“綠荷深不見湖光,萬柄清風動晚涼。莫恨紅葩猶未爛,葉香元自勝花香。”

服藥不如獨臥

世所傳道書,雜載神仙秘訣,有云:“服藥千朝,不如獨寢一宵。”此最有理。予近讀顧況《琴客》詩云:“服藥不如獨自眠,從他別嫁一少年。”乃知古有此語。然《太平廣記彭祖?zhèn)鳌吩疲骸胺幇俜N,不如獨臥。”又知道書本此。

系日

白樂天:“既無長繩系白日,又無大藥駐朱顏。”蓋本陳沈炯《幽庭賦》:“那得長繩系白日,年年月月俱如春。”然江總《歲暮還宅》詩亦云:“長繩豈系日,濁酒傾一杯。”

東坡作《夏侯太初論》

王立之《詩話》記東坡十歲時,老蘇令作《夏侯太初論》。其間有“人能碎千金之壁,不能無失聲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于蜂蠆”之語,老蘇愛之。以少時所作,故不傳。然東坡作《顏樂亭記》與《黠鼠賦》,凡兩次用之。以上皆王記。余按,晉《劉毅傳》:“鄒湛曰:‘猛獸在田,荷戈而出,凡人能之。蜂蠆作于懷袖,勇夫為之驚駭,出于意外故也。’”乃知東坡意發(fā)于此。

杜甫取李陵詩

杜詩:“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又云:“別時孤云今不飛,時復(fù)看云淚橫臆。”蓋取李陵《別蘇武》詩云:“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長當從此別,且復(fù)立斯須。”

知爾不能舉

韓子蒼《送王詩》末章云:“虛作西清老從臣,知爾才華不能舉。”王摩詰《送邱為》云:“知爾不能薦,羞稱獻納臣。”

董穎襲陳知默詩

洪景盧《夷堅乙志》記董穎詩:“云壑釀成千嶂雨,風蘋吹老一川秋。”上句蓋襲陳知默詩耳。陳云:“云埋山麓藏秋雨,葉脫林梢?guī)盹L。”

東坡本李端詩

東坡詩:“白水滿時雙鷺下,午陰清處一蟬鳴。”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詩云:“盤云雙鶴下,隔水一蟬鳴。”東坡本此。

韓子蒼詩出陸龜蒙

韓子蒼作絕句:“天寒候雁作行遠,沙晚浴鳧相對眠。松醪朝醉復(fù)暮醉,江月上弦仍下弦。”陸龜蒙《別墅懷歸》云:“題詩朝憶復(fù)暮憶,見月上弦還下弦。”韓所出也。

得茶三昧

錢唐南屏謙師,妙于茶事。東坡贈之詩云:“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劉貢父亦贈詩云:“瀉湯舊得茶三昧,覓句還窺詩一斑。”

詹光茂妻寄遠詩

蔡寬夫記天圣中孫冕載詹光茂妻《寄遠》詩云:“錦江江上探春回,消盡寒冰落盡梅。爭得兒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歸來。”乃知“惟有舊時王謝燕,一年一度到君家”所本。

葛敏修用陳況詩

葛敏修《南華竹軒絕句》:“獨拳一手支頤臥,偷眼看云生未生。”蓋用五代時陳況詩:“醒眼看諸峰,白云開又集。”然唐吳融亦有“深感下峰顏色好,晚云才散又當門”之句。

古有瑣語

唐孫光憲有《北夢瑣言》。按,《晉書》:“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盜發(fā)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得竹書數(shù)十車,其《瑣言》十一篇。”乃知古已有《瑣言》。

語有神助

《呂氏詩事錄》云:“郭祥正有句云,‘明月人隨渡流水’,王介甫愛之曰:‘此言如有神助。’”余記范文正公詩云:“多情是明月,相逐過江來。”乃知郭本此。

皮日休《白蓮》詩

東坡嘗喜皮日休《白蓮》詩:“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謂決非紅蓮詩。然李賀《新筍》云:“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乃知皮取此。

不去呂后為惠帝計

老蘇明允論漢高祖云:“不去高后者,以呂氏佐帝定天下,為大臣素所畏服。獨此可以鎮(zhèn)壓其邪心,以待嗣子之壯。故不去呂后者,為惠帝計也”云云。余按,唐李德裕《羊祜留賈充論》云:“漢高不去呂后,變近于此。漢高嬖戚姬,愛如意,思其久安之計,至于悲歌不樂。豈不知除去呂后,必無后禍。況呂后年長有過,稀復(fù)進見。漢高棄之,如去塵垢。實以惠帝暗弱,必不能自攬權(quán)綱。其將相皆平生故人,俱起豐、沛,非呂后剛強,不能臨制。所以存之,為社稷也。”乃知老蘇本此。

韓子蒼作《善清真贊》

韓子蒼作《草堂和尚善清真贊》云:“蓬松頭,卓削耳,一生說法牙無水”云云。蓋用東坡《題王靄如來出山相》云:“頭{髟曾}、耳卓削。適從何處來,碧色眼有角。明星未出萬象間,外道天魔猶奏樂。錯不錯,安得無上菩提,成等正覺。”《東坡集》不載此文。

陸農(nóng)師取杜子美詩

王荊公父子俱侍經(jīng)筵,陸農(nóng)師以詩賀云:“潤色圣猷雙孔子,調(diào)燮元化兩周公。”議者為太過。然不知取杜子美《送薛明府》詩:“侍臣雙宋玉,戰(zhàn)策兩穰苴。”

陳去非黃巢詩意同

陳去非《衡岳道中》詩:“客子山行不覺風,龍吟虎嘯滿山松。綸巾一幅無人識,勝業(yè)門前聽午鐘。”按,唐黃巢既敗,為僧,投張全義,舍于南禪寺。有寫真絹本,巢題詩其上云:“猶憶當年草上飛,鐵衣脫盡掛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干看落暉。”去非詩意同。

澄江一道

東萊先生呂居仁愛豫章少年時作《泰和縣樓詩》:“木葉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然白樂天亦有《江樓夕望詩》云:“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之句。

洗天風雨

藝祖聞蜀人詩云:“煩暑郁蒸無處避,洗天風雨幾時來?”曰:“此蜀人思我之來也。”此乃蜀人朱長文詩。然唐許昌節(jié)度使薛能《漢南春望》詩,已有“自古浮蔽白日,洗天風雨幾時來”之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河县| 梅河口市| 台安县| 邢台市| 四川省| 利川市| 古蔺县| 井陉县| 密山市| 岑溪市| 左云县| 云安县| 洛浦县| 卢氏县| 渭源县| 延寿县| 额尔古纳市| 浏阳市| 崇左市| 兰坪| 霍城县| 清水河县| 大石桥市| 咸丰县| 蕉岭县| 吐鲁番市| 汤阴县| 武鸣县| 海口市| 武乡县| 应城市| 贵南县| 乐东| 阿尔山市| 南充市| 海晏县| 即墨市| 建湖县| 平凉市| 望都县| 四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