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事實(1)

  • 能改齋漫錄
  • 吳曾
  • 13836字
  • 2015-12-26 23:51:13

江總還宅詩

“紅顏辭鞏洛,白首入に轅。乘春行故里,徐步采芳蓀。逕毀悲求仲,林殘憶巨源。見桐猶識井,看柳尚知門。花落空難遍,鶯啼靜易喧。無人訪浯默,何處敘寒溫?百年獨如此,傷心豈復論。”乃江總《自梁南還尋草市宅》詩。杜子美《曉行口號》斷章云:“市朝今日異,喪亂幾時休?遠愧梁江總,還家尚黑頭。”據總詩“白首入に轅”,則非黑頭矣,不知子美將有別本邪?

槎頭縮項鳊

孟浩然《檀溪別業詩》云:“梅花殘臘月,柳色半春天。鳥泊隨陽雁,魚藏縮項鳊。”又《峴山》作云:“試垂竹竿釣,果得槎頭鳊。美人騁金錯,纖手膾紅鮮。”又《送王昌齡詩》云:“土毛無縞,鄉味有槎頭。”故杜子美《解悶詩》云:“復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即今耆舊無新語,漫釣槎頭縮項鳊。”按杜田作《杜詩補遺正謬》云:“槎頭,一說為襄陽郡地名,一說為釣磯上枯木。及見曾繹云:‘皆非也。《爾雅》云:參謂之涔。穆音滲,涔音岑。孫炎釋云:積柴木水中養魚曰參。襄陽俗謂魚參為槎頭,言所積柴木槎丫也。’”予以杜、曾二公所說皆非,蓋二公不讀習鑿齒所撰《襄陽耆舊傳》,所以為此之紛紛也。蓋傳云:“漢水中,鳊魚甚美。常禁人捕,以槎斷水,因謂之槎頭鳊。宋張敬兒為刺史,作六櫓船置獻齊高帝曰:‘奉槎頭縮項鳊一千八百頭。’”子美耆舊之說,槎頭之義,乃渙然可曉。

對揚扌元士卒

杜子美《贈李校書詩》:“對揚扌元士卒,乾沒費倉儲。勢藉兵雖用,功無禮忽諸。御鞍金,宮研玉蟾蜍。”初不曉對揚扌元士卒為何等語,讀《上林賦》,方悟。扌元,挫也,五官切。扌元士卒之精,費府庫之財。蓋李方入對,宜論蜀中兵老財匱也。又王褒《四子講德論》曰:“驚邊扌元士,屢犯芻蕘。”

白露團

杜子美《初月詩》云:“庭前有白露,暗滿菊花團。”又《白露詩》云:“白露團甘子。”又《江月》詩:“玉露團清影。”又絕句:“玉座應悲白露團。”按,謝惠連詩:“團團滿葉露。”謝玄暉:“猶沾余露團。”庾信《挹得胥臺露》詩:“惟有團階露,承睫共沾衣。”杜詩所本也。

生男墮地要膂力

傅玄《豫章行》云:“苦相身為女,卑陋難具陳。男兒當門戶,墮地自生神,雄心志四海,萬里望風云。女育無欣慶,不為家所珍。玉顏隨年改,丈夫多好新,昔為形與影,今為胡與秦。”故杜子美云:“生男墮地要膂力,一生富貴傾家國。莫愁父母少黃金,天下風塵兒亦得。”

畫者楊契丹

翰林學士吳郡朱景玄《畫斷》云:“楊契丹,隋、唐間人。官至上儀同。六法備該,甚有骨氣,在閻立本之下。”余乃悟杜子美《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豈但祁岳與鄭虔,筆跡遠過楊契丹”之句。

シ子

杜田《杜詩補遺正謬》云:“杜子美最能行云:‘富豪有錢駕大舸,貧窮取給行シ子。”按,揚雄《方言》:‘南楚江湖湘,凡船大者謂之舸。’牒,小舟名,音葉,言輕如小葉也。《切韻》、《玉篇》,并不載シ字。”余按,王智深《宋記》曰:“司空劉休范舉兵,潛作艦シ。”則字不為無所本也。

淡沲潭陀

杜子美《醉歌行》云:“春光淡沲秦東亭。”淡沲當是潭ヌ,見富嘉謨《明水篇》曰:“陽春二月朝始暾,春光潭ヌ度千門,明水時出御至尊。”而富又本梁簡文《和湘東王陽云樓檐柳》詩曰:“潭ヌ青帷閉,玲瓏朱扇開。”第ヌ一字不同。《文選江賦》:“隨風猗萎,與波潭沲。”注曰:“潭沲,隨波之貌。沲,徒我切。”簡文與富,皆本乎此。

定昆池

唐劉饣束撰《隋唐嘉話》云:“中宗朝,安樂公主請昆明池。帝曰:‘前代以來,不以與入。’公主不悅,因大役人徒,別掘一池,號曰定昆池,言勝昆明池。既成,而中宗往觀,令公卿賦詩,李日知詩云:‘但愿暫思居者逸,無使當時作者勞。’”故杜子美《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云:“憶過楊柳渚,走馬定昆池。”

將軍樹

杜子美有《過宋之問莊斷章》云:“更識將軍樹,悲風日暮多。”自注云:“之問弟執金吾。”舊注引后漢“馮異每所止舍,獨在樹下,軍中呼為大樹將軍。”余以為事雖本此,亦自周庾信、隋元行恭二人詩發之。庾麟趾毆校書《和劉儀同》云:“月落將軍樹,風驚御史烏。”元行恭《過故宅》云:“頹城百戰后,荒邑四鄰通。將軍樹已折,步兵途轉窮。”子美意取此。

星劍玉琴

杜子美《暝詩》云:“正枕當星劍,收書動玉琴。”按,《越絕書》:“越王取纟車鉤示薛燭曰:‘光乎如屈陽之華,沈沈如芙蓉。往觀于湖,觀其文如列星之行,觀其光如水溢于塘。’”李嶠《寶劍篇》:“背上名為萬年字,胸前點作七星文。”又晉嵇康《琴賦》有云:“弦以園客之絲,徽以荊山之玉。”故杜子美取之以為詩。

芳塵

石虎起四十丈樓,結珠為簾,垂五色玉佩,雜寶異香為屑,風作則揚之,名芳塵。塵甚,以酒灑之,名粘雨。按陸云《喜霽賦》曰:“戢流波于桂水兮,起芳塵于沉泥。”云生于虎之前,則芳塵之說,不始于石虎也。司空曙《送高勝謁曹王》詩云:“想君登舊樹,重喜掃芳塵。”

張旭草圣

杜子美《飲中八仙歌》云:“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又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云:“嗚呼東吳精,逸氣感清識。”按,唐書本傳止言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世呼張顛。不言其詳。惟李頎有詩贈之,其言:“皓首窮草隸,時稱太湖精。”則足以見杜所謂東吳精之意。其言:“露頂據胡床,長叫三五聲。”則足以見所謂脫帽露頂之意。

高舂下舂

《淮南子》:“日經于泉隅,是謂高舂。頓于連石,(連音爛)是謂下舂。”乃悟梁元帝《游后園詩》:“暮春多淑氣,斜景落高舂”;又《納涼》詩:“高舂斜日下,佳氣滿欄楹”;唐薛能詩:“隔溪遙見夕陽春。”然山谷《夢伯兄》詩云:“相攜猶聽隔溪舂。”此豈誤也哉?

桃花水

陳張正《見公無渡河》詩:“棹折桃花水,風橫赤箭流。”乃隋薛道衡《渡北河》詩“桃花長新浪,竹箭下奔流”所本也。桃花水見《溝洫志》:“河決而桃花水漾溢。”又見《韓詩外傳》。竹箭流水,慎子曰:“河下龍門流駛,竹箭駟馬,追之不及。”故杜子美《南征》詩:“春岸桃花水,云帆楓樹林。”

灌嬰井

張僧鑒《尋陽記》云:“湓口城,漢灌嬰所筑。漢建安中,孫權經此城,命鑿井,適中古。得石函,銘曰:‘漢六年潁陰侯開。”下云:‘三百年當塞,塞后不滿百年,當為應運者所開。’權欣然以為己瑞。井極深,湓江有風浪,井水輒動,邦人因號浪井。”故李白《下尋陽城泛彭蠡詩》云:“浪動灌嬰井,尋陽江上風。”今井在衙城內之西圃。又記云:“上有三石梁,長數丈,廣不盈尺,杳然無底。吳猛與弟子緣石梁而渡,見金闕玉房,地皆五色文石。”故李白詩云:“金闕前開三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劉刪詩亦用此事,故云“危梁耿大壑,瀑布泄中天”。太白本之耶?

張平叔贓吏

東坡云:“白樂天《行張平叔戶部侍郎判度支制誥》云:‘坐而決事,丞相以下,不過四五,而主計之臣在焉。’以此知唐制主計,蓋坐而論事也。不知四五者悉何人?平叔議鹽法至為割剝,事見《退之集》。今樂天《制誥》亦云:‘計能析秋毫,吏畏如夏日。’其人必小人也。”以上皆東坡語。余讀唐《柳氏家訓》載:“柳公綽為中丞日,張平叔以僥幸承寵。及罪發,鞫于憲司,吏引曰張侍郎公。綽叱曰:‘贓吏豈可呼官!’據案復引曰:‘囚張平叔,系于別圄。’遂窮竟其失官錢四萬緡,以具獄聞。”此事東坡蓋未之見耶?

月隨灰而暈闕

梁朱超《舟中望月詩》:“入風先繞暈,排霧急移輪。”梁庾肩吾《望月詩》:“圓隨漢東蛤,暈逐淮南灰。”庾信《望月詩》:“灰飛重暈缺,落獨輪斜。”周王褒《關山月詩》:“灰寒光轉白,風多暈欲生。”蓋用《淮南子》所謂“月隨灰而暈闕”。杜子美《晚月》詩云:“欲得淮南術,風吹暈已生。”

《關山月》

周王褒有《關山月》詩云:“關山夜月明,愁色照孤星。半形同漢陣,全影逐胡兵。灰寒光轉白,風多暈欲生。寄言亭上吏,游客解雞鳴。”唐德宗朝,長孫公輔亦有《關山月》詩,略云:“凄凄還切切,戍客多離別。何處最傷心,關山見秋月。”故杜子美詠月,凡使關山者五。《初月》云:“關山空白寒。”《晚月呈漢中王》云:“關山同一照。”《吹笛》云:“月傍關山幾處明。”又《寄張彪》詩云:“關山信月明。”又《十六夜玩月》詩:“關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

玉花驄照夜白

《明皇雜錄記》:上所乘馬,有玉花驄、照夜白。又《異人錄》云:“玉花驄者,以面白,故又謂之玉面花騁。”故杜子美《丹青引》云:“先帝天馬玉花騁,畫工如山貌不同。”《觀曹將軍畫馬圖歌》云:“曾貌先帝照夜白,龍池十日飛霹靂。”

薛稷畫鶴

《南部新書》云:“秘省內落星石,薛稷畫鶴,賀知章草書,郎余令畫鳳,相傳號四絕。”故杜子美有《通泉縣署屋壁薛少保畫鶴》詩,所謂:“薛公十一鶴,皆寫青田真。”

字舞

“羅衫葉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每遇舞頭分兩向,太平萬歲字當中。”王建《宮辭》也。按《唐樂府雜錄》云:“舞有健舞、軟舞、字舞、花舞、馬舞。字舞者,以舞人亞身于地,布成字也。”故建有“太平萬歲字”之句。

白玉堂金華省

《古樂府》詩:“君家誠易知,易知復難忘。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堂上羅酒樽,使作邯鄲倡。”故杜子美詩云:“上君白玉堂,倚君金華省。”

水晶宮

任《述異記》云:“吳王闔閭造水晶宮。”又《魏略》曰:“大秦國以水晶為屋柱。”故杜子美《曲江對酒》云:“水精春殿轉霏微。”

三受降城

杜子美《諸將詩》云:“韓公本意筑三城,擬絕天驕拔漢旌。”按,唐中宗時,張仁愿取漠北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絕南寇,封韓國公。故杜云耳。

臘日賜口脂

《景龍文館記》:“三年臘日,帝于苑中,召近臣賜臘。晚自北門入,于內殿賜食,加口脂。臘脂盛以翠碧鏤牙筒。”故杜子美《臘日》詩云:“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王建《宮辭》云:“月冷天寒近臘時,玉街金瓦雪漓漓。浴堂門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謝口脂。”皆言臘日賜口脂也。

鵜膏

《爾雅》注:“鵜,似鳧而小,膏可瑩刀。”《續英華》詩有:“馬銜苜蓿葉,劍瑩鵜膏。”故杜子美《蹭太常張卿均》詩云:“健筆凌鸚鵡。鋒瑩粥鵜。”又《大食刀歌》云:“鐫錯碧罌瓷鵜膏,鍔已瑩虛秋濤。”

日亭午

《天臺賦》曰:“羲和亭午。”《纂要》曰:“日光曰景,日景曰晷,日氣曰晷。日初出曰旭,日昕曰,日溫曰照。在午曰亭午,在末曰失,日晚曰旰,日將暮曰薄暮。”故杜子美《晨雨詩》云:“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又《通泉驛詩》云:“溪行衣自濕,亭午氣始散。”

廚人

劉楨《瓜賦序》曰:“在曹植座,廚人進瓜,植命為賦,立成。”其辭云云。故杜子美《山館詩》云:“廚人語夜闌。”《戰國策》:“張儀引廚人曰。”乃知廚人已具《戰國策》。

水精域

江總《大莊嚴寺碑》:“俯看驚電,影徹琉璃之道;遙拖宛虹,光遍水精之域。”故杜宿贊公房詩云:“身在水精域。”

云閣

《甘泉賦》:“乘云閣而上下兮,紛蒙籠以混成。”李善曰:“云閣,言高連云也。”杜子美詩:“散騎未知云閣處。”玉戶金鋪,門首也。[此處似有脫誤,或應另為一條)璇題玉英,題頭也。榱椽之頭,皆以玉飾,英華相屬也。

地平如掌

沈期《長安路》詩:“秦地平如掌,層城出云漢。”故杜子美《樂游園》歌云:“公子華筵勢最高,秦川對酒平如掌。”

蒼玉佩翠云裘

《禮記》曰:“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元玉,大夫佩水蒼玉,世子佩瑜玉,士佩瑤玫。”又宋玉《風賦》曰:“主人之女,翳承日之華,被翠云之裘。”故杜子美《更題》詩云:“群公蒼玉佩,天子翠云裘。”

莼為露葵

顏之推《家訓》:“有蔡郎者,諱純,遂專呼莼為露葵。面墻之徒,遞相仿效。承圣中,士人聘齊,主客郎李恕問曰:‘江南有露葵否?’答曰:‘露葵是莼,水鄉所出。今食者綠葵耳。’”故杜子美《茅堂檢校收稻》詩云:“秋葵煮復新。”又《寄杜佐》詩云:“味豈同金菊,香宜配綠葵。”

教坊內人

“忽看金輿向月陂,宮人接著便相隨。恰從中尉門前過,當處教看臥鴨池。”王建《宮詞》也。按,唐著作佐郎崔令欽《教坊記》云:“左右兩教坊,右多善歌,左多工舞。坊外有水泊,俗號月陂,陂形如偃月也。”故王建述此。又言:“妓女入宜春院,謂之內人,亦曰前頭人,常在上前頭也。其家在教坊內,謂之內人家,四季給米。得幸者,謂之十家。”故王建《宮詞》云:“內人對御疊花箋”,“內人唱好龜茲急”,“內人相續報花開”,“內人籠脫系紅絳”,“內人恐要秋衣著”,“內人爭乞洗兒錢。”

集弦膠

《仙傳拾遺》云:“漢武天漢三年,帝巡北海,王母遣使獻靈膠四兩,乃集弦膠也。出鳳麟洲,洲上多鳳麟,數萬為群。煮鳳喙及麟角合煎作膠,名之曰集弦膠,一名連金[A10e]。弓弩已斷之弦,刀劍已斷之鐵,以膠連續,遂不脫也。”故杜子美《病后過王倚飲歌》云:“麟角鳳觜世莫識,煎膠續弦奇自見。”

銀床

杜子美詩:“風箏吹玉柱,露井凍銀床。”潘子真《詩話》以杜用晉史樂志淮南篇。淮南王自言:“百尺高樓與天連,后園鑿井銀作床,金瓶素綆汲寒漿。”潘引此未盡也。按,《山海經》曰:“海內昆侖墟,在西北,帝之下都。高萬仞,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郭璞注曰:“檻,欄也。”故梁簡文《雙桐生空井》詩云:“銀床系轆轤。”庾肩吾《九日》詩云:“銀床落井桐。”蘇味道《井》詩:“澄澈瀉銀床。”陸龜蒙《井上桐》詩:“獨立傍銀床,碧桐風裊裊。”蓋銀床者,以銀作欄,猶《山海經》所謂以玉為欄耳。洪覺范《冷齋夜話》不知出此,乃引嘉中,許彥周知澶州,河濱漁網,得一小石。刻詩云:“雨滴空階曉,無心換夕香。井桐花落盡,強半在銀床。”

五夜

衛宏《漢舊儀》曰:“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渾天儀制》曰:“以左手把箭,右手指刻,以別天時早晚。”故杜子美《早朝詩》云:“五夜漏聲催曉箭。”

松花酒

《唐原化》記:“有老人訪崔希真,希真飲以松花酒。老人云:‘花澀無味。’以一丸藥投之:酒味頓美。”裴鍘《傳奇》載酒名松醪春。故《杜子美集》載《杜員外》詩云:“松醪酒熟傍看醉。”劉長卿《送從兄之淮南》詩云:“溯沿隨桂楫,醒醉任松華。”又《至華陽洞》詩云:“蘿月延步虛,松花醉間宴。”

浮蟻

周庾信《謝賜酒詩》云:“浮蟻對春開。”蓋用曹子建《七啟》:“盛以翠尊,酌以雕觴。浮蟻鼎沸,酷烈馨香。”故杜子美《贈汝陽王詩》曰:“仙醴求浮蟻。”《江樓夜宴詩》:“尊蟻添相續。”《簡院內諸公》詩云:“蟻浮仍臘味,鷗泛已春聲。”

獨酌謠

陳沈炯《獨酌謠》曰:“獨酌謠,獨酌獨長謠。智者不我顧,愚夫余不邀。不愚復不智,誰當余見招?所以成獨酌,一酌傾一瓢。”白樂天以吳秘監有美酒,多獨酌,但蒙書報,不以飲招,故云:“君稱名士夸能飲,我是愚夫肯見招?”蓋用王孝伯“讀《離騷》,痛飲酒”,對此事也。

龍鳳膏為燈

王子年《拾遺記》:“海人乘霞舟,以赤囊盛數升龍膏,獻燕昭王。王坐通云之堂,然龍膏為燈。火色曜百里,煙色如丹。”《洞冥記》:“漢武帝以丹豹髓、白鳳膏,磨青錫為屑,以淳蘇油和之,照于神壇。夜暴雨,火光不滅。”余乃知李長吉歌:“烹龍い鳳玉脂泣,羅屏繡幕圍香風。”非鑿空語也。

八舍

唐沈期自考功員外郎拜給事中,作詩云:“旭日千門起,初春八舍歸。”又《酬楊給事廉見贈省中》詩云:“分曹八舍斷,解袂五時空。”按,應劭《漢官儀》曰:“侍中舍有八區,論者言員本八人。”

巴渝曲

《樂府解題》載《武王伐紂歌》,使工習之,號曰巴渝之曲。美其地因巴渝以取名。杜子美《暮春題西草堂》詩以“萬里巴渝曲,三年實飽聞”。今世所傳印注杜詩,乃引前漢《禮樂志》:“巴渝鼓員三十六人。”殊不知巴渝之歌,自武王伐紂始。

浮楂

杜子美《觀李固詣司馬第山水圖》詩,末章云:“浮楂并坐得,仙老暫相將。”前輩多引張騫為證,非也。余按,王子年《拾遺記》:“堯時有巨楂,浮于四海。楂上有光若星月,常繞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名貫月楂。又名掛星楂,羽仙棲息其上。”

子美笛詩引胡騎武陵事

杜子美《吹笛》七言詩云:“胡騎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上句取陳周宏讓《長笛吐清氣》詩:“胡騎爭北歸,遍知別鄉苦”;下句取陳賀徹《長笛吐清氣》詩:“方知出塞客,不憚武陵深。”舊注下句引桓伊三弄之事,非也。不見武陵意耳。

笛詩清商欲盡奏

杜子美五言《吹笛詩》云:“清商欲盡奏。”宋玉《笛賦》云:“吹清商,進流征。”又云:“奏苦血沾衣。”又王徽謂桓伊曰:“聞君善吹笛,試為一奏。”又云:“故作發聲微。”向秀《思舊賦序》曰:“山陽鄰人有吹笛者,發聲嘹亮。”

滿壁畫滄洲

杜子美:“何年顧虎頭,滿壁畫瀛洲。”瀛字乃滄字,故王介甫詩云:“畫史雖非顧虎頭,還能滿壁寫滄洲。”蓋杜有《山水障歌》云:“聞君掃卻赤縣圖:乘興遣畫滄洲趣。”

短轅車

晉《王導傳》:“蔡謨曰:‘但見短轅犢車,長柄麈尾。’”:按,后漢《馬援傳》:“乘下澤車。”注云:“行澤者欲短轂,行山者欲長轂。短轂則利,長轂則安。”短轂者,短轅也。蓋本于《周禮冬官》,《車人為車》云。

賦日五色

唐書《李程傳》:“擢進士宏辭,賦日五色。造語警拔,士流推之。”其后浩虛舟亦試此題。按,《田俅子》云:“少昊金天氏,邑于窮桑,天開日五色,丕照窮桑。”賦題本此。然前漢《五行志》、晉《天文志》皆云:“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子,則日五色。”

桑榆桃李

前輩稱李《和杜祁公詩》:“收得桑榆歸物外,種成桃李滿人間。”按,日西垂景在樹端,謂之桑榆,具諸《淮南子》。至若種成桃李,則本狄仁杰與裴耀卿事耳。按,《仁杰家傳》云:“薦張柬之、袁恕己、桓彥范、崔元、敬暉。五公咸出公門下,皆由州縣官拔置顯位。外以為五公一代之盛,桃李也。”又,《談藪》:“王泠然《上裴耀卿書》曰:‘拾遺補闕,寧有種乎?仆不佞,亦相公一株桃李也。’”

都盧尋ㄅ緣竿也

《新唐書元載傳》及李肇《國史補》載:“客有《賦都盧尋ㄅ篇》諷其危,載泣下而不知悟。”夫都盧尋幢,緣竿之伎也,見《西京雜記》。又傅玄《西都賦》云:“緣竿之伎,有都盧尋ㄅ,跟掛腹旋”也。唐人王建有《尋ㄅ歌》云:“人間百戲皆可學,尋ㄅ不比諸余樂。重梳短髻下金鈿,紅帽青巾各一邊。身輕足捷勝男子,繞竿四面爭先緣。習多倚附欺竿滑,上下蹁躚皆著襪。翻身搖頸欲落地,卻住把煙初似歇。大竿百夫擎不起,裊裊半在青云里。纖腰女兒不動容,戴行直舞一曲終。回頭但覺人眼見,矜難恐畏天無風。險中更險何曾失,山鼠懸頭猿掛膝。小垂一手當舞盤,斜慘雙蛾看落日。斯須改變曲解新,貴欲歡他平地人。散時滿面生顏色,行步依前無氣力。”《漢書》曰:“武帝享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音義》曰:“體輕善緣。”張衡《西京賦》:“都盧尋幢。”《唐書音訓》曰:“尋幢,盧會山名。其土人善緣ㄅ竿。”然不著所出。予按,《漢書》曰:“自合浦南,有都盧國。”《太康地志》曰:“都盧國,其人善緣高。”

花門

杜子美好言花門。按,《唐志》:“甘州有花門山堡,東北千里,至回鶻衙帳。”故有《留花門詩》一首,又云“花門厘面請雪恥”;又云“聞道花門將,論功未肯歸”;又云“聞道花門破,和親事卻非”。楊巨源亦有《送太和公主和番詩》云:“北路古來難,年光獨忍寒。朔云侵鬢起,邊月向眉殘;蘆井尋沙到,花門度磧看。薰風一萬里,來處是長安。”亦言花門也。又杜復《愁詩》云:“花門小箭好,此物棄沙場。”岑參《送封常清西征序》曰:“天寶中,匈奴回紇寇邊,逾花門。”

錦繒維舟

吳甘寧住止,常以錦繒維舟。去輒割棄,以示奢侈。陳張正見《賦得雪映夜舟詩》:“檣風吹影落,纜錦雜花浮。”世言錦纜始于煬帝,非也,吳、陳之間已見矣。故杜子美《秋興詩》云:“錦纜牙檣起白鷗”;又“錦纜回沙磧,蘭橈避荻洲”;又《送二翁還江陵》詩:“火旗還錦纜,白馬出江城。”

雙陸

王建《宮詞》:“分明同坐賭櫻桃,攸卻投壺玉腕勞。各把沉香雙陸子,局中斗疊阿誰高?”按,《狄仁杰家傳》載,“武后語仁杰曰:‘朕昨夜夢與人雙陸,頻不勝,何也?’對曰:‘雙陸輸者,蓋謂宮中無子。此是上天之意,假此以示陛下,安可虛儲位哉’?”今《新唐史》削去宮中兩字,止云“雙陸不勝,無子也”。余嘗與善博者論之,博局有宮,其宇不可削。蓋削之,則無以見宮中之意,故王建詩亦云。

赤壁棲鶻

東坡謫居于黃五年。赤壁有巨鶻,棲于喬木之上,《后賦》所謂“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是也。韓子蒼靖康初,守黃州,三月而罷。因游赤壁,而鶻已去,作詩示何次仲迂叟云:“緩尋翠竹白沙游,更挽藤梢上上頭。豈有危巢尚棲鶻,亦無塵跡但飛鷗。經營二頃將歸老,眷戀群山為少留。百日使君何足道,空余詩句滿江樓。”次仲和答云:“兒時宗伯寄吾州,諷誦高文至白頭。二賦人間真吐鳳,五年溪上不驚鷗。蟹嘗見水人猶怒,鶻有危巢孰敢留。珍重使君尋故跡,西風悵望古城樓。”二詩皆及鶻巢,蓋推賦而云也。

灰心忍事、霜鬢論兵

唐人詩:“有意效承平,無功答盛明。灰心緣忍事,霜鬢為論兵。道直身還在,恩深命轉輕。鹽梅非擬議,葵藿是平生。白日長垂照,青蠅謾發聲。嵩陽舊田地,終擬復歸耕。”中書堂北軒西壁,題灰心霜鬢之句者。驗其書,舊相李公迪之筆也。李入相時,邊兵未動。意在忍事之語,晏元獻《中書即事》詩嘗敘其事。晏詩曰:“慘慘高槐落,凄凄余菊殘。粉墻多記墨,聊為拂塵看。”正謂此也。前詩乃裴晉公《中書即事》詩,見《又玄集》。

太液池網索

元微之詩:“蕊珠深處少人知,網索西臨太液池。浴殿曉聞天語后,步郎騎馬笑相隨。”注:“網索,在太液池上。學士候制,每歇于此。”故晏元獻《和宋子京召還學士院》有云:“網索軒窗邃,鑾坡羽衛重。舟還下瀨,星駟出飛龍。賦待三英集,辭須五吏供。會看邊燧息,橫霈紫泥封”者,為此也。又一篇云:“暮召三山峻,晨趨一節回。乍維青雀舫,還直右銀臺。陟降丹涂密,論思武帳開。欲談當世務,元藉軼群才。”

孟諸

東坡有《去杭十五年復游西湖詩》,斷章云:“誰憐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憶孟諸。”高適有兩詩言孟諸,其一云:“朝臨孟諸上,忽見芒碭間。赤帝終已矣,白云長不還。”其后又有《封丘縣詩》云:“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東坡所用,乃后一篇也。

一日十二憶

唐朱晝《喜陳懿至詩》云:“一別一千日,一日十二憶。苦心無閑時,今夕見玉色。”乃知山谷“五更歸夢三千里,一日思親十二時”之句,蓋取此。

醉眼曰纈

人皆以“眼纈”為出李賀“龜甲屏開醉眼纈。”殊不知出《庾信集》:“醉眼曰纈。”

飛蓬

晉左思《賦白發》云:“發乃辭盡,誓以固窮。昔臨玉顏,今從飛蓬。發膚至昵,尚不克終,聊用擬辭,比之國風。”王荊公詩:“久應飄轉作蓬飛。”

赤霄行

《文選七命》:“掛歸翮于赤霄之表。”故杜子美《薛少保畫鶴》詩:“赤霄有真骨,恥飲ㄜ池津。”《送覃二判官》詩云:“肺肝若稍愈,亦上赤霄行。”又有《赤霄行》詩。

打球唱好

唐楊巨源《觀打球詩》云:“入門百拜瞻雄勢,動地三軍唱好聲。”乃悟王建《宮辭》所謂:“對御難爭第一籌,殿前不打背身球。內人唱好龜茲急,天子龍輿過玉樓。”

梅詩用月落參橫事

秦少游《和黃法曹梅花詩》:“月落參橫畫角哀,暗香銷盡令人老。”世謂少游用古。《善哉行》云:“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友在門,忘寢與餐。”按《異人錄》載:“隋開皇中,趙師雄游羅浮。一日,天寒日暮,于松林間酒肆旁舍見美人,淡妝素服出迎。時已昏黑,殘雪未消,月色微明。師雄與語,言極清麗,芳香襲人。因與之叩酒家門共飲,少頃,一綠衣童來,笑歌戲舞。師雄醉寢,但覺風寒相襲。久之,東方已白,起視乃在大梅花樹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顧月落參橫,但惆悵而已。”乃知少游實用此事。

九江千歲龜歌

張文潛有二石龜,晁無咎名其大者為九江,小者為千歲。文潛因作《九江千歲龜歌》一首贈無咎,略云:“老龍洞庭怒,蕩覆堯九州。”謂半山老人也。又云:“禹咄嗟,水平流。”謂司馬君實也。

修網銀刀

蘇詩云:“往年京國厭蓬蒿,長羨淮魚壓楚糟。今日橐駝橋下泊,恣看修網出銀刀。”觀顏魯公《放生池碑》,方悟此詩湖州所作。

陂

唐元澄撰《秦京雜記》,載陂以魚美得名。故杜子美《陂西南臺》詩:“空辨魚艇。”子美又有《陂行》,及《縣源大宴陂詩》。《廣韻》五旨,美字下有字,注云:“陂,在京兆縣。”工部二詩,皆言終南,在武功縣,與鄂縣北近。

銀盤海底出

東方朔《神異經》,記北荒有異國,銀盤大五丈,中有明珠數丈,照千里。乃悟盧仝《月蝕》詩:“爛銀盤從海底出”之語。

書畫賤肥貴瘦

山谷《次韻子瞻和子由觀韓干馬,因論伯時畫天馬詩》云:“曹霸弟子沙苑丞,喜作肥馬人笑之。李侯論干獨不爾,妙畫骨相遺毛皮。翰林評書乃如此,賤肥貴瘦人未知。”蓋謂東坡嘗與《孫莘老求墨妙亭詩》云:“嶧山傳刻典刑在,千載筆法留陽冰。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瘠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意屬此也。

撥剌跋剌

杜子美詩:“沙頭宿鷺連拳靜,船尾跳魚拔刺鳴。”按,拔刺兩字,張衡《思玄賦》云:“彎威弧之撥刺兮,射れ冢之封狼。”注曰:“撥音方割反,刺音力達反。撥刺,張弓聲,而非魚也。唯李太白用意與杜子美同。李《酬小吏贈雙魚》詩云:“雙鰓呀呷鰭鬣張,跋剌銀盤欲飛去。”惟李以撥為跋。

金尼園

臨川郡圃,舊名金尼,今則沒其名。徐鉉鼎臣《送從兄赴臨川幕》詩云:“石頭城下春潮滿,金尼亭邊綠樹繁。”謂此也。荊公集句,《送吳顯道詩》亦云:“臨川樓上尼園中。”

作音佐

張文潛《明道雜志》:“韓退之作《方橋詩》云,‘可居兼可過’,后乃云,‘方橋如此作’,是讀作作佐也。”余考唐文,不止退之。皮日休《松陵集》,有《胥口即事》六言詩:“鴛鴦一處兩處,舴艋三家五家。會把酒船隈荻,共君作個生涯。”注:“作,去音。”乃知唐以作音佐,舊矣。《廣韻》佐字下有作字,并子賀切,造也。

足下黑子大貴

袁天綱《相書》云:“足下有龜文黑子,并大貴,一品宰輔之相。”唐《北夢瑣言》:“吳行魯少事內官西門軍容,一日為洗足,中尉以腳下文理示之曰:‘如此文理,爭教不作十軍軍容。’行魯曰:‘某亦有之。’乃脫屨呈。中尉嘆曰:‘我為汝成之。’后假以軍職,有功,除西川節度。《制》云:‘為命代之英雄,作人中之祥瑞。’”唐《開元傳信記》云:“安祿山初為張韓公帳下走使之吏,韓公嘗令祿山洗足。韓公腳下有黑點子,祿山因洗腳而竊視之。韓公顯笑曰:‘黑子吾貴相也。獨汝窺之,亦能有之乎?’祿山曰:‘某賤人也。不幸兩足皆有,比將軍黑而加大,竟不知是何祥也?’韓公奇而觀之,益親厚之。約為義兒,而加薦寵。”余以二事推考,益知天綱之言可信。

坐隱手談

豫章《弈棋詩》:“坐隱不知巖穴樂,手談勝與俗人言。”按《世說》:“王中郎以圍棋是坐隱,支公以圍棋為手談。”又《語林》曰:“王以圍棋為手談。在哀制中,祥后,客來,方幅為會戲。”然唐《杜陽編》云:“大中間,日本國貢玉棋子。云:‘本國南有集真島,島上有手譚池,池中出棋子。’”此又何耶?

烏鬼

元微之《酬樂天詩》:“病賽烏稱鬼,巫占瓦代龜。”注云:“南人染病,并賽烏鬼。”因悟杜子美詩“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之意。沉存中以烏鬼為鸕鶿,不知又何所據也?

分種越人田

唐戴叔倫有《撫州對事后,送外甥宋垓歸饒州覲侍,呈上姊夫詩》云:“淹留三十年,分種越人田。”按《嚴助傳》:“淮南王安上書諫武帝擊南越云:‘越人欲為變,必先田余干界中。’”韋昭注云:“越邑,令鄱陽縣也。”然前漢志皆以干為汗。應劭云:“汗音干。”《舊唐書地里志》云:“干,隋朝去水。”

好漢長史

東坡《餞顧子敦詩》:“人間一好漢,誰似張長史。”舊史:“張柬之為荊州長史。則天謂狄仁杰曰:‘安得一好漢用之?’狄因薦柬之。”新史易“好漢”為“奇男子”。

洗盞開嘗對馬軍

韓持國《謝邵堯夫九日遠寄新酒詩》云:“有客忽傳龍阪至,開樽如對馬軍嘗。”自注云:“錦屏山題名,有記河南府使馬軍送新酒。”余乃知杜詩“洗盞開嘗對馬軍”。

裴二端公

鮑彪《杜詩譜論》第十卷:“大歷十四年己酉,年五十八。有《次湘江宴餞裴二端公赴道州》詩,又有《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詩》,又有《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爾遣興》詩,又有《湘江宴餞裴二端公赴道州》詩。”彪皆不著裴二端公為何人。余偶讀蔣參政之奇《武昌怡亭序》云:“《怡亭銘》,乃永泰元年李陽冰篆,李莒八分,而裴虬作銘。”又云:“因過浯溪,觀唐賢題名。有河東裴虬,字深源。大歷四年為著作郎、兼侍御史道州刺史。”始知杜甫所謂裴二端公者,為虬也。余因著此,以補鮑氏之闕。裴虬《怡亭銘》曰:“崢嶸怡亭,盤薄江汀。勢壓西塞,氣涵東溟。風云自生,日月所經。眾木成幄,群山作屏。故余逃世,于此忘形。”歐公《集古錄》亦著《怡亭》本末甚詳。

昭靈夫人

東萊先生呂居仁記,晁伯字載之,學問精確,少見其比。嘗作《昭靈夫人祠詩》云:“殺翁分我一杯羹,龍種由來事杳冥。安用生兒作劉季,暮年無骨葬昭靈。”《高祖紀》止云:“漢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陽,追尊先媼曰昭靈夫人。”其詳見于《陳留風俗傳》,云:“小黃縣者,宋地黃鄉也。沛公起兵野戰,喪皇妣于黃鄉。天下平定,乃使使者,以梓宮招魂幽野。于是有丹蛇在水,自灑濯入于梓宮。其浴處有遺發,故謚曰昭靈夫人。”

別酒莫留殘

周庾信《舞媚歌》六言云:“少年唯有歡樂,飲酒那得留殘。”《豫章長短句》云,“一杯別酒莫留殘”,出此。

一頓食

杜詩:“頓頓食黃魚。”頓頓字亦有所本。晉謝仆射、陶太常同詣吳領軍,坐久,吳留客作食。日已中,使婢賣狗供客。客比得一頓食,殆元氣可語。

臨無地

杜詩:“草閣臨無地,柴扉永不關。”今世注本無說。王原叔云,“他本又為荒蕪之蕪”,遂兩存之。然《文選》云:“飛閣下臨于無地。”

玉魚鐵馬

王原叔又言:“杜詩多用當時事。如云‘玉魚蒙葬地’者,事見韋述《兩京記》。‘鐵馬汗常趨’者,昭陵石馬助戰是也。”

禁酒國

東坡《次韻趙明叔碧香酒詩》:“先生未出禁酒國。”蓋用盧仝“何時得出禁酒國”。

木上座

東坡詩:“留我同行木上座,贈君無語竹夫人。”按,慧日至夾山,夾山問:“與甚么人同行?”日云:“有個木上座。”蓋謂拄杖也。

金叵羅

東坡詩:“歸來笛聲滿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羅。”按,《北史》,“祖盜神武金叵羅”,蓋酒器也。韓子蒼詩云:“勸我春風金叵羅。”

別駕別乘

別駕始后漢,州置別駕治中。然則別駕者,官之名也。若別乘則別駕之義,非官名也。晉庾亮《與郭游書》云:“別駕舊與別乘同,流王化于萬里,任居刺史之半。”東坡《答田國博》詩:“風流別乘多才思。”

無垢洗更輕

東坡《宿海會寺》詩:“本來無垢洗更輕。”《樂府》云:“居士本來無垢。”按《維摩詰經偈》云:“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布以七凈華,浴此無垢人。”

煩惱睡蛇

東坡《石臺長老脅不至席二十年贈詩》云:“誰信吾師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按,《遺教經》:“煩惱毒蛇,睡在汝心。睡蛇既出,乃可安眠。”坡取此。

何遜《早梅詩》

杜子美《和裴迪早梅詩》:“還如何遜在揚州。”舊注云:“《梁史何遜傳》,不見揚州事。前輩多引遜《早梅詩》云:‘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沖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臺。知應早飄落,故逐上春來。’”按,此詩見《初學記》,不見在揚州意耳。予按,《三輔決錄》云:“遜在揚州,見官梅亂發,賦四言詩,人得傳寫。”乃知杜指此事。

看朱成碧

李太白《前有樽酒行》云:“催弦拂柱與君飲,看朱成碧顏始紅。”按梁王僧孺《夜愁示諸賓》詩云:“誰知心眼亂,看朱忽成碧。”又云:“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看取石榴裙。”武則天詩也,見郭茂倩《樂府》。

和戎如樂和

孔融《與常休甫書》曰:“西士之人,解仇崇好,以順風化。萬里雍穆,如樂之和。雖為國家威靈感應,亦實士堪事之效也。”按《左氏傳》:“晉悼公語魏絳曰:‘子教寡人和諸戎狄,以正諸華。八年之中,九合諸侯。如樂之和,無所不諧。請與子樂之。’”乃知融用此語。

闕門銀榜

杜詩:“曲江翠幕排銀榜。”按《神異經》曰:“東方有宮,青石為墻,高三仞,左右闕高百丈。畫以五色,門有銀榜。”

孔子志在《春秋》

元間,國學出“孔子志在《春秋》論”,時學官止引何休《公羊序》文。殊不知出《孝經鉤命訣》曰:“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以春秋屬商,以孝經屬參。’”

天洗兵

杜詩有《洗兵行》,末章云:“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按《說苑》:“武王伐紂,風霽而乘以大雨。散宜生入諫曰:‘此非妖歟?’王曰:‘非也,天洗兵也。’”

煙生遙岸隱、月落半崖陰

唐太宗《遼東山夜臨秋》詩:“煙生遙岸隱,月落半崖陰。”蓋取沈、庾詩。沈約《登元暢樓》詩云:“云生片嶺黑,日下半溪陰。”庾肩《吾漢高廟》詩云:“塵飛遠騎沒,日徙半峰寒。”

黃鶴樓下仙人洞

《東坡集》有《李公擇求黃鶴樓詩》,其詩云:“黃鶴樓前月滿川,抱關老卒饑不眠。夜聞三人笑語言,羽衣著屐響山前。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扣聲清圓。洞中鏗钅宏落門關,縹緲入石如飛煙。雞鳴月落風馭還,迎拜稽首愿執鞭。汝非其人骨腥膻,黃金乞得重莫肩。持歸包裹弊席氈,夜穿茅屋光射天。里閭來觀已變遷,似石非石鉛非鉛。或取而有眾忿喧,訟歸有司今幾年。無功暴得喜欲顛,神人戲汝真可憐。愿君為考然不然,此語可信馮公傳。”按,鄂州黃鶴樓下,有石光徹,名曰石照。其右巨石,世傳以為仙人洞也。一守關老卒,每晨起即拜洞下。一夕,月明如晝,見三道士自洞中出,吟嘯久之。將復入,洞卒即從之。道士曰:“汝何人邪?”卒具言其所以,且乞富貴。道士曰:“此洞間石,速抱一塊去。”卒持而出,石合,無從而入。明日視石,黃金也。鑿而貸之,衣食頓富。為隊長所察,執之,以為盜也。卒以實告。官就取其石至郡,則金化矣。非金非玉,非石非鉛,因藏于軍資庫中。蓋馮當世所言如此,故東坡詩用其事。

鶴料符

宋景文筆記著闕疑一條云:“吳郡有鶴料符,未詳其義。王洙、李淑,最為博識,亦各未喻。”已上皆宋說。予按,唐《松陵集》,載皮日休《新秋詩》云:“酒坊吏到長相見,鶴料符來每探支。”注云:“吳郡有鶴料符。”案,不知宋偶忘此,何耶?

弦管作離聲

歐陽公詩:“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按,《吳越春秋》:“句踐伐吳,乃命國中與之訣。而國人悲哀,皆作離別之聲。”

祭以鬼宿渡河為候

葉少蘊《避暑錄話》記,“近見翟公巽云:‘作祭儀十卷,而未之見’。問其大約,謂如或祭于昏,或祭于旦,皆非是,當以鬼宿渡河為候。而鬼宿渡河,常在中夜,必使人仰占以俟之。其他大抵類此,援證皆有據。公巽博學多聞,不肯碌碌同眾,所見必過人也。”予按,錢希白《洞微志》,《返魂香傳》云:“司天主簿徐肇,少失父母,常念不面庭闈。有蘇德哥者,語肇曰:‘子聞古之返魂香乎?’肇曰:‘聞之。’德哥善合此物,員外或有求見,必置之。肇泣言父母事。曰:‘后三日夜,于此堂中,借緋幕二條遮之,一如召客。’仍曰:‘夜半可至。’蓋候鬼宿渡河之后。逡巡夜漏已半,遂命肇于幕外見之。”然則翟公巽祭儀以鬼宿渡河為候者,蓋本蘇德哥之事耳,豈少蘊偶忘之耶?

軟語

杜子美詩:“夜闌聽軟語。”本《法華經》,又以軟語。一云言詞柔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榆县| 辽中县| 罗江县| 丁青县| 乐平市| 洛隆县| 蓬溪县| 基隆市| 临颍县| 宁远县| 甘洛县| 定结县| 彝良县| 太保市| 鹿泉市| 固安县| 手机| 前郭尔| 德江县| 沅陵县| 东丰县| 大姚县| 贵州省| 汕头市| 炉霍县| 嵊州市| 门头沟区| 普兰县| 吉首市| 循化| 新绛县| 泸西县| 特克斯县| 宁乡县| 南投县| 科技| 永城市| 锡林浩特市| 霍邱县| 潮州市| 色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