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藝文(1)
- 明倫匯編家范典嫡庶部
- (清)陳夢雷
- 3246字
- 2015-12-26 23:46:38
言事疏 漢匡衡
臣聞室家之道修則天下之理得故詩始國風禮本
冠婚始乎國風原情性而明人倫也本乎冠婚正基
兆而防未然也福之興莫不本乎室家之道衰莫不
始乎捆內故圣王必慎妃后之際別適長之位禮之
于內也卑不隃尊新不先故所以統人情而理陰氣
也其尊適而卑庶也適子冠乎阼禮之用醴眾子不
得與列所以貴正體而明嫌疑也非虛加其禮文而
已乃中心與之殊異故禮探其情而見之外也圣人
動靜游燕所親物得其序得其序則海內自修百姓
從化如當親者疏當尊者卑則佞巧之奸因時而動
以亂國家故圣人慎防其端禁于未然不以私恩害
公義陛下圣德純備莫不修正則天下無為而治詩
云于以四方克定厥家傳曰正家而天下定矣
立定陶王昕為太子論 荀悅
圣人立制必有所定所以防忿爭一統序也春秋之
義立嫡以長立子以貴是以言嫡無二也貴有常也
以弟及兄則貴有常矣兄弟之子非一也不可以為
典雖立其長猶非正也且兄弟近而親所以繼父也
兄弟子疏而卑所以承亡也俱非正統舍親取疏廢
父立子非順也以弟繼父近于義矣春秋傳曰太子
亡則立母弟無則立長立均以順義均則卜之道也
繼立 黃憲
征君入見魏王長揖而言曰魏國天下之中原也人
民以守之山川以鎮之自先王以來國無大警而生
民之業日饒固鼎地也今國兇于饑饉民無所賴山
崩而河震民無所寧其憂在王乎魏王曰寡人王室
之叔父也社稷之安危寡人共之今天既敝國寡人
之戾也寡人雖處中土不能修德蹈義僥福于社稷
之神明以恐王室然寡人亦惟是泣血之故實無有
愆于群臣百姓天不賜寡人以刑乃饑饉我人民崩
溢我山川憂患我社稷蕩搖我王室寡人之顯戾不
可拯也寡人有母結發于先君而生寡人先君之側
室生寡人伯兄先君曰側室之子雖長非嫡也寡人
是命先君之側室亦舍長子伯兄而拾寡人告我先
君曰君無以妾之子為長而命以國使妾有他釁惟
嫡子仲氏立妾之福也先君曰立嫡之命出吾意也
而議未布于外內以汝長子之故今汝以一婦而能
禮讓且智吾之內釁由汝熄矣遂議立寡人先君之
侍臣謂寡人曰公子可以避矣如不避必有內言是
難基也公子其圖之寡人對曰此吾君之側室意也
何難之為侍臣曰公子誤矣側室之請惡知其不以
心測君也君若謝國于宗廟千歲之后彼將挾其長
子而與公子爭則何如是挾長以為名而爭公子以
為釁也若讓而后受雖有釁而附令譽焉且公子不
聞伯夷叔齊之事乎孤竹君以愛易長而命立叔齊
國人疑之伯夷怨慕而逃遁國人哀之叔齊若可以
幸國者乃遜而不與天下稱仁焉今公子先為叔齊
之舉而后伯夷之心奚不可乎有嬖人曰不然伯夷
叔齊皆嫡產也故能相遜其國而有令名于后今舍
庶而立嫡其能遜乎夫公子有申生之賢而君無獻
公之惑側室無驪姬之讒公子宴然而居之至順也
又奚慮哉侍臣曰不然昔丹朱之于舜商均之于禹
彼皆異姓也而猶避焉今公子雖以嫡庶固同姓也
豈必皆嫡子而后為夷齊之事乎若驪姬以讒而禍
晉國則獻公之為也當是時驪姬非特亂嫡也以弟
而侵其兄而況驪姬之讒得濟者獻公在也使獻公
死而申生立雖百驪姬豈能亂嫡庶之名而致新城
之難乎今君之側室其子雖庶兄也公子雖嫡弟也
其名不完故有后釁公子以嫡則不可避以弟而遜
人孰不然是公子有遜兄之名而不失得國之利且
無釁于后名全于叔齊而智高于申生也寡人是以
行先君之側室聞之而憂告先君曰夫人之公子行
矣君何不聞妾之子不可奪也意者君以妾之故而
遷其前言乎不然何公子捐國而行也若公子罪妾
妾將攜其子而假君子所以賜妾與子也妾與國孰
重妾與宗廟孰重妾與公子孰重妾在而公子行妾
安能一日求活耶愿君亟反之非為妾也為公子也
為國與宗廟人民也不然妾雖萬死而不足贖君之
心胡可明也先君遂反寡人于國寡人之母不能亮
先君之心又不能以寡人之返國而亮側室告先君
之心以為中讒也而側室死焉先君有疾寡人之兄
亦不食而死先君將薨執寡人之手而命曰汝母悖
戾禍莫大焉雖及黃泉無相見也吾子勉之寡人是
以朝夕泣血一目玷明固寡人之惡也今天之為敝
國禍小心畏忌無敢諱也若王室討敝國之罪奈辱
宗廟何征君對曰王之是心也足以察庶物而和諸
侯乎雖然今之災害其王室之憂也憂在王室則饑
饉崩溢豈惟降于王之一國哉臣為王道之夫今之
諸侯朝而不貢無壤也故山川之崩溢不必懼焉貴
而不親無民也故百姓之饑饉不必咎焉王無是職
又何以為宗廟辱臣故曰王室之憂也魏王曰然則
列國之壤地人民茍有饑饉崩溢之禍亦不足以為
諸侯憂乎曰四方有難則王室憂王室有難則諸侯
憂由此觀之諸侯雖無職亦安得而無憂也惟賢王
密厥志而已諺有之曰農勤于朝女勤于宵宵必顧
杼朝必望雨言得時毋怠也王其圖之
嫡庶 前人
韓王欲以倚風為夫人莊白諫曰不可夫先王因名
以定分使尊卑貴賤無相瀆也是故內有后妃嬪御
以佐內政宣陰郁也外有公卿大夫郎官之屬以贊
外務暢陽蔚也故天子以諸侯為級有級而后有序
有序而后有則和斯交焉故天子之于后猶諸侯之
于夫人也聘以示禮宴以示好居正以示位告廟以
示宗親蠶以示勤故能為天下母諸侯亦然禮有之
曰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蠶繅以為衣服惟齊體
于君是以光佐于內而致享于神祇也由此觀之嫡
庶者禮之經也不可亂也故嫡有庶而無降庶有寵
而無隆寵之以色則不可逾于恩寵之以賢則不可
瀆于禮夫禮名之防也天子以禮防兆民諸侯以禮
防國卿大夫以禮防家士庶人以禮防身皆所以防
乎名也瀆禮則名潰名潰則不尊不尊則悖悖則淫
淫則狎侮刑罰而為天下辱此國家危亡之形色也
昔桓公葵丘之會曰以妾為妻則伐之非私典也所
以尊王禁也今倚風處君之宮執庶之職賢聞諸侯
君之明亦孚矣倚風美而有娠君之寵亦孚矣夫美
而賢端也執庶恭也君欲一朝而隆之無乃不可乎
執是名也不足以為君重而隆是名也亦不足以為
姬重且以玷姬之名累姬之美而返譽于諸侯即臣
見韓國之日卑也君其慎之王不聽乃訪于征君對
曰臣何必言韓王曰何謂也曰臣聞莊子諫王是也
臣故不言韓王曰然則寡人為何如也曰以王之所
為子其晉文乎王悟而悔之
奪嫡 前人
征君見韓王坐而論政乃設五喻以動王王喜而飲
酒倚風鼓琴于宮學關雎之音征君聞之叱曰是琴
也始作有仁鶂之聲繼而有鷮捕物之聲誰其鼓
之誰其鼓之韓王笑曰此寡人之寵姬倚風也征君
曰然則何為而琴關雎之詩乎曰此其所嗜也征君
曰不可夫關雎之詩詠后妃也亦惟后妃得而琴之
若倚風雖賢妾也妾何得而述關雎乎下陵上卑越
尊不可謂順臣聞倚風之好為關雎久矣王以為賢
臣竊以為憂也夫瑟以發音音以昭志志伏于內則
瑟之音平以和志戰于外則瑟之音激以乖今姬也
有戰志王之夫人其將殆乎以姬之淑而播釁于琴
非祥之征也夫釁不可長以寵而長釁是玩百姓而
瀆諸侯且以倍盟誓王何利焉王若從其所誓則四
鄙之諸侯皆欲無禮于王而天下之謀士去矣昔周
之東遷也猶依晉鄙以為固今王室微弱所望而依
者諸侯也以韓之強王將修政之不暇而驟以一寵
隳其紀綱則千載后王室卒不能向韓而依矣何韓
之大國而不晉鄙也臣不佞寄食于諸侯亦視王之
此舉以為去就弗敢阿也倚風聞之嘆曰事不立矣
征君出有嬖人讒于倚風曰以夫人之賢而處卑位
雖有懿德婉行不能范于國竊以為夫人惜之今乘
君之寵幸而弗自圖恐落華不再榮而婕妤之怨踵
矣征君固賤士也聞夫人之鼓琴而驟諫彼將以二
姬待夫人恥孰孔焉夫人欲得志于宮必去征君而
后可倚風曰君今聽其計為之奈何嬖人曰夫人尚
可為也君嘗與夫人宴碧華之池夫人是時宜窺君
之酣而泣于前曰妾處幽獨被日月之末光得奉箕
之役舉宮無間言妾何幸有此譽也君亦不以妾
之賤而殘其寵欲舉妾有不次之恩以為君重妾實
菲薄不敢仰手而承也側聞征君短妾于前而結君
之左右君信以為讜是妾罪也然以君之明不能照
妾而使為士者謗于道路以傷君之明君何以一妾
而自累也愿君賜妾以死無使賢士曠于市朝以為
君辱昔二姬之死愛君也不可謂怨妾欲與二姬游
于泉下以觀多士之集韓國也夫人以此說君君必
啟前之心而去之此堅寵隆愛之計也倚風曰然計
其中矣明日王果與倚風宴游碧華池倚風如嬖人
之言以訴倚風泣王亦泣遂議立倚風為夫人是歲
征君行
上孫權魯王霸與太子和齊衡疏
吳顧譚
臣聞有國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異尊卑之禮使高
下有差階級逾邈如此則骨肉之恩生覬覦之望絕
昔賈誼陳治安之計論諸侯之勢以為勢重雖親必
有逆節之累勢輕雖疏必有保全之祚故淮南親弟
不終饗國失之于勢重也吳芮疏臣傳祚長沙得之
于勢輕也昔漢文帝使慎夫人與皇后同席袁盎退
夫人之座帝有怒色及盎辨上下之儀陳人彘之戒
帝既悅慎夫人亦悟今臣所陳非有所偏誠欲以安
太子而便魯王也
孫權論 晉孫盛
盛聞國將興聽于民國將亡聽于神權年老志衰讒
臣在側廢嫡立庶以妾為妻可謂多涼德矣而偽設
符命求福妖邪將亡之兆不亦顯乎
夫人不荅妾拜議 摰虞
漢魏故事王公群妾見于夫人夫人不荅拜新禮以
為禮無不荅更制妃夫人荅妾拜臣虞謹按禮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