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言》載:唐進士賜宴曲江,置團司年最少為探花郎。本朝胡旦榜馮拯為探花,太宗賜詩曰:二三千客里成事,七十四人中少年。蔡寬夫《詩話》亦言:期集,擇少年為探花,是杏園賞花之會使少年者探之,本非貴重之稱。今以稱鼎魁,不知何義。《東軒筆錄》謂期集,選年少三人為探花,使賦詩。熙寧余中為狀元,乞罷宴席、探花以厚風俗,從之。恐因此訛為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