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 臟腑門
- (清)陳夢雷
- 4565字
- 2015-12-26 19:38:12
【注 肺主氣,語言太過則氣傷矣,嗽疾于是而作焉。】
瘡浮酒灌穿。
【注 酒,濕熱之物也。瘡多起于濕熱,肺主皮毛,酒過多則濕熱傷肺,而皮分生瘡,故曰瘡浮。】
脂膏凝者吉,枯骨命難全。
【注 肺金色,白而光澤,白者金也。光澤者,水也,是金能生水,故云吉也。枯骨之色白而不澤,白是金也,不澤者內失其水,以火就燥也,火來克金,故云命難全也。】
本積息賁患,乘春右脅邊。
【注經曰: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王,王則不受邪,肺欲復還心,心不肯受而留結為積;故知息賁以春甲乙日得之也。】
順時浮濇短,反即大洪弦。
【注 肺屬金而旺秋,其脈當秋浮濇而短,謂之順時;若洪大而弦,風火勝金,謂之反候。】
實夢兵戈競,虛行涉水田。
【注 金盛主殺,肺氣盛,故夢兵戈相競。北方屬水,乃金衰墓之鄉,肺氣虛,故夢涉于水田也。】
三斤三兩重,六葉散分懸。
【注 肺重三斤三兩凡六葉,分散而懸各臟之上。】
千金方 【唐 孫思邈】
肺臟病脈論
肺主魄,魄臟者,任物之精也。為上將軍,使在上行,所以肺為五臟之華蓋。并精出入謂之魄。魄者肺之臟也。鼻者肺之官,肺氣通于鼻,鼻和則能知香臭矣。循環紫宮,上出于頰,候于鼻,下回肺中,榮華于發。外主氣,內主胸。與乳相當,左乳庚,右乳辛。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有十四童子七女子守之。神名鴻,鴻主藏魄,號為魄臟。隨節應會,故云肺藏氣,氣舍魄。在氣為咳,在液為涕。肺氣虛,則鼻息利,少氣;實則喘喝,胸憑仰息。肺氣虛則夢見白物,見人斬血藉藉,得其時,則夢見兵戰。氣盛則夢恐懼哭泣,厥氣客于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器及奇物。
白為肺,肺合皮,白如豕膏者吉。肺主鼻,鼻是肺之余。凡人分部陷起者必有病生。大腸陽明為肺之部,而臟氣通于內,外部亦隨而應之。沉濁為內,浮清為外。若外病內入則所部起,內病里出則所部陷。外入前治陽,后治陰;內出前治陰,后治陽。實瀉虛補。陽主外,陰主內。凡人死生休否,則臟神前變形于外。人肺前病,鼻則為之孔開焦枯;若肺前死,鼻則為之梁折,孔閉,青黑色;若天中等分,墓色應之,必死不治。看色深淺,斟酌賒促。遠不出一年,促不延時月。肺疾少愈而卒死,何以知之?曰:赤黑如拇指,黡點見顏頰上,此必卒死。肺絕三日死,何以知之?口張但氣出而不還,面白目青,是謂亂經。飲酒當風,風入肺經,膽氣妄泄,目則為青,雖有天救,不可復生。面黃目白,如枯骨死。吉兇之色,在于分部。若見赤白入鼻必病,不出其年。若年間不應,三年之中禍必應也。
假令肺病南行,若食馬肉及獐肉得之。不者當以夏時發,得病以丙丁日也。宜赤藥。
肺實熱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陰實者,手太陰經也。病苦肺脹,汗出若露,上氣喘逆,咽中塞,如欲嘔狀,名曰肺實熱也。
肺虛冷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陰虛者,手太陰經也。病苦少氣,不足以息,嗌干不津液,名曰肺虛冷也。
肺與大腸俱實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陰陽俱實者,手太陰與陽明經俱實也。病苦頭痛目眩,驚狂,喉痹痛,手臂卷,唇吻不收,名曰肺與大腸俱實也。
肺與大腸俱虛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陰陽俱虛者,手太陰與陽明經俱虛也。病苦耳鳴嘈嘈,時妄見光明,情中不樂,或如恐怖,名曰肺與大腸俱虛也。
肺勞
肺勞病者,補腎氣以益之,腎王則感于肺矣。人逆秋氣則手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順之則生,逆之則死。順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為關格,病則不得生矣。
氣極
凡氣者主肺也,肺應氣,氣與肺合。又曰:以秋遇病為皮痹,皮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肺,則寒濕之氣客于六腑也。若肺有病,則先發氣,氣上沖胸,常欲自恚,以秋庚辛日傷風邪之氣為肺風。肺風之狀多汗,若陰傷則寒,寒則虛,虛則氣逆咳,咳則短氣,暮則甚,陰氣至,濕氣生,故甚。陰畏陽氣,晝日則瘥。若陽傷則熱,熱則實,實則氣喘息,上胸臆,甚則唾血。然陽病治陰,陰是其里;陰病治陽,陽是其表。是以陰陽表里衰王之源,故知以陽調陰,以陰調陽。陽氣實則決,陰氣虛則引。善治病者,初入皮毛肌膚筋脈則治之,若至六腑五臟,半死矣。
濟生方 【宋 嚴用和】
肺大腸虛實論治
夫肺者手太陰之經,位居西方,屬乎庚辛金,為五臟之華蓋。其氣象天,其候胸中之氣,布清氣于皮膚。其政涼,其令肅,其主魄,是肺之司化也。與手陽明大腸之經相為表里。貴無偏勝之患。或因叫呼,或過食煎煿,或飲酒過度,或饑飽失宜,因其虛實,由是寒熱見焉。方其虛也,虛則生寒,寒則聲嘶,語言用力,顫掉,緩弱,少氣不足,咽中干無津液,虛寒之氣,恐怖不樂,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診其脈沉緩者,是肺虛之候也。及其實也,實則生熱,熱則胸膈滿,鼻赤口張,飲水無度,上氣咳逆,咽中不利,肩背生瘡,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脈來浮濇而短,是不病之脈;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病;按之消索如風吹毛曰死。
河間六書 【金 劉完素】
肺消證
心移寒于肺,肺消,飲少溲多,當補肺平心。死而可治,乃心肺為賊也。黃芪湯主之。
膈消證
心移熱于肺,名曰膈消。二者心膈有熱,久則引飲為消渴耳。麥門冬飲子主之。
東垣十書 【元 李杲】
肺臟苦欲補瀉藥味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訶子皮 【一作黃芩。】 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藥;以辛瀉之,桑白皮;以酸補之,五味子。虛則五味子補之;如無他證,錢氏阿膠散補之。脾乃肺之母,以甘草補脾,實則桑白皮瀉之;如無他證,以瀉白散瀉之。腎乃肺之子,以澤瀉瀉之。
醫學入門 【明 李梴】
肺臟賦
肺系喉管而為氣之宗。
【肺系有二:一系上通喉嚨,其中與心系相通脈之系者,自膈正中微近左脅,居胃之上,并胃胞絡及胃脘相連,貫膈與心肺相通,膈膜相綴也。一系自心入于肺兩大葉間,曲折向后,并脊膂細絡相連貫,通脊髓而與腎系相通。腎納氣,肺主氣。肺主行榮衛,為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為氣之本也。】
形似人肩,而為臟之蓋。
【形似人肩,又如磬懸于五臟之上,而為華蓋。】
三斤三兩,空空相通;六葉兩耳,脈脈朝會。
【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共八葉,下無竅,葉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諸臟清濁之氣。脈氣流經,經氣歸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毛脈合精,行氣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臟,氣歸于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義配于心。
【肺在德為義,心為禮,肝為仁,脾為信,腎為智,然皆統于心也。】
卦象乎兌。
【肺在卦象兌。又曰肺氣通而象干,心象離,肝象震,脾象坤,腎象坎,膽象巽,胃象艮。以外象言之,則干為左腳,坎為外腎,艮為右腳,震為右身,巽為右手,離為頭頂,坤為左手,兌為左身。然人稟兩儀而生,配合八卦,大概如此。其實一氣流行,每子時自左腳涌泉穴起陽,循左足腹脅手而上,至頭頂顖門午位而止;午時自頂門循右手,脅腹足而下,至右腳心而止,是坎離為陰陽消息。】
谷稻畜馬,魄藏于中。
【稻色白,為肺之谷,馬善鬬象金,為肺之畜。并精出入謂之魄,乃精氣之匡佐也。肺藏魄,肝藏魂。魂乃陽之精,魄乃陰之精。陽動而陰靜,魂游而魄守;陰陽相濟,魂魄相守。魂不游而魄不守,陰陽俱喪魄不收而魂枯,陽亦消亡。陰陽宜常相濟。故叔和云:魂將魄共連。凡人之夢寐,皆魂魄合而成者也。肺熱則夢美女相依,或兵戈相競;虛則夢涉水田。】
合皮榮毛,鼻應于外。
【肺主皮毛,上榮于眉,開竅于鼻。】
氣逆胸痞背疼,喘哮息賁。
【肺氣太過則令人喘咳,逆氣,背痛慍慍然,或胸膈膹悶之氣牽引背疼。又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乃肺之絡脈逆而不得隨經上下故也。息賁者,肺之積名。】
風浮涕塞聲重,癮疹瘡疥。
【涕乃肺液,傷風則涕流,鼻塞聲重,其聲哭,其志憂,故哭則淚出。又云肺熱涕出,凡黃涕如膿,大如彈丸,從鼻中出,不出則傷肺。肺主皮毛,風盛則生癮疹瘡疥。】
熱著,咽膈尻陰,股膝皆痛,鼻齄、鼻痔或成淵。
【肺通喉舌,候在胸中,故熱壅則喉舌腫痛,胸膈滿悶。尻陰股膝痛為痿躄者,肺熱葉焦也。鼻端紫紅粉刺,謂之鼻齄。內生息肉,謂之鼻痔。流涕不止,謂之鼻淵。皆上熱下虛也。】
虛極,呼吸息微,欠伸溺頻,肺痿、肺癰或成瘵。
【肺主氣,虛則呼吸少氣,不足以息,小便頻數,或遺。虛甚為相火所乘,則咳而見血,或為癆瘵、肺癰、肺痿。】
衛冷身顫嘔涎。
【用力顫掉,聲嘶氣虛,衛冷甚也。肺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循胃口上膈屬肺,故虛寒則善嘔涎沫也。】
血燥掌熱干咳。
【手太陰之別名列缺,起于腕上,并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故肺經血燥,掌心熱。干咳者,肺無津液也。】
補以參、芪、阿膠、五味。
【人參、黃芪、阿膠、五味子、山藥、紫菀、酸棗仁、麥門冬、車前子、百部、白膠、瓜蔞仁、白茯苓之類。】
溫必陳皮、半夏、干姜。
【陳皮、半夏、干姜、款冬花、生姜、白豆蔻、肉桂、木香、杏仁、蘇子之類。】
涼必知母、瓜蔞、桔梗。
【知母、瓜蔞、桔梗、沙參、天門冬、元參、貝母、馬兜鈴、香茹、枯芩、冬瓜子、蘿卜子、犀角、百部、山梔、枇杷葉、人溺、石膏、青黛之類。】
瀉必葶藶、桑皮、蛤蚧。
【葶藶、桑皮、蛤蚧、防風、檳榔、枳殼、通草,澤瀉、赤茯苓、琥珀、冬葵子之類。】
輕聲美食自清虛,夙興夜寐防災害。
【凡肺病皆因呼叫過度,或煎煿酒面姜椒太過,以致虛實見焉。病者宜輕聲緩語以養其氣。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以潤其燥也。秋三月天地容平,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收斂神氣,養收之道也。】
三才圖會 【明 王圻】
肺神
神名皓華,字虛成。肺之狀為虎,主藏魄,象如懸磬,色如縞映紅,生心上,對胸有六葉,脈出于少商。
圖書編 【明 章潢】
肺臟說
肺,金官也。為臟之華蓋,居上,對胃,六葉兩耳。丈夫八十肺氣衰,魄離散也。肺脈出于少商,開竅于鼻,左孔為庚,右孔為辛。肺者,臟之長,氣之本也,是以諸氣屬焉。久臥則傷氣。涕者,肺之液,腎邪入肺則作涕。肺在形為皮毛,故肺合于皮,其榮毛也。皮緩而毛落者,肺氣先死也。肺合于大腸,大腸為肺之腑。上主鼻,鼻為肺之竅,故人肺傷風則鼻塞。人之容色枯者,肺干也。人之鼻癢者,肺有蟲也。人之多汗者,肺魄離于外也。人之體黧者,肺氣衰也。人之多聲者,肺之盛也。人之不耐寒者,肺衰也。人之好食辛味者,肺氣不足也。人之腸鳴者,肺壅也。人之顏色鮮白者,肺無病也。肺病食酸以收之,辛以補之,苦以瀉之。禁勿寒,肺惡寒也。
相肺病法
肺病熱則右顴赤。肺病者,色白而毛瘁,喘咳逆氣,胸背四肢煩痛,或夢美女相依。肺虛則少氣不能報息,鼻燥喉干。肺風則多汗畏風,時欲咳嗽上氣。晝日則止,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
肺病食忌
七月勿食茱萸,成血痢。八月九月勿食姜,并諸物肝心肺,損肺。肺病宜食黍,禁苦味。
養肺法言
肺在諸臟之上,而諸臟之氣咸由之以吐納也。惟氣得所養,以鼻息調勻,肺嘗滋潤,故魄與之俱凝,而晬然見于面,盎于背,皆以肺氣驗之也。是故善養肺臟者,莫要于養氣。
治肺病要法
凡肺之得病,必先觀心脾二臟之虛實。蓋心火克肺,脾土生金,子母鬼賊之義也。診其脈,心脾既和,然后察肺家之虛實以調治焉。
體仁匯編 【明 彭用光】
肺臟藥性
肺乃手太陰之經,少血多氣。
【在手寸口脈名太淵者。其經起自少商穴,在手大拇指端內側;終于中府穴,在乳上三肋正間,動脈應手處是也。】
辛金之臟,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位高非君,故官為相傅。主行榮衛,故治節由之。】
其旺于秋,為氣之本也。
【肺金旺于秋,而為諸氣之本也。】
其味辛而其色白,其聲哭而其志憂。
【從革作辛。白,西方金之色。哭,哀聲。憂,深慮也。】
內藏魄而外養皮毛。
【肺內藏魄,肺之精氣,生養皮毛。】
上榮眉而中生液涕。
【眉毛肺所生,涕乃肺之液,哭則涕出可見。又云肺熱涕出。】
開竅于鼻。
【鼻所以司呼吸,鼻和則知香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