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欲界成中。初四空天成。后自此已后有大風輪下。造余天及余處。余處分二。初總明山地等成。后四大洲下。別明山地等成。初文分十。一造風輪。二造金輪。三造水輪。四造須彌山。五造七金山。六造四大洲等。七造非天宮。八造雪山無熱池。九造那落迦。十造鬼傍生。風輪仰布為。下傍布為。搏墻如持谷篅。廣量等三千界者。小乘無邊。厚十六億踰繕那。此風堅實假使大諾健那金剛杵擊。其杵有碎。金輪無損。俱舍水輪深十一億二萬踰繕那。后風起擊水。變成金。金厚三億二萬。余八億成水。水金俱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踰繕那。俱舍頌云。安立器世間。風輪最居下。其量廣無數。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輪深十一億二萬。下八洛叉水。余凝結成金。此水金輪。廣徑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周圍此三倍。今者大乘。金輪在下。水輪在上。與彼相違。又深亦別。至第四卷地獄之中。更當廣顯。洛叉是億也

七金山者。一踰健馱羅。此云持雙。山頂有兩棱故。二毗那矺迦。此云障礙。有神住中障善法故。當俱舍第六毗那怛迦。怛矺相似。呼聲別故。三頞濕縛羯拏。此云馬耳。似馬耳故。當彼第五山。四蘇達梨舍那。蘇者善義。達梨舍那。見義。即善見山。見彼山形。善多生故。彼次第同。五朅達洛迦。此云擔木。諸阿修羅。以此木擔須彌山。山有擔木。故以為名。當彼第三。六伊沙馱羅。此云持軸。山峰似軸故。當彼第二。七尼民達羅。海中魚名。此無所翻。山峰似之。故以為稱。此與俱舍次第不同。然宗別名同。未勞和會。論云各由形狀差別為名者。據多分也。其第二山。從神立名故

八中洲者。東二州。一提河。二毗提河。南二州。一遮末羅。二筏羅遮末羅。西二州。一舍搋。二嗢呾羅漫呾哩拏。北二州。一矩拉婆。二橋拉婆。非天宮殿。有經云。須彌山北海下。有四重大非天宮。小者隨處而住。如法華疏

八大那落迦處諸大那落迦者。即八熱地獄。獨一者。即孤獨地獄。寒者。即八寒。近邊者。八熱門外四種園。第四卷中當釋。婆沙一百七十二釋。那落是造義。迦是惡義。造惡之者生彼處故。又落迦名可樂。捺是不義。不可樂處。又落迦名喜樂。捺是壞義。壞喜樂故。或落迦名歸趣。捺是無義。無歸趣故。或落迦名救濟。捺是無義。無救濟者故。或落迦名苦器。那落迦是惡者。惡者生彼苦處器故 鬼界。地下五百踰繕那。彼界縱廣亦爾。余鬼支派。隨其所住。婆沙云。此洲西南。有五百鬼城。半福德受果如天。端嚴殊勝。余半饑餓丑陋形容。轉輪王使。唯至四洲。不至彼界。不與交通。福德者可得。傍生住處。本居大海。余隨所住

四大洲者下。別明山地等成分三。一雜成諸趣處。二如是器世間成已有諸有情下。善法漸沒。惡法漸生。三復次于世間四姓已下。明地獄生。今明世間成。而明有情者。總明成滿。不別明自體起。故前明生。別顯自體起今明成中。總明成滿。亦不相違。初文有八。一明四洲。二明眾水。三明神住。四明天居。五明雪山等。六明蘇迷盧。七重明贍部洲。八重顯九中洲。贍部從樹為名。毗提訶。此云勝身。身貌勝故。瞿陀尼。此云牛貨。貨用牛故。北俱盧。言畟方。如車者。如西域車。上寬下狹。同此州形南狹北廣

踰繕那者。俱舍頌云。極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塵。蟣虱麥指節。后后增七倍。二十四指肘。四肘為弓量。五百俱盧舍。此八踰繕那。計十六里也 此洲六千五百者。俱舍云。三邊各二千。南邊有三半。有解云。此據周圍。南面有五百。東洲量七千。彼云。三邊如贍部。東邊三百半。有解云。此處周圍。東面有一千。西洲六千五百。彼云。徑二千五百。周圍此三倍。彼七千五百多此五百。北洲八千。彼云面各二千等。彼此皆同。故知此據周圍之量。亦有解云。此據徑量。大于彼說。由宗異故

八德水者。一甘。二冷。三軟。四輕。五清凈。六不臭。七飲時不損喉。八飲已不傷腸

神住中。別標四神。各住一級。四大王天。居持雙山。俱舍頌云。堅手及持鬘。恒憍大王眾。如次居四級。亦住余七山。彼無血手神。醉憍名亦別。宗乖憍則醉。名異體無違。次第又不同。亦不可和會

非天脅者。其紅石崖。似阿修羅脅。故以為名。如王舍城廣博脅山。與此似相

善住龍王。帝釋之所乘也。變現等事。廣說如經

雪山側無熱池。涅槃云。香山頂。此云近雪山。樓炭起世經云。皆云雪北香南。此文為正。瑜伽涅槃各據一近處。亦不相違出四大河者。勘西域記。帝釋宮縱廣十千。俱舍云。周圍一萬。此全大。彼或合縱廣量。亦同也

四寶成山中。俱舍論說。西頗胝迦。北面金與此不同。宗異故。其輪王路。俱言繞此洲。王四天之相。余處亦有。或往余處。飛空而行故。唯此有洲其金路。此雖說金輪王。何廢余王。有設拉末梨。似皂筴樹此所無也 卵生鳥。居東面。以羽激水。二百由旬。取卵生龍。胎生居南面。激四百由旬。取胎卵龍。濕生居西。激八百由旬。取三。除化生。化生居北。激一千六百由旬。取四生龍。隨應食之。廣如經說。何經勘

善法漸沒惡法漸生。中有四。初總明有情化生。次明飲食漸生。次明惡內法生。后明惡外具生。感勝器業。唯初時生。余時器不熟。此業亦不熟。劫初之人。從意化生。諸根無缺。光明端政。騰空而行。恒受喜樂。地味既出。甘美異常。時有食者。余見隨學 其地味者。妙蘇陀味 地餅者。地中涌出餅 林條者。條相叢出。異常甘脆 無糠無[禾*乞]者。糠米皮[禾*乞]谷職也。或云[禾*乞]塊也。前為正。不種自生。香而且美。后慳貪起。蔽擁自身。米加糠[禾*乞]方現。攝受積貯在家。食此光滅。身既沉重。不能騰空

立司契者。司謂衙府。契謂要限。即官長也

摩訶三末多。此云大等意。大眾齊等。意樂共同。立以為尊。稟成司契。亦名差摩塞縛彌。此云田主。諸剎帝利。稱此后也。即釋迦之高祖也。故剎帝利。名王族種。婆羅門。云凈行種。稱梵王后。吠舍。云坐收種。坐而收利。戎達羅。云耕田種也

惡外具生。中有二。初總。后別。別文有九。星宿亦同。以水頗胝所成也。故略不說 月行速者。謂南北路。速于日 不定者。繞山行遲于日。高下與持雙山等。繞山而行者。此據通天。下星等非別洲星。如北斗辰。一洲轉故。亦有表時善惡一方一國之所共睹。非于余處。起世經云。日宮有七重墻壁。乃至正方如宅。遙望似團。五風持行。一名持。乃至五名將行。乃至高十六由旬等。不同此說。勘彼文

又此日輪近山為熱遠為冷者。照七金須彌。勢分近故熱。遠之故冷。又此月輪于上稍欹便見半月者。俱舍云。近日自影覆故見月輪虧。今則不然。月自欹側余面自映。故見其虧。非為日照。若日照者。空中應明。若自不障。漸漸見明。亦有天神菩薩并非天手障。以為日蝕。亦有一方一處變怪故 然魚鱉等影現月輪者。余經說言。有贍部樹影。俱盧舍。即五百弓。一弓六尺。即三千尺。成五百步。于可聞大牛鳴之勢分也

造地獄業。在成劫末。亦生地獄。即入住劫。地獄生中靜息王者。琰魔王也。此有二類。一大菩薩化作。二實有情。鬼趣所攝。由治罰鬼。兼地獄生。故生地獄。非地獄趣。如人治罰諸畜生等。有云即彼趣余宗說在下五百由旬鬼國之中。今言生地獄中。故知地獄趣。以法治罰。名法王故。觀此文意。生地獄后方生鬼畜理何不然。下自當釋

結成三千大千世界一佛化境中云。俱胝者。俱舍第十二。五十二數中。第八數。名俱胝。謂一十百千萬。洛叉。度洛叉。俱胝。以十相乘。洛叉當一億。度洛叉當十億。俱胝當百億然西方有四種億。一十萬為億。二百萬為億。三千萬為億。四萬萬為億。今瑜伽顯揚。數百萬為億。十億為俱胝。故言百俱胝。為一佛土。華嚴千萬為億。名為百萬億。智度論十萬為億。名百億。勘于華嚴二十五勝王菩薩品。如是安立。世界成已于中五趣可得

別明世間成中。第二段明成已可得法。文分為二。初列二十四門。后隨別釋。釋十九門。不釋五門。一不解十時分。謂一時。二年。三月。四半月。五日。六夜。七剎那。八怛剎那。九臘縛。十目呼刺多。俱舍論云。剎那百二十。為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為拉縛。三十拉縛。為一目呼刺多。三十目呼刺多。為一晝夜。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一年為三時。謂寒熱雨。各有四月。唯有八位。合此日夜為一。復無半月。今與彼別。時謂年外之劫。如前已說。半月即十五日。十五目呼刺多為夜。十五目呼刺多為晝。或時即彼時

第二不解十受欲者。如經故。三不解八世法得者。得利故。不得者不得利故。不對面贊名譽。不對面罵名毀。面贊名稱。面罵名譏逼惱名苦。適悅名樂。四不解三品。五不解四威儀。易故

五趣四生。成唯識說。皆以異熟為體。或并五蘊。唯異熟無記性趣言種果者。謂異熟果。及名言種。并彼業者。順趣故體非趣。若不爾者。相雜起故。廣如彼論

化生中或具不具六處者。不具謂無想天。無有第六意處。及一切生有死有。或云。劫初鬼畜。未必具根。而化生故

建立依持。不說金輪略故。或即地故

彼室宇等。或由造作。或不由造作者。謂帝釋等城。北俱盧洲諸室宇等。豬狗等室。皆不由作。任業起故(四食義如章引)

七攝事中。第六福業及方便作業者。修福業時。前方便業

十資身具中。第七香鬘涂末者。涂謂涂身。香末謂末香。以散身上

第八什物之具者。除余九外余床機等。資身之具。什物者。具義。非是十數

八數隨行中。第七第八。由第六起故言屬彼

二十二種發憤者。發憤緣故 邪業方便者。邪身語業方便也

共住弟子近住弟子者。近住依止也

四種入胎中。輪王正知入。中有末心。不起貪愛。知將生故 不知住出。心迷倒故。不知在胎及出胎。此說金輪。非余三種。或四皆爾。無文遮故 獨覺知入住。不起貪愛。知在胎中。心迷出故。此說將得獨覺之生。非于前位

菩薩三時。皆正了知。十地皆爾 異生三位。皆不能知

七苦不說第八苦者。成劫已有。非于住劫方新有故

七慢。依五法起。謂上中下我及德生。如五蘊論及決擇。皆通見修斷

憍體即貪。醉逸為義。心多縱下。慢謂高舉。或陵于他。是二差別。如唯識第六說

見聞覺知。如對法第一疏。及九十三說。見知現量。聞唯圣言量。覺是比量 所受所證所觸所得者。或以鼻舌身三。及五識俱意。并定心意。如次配之。此釋聞者屬耳及意。教唯意緣。故九十三說。聞是圣言量。亦不相違。或耳鼻身舌。如次配所受等四。其五俱時意。皆是知。總通此四。聞是圣言量。故耳在知中

第十九門眾多言說句中有二。初總。后別。彼復云何下別也。釋詞句者。如解釋論名等。戲論句者。如諷頌等。如初標門嗢拖南等。名釋義句。或戲論。是有為法句。無為無名故。或欹嗢等。亦是戲論句。以文攝義。名攝義句

字母者。謂三十三字十四音。十四音者。謂[呵/衣]阿噫伊鄔烏仡侶紇閭呂盧醫愛污奧闇惡。不取后二。故成十四。迦佉等五。遮車等五。吒搋等五。多他等五彼坡等五。夜邏羅縛賒娑婆訶叉。不取叉多。故三十三。將前十四音。約后三十三字。出生一切。此等能生一切字故。一切諸義皆能攝故。故名為母。出生字本。含諸義故

別解中有十門。一人法所依。二得失隨生。三七聲異起。四三學建位。五世事差別。六飲食縱蕩。七純雜明闇。八眾事不同。九劣弱衰喪。十斗諍斷滅句

初門中有十八。地者。如所詮總。法顯能詮總。字以義為教依。或約初標總名。與后所釋為所依故名地

第二門中有十九。聽制者。聽說戒也 堅妙智退者。若勤精進。妙智乃堅。放逸懈怠。妙智乃退 沈量助伴者。沈謂昏沉。量謂量度。即掉舉也 助伴者同時心所也 示現。教導贊勵慶慰四句。即舊所言。示教利喜。后自當釋

第三門中。七例句者。即八轉聲。除第八呼。泛聲有三。一男。二女。三非男女。一一各有八。一體。二業。三具。四為。五從。六屬。七依。八呼。今此即是。男聲中之一聲。詮目丈夫之七囀聲。如次配屬體業具等。如樞要說。第八泛聲醞補盧沙。更無別義。今但說七

第四門依受戒法說。施設者。敷設座所。教敕者。語言訓示。標相者。結界。靜息者。打靜無言。表了者。和僧問事。軌則者。答所表事。安立者。置受戒人眼見不聞之所。積集者。大眾聚集。決定者。問遮難事。配屬者。表白問遮。論羯磨所行之事。驚駭者。問遮勸發上品心等。初中后句者。說三羯磨。族姓想者。此受戒人婆羅門等姓。立宗者。乞求為[敬/巾]。言說者。教化他人。成辦者。堅持戒故。乃至當得阿羅漢果。受用者。即受戒已。依僧受用財法二利。未得法應尋求已得應守護。自有過失。羞恥還凈。他有過憐愍諫舉。于勤苦事。皆能堪忍。于生過法。恒起怖畏。棄惡引善。名簡擇句

第七門中。雜和糅者。雜本釋諸經論等。余皆如名。起其義解。成可知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右旗| 和硕县| 金门县| 彰武县| 神农架林区| 海口市| 太康县| 凤翔县| 华安县| 元江| 奉化市| 庆阳市| 灌云县| 辽宁省| 衡南县| 三河市| 建平县| 西华县| 怀远县| 昭通市| 正阳县| 桃园县| 甘谷县| 青神县| 长白| 江源县| 岳普湖县| 综艺| 湘阴县| 锦屏县| 四会市| 尚志市| 阆中市| 扎赉特旗| 吴旗县| 即墨市| 瑞金市| 西华县| 平顺县| 高台县| 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