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0章

八到:東北至上都取遂州路二千三百三十里。東北至東都三千二百九十里。

西北至簡州三百二十里。正北微東至普州一百七十里。正西至昌州二百六十里。

西南至榮州二百六十里。東至合州五百六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麩金。賦:綿絹。元和貢:麩金,柑子,麻布。

管縣八:盤石,資陽,內(nèi)江,丹山,銀山,龍水,清溪,月山。

盤石縣,上。郭下。本漢資中縣地,后為夷獠所居。周武帝于漢資中故城置盤石縣,屬資中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資州。皇朝因之。

牛な水,合仙江水,南去縣二十步。多魚鱉,亦出麩金。

資陽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資中縣地,屬犍為郡。李雄亂蜀,縣荒廢。后魏廢帝二年始通巴、蜀,開拓資中。周明帝于資中縣置資陽縣,因資水為名,屬資陽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資州。

牛な水,東去縣二十一里。

王墓,在縣西北十五里。,資中人也。宣帝使祠金馬、碧雞,道病死。

內(nèi)江縣,中。西北至州九十八里。本漢資中縣地,后漢分置漢安縣。李雄之后,陷于夷獠。周武帝天和二年,于中江水濱置漢安戍,其年改為中江縣,屬資中郡。隋文帝避廟諱,改為內(nèi)江縣,屬資州。皇朝因之。

鹽井二十六所,在管下。

丹山縣,中。南至州二百三十里。本漢資中縣地,貞觀四年于此置丹山縣,取界內(nèi)崇丹山為名也。

銀山縣,中。西北至州四十八里。本漢資中縣地,隋為內(nèi)江縣地,義寧二年分置銀山縣,因縣界銀山為名。

鹽井一十一所,在管下。

龍水縣,中。東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資中縣地,義寧二年招慰夷獠,于此分置龍水縣,以縣西北有溪,屈曲繞城如龍,因以為名。

清溪縣,中下。西南至州一百三十里。本漢資中縣地,自晉訖梁,夷獠所居。

隋大業(yè)十二年于此置牛な縣,因牛な水為名也。皇朝初因之,天寶元年改為清溪縣。

月山縣,中下。東至州五十里。本漢資中縣地,隋義寧二年分置月山縣。

內(nèi)江水,在縣南一里。

嘉州,犍為。中。開元戶二萬二千九百一十二。鄉(xiāng)五十三。元和戶一千九百七十五。鄉(xiāng)六十五。

禹貢梁州之域。秦為蜀郡。今州即漢犍為郡之南安縣地也,后夷獠所侵。梁武陵王蕭紀(jì)開通外徼,立青州,遙取漢青衣縣以為名也。周宣帝二年,改為嘉州。

按州境近漢之漢嘉舊縣,因名為。隋大業(yè)二年,并嘉州人州,八年改為眉山郡。

武德二年改為嘉州,割通義、洪雅等四縣別置眉州。

州境:東西南北八到:東北至上都二千三百五十里。東北至東都三千二百一十里。北至眉州一百四十里。東南至戎州陸路三百二十里。東至榮州二百一十里。正北微東至陵州一百九十里。正西微北雅州三百二十里。

貢、賦:開元貢:麩金。賦:小布,麻。元和貢同。賦:絹,綿。

管縣八:龍游,夾江,綏山,羅目,峨眉,玉津,平羌,犍為。

龍游縣,緊。郭下。本漢南安縣地,周武帝保定元年于此立平羌縣,隋開皇三年改為峨眉縣。九年,又于峨眉山下別置峨眉縣,改州理平羌縣為青衣縣,取青衣水為名也。十三年改名龍游,以隋將伐陳,理舟艦此,有龍見江水,引軍而前,故名縣。皇朝因之。

青衣水,經(jīng)縣南,去縣三里。

蘇稽戍,在縣西南三十里。

夾江縣,上。東南至州七十五里。本漢南安縣地,隋開皇十三年,割平羌、龍游到地,于夾江廢戍置夾江縣,屬嘉州。大業(yè)二年割屬蜀州,武德二年隸嘉州。

青衣水,經(jīng)縣西。

綏山縣,中。東至州四十里。本漢南安縣地,隋大業(yè)十一年,招慰生獠,立以為縣,因山為名,屬眉山郡,武德元年割屬嘉州。

綏山,在縣西南一百一十九里。在峨眉山西南,其高無極。

峨眉山,在縣西南三十六里。

小峨眉山,在縣南六里。

羅目縣,中。東北至州九十五里。本漢南安縣地,麟德二年,招慰生獠,于今縣西南一百八十三里置沐州及羅目縣。前上元三年,州縣俱廢,儀鳳三年重置,屬嘉州。羅目,獠中山名,因以名縣。

峨眉山,在縣西四十里。

大渡水,在且北二百步。

峨眉縣,上。東至州七十五里。本漢南安縣地,周武帝于此置平羌縣,后改為羌為峨眉縣,又以青衣縣,仍別立峨眉縣。枕峨眉山東麓,故以為名,屬嘉州。

隋大業(yè)三年割入眉州,皇朝武德元年又屬嘉州。

峨眉大山,在縣西七里。蜀都賦云“抗峨眉於重阻”。兩山相對,望之如峨眉,故名。此山亦有洞天石室,高七十六里。

中峨眉山,在縣東南二十里。有古穴,初才容人,行數(shù)里漸寬。有鐘乳穴,穴有蝙蝠,其大如筐。

車剛水,在縣北二十里。

玉津縣,中。西北至州二十九里。本漢南安縣地,李雄時(shí),夷獠自柯入居焉。蕭紀(jì)置青州之地,隋大業(yè)十一年于此置玉津縣,以江有璧玉津,故以為名。

皇朝因之。

峨江,在縣城下。

玉津鎮(zhèn),在縣城中。

平羌縣,中下。南至州一十八里。本漢南安縣地,周武帝置平羌縣,因境內(nèi)平羌水為名。隋開皇四年,改州理平羌縣為峨眉縣,仍于今縣東六十里別立平羌縣。大業(yè)十一年,夷獠侵沒,移于今理。

熊耳峽,在縣東北三十一里。

犍為縣,中下。西北至州一百五十六里。本漢南安縣地,周于此置沈犀郡,并立武陽縣。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屬戎州,又改武陽為犍為縣,前上元二年割屬嘉州。

大江,在縣西十步。

大鹿山,在縣北一里。

沈犀故城,在縣東南三里。

戎州,南溪。中。開元戶六千七百八十七。鄉(xiāng)二十五。元和戶一千二百九十三。鄉(xiāng)二十五。

禹貢梁州之域。古國也。初,秦軍破滇,通五尺道,至漢武帝建元六年,遣唐蒙發(fā)巴、蜀卒通西南夷自道抵柯,鑿石開道,二十余里,通西南夷,置道縣,屬犍為郡,今州即道縣也。戎獠之中,最有人道,故其字從“人”。

李雄竊據(jù),此地空廢。梁武帝大同十年,使先鐵討定夷獠,乃立戎州,即以鐵為刺史,后遂不改。

州境:東西五百六十里。南北七百一十二里。

八到:東北至上都取嘉、眉州水陸相兼二千七百里。東北至東都三千五百六十里。東北至滬州水路三百一十里。陸路三百四十里。北至榮州三百一十里。西南至石門鎮(zhèn)三百里。西北至嘉州水路三百五十里,陸路三百二十里。西南至南韶所居羊直咩城二千三百里。北至姚州三百一十里。

貢、賦:開元貢:葛五匹,布。元和貢:荔枝煎四斗。

管縣五:道,義賓,開邊,南溪,歸順。

道縣,中。郭下。本漢舊縣也,屬犍為郡。永嘉后荒廢。梁于此立戎州,周保定三年改道為外江縣,隋大業(yè)三年改為道縣。出荔枝,一樹可收一百五十斗。

黃泉山,在縣西北五十九里。

汶江,流經(jīng)縣東北,去縣十步。

馬湖戍,在縣西二十一里。

義賓縣,中。東南至州一百六十里。本漢南安縣地,屬犍為郡。天寶元年改為義賓,屬戎州。

大秋溪,在縣東北一十三里。有秋溪鹽井,蓋因此水為名也。

開邊縣,中。東北至州六十五里。本漢道地也,周為外江縣地,隋開皇六年于此縣北一百三十里野容川置開邊縣,后上元元年獠賊叛亂,因而荒廢,永泰二年復(fù)于今理。

小梨山,在縣南四十七里。

大梨山在縣南六十里。

南廣水,在縣西北一里。

鹽泉鎮(zhèn),在縣西南八十里。

南溪縣,中。西至州五十里。本漢道縣地,梁于此立南廣縣,屬戎州,隋仁壽二年改為南溪縣,避煬帝諱也。皇朝因之。

平蓋山,在縣東三十里。多荔枝。

可盧山,在縣南五十里,山多邛竹。

汶江,經(jīng)縣南,去縣十步。

歸順縣,中下。圣歷二年析存阝馬阝縣地以生獠戶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庆市| 青铜峡市| 东源县| 荆门市| 雅安市| 尼勒克县| 博湖县| 伊川县| 甘南县| 浠水县| 新沂市| 南阳市| 南开区| 邹城市| 沿河| 中方县| 鲁甸县| 洛扎县| 偏关县| 鹤山市| 东平县| 理塘县| 靖宇县| 清远市| 江津市| 乃东县| 高密市| 鹿邑县| 桂平市| 屏东县| 广元市| 黎川县| 来安县| 台湾省| 白玉县| 星子县| 沐川县| 专栏| 疏勒县| 西宁市| 江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