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1章

又夏人寇邊,貫以鄜延環慶兵入西界,大破夏人,平其三城。既又破之於震威軍。案:震威軍,《東都事略》、《九朝編年備要》俱同。《宋史·本紀》、《十朝綱要》、陳薛《通鑒》作震武軍。畢《通鑒》作靈武軍。《宋史·本紀》云:四月庚寅,平其三城。五月丙辰,敗夏人于震武。《地理志》:震武城,政和六年,建筑古骨龍城,后改為震武軍。《東都事略·本紀》云:重和元年正月庚戌,童貫帥師與夏人戰於割牛城,我師敗績,熙河帥劉法死之。《西夏傳》亦云:重和元年,貫出師收割牛城,王師敗績,大將劉法戰歿。貫以種師道、劉仲武、劉延慶將兵至蕭關,取永和砦、割踏砦、鳴沙會,大敗夏人而還。今此事實在宣和元年,而《東都事略》乃係之重和元年,恐誤也。又《何灌傳》云:童貫自涇原謀西入,賊兵大集統安。灌率諸將搗虛直取之。會劉法敗,統安陷于虜,賊圍震武,灌解圍,猶坐逗留,罷知州事。《種師道傳》云:以都統制與殿前劉延慶、步軍劉仲武出蕭關,夏人棄永和、割踏兩城而遁。師及鳴沙,無所見而還。《宋史·劉韐傳》:劉法死,夏人攻震武,韐攝師鄜延,出奇兵搗之,解其圍。《十朝綱要》云:夏人久圍震武,童貫至熙州,調涇原、秦鳳兩路兵往援。又檄隴右,同都護辛叔詹、熙河統制何灌選精銳直趨震武,又命蘭州兵深入,取水波、蓋朱、樸龍三城。賊聞救兵大集,丁巳,解圍去。

又夏四月丙子朔,日有食之。案:《遼史》不書,《金史》與《宋史》同。《九朝編年備要》又云:赦陜西、河北。《十朝綱要》載:三月己巳,手詔:日食,定數之常,今太史奏正陽之月日當食,宜令有司檢具故實以聞。四月丙子朔。日食。不云曲赦,惟己亥日載曲赦陜西河東兩路。恐亦不因日食故也。

1、五月(案:《宋史·本紀》作五月丙午朔,《四史朔閏考》同。) 庚戌,詔:“天下神霄玉清萬壽宮已賜田產、房廊、道業,并割付本宮掌守,置歷支用,更不隸州縣掌管,所有前后已降指揮,更不施行。”(《紀事本末》卷百二十七。案:《宋史·食貨志》:政和七年,詔:“內外宮觀舍置田,在京不得過五十頃,在外不得過三十頃,不免科差徭役支移,雖奉御筆,許執奏不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济市| 佛冈县| 潞城市| 邢台市| 都江堰市| 五华县| 绥宁县| 张家川| 普洱| 高台县| 玉溪市| 龙陵县| 合阳县| 广西| 石林| 安龙县| 万州区| 同心县| 仪征市| 海伦市| 佛教| 崇左市| 浑源县| 合水县| 曲周县| 祥云县| 宣武区| 大丰市| 永宁县| 台湾省| 胶州市| 延川县| 文山县| 临潭县| 蛟河市| 红原县| 同德县| 米林县| 宜宾县| 夏邑县| 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