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匯考十二(41)
- 明倫匯編官常典勛爵部
- (清)陳夢雷
- 5000字
- 2015-12-26 18:33:45
獲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王出適鄭處于泛太叔
以隗氏居于溫冬王使來告難曰不谷不德得罪于
母弟之寵子帶鄙在鄭地泛敢告叔父臧文仲對曰
天子蒙塵于外敢不奔問官守王使簡師父告于晉
使左鄢父告于秦
襄王十七年春秦伯師于河上將納王晉侯辭秦師
秋秦晉伐鄀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春秦伯師于
河上將納王晉侯辭秦師而下夏四月丁巳王入于
王城秋秦晉伐鄀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師戍商
密秦人過析隈入而系輿人以圍商密昏而傅焉宵
坎血加書偽與子儀子邊盟者商密人懼曰秦取析
矣戍人反矣乃降秦師囚申公子儀息公子邊以歸
楚令尹子玉追秦師弗及遂圍陳納頓子于頓
襄王二十年夏四月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
于城濮楚師敗績五月癸丑魯侯會晉侯齊侯宋公
蔡侯鄭伯衛子莒子盟于踐土冬晉侯齊侯宋公蔡
侯鄭伯陳子莒子邾人秦人會于溫
按春秋僖公二十八年按左傳二十六年冬楚師
伐宋圍緡公以楚師伐齊取谷楚申公叔侯戍之二
十七年冬楚子及諸侯圍宋宋公孫固如晉告急狐
偃曰楚始得曹而新婚于衛若伐曹衛楚必救之則
齊宋免矣二十八年春晉侯將伐曹假道于衛衛人
弗許還自南河濟侵曹伐衛宋人使門尹般如晉師
告急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則絕告楚不許我欲戰矣
齊秦未可若之何先軫曰使宋舍我而賂齊秦藉之
告楚我執曹君而分曹衛之田以賜宋人楚愛曹衛
必不許也喜賂怒頑能無戰乎公說執曹伯分曹衛
之田以畀宋人楚子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子玉
使伯棼請戰使宛春告于晉師曰請復衛侯而封曹
臣亦釋宋之圍公拘宛春于衛且私許復曹衛曹衛
告絕于楚夏四月戊辰晉侯宋公齊國歸父崔夭秦
小子慭次于城濮子玉請戰己巳楚師敗績冬會于
溫討不復也
注
討衛許
襄王二十一年夏六月王子虎魯侯晉人宋人齊人
陳人蔡人秦人盟于翟泉
按春秋僖公二十九年按左傳二十九年夏公會
王子虎晉狐偃宋公孫固齊國歸父陳轅濤涂秦小
子慭盟于翟泉尋踐土之盟且謀伐鄭也
襄王二十二年秋晉人秦人圍鄭
按春秋僖公三十年按左傳三十年秋九月甲午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
陵秦軍泛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
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
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
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
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
亡鄭以倍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
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
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
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
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
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襄王二十五年春二月秦人入滑夏四月晉人及姜
戎敗秦師于殽
按春秋僖公三十三年按左傳三十二年杞子自
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
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
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知所為
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于東門之外蹇叔
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
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與師哭而
送之曰晉人御師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
&;#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
收爾骨焉秦師遂東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左
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孫滿尚幼觀之言于
王曰秦師輕而無禮必敗輕則寡謀無禮則脫入險
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巿于
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曰寡君聞吾子將步
師出于敝邑敢犒從者不腆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則
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且使遽告于鄭鄭穆
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使皇武子辭焉曰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資餼牽竭矣為吾子之將
行也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
以間敝邑若何杞子奔齊逢孫楊孫奔宋孟明曰鄭
有備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滅
滑而還晉原軫曰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天奉我也
奉不可失敵不可縱縱敵患生違天不祥必伐秦師
欒枝曰未報秦施而伐其師其為死君乎先軫曰秦
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秦則無禮何施之為吾聞之
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謀及子孫可謂死君乎遂發
命遽興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萊駒為右夏四月
辛巳敗秦師于殽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以
歸遂墨以葬文公晉于是始墨文嬴請三帥曰彼實
構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厭君何辱討焉使歸
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許之先軫朝問秦
囚公曰夫人請之吾舍之矣先軫怒曰武夫力而拘
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墮軍實而長寇讎亡無日矣
不顧而唾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釋
左驂以公命贈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
釁鼓使歸就戮于秦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若從
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秦伯素服郊次鄉師而
哭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
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殽之役晉
人既歸秦帥秦大夫及左右皆言于秦伯曰是敗也
孟明之罪也必殺之秦伯曰是孤之罪也周芮良夫
之詩曰大風有隧貪人敗類聽言則對誦言如醉匪
用其良覆俾我悖是貪故也孤之謂矣孤實貪以禍
夫子夫子何罪復使為政
襄王二十七年春二月己巳晉侯秦師戰于彭衙秦
師敗績冬晉人宋人陳人鄭人伐秦
按春秋文公二年按左傳二年春秦孟明視帥師
伐晉以報殽之役二月晉侯御之先且居將中軍趙
衰佐之王官無地御戎狐鞫居為右甲子及秦師戰
于彭衙秦師敗績晉人謂秦拜賜之師秦伯猶用孟
明孟明增修國政重施于民趙成子言于諸大夫曰
秦師又至將必辟之懼而增德不可當也詩曰毋念
爾祖聿修厥德孟明念之矣念德不怠其可敵乎冬
晉先且居宋公子成陳轅選鄭公子歸生伐秦取汪
及彭衙而還以報彭衙之役
襄王二十八年夏五月秦人伐晉
按春秋文公三年按左傳三年夏四月秦伯伐晉
濟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晉人不出遂自茅津濟封殽
尸而還遂霸西戎
按史記秦本紀戎王使由余于秦由余其先晉人也
亡入戎能晉言聞繆公賢故使由余觀秦秦繆公示
以宮室積聚由余曰使鬼為之則勞神矣使人為之
亦苦民矣繆公怪之問曰中國以詩書禮樂法度為
政然尚時亂今戎夷無此何以為治不亦難乎由余
笑曰此乃中國所以亂也夫自上圣黃帝作為禮樂
法度身以先之僅以小治及其后世日以驕淫阻法
度之威以督責于下下罷極而以仁義怨望于上上
下交爭怨而相篡弒至于滅宗皆以此類也夫戎夷
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懷忠信以事其上一國
之政猶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于
是繆公退而問內史廖曰孤聞鄰國有圣人敵國之
憂也今由余賢寡人之害將奈之何內史廖曰戎王
處辟匿未聞中國之聲君試遺其女樂以奪其志為
由余請以疏其間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
疑由余君臣有間乃可虜也且戎王好樂必怠于政
繆公曰善因與由余曲席而坐傳器而食問其地形
與其兵勢盡&;#而后令內史廖以女樂二八遺戎王
戎王受而說之終年不還于是秦乃歸由余由余數
諫不聽繆公又數使人間要由余由余遂去降秦繆
公以客禮禮之問伐戎之形三十六年繆公復益厚
孟明等使將兵伐晉渡河焚船大敗晉人取王官及
鄗以報殽之役晉人皆城守不敢出于是繆公乃自
茅津渡河封殽中尸為發喪哭之三日乃誓于軍曰
嗟士卒聽無嘩余誓告汝古之人謀黃發番番則無
所過以申思不用蹇叔百里傒之謀故作此誓令后
世以記余過君子聞之皆為垂涕曰嗟乎秦繆公之
與人周也卒得孟明之慶
襄王二十九年秋晉侯伐秦王賜秦伯金鼓命為西
方諸侯伯
按春秋文公四年賜金鼓不書按左傳四年秋晉
侯伐秦圍邧新城以報王官之役
按史記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
霸西戎天子使召公過賀繆公以金鼓
襄王三十年夏秦人入鄀
按春秋文公五年按左傳初鄀叛楚即秦又貳于
楚五年夏秦人入鄀
襄王三十一年春秦伯任好薨子罃立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文公六年夏秦伯任好卒以
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針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
人哀之為之賦黃鳥
襄王三十二年夏四月戊子晉人及秦人戰于令狐
晉先蔑奔秦
按春秋文公七年按左傳七年夏秦康公送公子
雍于晉曰文公之入也無衛故有呂郄之難乃多與
之徒衛穆嬴曰抱太子以啼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
亦何罪舍適嗣不立而外求君將焉置此出朝則抱
以適趙氏頓首于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屬諸子
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賜不才吾唯子之怨今君雖
終言猶在耳而棄之若何宣子與諸大夫皆患穆嬴
且畏逼乃背先蔑而立靈公以御秦師箕鄭居守趙
盾將中軍先克佐之荀林父佐上軍先蔑將下軍先
都佐之步招御戎戎津為右及菫陰宣子曰我若受
秦秦則賓也不受寇也既不受矣而復緩師秦將生
心先人有奪人之心軍之善謀也逐寇如追逃軍之
善政也訓卒練兵秣馬蓐食潛師夜起戊子敗秦師
于令狐至于刳首己丑先蔑奔秦士會從之先蔑之
使也荀林父止之曰夫人太子猶在而外求君此必
不行子以疾辭若何不然將及攝卿以往可也何必
子同官為寮吾嘗同寮敢不盡心乎弗聽為賦板之
三章又弗聽及亡荀伯盡送其帑及其器用財賄于
秦曰為同寮故也士會在秦三年不見士伯其人曰
能亡人于國不能見于此焉用之士季曰吾與之同
罪非義之也將何見焉及歸遂不見
按史記秦本紀繆公子四十人其太子罃代立是為
康公康公元年往歲繆公之卒晉襄公亦卒襄公之
弟名雍秦出也在秦晉趙盾欲立之使隨會來迎雍
秦以兵送至令狐晉立襄公子而反擊秦師秦師敗
隨會來奔
頃王元年冬秦人歸魯僖公成風之襚
按春秋文公九年
頃王二年春晉伐秦夏秦伐晉
按春秋文公十年伐秦不書按左傳十年春晉人
伐秦取少梁夏秦伯伐晉取北征
頃王四年秋秦伯使西乞術聘于魯冬十二月晉人
秦人戰于河曲
按春秋文公十二年按左傳十二年秋秦伯使西
乞術來聘且言將伐晉襄仲辭玉曰君不忘先君之
好照臨魯國鎮撫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辭玉
對曰不腆敝器不足辭也主人三辭賓答曰寡君愿
僥福于周公魯公以事君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
致諸執事以為瑞節要結好命所以藉寡君之命結
二國之好是以敢致之襄仲曰不有君子其能國乎
國無陋矣厚賄之秦為令狐之役故冬秦伯伐晉取
羈馬晉人御之趙盾將中軍荀林父佐之郄缺將上
軍臾駢佐之欒盾將下軍胥甲佐之以從秦師于河
曲臾駢曰秦不能久請深壘固軍以待之從之秦人
欲戰秦伯謂士會曰若何而戰對曰趙氏新出其屬
曰臾駢必實為此謀將以老我師也趙有側室曰穿
晉君之婿也有寵而弱不在軍事好勇而狂且惡臾
駢之佐上軍也若使輕者肆焉其可秦伯以璧祈戰
于河十二月戊午秦軍掩晉上軍趙穿追之不及反
怒曰裹糧坐甲固敵是求敵至不擊將何俟焉軍吏
曰將有待也穿曰我不知謀將獨出乃以其屬出宣
子曰秦獲穿也獲一卿矣秦以勝歸我何以報乃皆
出戰交綏秦行人夜戒晉師曰兩君之士皆未慭也
明日請相見也臾駢曰使者目動而言肆懼我也將
遁矣薄諸河必敗之胥甲趙穿當軍門呼曰死傷未
收而棄之不惠也不待期而薄人于險無勇也乃止
秦師夜遁復侵晉入瑕
頃王五年晉魏壽余偽叛于秦誘士會以歸秦伯歸
其帑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文公十三年春晉侯使詹嘉
處瑕以守桃林之塞晉人患秦之用士會也夏六卿
相見于諸浮趙宣子曰隨會在秦賈季在狄難日至
矣若之何中行桓子曰請復賈季能外事且由舊勛
郄成子曰賈季亂且罪大不如隨會能賤而有恥柔
而不犯其知足使也且無罪乃使魏壽余偽以魏叛
者以誘士會執其帑于晉使夜逸請自歸于秦秦伯
許之履士會之足于朝秦伯師于河西魏人在東壽
余曰請東人之能與夫二三有司言者吾與之先使
士會士會辭曰晉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為
戮無益于君不可悔也秦伯曰若背其言所不歸爾
帑者有如河乃行繞朝贈之以策曰子無謂秦無人
吾謀適不用也既濟魏人噪而還秦人歸其帑其處
者為劉氏
勛爵部匯考二十八
周十四
秦二
匡王二年秋秦人楚人巴人滅庸
按春秋文公十六年按左傳十六年秋庸人率群
蠻以叛楚楚子伐庸秦人巴人從楚師群蠻從楚子
盟遂滅庸
匡王六年春二月秦師伐晉
按春秋宣公二年按左傳元年夏晉欲求成于秦
趙穿曰我侵崇秦急崇必救之吾以求成焉冬趙穿
侵崇秦弗與成二年春秦師伐晉以報崇也遂圍焦
夏晉趙盾救焦遂自陰地及諸侯之師侵鄭以報大
棘之役楚斗椒救鄭曰能欲諸侯而惡其難乎遂次
于鄭以待晉師趙盾曰彼宗競于楚殆將斃矣姑益
其疾乃去之
定王三年春秦伯稻薨子桓公立
按春秋宣公四年
定王六年夏六月晉師白狄伐秦
按春秋宣公八年按左傳八年春白狄及晉平夏
會晉伐秦晉人獲秦諜殺諸絳市六日而蘇
定王十三年秋秦人伐晉
按春秋宣公十五年按左傳十五年秋七月秦桓
公伐晉次于輔氏壬午晉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
黎侯而還及雒魏顆敗秦師于輔氏獲杜回秦之力
人也初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曰必嫁是
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及卒顆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
其治也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
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爾
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報
定王十八年冬十一月丙申魯侯及楚人秦人宋人
陳人衛人鄭人齊人曹人邾人薛人鄫人盟于蜀
按春秋成公二年按左傳二年冬楚師侵衛遂侵
我師于蜀使臧孫往辭楚侵及陽橋孟孫請往賂之
以執斫執針織纴皆百人公衡為質楚人許平十一
月公及楚公子嬰齊蔡侯許男秦右大夫說宋華元
陳公孫寧衛孫良夫鄭公子去疾及齊國之大夫盟
于蜀
簡王四年冬十一月秦人白狄伐晉
按春秋成公九年按左傳九年冬十一月秦人白
狄伐晉諸侯貳故也
簡王六年冬秦晉盟于河西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成公十一年冬秦晉為成將
會于令狐晉侯先至焉秦伯不肯涉河次于王城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