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5章

  • 圍爐詩話
  • 吳喬
  • 998字
  • 2015-12-26 18:31:57

問曰:“獻吉風節可觀,又何以學杜而反壞?”答曰:“彼若匠心而出,何患不成一家之詩,病卻在學杜長其╂氣,故不成詩耳。”

問曰:“學中唐者,寧遂免人奴之誚?”答曰:“學盛唐詩,乃天經地義,安得有過?過在不求其意與法,而仿效皮毛,茍如是以學中唐,亦人奴也。余謂盛唐詩厚,厚則學之者恐入于重濁,又為二李所壞,落筆先似二李。中唐詩清,清則學之者易近於新穎,故謂人當于此入門也。總之,古人詩文如乳母然,孩提時不能自立,不得不倚賴之,學識既成,自能舍去。弘、嘉之詩,如一生在乳母懷抱中,竟不成人,故足賤也。誰于少時無乳母耶?長吉、義山初時亦曾學杜,即自成立,如黑白之相去。此無他,能用自心以求前人神理故也。”

學古則窒心,騁心則違古,惟是學古人用心之路,則有入處。

問曰:“先生何不自選一編,為唐人吐氣?”答曰:“不能也。唐人作詩之意,不在題中,且有不在詩中者,甚難測識,必也盡見其意,而後可定去取。自揣何所知識,而敢去取全唐乎?唐人詩須讀其全集,而後知其境遇、學問、心術。唐人選唐詩,猶不失血脈。元人所選,已不能起人意。于鱗選之,惟取似于鱗者;鍾、譚選之,惟取似鍾、譚者,涂唐人而已。余質性愚下,年將四十,方見唐人興比之意,能讀義山、致堯之詩,至于李、杜,迄今未了,何以卻取?若不求其意而以詞為去取,則選者多矣,何取余之一選哉?”

宋、元人詩,畢竟意味短淺。明人亦有好句,而皆未得唐人賓主轉換等法,少有全篇。葉文敏公《獨賞集》,皆選今人詩,去取精業,不敢出以示人,徒自賞耳。

問曰:“豈有七八十歲老人,僅能讀義山、致堯詩之理?蓋自貶以詬人耳。”答曰:“如《重有感》詩,則知不佞于義山,猶未能讀也,何言自貶以詬人耶!”

唐人選唐詩已出自所行一路,何況元人?明則更甚,濟南、竟陵如將宣爐化傾入神仙廟模子中。

詩壞于明,明詩又壞于應酬。朋友為五倫之一,既為詩人,安可無贈言?而交道古今不同,古人朋友不多,情誼真摯,世愈下則交愈泛,詩亦因此而流失焉。《三百篇》中,如仲山甫者不再見。蘇、李贈別詩,未必是真。唐人贈詩已多。明朝之詩,惟此為事。唐人專心于詩,故應酬之外,自有好詩。明人之詩,乃時文之尸居馀氣,專為應酬而學詩,學成亦不過為人事之用,舍二李何矣!

人之工于諧世者,耳目口鼻,俱非己有,乃得事事成就,人人歡喜。詩文何足道哉!而又附會斯文,不得不于此著腳。于鱗之詩,元美之文,易學而便用足矣,李、杜、歐、蘇,不亦無謂矣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兴县| 武山县| 定陶县| 昌邑市| 肇东市| 合山市| 吉林省| 长汀县| 神农架林区| 松滋市| 六枝特区| 乌拉特后旗| 祁门县| 晋江市| 莱芜市| 普陀区| 枣庄市| 虎林市| 昔阳县| 馆陶县| 赞皇县| 民丰县| 雅江县| 界首市| 广灵县| 平武县| 奉化市| 余干县| 伊通| 韶关市| 景宁| 凌云县| 福安市| 礼泉县| 鄂尔多斯市| 油尖旺区| 昔阳县| 通江县| 贡山| 凤城市| 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