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9章 挽道心勤施苦口 游東岳得遇神仙(1)

  • 繡云閣
  • 魏文中
  • 2296字
  • 2015-12-26 18:22:46

七竅與文璽夜宿曉行,已抵都中。七竅落于館驛,文璽歸部。郝相先到部內,與七竅求情。文璽曰:“看丞相面,吾于復命之際,自然保奏,活罪恐不可宥也。”郝相稱謝數語,辭別回府。

次早,文璽上朝復命,皇上嘉其忠勇,當傳旨意,轉升禮部尚書。至七竅以管轄不嚴,釀此變端,免官回籍。文璽謝恩退出,呼七竅入部而斥之曰:“吾不念郝相情面,應以斬決論。今圣上下旨,免官回籍,爾其速行,毋得濡滯在茲,致干罪戾。”言畢吼令驅出。七竅回到館驛,自覺無顏,因入岳丈府中,告辭歸里。郝相夫婦不舍珠蓮,乃勸七竅曰:“爾毋歸去,且在京都隱秘住之,吾自乘機與爾討一差事,將功折罪,原職不久可以復還。”七竅因郝相苦留,不忍拂情,只得仍居館驛,杜門不出。

韶光易逝,倏忽已至半載。雖有珠蓮朝夕惑以冶容,然住居甚久,不堪納悶,時時微服遍尋寺觀之幽深者,入乎其間,或住一日,或住半日而返,日以為常。紫霞得知,化作老道入都,將會仙閣化出一番幽深雅趣之象,靜坐以候之。七竅微服出游,歷遍寺觀,總無一爽心豁目者。他日獨出都門之外,遙見一閣高聳凌云。七竅驚曰:“是閣如此高爽,諒其中必幽雅可愛也。”于是曲曲折折,信步所之。街巷過余,似一鄉村,入村而行,雞犬桑麻,儼若故鄉光景,七竅于此不禁忽起歸隱之志。村莊盡處,高閣在焉。

剛到閣門,翹首望掛額題金字曰“會仙閣”。二重將到,又一額曰“別有天地”,旁掛一聯曰:“看淡了紅塵富貴,勤修些白手功夫。”及進三重門內,四面花墻,蕉梧圍繞,墻內盆花數百,或黃或紫,或白或紅,怪怪奇奇,名多不識,香風微拂,如入蘭麝之鄉。七竅不舍他游,總在花間曲折周詳,緩緩細看。

不知不覺轉出地外,千竿修竹覆著小溪,水潔無塵,游魚可數。隨溪而上,露一大池,池中蓮開五色,鮮妍可愛。池岸之上,盡種異卉奇花。池左一亭,面面俱空,壁題詩句甚伙。

七竅慵于記憶,惟中一絕下注“三緘”二字,七竅驚心誦之云:“訪友征車逐日游,未停鞭處足難休,忽來仙地慵他適,愿向名花靜里修。”七竅睹是詩句,口不停吟,因而盤桓者久之。

無何,蜂衙鬧午,饑火微熏。七竅暗自思曰:“如斯福地,豈無住持?”試由是亭望之,高閣尚在數重以上,忙忙踱出亭外,又入一重,仍然四面花墻,盆花濟濟,恍似前之所窺者。向左而望,池亭又相似焉。七竅舍此復入,乃一帶長廊,廊外名花較花墻之地更眾。七竅獨游廊內,見廊之中壁有一聯云:“到此應忘塵世事,來茲必是學仙才。”七竅得此佳境,止止行行,由榭穿臺,由亭穿榭,非花即竹,愈走愈深。

久之,行力已疲,意欲歸都,向外望之,萬巷千門,不識歸從何處。七竅異,愈向內面直入,誰知每入一重,必有一重景像,或花墻相似而亭不同,或亭相似而花墻不同,或亭墻相似而蕉梧花卉不同,變幻百般,莫名其妙。窮盡其地,始見高閣聳然。緣梯而登,上至三層,一道冠道服者,須眉古峭,坐于其中。見七竅入門,徐徐下座,驚而詢曰:“先生何來?”七竅曰:“閑暇無事,偶游到斯耳。”老道曰:“何時來耶?”七竅曰:“今晨已至矣。”老道曰:“爾腹得毋餒乎?”七竅曰:“餒甚。”老道曰:“如是此有果焉,爾且食之,吾呼道童為黍食子。”言畢,予以一果,不知何名,入口生香,味甜若蜜。

將幫食訖,黍藿呈案,舉箸而食,美逾海味山珍。黍藿既餐,老道導至閣之上層,其中牀榻精美,名字名畫高掛兩旁。

七竅賞玩一周,坐而詢諸老道曰:“動問道長,住此多年?”老道曰:“吾非是閣住持,原系初住于此者,緣海南太守叫什么七竅,不知與道何仇,示禁甚嚴,捕捉亦厲。吾于黑夜將所用之物竊負而逃,暫借此閣安身。近聞七竅遭了天厭,官階削去,吾道中人個個歡欣,拜謝天地,但愿再加重報,喪乃孽障,吾道方行。”言猶未已,七竅顏為之赤,假易其詞而亂之曰:“聆道長言,似以七竅不應禁道也。以吾言之,則有可禁者焉。”老道曰:“其可禁者安在?”七竅曰:“吾思游方野道,輒言道能成仙,究其所行,一無可取,兼之假結緣以斂財,夸仙道以惑世,行為種種,不惟當禁,亦且宜誅。”老道曰:“子言乃方外野道,傍道為生活者也。若夫真入大道,先敦五倫,五倫克敦,然后加以清心寡欲,煉其精氣,而為長生不死之軀。自古仙真誰不由是而成者,子何執一格以相繩乎?”七竅曰:“如道長所說,人人習道,人人成仙,則見仙不久人矣,不幾全無人道耶?”老道曰:“天下至大,未必人皆習道。愿習者宜由正孰,不落旁門,道自易于成之。愿入人道者,亦不之強,酒色財氣隨其所好,無殊花開結實,大者大而小者小,因各培之,根有厚薄耳。”七竅曰:“天下事原各隨其所好,道長之言不差,然好道而習道者,亦未必成其道焉。”老道曰:“道在天壤,無不可成,視其習者之有恒無恒,猶之求名而習儒業者之時與與不時習也。”七竅曰:“以吾思之,人生斯世,不若富貴兩途。是二者,人人父母所樂在此,我而得富,父母享受豐盈,我之孝也;我而得貴,父母享受華榮,亦我孝也。以視習道者之清凈為高,棄父母而不親,絕血食而不悔者,其孝不孝,為何如也?”老道曰:“習道一事,無處不宜,即在家庭,又胡不可,奚必入林惟恐弗密,入山惟恐弗深,而始稱習道哉?為是說者,皆野道之言也。爾言得富得貴,可以全孝,彼得道而七祖九玄亦可升仙,同享仙福者,獨不足為孝乎?”七竅曰:“依爾道家所言,七祖九玄俱可同為仙品,但其事屬荒渺,誰得見之,究不若爵享朝廷,乃祖乃宗得受泥封紫誥,榮顯當世,以夸耀于鄉黨鄰里,明明朗朗,為眾人所矚目者,不亦愈于無憑之事乎?況大道之成,尤非易事,居今稽古,如鐘離、國舅以及藍、韓諸仙,尚且屬諸傳聞,未知果有其人否。彼言修道非難,成仙最易,是徒以動人聞聽,惑人心志之說耳。稍有識者,恐不取焉。”老道曰:“功名富貴,固為現在之物,人皆得而視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川县| 平阳县| 敖汉旗| 日土县| 讷河市| 漳浦县| 枞阳县| 岳阳市| 略阳县| 武邑县| 比如县| 策勒县| 临猗县| 霍山县| 怀宁县| 阿荣旗| 任丘市| 永年县| 莎车县| 白朗县| 临安市| 精河县| 永和县| 客服| 桓仁| 乌兰浩特市| 双峰县| 涟源市| 巩留县| 太康县| 双辽市| 江川县| 昔阳县| 湘阴县| 青海省| 新安县| 南投县| 开江县| 曲周县| 通州市| 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