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順下止而不遽進。以象言之、則山上有木、其高以漸。故曰漸。漸卦次艮。按、序卦、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止必有進、消長自然之理、漸所以次艮也。全彖以艮男下于巽女、有女歸之象。然必正而有漸、乃吉。而為士進身之道、亦即此可推矣。六爻取象於鴻。皆自下而上、皆以論士進之義。故唯二五以正應而吉。初在下無應故厲。三過剛無應故兇。四之無咎、以順巽也。上羽儀之吉、超乎世外者也。此全卦六爻之大畧也。
漸。女歸吉。利貞。
漸、漸進也。木生於山雖高、然必以漸而長。卦德止於下而巽於上。
皆有不遽進之義。以二體言、則艮男下於巽女。女之適人必俟媒妁之言、六禮之備亦有其漸、故有女歸之象。禮義廉恥之重、天下國家之本、無如女之歸、故以取象。時解作士之進必以漸、是又因類推言之也。女歸以漸為吉、而又利於得正。不漸則為淫奔、不貞亦未合禮。卦中唯二五以得正而吉、故曰利貞也。咸卦止而悅、其感以正、取女者之吉也。漸卦止而巽、其進以正、女歸者之吉也。
彖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
之字、疑亦漸字。
進得位、往有功也。進以正、可以正邦也。
以卦綜釋利貞之義。按、此卦綜歸妹。歸妹下卦之兌進為漸上卦之巽、九得五之位。九進居五、又為得位之正。其進以正、正己正人可以正邦。
即所謂有功也。
其位、剛得中也。
剛得中、釋上文進得位之言。
止而巽、動不窮也。
止、不輕動。巽、不躁動。然如是而動必有功、不至於困窮矣。凡進之心愈急、則進之機愈沮。今內止、則未進之先廉靜無求。外順、則方進之時相時而動。所以進不窮也。按、本義以卦德言漸進之義。今按、文義似亦承上進以正可以正邦而釋之。
象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地中生木、以時而升。山上之木、似乎高矣、然其進必以漸。君子以之、成己成物皆有其漸。賢字、本義疑衍。程傳作居賢善之德。居德以漸、勤修積累。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也。善俗以漸、從容化導。始乎鄉邦及乎天下也。
初六。鴻漸于干。小子厲。有言。無咎。
巽有飛鳥之象?;ルx坎。離為飛鳥、在坎水之上。又鴻之行有序而進有漸。昏禮用鴻、取不再偶。于女歸之義尤切、故六爻皆以取象。干、水涯也。初六以陰居下、當進之始、有鴻漸於干之象。艮為少男、小子之象。
鴻飛、長者在前、幼者在后。幼者惟恐失羣、危而號呼、長者必緩飛俟之。
初無應於上、危厲不免於號呼、有小子厲有言之象。然以漸不敢躁進、於義亦無咎矣。
象曰。小子之厲、義無咎也。
操心危厲、言以抒誠、不敢躁妄、得在下始進之義。
六二。鴻漸于磐。飲食衎衎。吉。
磐、大石也。遠於水進於干而益安矣。衎衎、和樂也。艮為石、有磐石象。互坎有飲食象。六二柔順中正、進以其漸、而上有九五之應、有鴻漸於磐、飲食相呼、和樂自得之象。如是則吉矣。
象曰。飲食衎衎、不素飽也。
不素飽猶不素飡也。二五相應可以正邦而有功。二大臣位。衎衎疑於尸素、故傳推言之。
九三。鴻漸于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兇。利禦寇。
鴻、水鳥。陸非所安也。九三過剛不中而無應、而居艮體之上、有水鳥自干而進於高平之陸之象。內卦少男、外卦長女。故彖以女歸為吉、爻之二五、三四皆取夫婦之象。二五當相應之位為正、三四不當相應之位為邪。卦取上進。三上比四、夫征之象?;タ仓袧M、婦孕之象。三變成坤、離絕夫位、坎體亦不成、夫征不復之象。三悅四之陰、不當往而往、故夫征不復。四悅三之陽而從、不當合而合、故婦孕不育。不育者、不敢育也。
如是其兇甚矣。然雁羣不亂、止則相保。三四雖非夫婦之正、然以三之剛、四能順之、情好相比、可禦患難。三互二四為坎為盜賊、三四五互離又為戈兵、故有禦寇之象。
象曰。夫征不復、離羣丑也。婦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禦寇、順相保也。
丑、程傳以為離羣可丑。竊按、丑、類。三與上為羣類者也。今上無正應而求四、是離其羣類以往、不復宜矣。四合于三、非女歸之正道也、雖孕不敢育矣。然變坎成坤、行險而順。欲禦寇賊以相保守、或可耳。
六四。鴻漸于木?;虻闷滂觥o咎。
桷、平柯也。鴻不木棲、得平柯可以安。或者、偶然之辭。六四巽體而乘剛、在艮山之上、有漸于木之象。然柔順得正、三以一陽橫於下、有或得其桷之象。其占則無咎也。
象曰。或得其桷、順以巽也。
三得四順以相保、四從三順以得安。順則不拂、巽則不迫。故雖乘剛而又可以自安、與禦寇意相近。蓋三四非應。以夫婦之道言之、則為邪。
若相比以圖安、猶庶幾也。
九五。鴻漸于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
陵、高阜也。九五居尊、在艮山之上、有鴻漸于陵之象。二以陰應五、有婦象?;ルx大腹而中虛、不孕之象。自二至五歷三爻、三四間隔其中、又離居三、有三歲不孕之象。然二五皆居中得正而相應、女歸之貞而以漸者也。三四終莫能勝之之象、宜其吉矣。卦以上為女、下為男。爻則以五為男、二為女、蓋就陰陽相應言之。易之取象不可為典要者也。
象曰。終莫之勝吉、得所愿也。
中正相應、二五之愿也。時解以明良終合成治言之。亦可、但不必拘耳。
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陸作逵、云路也。儀、羽毛之飾也。上九至高、有鴻漸于逵之象。上九無位。然漸進至此已極其高、猶賢達君子高蹈遠去。而其進退去就、可為當世儀表、非無用者也。故有其羽可用為儀之象。占者如是則吉矣。
象曰。其羽可用為儀吉、不可亂也。
立志卓然、不可得其亂也。全彖以漸進取女歸之象、而要之正士君子之出處亦如之。二五明良遇合。初始進無援者也。三躁進而四取容。若上則達人之高致乎。
歸妹歸妹、上兌上震。雷震而澤動、有相從之象。女之長者曰姊、少者曰妹。兌以少女從震之長男、亦為女歸之象、故曰歸妹。歸妹次漸。按、序卦、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漸有女歸之義。歸妹女之歸也。歸妹所以次漸也。全彖以少女從長男、以悅而動非正。六爻自二至五皆不當位。三五皆以柔乘剛。初上雖得正而陽下陰上、故所往皆兇而無利。六爻唯五取帝女下嫁、尚德而不尚飾為最吉。二雖有女德之貞、而不得良配、亦不能成內助之功。初以安分為美、四以愆期為憾。蓋陽爻雖無應、猶喜其有女德也。若三以不正反歸、上以無應不終。蓋陰爻無應、則女之失德者、亦以說而動、必致兇矣。此全卦六爻之大畧也。
歸妹。征兇。無攸利。
妹、少女也。漸曰女歸、自彼歸我娶婦之家也。此曰歸妹、自我歸彼嫁女之家也。兌以少女從震之長男、故曰歸妹。男女相從以正則吉。今上動下悅、以說而動、恣情縱欲者也。自二至五皆不得正、三五又以柔乘剛、初上得位、亦柔上而剛下、皆非室家之宜、故征則必兇。凡占得此皆無所利。夫婦、人道之本。女說男動、位皆不正、何所不至。故諸卦之兇、未有如此之甚者。圣人垂戒之意深切矣。
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
歸、女之終。生育者、人之始。此釋卦之名義而贊其大也。
說以動、所歸妹也。
說以動、以卦德言之。所歸者妹、女子不由禮也。
征兇、位不當也。無攸利、柔乘剛也。
諸爻皆不當位、所處不正、故動必兇。以柔乘剛、失尊卑之序、故無所利。
象曰。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雷動澤隨、男動女從之義。男女之道欲其永遠有終、必有以豫知其不終之敝。女子從人以說而動、后必不永其終。當說動之時知其敝、則可以永其終、與君子偕老矣。
初九。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初九居下而無正應、有娣之象。然以剛居剛、女子有賢正之德、能承助其君者。以震為足、兌為毀折、有跛能履之象。以全卦言、為說以動則征兇。以此爻言、得娣之正、故其征吉。
象曰。歸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恒、常久之德。有嫡有妾、人道之常。謂以九居初也。相承、能承助其君也。以恒、以分言。相承、以德言。
九二。眇能視。利幽人之貞。
九二陽剛得中、妹之賢者。上有正應而反陰柔不正、所配不良而內助之功不能大顯。二互三四為離為目、陽明而當兌之毀折、故有眇能視之象。
幽人、抱道守正而不偶者。以男女之象言、則五為二之配。以上下之位言、則五為二之君。二以陽居陰位、居下卦之中、有幽人之象。以九二之剛中上應六五之陰柔、女之賢不遇其夫。猶臣之賢不遇其君也[文瀾本“也”作“者”]。以其所居非正、故又戒之利貞、宜固守其正也。
象曰。利幽人之貞、未變常也。
幽靜自守、女子之常。
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
須、或作待、或作斯須、皆未當。按、天官、織女貴而須女賤、今從之。初九在下為娣。六三居下之上、非娣也。然陰柔而不中正、為說之主、女之賤者也。以此于歸、人莫之取、有反歸為娣之象。
象曰。歸妹以須、未當也。
六居三、賤居貴、柔乘剛、皆未當也。
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
九四有陽剛之德而無正應、有賢女不輕從人、愆期以待時之象。愆期者數、有時者理。非終不歸者也。三四皆失位而三反四遲者、澤善淫而雷動有時也。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志有所待、女德之剛也。
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卦以歸妹為名、故在九二言上配於五、在六五又言下嫁於二。帝乙、始制帝女下嫁之禮者。六五柔中居尊、下應九二、故有帝乙歸妹之象。五尊、女君之象。初在下、娣之象。袂、臂之飾。陽爻有外飾華美之觀。五六而初九、有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之象。尚德而不貴飾、女德之盛也、有月幾望之象。小畜中孚之月幾望以位言、陰盛足以抗陽也。此以德言、陰盛足以配陽也。占者如是則吉矣。
象曰。帝乙歸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貴行也。
有中德之可貴而行、故不尚飾。
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
夫婦共承宗廟祭祀者也。女當承筐篚而無實、士刲羊而無血、皆無以承宗廟之祭矣。震有虛筐之象。兌有羊象??矠檠浴=裆献優殡x、無血之象。上六以陰柔居歸妹之終、與三無應、約婚而不終者、故有承筐無實、刲羊無血之象。占無所利矣。
象曰。上六無實、承虛筐也。
卦為歸妹言、故象傳不及刲羊無血也。合全卦而論之。以說而動、爻位不正、故皆兇。分六爻而占之。則得中而應剛德者皆吉。二五有應者也。
五以得中為尚德、二以得中為守貞。然二應柔而五應剛、故二又不如五也。
余四爻無應、則以本爻有剛德者吉而陰柔者兇。故初以安分而征吉。四雖遲而有時。三以越分而反歸。上以無實而不終。蓋女德能剛則貞也。
豐豐卦、下離上震。以明而動。動而能明、皆有豐大之意、故為豐。豐次歸妹。按、序卦、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物所歸聚勢必盛大、豐所以次歸妹也。全彖當豐盛之時、宜守中不使至於過盛。蓋豐則多故、故有戒辭也。六爻以六五為豐之主。五柔暗、故欲得二四剛明之臣。二應五而四比五。初遠五、亦偕四同往以輔乎五。此四爻所以吉也。獨三不從五而遠應上、故至於折肱。至上則處豐之時、自蔽已甚、宜其兇也。此全卦六爻之大畧也。
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豐、大也。以明而動、盛大之勢。大則有亨道、理勢然也。假、至也。
豐盛非王者車書一統不能至此。未至此固無可憂、至此則似可憂。然圣人以為徒憂無益也、當守常不使於過盛、如日之方中可矣。全卦上震下離、有日出東方光明盛大之勢、故有亨象。日之在東、其象非王者不能當、故有王假之之象??矠榧討n。離卦坎之反、有勿憂之象。日自東至中、其勢皆盛、過此則昃矣、故有宜日中之象。日之不能常中者、勢也。宜日中者、圣人持盈虛豐之道也。
彖曰。豐、大也。明以動、故豐。
明則風微、動則成務、故能致治盛大。以卦德釋卦名義也。
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
尚大、當豐之時、所尚自大。猶不期而自侈、所以可憂也。如日之常普天下、則可以保其豐。不然徒憂無益也。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人于人乎、況于鬼神乎。
日中有必昃之勢。故當豐之時者、不可有過中之心。
象曰。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
折獄、象電之照。致刑、象雷之威。噬嗑明罰勅法、詳審立法、使人不敢犯也。折獄致刑、明察下情、使人有所懲也。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無咎。往有尚。
凡卦爻取剛柔相應、此則取明動相資。蓋全卦以五為豐之主、五方柔暗、欲得剛明之臣以自輔。初遠於五而與四應。四、初之配也。故有遇其配主之象。旬、均也。初四皆陽、均敵非應之正。然同有陽剛之德、明動相資、故雖旬而無咎。同德共事、往以輔五、必有功矣、故曰往有尚。
象曰。雖旬無咎、過旬災也。
旬則與配均、可以相濟。初在下僚、道宜如此。當豐之時、求勝其配則有災。此雖爻辭外之意、亦即不過中之義也。
六二。豐其蔀。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