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 女鏡
  • 夏樹芳
  • 9010字
  • 2015-12-26 17:57:31

江陰夏樹芳茂卿采輯

黔婁妻

黔婁先生死。曾子與門人往吊之。見先生之尸在牖下。枕墼席藁。覆以布被。手足不盡斂。覆頭則足見。覆足則頭見。曾子曰。斜引其被則斂矣。其妻曰。斜而有余。不若正而不足。先生以不斜之故得至于此。生而不斜。死欲斜之。非先生意也。曾子不能應。遂哭之曰。嗟乎。先生之終也何以為謚。妻曰以康乎。曾子曰。先生在時。食不充口。衣不葢形。何樂于此而謚曰康耶。妻曰。先生君嘗授之以政。寵以國相。辭而不為。是有余貴也。君嘗賜粟三千鍾。先生辭而不受。是有余富也。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澹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貧賤。不欣欣于富貴。求仁而得仁。求義而得義。其斯可謚為康也已。曾子喟然嘆曰。惟斯人也而有斯婦。

瀨水義女

瀨水女史氏。溧陽人。子胥奔吳。見女子擊漂于瀨水之上。子胥乞食。女與之飯。子胥曰。掩爾壺漿勿爾露。旣行。回首顧女。已自沉瀨水矣。李白有義女碑。

季芊

吳入郢。楚昭王奔鄖。使小臣鍾建負其幼妹季芊以從。楚國復寧。王將嫁季芊。芊辭曰。所以為女子。遠丈夫也。鍾建負我矣。遂妻之。以建為樂尹。

句踐夫人

越王句踐為吳所敗。主請為臣。妻請為妾。渡錢塘。見烏鵲啄江渚之鰕。飛去復來。乃作古歌曰。仰飛鳥兮烏鳶。凌玄虛兮翩翩。啄魚鰕兮洲渚。矯風翮兮云間。妾無罪兮冒地。又何辜兮譴天。片帆飛兮長往。知歸去兮何年。王聞歌。心動。乃謂夫人曰。孤何憂。孤之六翮備矣。遂入吳。共稱臣妾于夫差。后卒滅吳。

屈原姊

女嬃。屈原姊也。聞屈原放逐來歸。喻令自寛。離騷云。女嬃之娟娟兮。申申其詈予。

楚子發母

楚將子發攻秦。絕糧。使人請于王。因使問母。母問使者曰。士卒無恙乎。對曰。分菽粒而食之。又問將軍無恙乎。對曰朝夕芻豢。子發破秦而歸。其母閉門不納。使人數之曰。句踐伐吳。客有獻醇酒一器。王使人注江上流。使士卒下流飮之。味不加水而士卒戰自五也。異日有獻一囊糗糒者。王又以賜軍士分而食之。甘不踰嗌而士卒戰自十也。今子為將。士卒分菽粒而子獨芻豢。雖幸而勝。非其術矣。子非吾子也。無入吾門。子發叩首謝。然后納之。

韓憑妻

韓憑。戰國時為宋康王舍人。妻何氏有美色。王筑青陵臺以望之。后竟奪何而囚憑。何氏作烏鵲歌以見志曰。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自高飛。羅當奈何。烏鵲雙飛。不樂鳳凰。妾自庶人。不樂宋王遂自縊死。

田稷母

田稷相齊。受下吏之金百鎰以遺其母。母曰。子為相三年。祿未嘗若是之多也。安所得此。對曰。受之于下。其母曰。吾聞士修身潔已。不為茍得。竭情盡實。不為詐行。故言行若一而情貌相副。今君設官以待子而子若是。去忠遠矣。田稷慚而退。反其金。自歸罪于宣王。請就誅焉。宣王聞之。大賞其母而舍稷子之罪。

孟母

鄒孟母仉氏。舍近墓。孟子少時嬉戲為墓間事。踴躍筑埋。孟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旁。其嬉戲為賈人衒賣之事。母又曰此非所以居子也。復徙舍學宮之旁。其嬉戲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此眞可以居子矣。遂居之。孟子長。旣學而歸。母方績。問學所至。孟子自若也。母以刀斷其織曰。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矣。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奈何廢之。孟子懼。旦夕勤學。師事子思。遂成天下名儒。以亞圣稱。

羅敷

秦女羅敷。邯鄲人。嫁邑夫王仁。后為趙王家令。一日敷采桑陌上。王登臺見而悅之。欲奪焉。敷乃彈箏作陌上桑以自明云。使君自南來。五馬立躊躇。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否。羅敷亦致詞。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王意乃已。

趙括母

趙括少學兵法。父奢不能詰。然不謂善。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敗趙者必括也。及趙王以括為將。將行。母上書愿王勿遣。卽有不稱。妾得無隨坐乎。后果敗。王乃原其母。

聶政姊

聶政姊名嫈。軹深井里人也。政母終。獨有姊在。為濮陽嚴仲子報讎。刺殺韓相俠累。政恐禍及姊。自皮面抉眼。屠膓而死。韓暴其尸于市中。購得其名姓者予千金。姊聞之。乃于邑曰。其是吾弟與。嗟乎。嚴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韓之市而死者果政也。伏尸哭極哀。曰是軹深井里所謂聶政者也。市行者諸眾人皆曰。此人暴虐吾國相。王縣購其名姓千金。夫人不聞與。嫈應之曰。聞之。然政所以蒙污辱。自棄于市販之間者。為老母幸無恙。妾未嫁也。親旣以天年下世。妾已嫁夫。嚴仲子乃察舉吾弟困污之中而交之。澤厚矣。可奈何。士固為知已者死。今乃以妾在故。重自刑以絕蹤。妾其奈何畏歿身之。誅。終滅賢弟之名。大驚韓市人。乃大呼天者三。卒于邑悲哀而死政之旁。晉楚齊衛聞之。皆曰非獨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

巴寡婦清

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貲。清寡婦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人不敢犯。始皇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筑女懷清臺。

趙娥

趙娥。酒泉人。龎涓母也。父安為李壽所殺。乃帷車袖劍。白日刺壽于都亭。詣縣曰。父仇已殺。請受戮。令尹喜義之。解印綬欲與俱亡。娥不肯去。曰。怨償身死。妾之明分。詰罪治獄。君之常禮。何敢偷生枉公法也。后遇赦得免。

陳嬰母

陳嬰為東陽令。東陽少年相聚數千人。欲立嬰為王。嬰母曰。自吾為汝家婦。少見貧賤。卒富貴不祥。不如以兵屬人。后子嬰附漢。以功封棠邑侯。

漂母

韓信為布衣時。釣于淮陰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耶。

漢呂祿姑

呂祿時出游獵。過其姑呂氏婆。大怒曰。若為將。今棄軍不守。呂氏將無處矣。乃悉出珠玉寶器散堂上曰。無為他人守也。

張婦

張婦嫁孫女與陳平。時張富而陳貧。誡之曰。無以貧故事人不謹。

王陵母

王陵以兵屬漢。項王取陵母置軍中。陵使至。東鄉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泣送使者曰。為老妾語陵。善事漢王。漢王誠長者。無以老妾故懷二心。以死送使者。遂伏劍而死。項羽怒。烹之。陵與高祖定天下。位至丞相封侯。傳爵五世。

緹縈

漢太倉令淳于意有罪當刑。詔獄逮系長安。淳于公無男。有女五人。當行。罵其女曰。生女不生男。緩急非所益。緹縈悲泣自傷。隨父至長安上書曰。妾父為吏。齊中皆稱其平。今坐法當刑。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贖。雖欲改過自新。其道亡繇也。妾愿沒入為官婢以贖父罪。使得自新。書奏。天子憐其意乃下詔曰。蓋聞有虞之時。畫衣冠。異章服而民不犯。何其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五而奸不止。非朕德薄而教之不明哉。夫訓導不明而愚民陷焉。朕甚憐之。刑者至斷支體。刻肌膚。何其痛而不德也。其除肉刑。自后鑿顚者髠。抽脅者笞。刖足者鉗。淳于公得免焉。

緱氏女

漢陳留郡緱氏女名玉。為父報讎。殺夫家之黨。吏執玉以告外黃令梁配。欲論殺玉時同郡申屠蟠年十五為諸生。進諫曰。玉之節義。足以感激無恥之流。風勵忍辱之子。不遇明時。尚當表列。況在清朝而可不加哀恤乎。配善其言。乃得減死論。鄉邦稱之。

雋不疑母

雋不疑為京兆尹。行縣錄囚。還。其母輒問有所平反。母喜笑。飮食言語異于曩時。或無所出。母怒為之不食。由是不疑為吏絕無殘刻。所全活者甚眾。

柏谷嫗

漢武帝始微行。嘗夜至柏谷。投逆旅主人求漿。主人翁曰。無漿。止有。溺耳。且疑為盜。聚少年欲攻之。一嫗出。覩上狀貌魁異。止翁曰。客非常人也。且有備。不可圖也。翁不聽。嫗飮翁以酒。醉而縛之。少年皆散走。嫗乃殺雞為黍以謝客。

蘇子卿妻

蘇武。字子卿。天漢初使匈奴。作詩別妻。妻答詩云。與君結新婚。宿昔當別離。涼風動秋草。蟋蟀鳴相隨。冽冽寒蟬吟。蟬吟抱枯枝。枯枝時飛揚。身體忽遷移。不悲身體移。當惜歲月馳。月馳無窮極。會合安可知。愿為雙黃鵠。悲鳴戲清池。

馮昭儀

馮昭儀者。光祿勛馮奉世之女也。初入宮為婕妤。生中山王。建昭中。元帝幸虎圈。后宮皆從。熊走出。攀檻欲上殿。左右貴人皆驚走。婕妤當熊而立。左右格殺熊。天子問汝獨不畏熊耶。對曰。妾聞猛獸得人而止。妾恐至御座。故以身當之。元帝嗟嘆。遂敬禮焉。乃立婕妤為昭儀。

東海孝婦

于定國傳。孝婦。東海人。少寡無子。家極貧。紡績以奉姑。誓不他適。其姑告鄰人曰。是婦事我甚虔。吾以衰老累孝婦。奈何。后母自經死。姑女告婦殺母。郡守莫辯其冤。竟置于法。郡中枯旱三年。后郡守廉得其故。殺牛致祭其冢曰。孝婦無辜。前守強刑之致罹此咎。天乃甘雨連日。歲乃大熟。

秦彭妹

秦彭。字伯平。建初時為山陽太守。欲嫁寡妹。妹不嫁。乃引鐮自害。

楊敞妻

楊敞。華陰人。莊重謹畏。昭帝時屢遷至御史大夫。霍光與張安世謀廢立。議旣定。使大司農田延年報楊敞。敞驚懼不知所言。汗出浹背。延年起至更衣。敞夫人遽從東廂謂敞曰。此國家大事。今大將軍議已定。使九卿來報君侯。君侯不疾應。猶豫無決。先事誅矣。延年從更衣還。夫人與延年參語許諾。

班婕妤

班婕妤者。漢左曹越騎況之女。彪之姑也。負才通辯。始入宮為小使。俄而大幸為婕妤。成帝游后庭。欲與同輦。婕妤曰。妾觀古圖畫賢圣之君。皆有名臣在側。三代之末王。乃有女嬖。今欲同輦。得無似之乎。太后聞而喜曰。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每誦詩及窈窕德家女師之篇。必三復之。進見上疏。必依古禮。鴻嘉后。成帝稍隆于女寵。趙飛燕姊妹譖婕妤怨望。挾邪詛呪。帝考問之。婕妤曰。妾聞修正尚未蒙福。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愬。如其無知。愬之何益。帝然之。婕妤恐久見危。求供養太后于長信宮。作自悼賦紈扇詩以寄懷。史臣謂其哀而不傷。其搗素一作尤極藻麗云。

皇甫謐母

皇甫謐。字士安母任氏。安定朝那人。歸皇甫無子。以夫兄子謐為后。謐年二十不悅學。遨蕩。一日得瓜果以供任氏曰。孝經云。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非孝也。汝齒則旣長矣。目不存教。心不求道。何以慰我心乎。因嘆曰。昔孟母以三徙成子。曾父以烹豚立教。豈我居不卜鄰。教有所闕然歟。修身篤學。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對之流涕。謐乃感激。就里中席坦受書。遭人而問。少有寧日。武帝借其書二車。遂博覽。以太子中庶子議郞征。并不就。

張安世妻

張安世封富平侯。食邑萬戸。而夫人躬自紡績。勤劬未懈。

梁鴻妻

梁鴻妻名孟光。其姿貌甚丑而德行甚循。年三十未嫁。父母問所欲。對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時鴻亦未娶。聞而聘之。孟氏盛餙入門。七日而禮不成。妻跪問曰。竊聞夫子高義斥數妻。妾亦偃蹇數夫。今來而見擯。請問其故。鴻曰。吾欲衣裘褐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今若衣綺縞。傅黛墨。豈〈鴻〉所愿哉。妻曰。以觀夫子之志耳。乃更為椎髻布衣操作而前。鴻大喜曰。此眞梁鴻妻也。字之曰德耀。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后至會稽。為人賃舂。雖雜傭保之中。妻每進食。舉案齊眉。不敢正視。以禮修身。所在敬而慕之。

金日磾母

金日磾母。教誨兩子有法度。武帝聞而嘉之。病死。詔圖畫于甘泉宮。署曰休屠王閼氏。日磾每見像涕泣。再拜乃去。

嚴延年母

嚴延年母。生五男。皆有吏才。官至二千石。東海號曰萬石嚴嫗。延年為河南太守。所在名為嚴能。冬月論囚。流血數里。號曰屠伯。其母嘗從東海來。欲就延年臘。到洛陽。適見報囚。母大驚。便止都亭。不肯入府。延年出謁。母閉閣不見。延年免冠頓首合下。母乃見之。因責數延年曰。幸備郡守。專治千里。不聞仁義教化有以全安愚民。顧刑罰多戮殺人。欲以致威。豈為民父母之意哉。延年服罪頓首謝。將歸。謂延年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獨殺。我不自意老。當見壯子被刑戮也。行矣。去東海為汝掃除墓地耳。遂去。后歲余。延年為府丞所訐。下御史案驗遂棄市。東海莫不賢智其母。

王章妻

王章。字仲卿。平陰人。初為諸生。游學長安。家貧無被。病臥牛衣中。與妻涕泣。妻厲聲曰。仲卿京師尊貴。在朝諸臣誰踰仲卿者。今病困不自激昂。乃作兒女子態何鄙也。成帝時章為京兆尹。王鳳以帝舅當權。濁亂朝政。殺人指顧間。章雖為鳳所舉。獨不附鳳。欲上書彈之。妻曰。人當知足。獨不念牛衣中涕泣時耶。章曰。非女子所知。書上。果下廷尉。妻子皆收系。章小女年可十二。夜起號呼曰。平生獄上呼囚。數常至九。今八而止。我君素剛。其先死乎。詰明問之。章果死。妻子皆徙合浦。章為京兆二年。死不以罪。眾庶冤之。

范陽盧氏

盧氏。范陽人。少好讀書。造次必以禮。盛年寡居。教授諸子。漢將綦良略山東。以其子務光為記室。及良敗。慈州刺史上官政籍務光家。見盧氏逼之。盧氏以死自誓。政兇悍。以燭燒其面。盧氏竟不屈而死。

桓少君

桓氏。字少君。鮑宣常就少君父學。父奇其清苦。以女妻之。裝送甚盛。宣不悅。少君悉屏去侍從服餙。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提甕出汲。修行婦道。鄉邦稱之。孫昱嘗問曰。太夫人寧復識挽車時否。對曰。先姑有言。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吾安敢忘乎。

竇玄妻

竇玄形貌絕異。天子以公主妻之。其舊妻為玄所棄。乃作古怨歌曰。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孝成王太后

元后王氏。王莽之姑。成帝母也。王莽居攝。太后力爭以為不可。及莽以符命自立為眞皇帝。太后大驚。莽請璽。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陽侯舜諭指。太后罵曰。而屬父子宗族。蒙漢家力。富貴累世。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如此者狗豬不食其余。我漢家老婦。旦暮且死。欲與此璽俱葬。終不可得。因泣數行下。舜亦悲不自止。太后恐莽脅之。以璽投之地曰。我老且死。知而兄弟今族滅也。年八十四。建國五年崩。后十年。漢兵誅莽。

南陽公主

南陽公主下嬪王咸。漢綏和間。王莽秉政。謂咸曰。國危世亂。但當退而修身以自完耳。咸不能從。公主遂結廬華山修道。潘安仁有公主峰記。

孝平王后

平帝后。王莽女也。莽秉政。效霍光故事。以女配帝。立歲余。帝崩。后復數年。莽簒漢位。后以劉氏旣廢。卽稱疾不朝。時年十八。莽意欲嫁之。令立國將軍孫建。世子豫將醫問疾。后大怒。鞭笞侍御。因廢疾不肯起。及漢兵誅莽。延燒未央。后曰。何面目以見漢家。自投火中而死。

馮異母

馮異從光武。其母囑之曰。汝今盡忠。莫思盡孝。我寧死。遂自縊。后建廟于饒陽祀之。

王霸妻

王霸。字孺仲。少立高節。光武時連征不仕。妻亦美志行。霸初與同郡令狐子伯善。后子伯相楚。其子為郡功曹。嘗詣霸。霸子耕于野。投耒見客。顏色慚沮。客去。霸臥不起。妻問故。霸曰。彼子容服甚都。吾兒蓬發歷齒。對之殊有慚色。父子恩深。不覺自失耳。妻曰。子伯之貴。孰與君之高。奈何忘夙志而慚兒女子乎。霸崛然起笑曰。有是哉。遂共隱終其身。

馮良妻

漢馮良。南陽人。少作縣吏。恥在廝役。因壞車殺馬。裂衣冠而遁。妻亦莊潔有志操。與良相對如君臣然。

賈逵姊

賈逵。字景伯。明帝時為侍中。逵五歲。聰慧過人。其姊韓瑤之婦。嫁瑤無嗣而歸。以貞明見稱。聞鄰中讀書。旦夕抱逵隔籬而聽之。逵靜聽不言。姊以為喜。至年十歲。乃暗誦六經。姊謂逵曰。吾家貧困。未嘗有師長入門。汝安知天下有三墳五典而誦無遺句耶。逵曰。憶昔姊抱逵于籬間。聽鄰家讀書。庶幾萬不遺一耳。

馮夫人

馮夫人名嫽。漢宮人也。善史書。乘錦車持節和戎而歸。見漢書西域傳。

明德馬后

明德馬后。漢伏波將軍援之女。明帝之后也。后身長七尺二寸。方口鬒發。能誦易。好讀春秋楚辭。尤善周官董仲舒書。年十三選入后宮。顯宗卽位。冊立為貴人。時后姊女賈氏亦以選入。生肅宗。帝以后無子。令養之。后盡心撫育。不異所生。永平三年始立為后。后旣正位宮闈。愈自謙肅。以皇嗣未廣。每懷憂嘆。薦達左右若恐不及。兄為虎賁中郞。弟黃門侍郞。訖永平之世不遷。明帝不豫。召黃門侍郞防參醫藥。夙夜勤勞。帝崩。后作起居注。削去防參醫藥事。曰吾不欲令后世聞先帝數親后宮之家。故不著。建初元年。欲封爵諸舅。太后不聽。明年夏大旱。言事者以為不封外戚之故。有司上奏宜依舊典。太后手詔止之曰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昔王氏五侯同日俱封。其時黃霧四塞。不聞澍雨之應。又田蚡竇嬰寵貴橫恣。傾覆之禍為世所傳。故先帝防愼舅氏。不令在樞機之位。今有司奈何欲以馬氏比陰氏乎。吾為天下母而身服大練。食不求甘。政欲以身率下也。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蒼頭衣綠褠。領袖正白。縱肆懈怠。無憂國亡家之慮。吾豈可上負先帝之命。下虧先人之德。重襲西京敗亡之禍哉。

陸續母

陸續。字智初。吳人。漢明帝十四年。楚王英以謀反。連及太守尹興。陸續為尹興門下掾。逮拷。備受楚毒。肌肉消爛。終無異辭。母自洛陽來。作食饋續。續見拷。辭色慷慨未嘗變。而對食忽悲泣不自勝。獄吏問其故。續曰。母來不得見故悲耳。使者大怒以為吏卒通傳。續曰非也。吾母切肉未嘗不方。斷蔥以寸為度。是以知之耳。使者以聞。遂赦歸。后拜會稽戸曹。

漢王良妻

王良。字仲子。王莽時隱居教授。建武初累官至大司徒。居東海。后司徒史鮑恢過東海候其家。妻布裙曵柴自田中歸。恢告曰。我司徒史也。欲見夫人。妻曰。妾身是也。恢乃下拜。嘆息而還。

崔篆母

漢崔篆母師氏。通九經百家之言。漢末寵以殊禮。賜號義成夫人。

曹大家

曹大家。姓班氏。名昭。字惠姬。扶風曹世叔妻。彪之子。固之妹也。世叔早卒。有節行。固嘗著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踵而成之。又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作女誡七篇。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于闕下。從昭受讀。兄超老在絕域。昭上書哀請。帝感動。卽征超還。所著有大雀賦。針縷東征等賦。年七十余卒。皇太后為素服舉哀。遣使者護喪焉。

漢崔寔母

崔寔母劉氏。有母儀。博覽書傳。常教寔以臨民之政。寔為五原太守。一時善績。母有助焉。自是崔氏代有美才。兼以沉淪典籍。遂為儒林之宗。

李文姬

李文姬者。趙伯英妻。漢太尉固之女也。固為梁冀所殺。二子俱死獄中。少子爕為文姬所匿。密托固門生王成曰。李氏一脈惟此兒在。君執義先公。有古人之節。今以六尺奉托。生死惟足下。成遂引爕浮江。入徐州。變姓名為酒家傭。酒家異之。以女妻爕。后遇赦得還。文姬敕之曰。先公為漢忠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愼無一言及梁氏。及梁氏則及主上。是再掇禍也。爕從其言。靈帝時為河南尹。

盛君達妻

盛吉。字君達。為廷尉。獄無冤滯。每至冬罪囚當決。其妻執燭于前。吉持丹筆。妻語吉曰。君為天下執法。若濫一人罪。殃及子孫。因與吉相對垂泣。視事十二年。稱吉之平恕者并稱其妻之賢。舉世以為莫及。后吉生三子皆典州郡。

曹娥

曹娥者。上虞曹旴之女也。旴能舞劍長歌。婆娑樂神。以漢建安二月五日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沒。不得其尸。娥年十四沿江號泣。十七晝夜不絕聲。遂自投江以死。經五日抱父尸出。郡守度尚設祭誄之。建祠于江南道旁。立孝女曹娥碑。

范孟博母

范滂母有賢行。靈帝建寧中。大誅黨人。詔捕滂。滂詣獄。其母就之訣。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養。滂從龍舒君歸黃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忍之恩。勿增悲戚。母曰。汝今與李杜齊名。死亦何恨。旣有令名。復求壽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辭。

季兒

季兒。合陽任延壽之妻。季宗之妹也。延壽怨季宗而陰殺之。會赦免。乃告季兒。季兒曰嘻。乃語我乎。遂振衣求去。延壽曰。汝其殺我季兒。曰。殺夫不義。事兄之仇亦不義。與子同枕席而殺吾兄。又縱兄之仇。何面目戴天履地乎。乃告其女曰。吾義不可留。又無所往。汝善視兩弟。遂自經。馮翊王聞之。令縣復其三子而表其墓。

徐淑

徐淑。隴西秦嘉妻。劉子玄史通云。徐氏動合禮儀。言成規矩。毀形不嫁。哀慟傷生。東漢一代賢明婦人。淑其首也。

梁商后

東漢梁后傳。順帝梁商后為貴人。嘗持被引御從容辭于帝曰。夫陽以博施為德。陰以不專為義。螽斯則百福之所由興也。愿陛下思云雨之均澤。識貫魚之次序。使小妾得免罪謗之累。由是帝加禮焉。遂立為后。

曹禋妻

曹禋。字禮夫。洛陽人。妻周氏。禮夫以初第卒于長安。周氏為志其墓于鳳凰山下。銘曰。其生也天。其死也天。茍達此理。哀復何言。其生也休。其死也休。又何為哉。其母何憂。

梁夫人嫕

梁夫人嫕。梁竦之女。樊調之妻。孝和皇帝之姨。恭懷皇后之同產姊也。初恭懷皇后章帝有寵。和帝立為太子。竇后母養焉。和帝之生。梁氏喜相慶賀。竇后怒。乃誣陷梁氏。殺竦。家屬移九眞。和帝立。竇后崩。諸竇以罪惡誅放。嫕從民間詣闕上書曰。妾同產女弟貴人。蒙先帝厚恩。得見寵幸。皇天佑命。誕生明圣。托體陛下。不幸為竇憲兄弟所譖訴。父竦冤死牢獄。體骨不掩。老母孤弟。遠徙萬里。獨妾脫身竄伏草野。嘗恐歿命。無由自達。今遭陛下神圣。攬統萬幾。憲兄弟奸惡伏誅。海內曠然各得其所。妾傷父旣湮沒。不可復生。母垂年七十。弟棠等遠在絕域。愿乞母弟歸還本郡。收葬父竦枯骨。書上。天子感悟。引見嫕等。上甚寵之稱梁夫人。擢夫樊調為郞中。恭懷后改葬西陵。追謚竦為褒親嫕侯。征還母及弟等。棠旣到。皆封侯。食邑五千戸。君子謂梁夫人以哀辭動帝閽。悟時主。榮父之魂。歸母荒徼。為家門開三國之祚。使天子成母子之禮焉。

和熹鄧后

和熹鄧皇后諱緩。太傅禹之孫也。六歲通史書。十二通論語韓詩。諸兄每讀經傳。輒下意難問。志在典籍。父訓卒。晝夜號泣。終三年不食鹽菜。顦顇毀容。十六選入掖庭為貴人。承事陰后。夙夜兢惕。其衣有與陰后同色者。卽時解易。若并時進見。則不敢正坐。離立行次。則僂身自卑。帝每有所問。常逡廵后對不敢先。時帝數殤皇子。后憂繼嗣不廣。數進才人以廣帝意。陰后見后德日盛。遂造詛呪。期以媒孽。帝嘗寢疾危甚。陰后密言我得意。毋令鄧氏復有遺類。及陰后以巫蠱事廢后。請救不能得。帝欲立后為皇后。辭讓者三。然后卽位。和帝崩。殤帝立。尊后為皇太后。殤帝崩。太后定策立安帝。其賜周馮貴人策。大赦天下詔。俱出手裁。又愍陰氏罪廢。赦其徙者歸鄉。敕還資財五百余萬。

姜詩婦

漢姜詩。字仕游。事母至孝。妻龎氏奉姑尤謹。母性好飮江水。妻嘗泝流而汲。値風不得還。母渴。詩怒而遣之。妻乃寄止鄰舍。晝夜紡績。市美饌。托鄰母以進。母怪問。鄰母具言狀。姑乃感泣。復呼婦還。赤眉賊入境。戒曰。驚大孝必觸鬼神。里中賴以無恙。永平中。詩察孝廉。明帝詔曰。大孝入朝。凡諸舉者一聽平之。

趙昂妻

趙昂妻異者。王氏女也。昂為姜道令。異獨留。會同郡梁雙反。攻西城破之。殺異二子。異恐為所侵。引刀欲自裁。顧女英嘆曰。身死汝當誰恃哉。乃以混涅麻而被之。尠食瘠形。自為不靖免于難。事平。昂遣吏迎之。建安中。昂轉參軍事。徙居冀。會馬超反。攻冀。異躬著布鞴與昂守。又悉脫環珥賞戰士。及超攻圍急。刺史韋康欲與和。昂諫不聽。超負約。殺康而刼昂。質其子月以為信。及昂與楊阜 尹奉等合謀討超。歸謂異曰。謀如是。如月何。異厲聲曰。雪君父大恥。喪元不足為重。況一子哉。昂曰善。遂閉門拒超。超殺其子奔漢中。從張魯得兵。還攻昂。昂保祁山。圍三十日乃解。功聞朝廷。遷益州刺史。自冀城之難至于祁山。昂九出奇制勝。異輒參焉。

劉長卿妻

沛劉長卿妻。同郡桓鸞女也。生男五歲而長卿卒。十年不歸寧。兒年十五夭死。桓氏慮不免。乃割耳自誓。鄰婦謂曰。夫亡子死。無以養節。何貴義輕身若此哉。對曰。昔我先君五更。學為儒宗。尊為帝師。五更以來。男以忠孝顯。女以貞順稱。詩云。無忝爾祖。聿修厥德。是以預自刑剪以明我情。沛相王吉上奏。詔旌其門。號曰行義桓嫠。縣邑有事必膰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九台市| 兴和县| 桑日县| 东丰县| 锡林郭勒盟| 永靖县| 虎林市| 瓦房店市| 同仁县| 宽甸| 奉节县| 思南县| 阿城市| 平武县| 兴文县| 平江县| 嫩江县| 宜川县| 大理市| 临泉县| 藁城市| 石城县| 松原市| 偃师市| 谷城县| 曲靖市| 朝阳市| 湛江市| 陇西县| 洛南县| 利辛县| 斗六市| 庆阳市| 济南市| 祁东县| 体育| 石渠县| 宜州市| 朝阳市|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