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夏樹芳茂卿采輯
王經母
魏王經少貧苦。仕至二千石。母語之曰。汝。本寒家子。仕至二千石。亦可以止乎。經不能用。后官至尚書。漢晉春秋曰。曹髦將自討司馬昭。經諫曰。昔魯昭不忍季氏。敗走失國。為天下笑。今權在其門久矣。朝廷四方皆為之致死。不顧逆順之理。非一日也。且宿衛空闕。寸刃無有。陛下何所資用而一旦如此。無乃欲除疾而更深之耶。髦不聽。后殺經并其母。將死。垂泣謝母曰。不從母敕以至今日。母語之曰。為子則孝。為臣則忠。何負吾耶。且人誰不死。往所以止汝者。恐不得其所也。以此并命。何恨之有。
翟方進母
翟方進。后漢上蔡人。年十二失父。為太守府門吏。因責而歸。欲西至京師受經。后母憐其幼隨至長安。織屨以給方進。十余年不怠。后方進至丞相封侯。母尚在。供養勤備焉。
袁隗妻
袁隗妻馬倫。少有才辯。融家勢豐豪。裝遣甚盛。隗問曰。婦奉箕帚而已。何乃過珍麗乎。對曰。慈親垂愛。不敢逆命。君若欲慕鮑宣梁鴻之高。妾亦愿從少君孟光之事矣。隗又曰。弟先兄舉。世以為笑。今處姊未適。先行可乎。對曰。妾姊高行殊邈。未遭良匹。不似鄙薄茍然而已。又曰。南郡學窮道奧。文為辭宗。而所在之職輒以貨財為損。何耶。對曰。孔子大圣。不免武叔之毀。子路至賢。猶有伯寮之愬。家君獲此。固其宜耳。隗不能屈。
叔先雄
叔先雄者。犍為叔先泥和之女也。漢順帝永建初。泥和為縣功曹。奉檄謁巴郡太守。乘船渡湍水而溺。尸喪不得。雄號泣晝夜。每欲自沉。所生一男一女俱幼。雄各作一囊盛珠環系兒。數為訣別之辭。后乘小船于父溺處慟哭。遂自投水死。越六日與父尸同出。相持浮于江上。郡縣表之。為雄立碑圖其像焉。
陰瑜妻
陰瑜妻荀氏。名采。穎川荀爽女也。聰明有才藝。適陰氏。產一女而瑜卒。同郡郭奕喪妻。爽以采許之。因稱病篤召采。采歸。懷刃自誓。爽令侍婢奪其刃扶抱登車。旣至郭氏。乃偽為喜色。命女仆列侍。明燈盛餙。請奕相見。共談逹曙。奕出。命左右辦浴。盡出侍者掩戸。以彩筆書扉上曰尸還陰氏。遂以衣帶自縊。時人傷之。
弘農王妃
唐姬。漢廢帝弘農王妃也。靈帝崩。子辯襲位。董卓廢之。置于閣上。使郞中令李儒進酖。王悲歌曰。天道易兮我何艱。棄萬乘兮退守藩。逆臣見迫兮命不延。逝將去汝兮適幽玄。因令姬起舞。姬抗袖而歌曰。皇天崩兮后土頹。身為帝兮命夭摧。死生路異兮從此乖。奈何煢獨兮心中哀。泣下嗚咽。坐者皆欷歔。王謂姬曰。卿王者妃。勢不復為吏民妻。幸自愛。從此長辭。遂飮酖死。時年十八。姬歸穎川。父會稽太守瑁欲嫁之。姬以死誓。及李傕破長安。下關東。得姬欲妻之。固不聽而終不自名。尚書賈詡知之。白獻帝。帝感愴。迎姬置園中。使侍中持節拜為弘農王妃。
丁廙妻
丁廙。字敬禮。建安中為黃門侍郞。魏文帝卽位。以陳思王故誅廙。妻作寡婦賦以自傷。
曹文叔妻
梁夏侯令女。曹文叔妻也。文叔早死。父母欲嫁之。乃斷發為信。復以刀截兩耳。及曹氏滅族時。令女父為相。或謂女曰。人生世間。如輕塵棲弱草耳。何辛苦如是。令女曰。昔曹氏盛時。欲以保終。今衰亡棄捐。禽獸之行吾豈為乎。乃竊入寢室。以刀割鼻。蒙被而臥。血流滿床席。太傅懿聞而賢之。
鄭袤妻
鄭袤妻曹氏。魯國薛人也。歸袤為繼室。事舅姑孝。紡績充奉養。及袤官司空。子默等并顯。曹深懼盛滿。食無重味。祿秩必班散親族。家無余貲。袤元配瘞黎陽。及袤薨。議者逢曹意欲無合葬。曹曰。元配合葬。禮也。備儀從逆之。執鴈行禮。祠祀合葬焉。
楊香
楊香。順陽楊豐女也。隨父田間獲粟。豐為虎所噬。香年甫十四。手無寸刃。乃搤虎頸。虎卽劘牙而逝。豐因獲免。
許升妻
吳許升妻。呂氏之女。升少為博徒。不理撡行。妻嘗勸升修學。每有不善。輒流涕進規。升感激自勵。乃尋師遠游。卒以成名。
姜母
姜母者。天水姜敘之母也。建安中。馬超作亂。殺掠刺史韋康。時敘為撫夷將軍。屯兵歷下。敘姑子楊阜故為康從事。陰結康客為報仇。未有間。會妻死。請急辭超歸。過歷下。候敘母言故。涕滂然下。激敘與同難。敘以母老中未決。敘母叱之曰。咄。伯奕。韋使君遇難。一州之恥。亦汝之負。何獨義山哉。汝無顧我。無淹事。事淹變生。人誰不死。死國義也。我不以余年累汝矣。于是敘與阜定計約舉兵。度兵發超必岀擊。阜隨后閉冀州門。超可虜也。敘兵發。超果出。阜與趙昻等閉諸門拒之。夷其家。超攻鹵城。敘守不下。超夜襲無備入之。執敘母。敘母罵之曰。汝背父逆子。弒君亂賊。天地豈容汝乎。汝復何面目視人。遂遇害。事聞。魏公操嘉嘆。送史館褒錄。
趙苞母
趙苞。字威豪。武城人。靈帝時為遼西太守。名振邊俗。遣使迎母。道逢鮮卑。遂刼其母以攻遼西。出母以示苞。苞號泣曰。昔為母子。今為王臣。義不得顧私恩。母遙謂曰。人各有命。何得相顧以虧忠義。昔王陵母對使伏劍以固其志。爾其勉之。苞力戰以破鮮卑。母遂遇害。歸葬母訖。謂鄉人曰。食祿而避難。非忠也。殺母以全義。非孝也。遂嘔血而死。
孔北海女
孔融被誅。時男方九歲。女七歲。以幼弱得全。寄往他舍。或有言于曹操收之。女謂兄曰。若死而有知。得見父母。豈非至愿。遂延頸就刑。
皇甫規妻
皇甫規。字威明。延熹中上疏論羌事。拜為中郞將。平先零諸種。后黨人染逮時賢。規自以西川豪杰。恥不得與。乃上疏自陳前亦與黨。坐系廷尉。會赦歸。舉為弘農太守。卒。規妻善屬文。工草隸。董卓聞其美計取之。妻詣卓陳情。詞甚酸痛。卓使傅奴侍者拔刀圍之。妻知不免。乃起罵曰。君羌胡之種濁亂天下。猶未足耶。妾家奕世清吏。皇甫氏文武上才。為漢忠臣。君非其趨走吏乎。敢欲行非禮于爾君夫人耶。卓怒。令引車。以其頭懸軛。鞭樸交下。妻謂持杖者曰。速盡為幸。后人圖畵其形。號曰禮宗。
徐庶母
徐庶。字符直。長社人。嘗薦孔明于昭烈。及曹操獲其母。庶謂昭烈曰。本欲與將軍圖事。今失老母。方寸亂矣。遂辭歸操。徐母一見庶。怒罵曰。汝自幼讀書。卽知忠孝不能兩全。曹操欺君罔上之賊。劉玄德仁義布于四方。況乃帝室之胄。吾方謂汝事得其主。胡爾棄明投暗。自取惡名。遂轉入屏風后自縊。操躬往祭之。葬于許昌之南原。一時史官題贊曰。賢哉徐母。德被中土。守節無虧。閑家有補。贊美豫州。凌轢魏武。許昌原上。高名萬古。
常林妻
魏常林。字伯槐。常帶經耕鋤。其妻馌于中野。相敬如賓。
吳孫翊妻
三國吳。孫翊妻徐氏。有美色。賊媯覽殺翊悉取其嬪妾。復逼徐氏。徐氏使人謂覽。乞晦日設祭除服乃可。覽許之。徐氏遂濳使親信者語翊舊將孫高 傅嬰。欲以求助。又密報平時所恩養者二人。皆許之。謀成而誓。至晦日。徐氏設祭除服。盛容餙以候覽覽密窺之。無復疑慮。徐氏乃命高嬰輩羅伏戸外。使人報覽曰。服除矣。覽遂禮服而入。徐氏出拜戸外。覽答拜。高 嬰等徐出殺覽。徐氏仍服衰绖。持覽首以祭翊墓。一軍震駭以為神。
許允婦
許允婦。阮衛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禮竟。允謂婦曰。婦有四德。卿有幾。婦曰。新婦所乏惟容耳。然士有百行君有幾。許云皆備。婦曰。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允有慚色。遂相敬重。后允為吏部郞。多用其鄉里。魏明帝遣虎賁收之。其婦出誡允曰。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旣至。帝核問之。允對曰。舉爾所知。臣之鄉人。臣所知也。陛下檢校為稱職與否。若不稱職。臣受其罪。旣檢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釋。初允被收時。舉家號哭。阮新婦自若。云勿憂。尋當還。作粟粥以待。頃之。允果至。
孫伯符妻
孫策功曹魏騰。以忤意見譴。將殺之。夫人吳氏乃倚大井而謂策曰。汝新造江南。其事未集。魏功曹在公盡規。汝今日殺之則明日叛。吾不忍見禍之及。當先投此井。策大驚。遽出騰。
蔣欽母
吳蔣欽母。練帳縹被。妻妾布裙。吳主孫權嘆其能守儉約。敕御府為母作幃被。
張茂妻
張茂妻陸氏。茂為吳郡守。被江充所害。陸氏傾產。率茂部曲為先登討充。充敗。為陸所殺。
戴良五女
后漢戴良。五女皆賢。每遇求婚者輒便許之。其奩篋惟練裳布被。竹笥木屐而已。五女皆遵其訓。時人以為有隱者之風。
蜀主之妹
晉南郡公主。桓溫妻也。性最悍。溫每憚之。溫平蜀得李勢妹。有奇色。納置別館。主聞大恚。偕婢數十操白刃向之。李氏方理發。發長委地。肌色如玉。不為動容。徐徐結發成妝曰。國破家亡。無心在此。今日見殺。得遂所懷。遂引頸就刃。主擲刃抱之曰。我見尤憐。何況老奴。遂與同歸而善遇之。
魏武卞后
武宣卞后。魏文帝母也。太祖于譙納后為妾。隨太祖至洛。董卓亂。太祖微服岀游。袁術傳太祖兇問至。時太祖左右至洛者皆欲歸。后止之曰。曹公吉兇未可知。今日還家。明日若何相見。太祖聞而善之。文帝為太子。左右請傾府藏賞賜。后曰。王自以丕年大。故用為嗣。何為重賜遺乎。太祖喜曰。怒不變容。喜不失節。政自為難。黃初中封為太后。每見外親不假以顏色。嘗言吾事武帝四十五年。行儉日久。不能自變為奢。有犯科禁者吾且能加罪一等耳。莫望恩貸也。
辛憲英
辛氏。字憲英。羊躭妻。魏侍中辛毗之女也。魏文帝初立為太子。抱毗項曰。君知我喜否。毗以告女。女嘆曰。太子主宗廟社稷者。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國不可以不懼。宜戚而喜。魏其不昌乎。躭友鍾會方西征。憲英謂耽曰。會在事縱恣。吾慮有他志也。會請其子琇為參軍。憲英戒曰。古之君子。入則致孝于親。出則效忠于國。在職思其所司。在義思其所立。無遺父母憂患而已。會至蜀果反。琇竟以全歸。耽從子祜嘗送錦被。憲英嫌其華。反而覆之。其儉約如此。
蜀甘后
蜀先主甘后。沛人。生自單賤。有相者云此女法當貴。位極宮掖。及后生而玉質冰肌。體貌特異。先主致后于白綃帳中。戸外望之如月下聚雪。河南獻玉人高三尺。乃取玉人置后側。嬖幸者非惟嫉甘后而亦妬玉人。后每欲擊壞之。乃戒先主曰。昔子罕不以玉為寶。春秋美之。今吳魏未滅。安得以妖玩經懷。凡誣惑生疑。勿復進焉。先主乃撤玉人像。嬖者皆退。
魏文甄后
文昭甄后。明帝母也。自少至長。舉止端莊。年八歲。門外戲馬。家人諸姊皆登閣觀之。后獨不行。諸姊問之。答曰。此豈女子所觀耶。時兵亂。民阻饑饉。百姓賣寶物以易粟。后白母曰。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左右皆饑乏。不如以谷賑貸。廣宣恩澤。舉家稱善。卽從后言。自幼喜讀書。兄笑謂曰。汝欲為女博士耶。答曰。自古賢女未嘗不觀前世得失以為已誡。自非博通經史。何以修身自治哉。比后死。子建作感甄賦。
尹虞二女
尹虞。長沙人。慷慨有氣節。永嘉初。仕至始興太守。値杜弢之亂戰沒。時二女為賊所獲。曰我父二千石。終不能為賊婦。有死而已。賊并害之。
王宋
王宋者。平虜將軍劉勛妻也。宋嫁勛二十余年。后勛悅山陽司馬女。以宋無子出之。還于道中。賦詩自傷曰。誰言去婦薄。去婦情更重。千里不唾井。況乃昔所奉。遠望未為遙。踟躕不得并。
龍安李氏
李氏。守將馮邈之妻也。鄧艾以冬月入陰平。邈不為備。乃歸私室與妻擁爐。妻曰。邊關告急。君豫然何也。邈曰。主公聽信黃浩。溺于酒色。魏兵至。吾其降乎。李唾面曰。負國如此。吾何面目與君共立也。已聞邈出降。李卽自縊。
孟宗母
孟宗。字公武。江夏人。仕吳為令。每得時物必以奉母。不敢先食。嘗作兩器鲊封寄。母曰。吾昔嘗言惟飮彼水。何吾言之不從也。母亡。宗犯禁委官。得免死。
山濤妻
山濤初為布衣家貧。謂其妻韓曰。忍饑寒。我后當作三公。但不知卿堪作夫人否耳。及濤榮貴。韓貞愼儉約。雖爵及千乘而無媯婘。
羊祜母
羊祜前母孔融女。生兄發。初同母兄承與發俱病。祜母度不能兩存。乃專心養發。
許邁妻
許邁妻孫氏。邁總角好道。父母旣終。于永和三年入臨安西山。乃遣妻孫氏。為書以謝絕之。孫答書云。愚下不才。輕見斥逐。昔梁生陟嶺。孟光是攜。蕭史登臺。秦女不舍。衛人修義。夫妻同行。老萊藏名。伉儷俱逝。豈非古人嘉遯之舉者。許君乖離矣。
王玄沖婦
王司徒渾妻鍾氏。字琰。穎川人。太傳繇曾孫。父徽黃門郞。琰數歲能屬文。及長。弘雅博覽記。禮容法度。為中表儀則。旣適渾。生女亦才淑。及笄。有兵家子甚才俊。為子濟所鑒賞。欲女之。以請。母曰。須我見裁之。濟令此兵子與群小雜處。琰自幃中觀之。旣謂濟曰。汝賞識緋衣者子乎。濟對曰然。母曰。之子才足拔萃。然地寒壽促。不足展其器用。不可與婚。遂止。后數年果夭。渾弟湛妻郝。亦有志行。娣姒雅相親重。鍾不以貴陵郝。郝亦不以賤下鍾。人謂東海家內則。郝夫人之法。京陵家內范。鍾夫人之禮。
衛夫人
衛夫人名鑠。字茂猗。汝陰太守李矩之妻也。書法規步鍾繇。年二十著詩。善草隸。常奉敕寫急就章。弟子王逸少學衛眞書。咄咄逼人。又王子敬五歲學書。衛夫人書大雅吟賜之。
吳隱之妻
吳隱之為晉陵太守。妻劉氏躬自負薪。冬月無被。嘗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士庶。及為廣州刺史。劉氏取沉香一片。至中流與隱之共投于江。命曰沉香浦。
王獻之保母
王獻之保母。姓李。名意如。廣漢人也。志行高秀。善屬文。能草書。通釋老旨趣。旣歿。以曲水小硯交螭方壺殉葬。
王覽妻
王祥弟覽。繼母朱氏所生也。朱氏遇祥無道。覽動必與祥俱。年數歲。見祥楚撻。必涕泣抱持其母。母又虐使祥妻。覽妻亦趨而共之。朱氏乃止。
何曾妻
何曾。字穎考。陽夏人。性孝友。累官太宰侍中。夫妻正衣冠。相待如賓。曾南面。妻北面。再拜上酒。一歲不過再三。
韓康伯母
晉韓康伯母居長社。與吳隱之為鄰。聞隱之居喪過哀。謂其子曰。汝居銓衡。當舉此人。及康伯為吏部尚書。遂舉隱之階清級。康伯母嘗隱古幾毀壞。甥卞鞠見幾惡。欲易之。答曰。我若不隱此。汝何得見古物。
王處沖妻
晉王湛。字處沖。為汝南內史。少未有婚。因自求郝普女。旣婚。果有令姿淑德。為王氏母儀。或問湛何以識之。曰。嘗見井上取水。舉動容止不失其常。是以知之。
虞韙妻
桐鄉令虞韙妻。姓趙氏。穎川人也。韙旣沒。文皇帝敬其才。詔入宮省。號曰趙母。作列女傳解注。賦數十萬言。將嫁女。臨去。敕之曰愼勿為好。女曰。不為好。可為惡耶。母曰。好尚不可為。其況惡乎。
羊緝女
羊緝之女佩在。母亡不飮食三日死。鄉里號曰女表。
徐藻妻
徐藻妻陳氏。有麗才。獨懷貞操。嘗與妹書辟老莊之旨。世以為難。
翾風
石季倫侍女名翾風。魏末于胡中得之。石氏房中美艷者數千人。翾風最以文辭擅愛。季倫常語之曰。吾百年之后。當指白日。以汝為殉。答曰。生愛死離。不如無愛。妾得相從。身其何朽。于是彌見寵幸。年至三十。妙年者爭嫉之。崇受譖言卽退翾風為房老。使主群少。乃作詩曰。春華誰不羨。卒傷秋落時。哽咽追自泣。鄙退豈所期。桂芬徒自蠧。失愛在蛾眉。坐見芳時歇。憔悴空自嗤。識者以為怨而不怒。
朱序母
朱序鎭襄陽。符堅遣將圍之。序母韓氏自登城。謂西北角當先受敵。遂領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賊攻西北角果潰。眾便守新城。賊乃退。人以此城為夫人城。
陶侃母
陶侃母湛氏。生侃而貧。每紡績資給之。使結勝己者。同郡孝廉范逵嘗宿于侃家。母乃徹所臥薪薦自剉給其馬。又密截發賣以供殽饌。逵聞之嘆曰。非此母不生此子。一至洛陽。遂稱侃于羊晫顧榮諸人。大獲美譽。后侃為潯陽縣吏監魚梁。以坩鲊遺母。母封鲊付使。反書責侃曰。爾作宦。輒以官物遺我。為吏不廉。是吾憂也。
劉參妻
晉處士劉參妻王氏。參亡。妻為之誄曰。猗猗嘉穎。朝陽方翹。烈風嚴霜。殞此秀條。璇璣倏忽。四序競征。清商激宇。蟋蟀吟欞。
賈渾妻
晉惠帝時。賈渾為介休令。劉淵作亂。遣其將喬晞寇西河取介休。渾抗節不降曰。吾為晉守不能全城。何面目以視息世間哉。晞怒執殺之。其妻宗氏罵晞而哭。并遇害。
劉聰后
漢主劉聰后名麗華。聰為后起凰儀殿。廷尉陳元達切諫。聰大怒。命左右曵出斬之。并其妻子梟首東市。后聞之。密敕左右停刑。手疏上言。今宮室已備。無煩更營。四海未一。宜愛民力。廷尉之言。社稷之福也。宜加封賞而更誅之。使忠良結舌。遠近怨怒。謂陛下何如主哉。妾觀自古敗國喪家。未始不由婦人。不意今日躬自罹此。妾誠無面目復奉巾櫛。愿賜死此堂。聰覽之變色。引元達上。以表示之曰。外輔如公。內輔如后。朕復何憂。更命園曰納言園。堂曰愧賢堂。謂元達曰。卿當畏朕而反使朕畏卿耶。
晉無忌母
王大將軍執司馬愍王。夜遣世將載王于車而殺之。當時不盡知也。雖愍王家亦未之皆悉。而無忌兄弟皆稚。王胡之與無忌長甚相昵。胡之嘗共游。無忌入告母請為饌。母流涕曰。王敦昔肆虐汝父。假手世將。吾所以積年不告汝者。王氏門強。汝兄弟尚幼。不欲此聲著。葢以避禍耳。無忌驚號。抽刃而出。胡之去已遠。
周伯仁母
周顗母李氏。字絡秀。汝南人。顗父浚為安東將軍。行獵値暴雨。過絡秀家。秀聞外有貴人。與一婢于內宰豬羊。作數十人飮食。事事精辦。不聞有人聲。客覘之。獨見一女子狀貌非常。浚因求為妾。父兄不許。絡秀曰。方今門戸殄瘁。若得連姻貴族。將來或可抗宗。父兄從之。遂生顗及嵩 謨。由此李氏得為方雅之族。
李奚子
李奚子者。晉舉平太守李惠祖母也。不知姓氏。惠祖父抗節丘園。性多慈敏。以陰德為事。奚子立念務在救人。大雪寒凍。每積稻布谷于園庭。恐禽鳥餓死。其用意若此。
綠珠
石崇妾綠珠。有異姿。孫秀求之弗得。乃勸趙王倫誅崇。崇見收。謂珠曰。我以汝得罪。珠曰。妾旣從君。當效死于君前。遂自投于樓下死之。
劉殷妻
劉殷。字長盛。晉新興人。曾祖母王氏。盛冬思蓳殷。方九歲。往澤中慟哭。董忽生。得斛余以歸。同郡張宣子勸殷就征。殷曰。吾今王母在堂。旣已應命。無容不竭臣禮。便不得就養。宣子曰。如子所言。豈庸人所及哉。遂以女妻之。因誡其女曰。劉殷至孝冥感。終當遠達為世名臣。汝其謹事之。張氏性婉順。事王母以孝聞。奉殷如君父焉。
謝道韞
道韞。安西將軍謝奕女。左將軍王凝之之妻也。聰識有辯。桓玄嘗問道韞曰。太傅東山二十余年。遂復不終。其理云何。謝答曰。亡叔先正以無用為心隱顯為優劣。始末正當動靜之異耳。韞所著詩賦誄頌并傳于世。
愍懷太子妃
愍懷太子妃王氏。太尉衍女也。字惠風。貞婉有志節。太子廢。居金墉。衍請絕婚。妃號而過于市。行路為之隕涕。及劉曜陷洛。以妃賜其將喬屬。妃躍劍距之。竟不辱而死。其侍婢名六出。復言曰。大者抗節。小亦宜然。復投河中死。六出本姓田。漁陽人。魏故浚儀令田諷之孫。諷曾有陰德之行以及于六出耳。
陶靖節妻
陶濳妻翟氏。志趣與濳同。居柴桑。能安苦節。夫耕于前。妻鋤于后。
虞潭母
吳興守虞潭母孫氏。富春人。適潭父忠。恭貞有婦德。忠亡。年甚少。誓無改節。自潭童幼時卽訓以忠義。永嘉末。潭為南康守。杜弢亂。潭率眾討之。母傾資以佐戰士。遂以克捷。蘇峻反。潭守吳興。假節鉞討峻。母戒之曰。吾聞忠孝不兩立。汝當舍生取義。勿以吾老為意也。時會稽內史王舒。遣子允之為督護。母謂潭曰。王府史遣兒從征。汝何為獨不然。潭卽以子楚從軍。事平。拜武昌侯太夫人。司徒導而下咸就謁。年九十五卒。成帝遣使吊祭。謚曰定。
劉遐妻
劉遐之妻。邵續女也。驍果有父風。遐為石季倫所圍。妻單將數騎。拔出遐于萬軍中。又田防為亂。遐應之。妻止之不從。乃密燒甲都盡。
解結女
解結一女適裴氏。明日當嫁而趙王倫收結。裴氏欲活其女。女曰。家旣如此。我何活為。遂亦死之。
沈澤之妻
山陰沈澤之。年十五廢學。其妻石氏拜舅姑曰。新婦姊妹皆為士人妻。房下愿自出束修。延師教之。庶不辱此門戸。
義陽公主
晉末。群盜蜂起。義陽公主自洛中出奔。至洛南。士卒二千余人留守不去以衛京都。劉曜攻破之。主有殊色。曜將逼之。主手刃曜不中。遂自刃。曜奇其節。遣將士收葬。封義陽公主。鄰民憐之。為立廟。今義陽神是也。
劉眞長母
劉眞長標奇清遠。小時。諸人比之袁羊。劉喜。還告其母。母謂之曰。此非汝比。勿受之。又有方之范汪者。劉復喜。母又不聽。后眞長年德轉升。論者比之荀粲。
杜有道妻
杜有道妻嚴氏。字憲。女韡有淑德。傅玄求為繼室。憲便許之。時玄與何晏 鄧揚不穆。晏等每欲害之。時人莫肯共婚。或曰。何 鄧執權。必為玄害。亦猶排山壓卵。以湯沃雪耳。奈何與之為親憲曰。晏等驕侈。必當自敗。司馬太傅。獸睡耳。吾恐卵破雪消。行自有在。
戴颙女
戴颙女居潤州西山。磨笄其下。誓不適人。
李衡妻
李衡。武陵人。吳建興間為丹陽太守。數以事侵瑯琊王。其妻習氏諫之。不聽。及瑯琊王卽位。衡憂懼謂妻曰。不用卿言以至于此。吾欲奔魏何如。妻曰不可。瑯琊王好善慕名。欲自顯于天下。終不以私嫌殺君明矣。若泥首詣獄。表列前失。自當逆見優饒。衡從之。詔遣還郡。加將軍號。授棨戟。衡每欲問生產。習氏止之。衡密遣人于龍陽州作宅。種橘千株。臨死。敕兒曰。州里有木奴千頭。亦當足衣食耳。習曰。汝父但稱太史公言江陵千樹橘。其人與千戸侯等。吾曰人患無德義。不患不富。
朱百年妻
朱百年。山陰人。家貧有高志。攜妻孔氏入會稽山。樵箬自給。或遇寒雪資匱。自榜船送妻還孔氏。天晴復迎之。念母氏亡于冬月。附躬無絮。自此衣不裝綿。嘗寒時就孔顗宿。顗以臥具覆之。旣覺。引臥具去體。卽灑涕悲慟。顏峻為東揚州。餉谷三百斛不受。百年卒。蔡興宗為會稽太守。贈米以給孔氏。遣婢詣郡門固讓。時人美之以比梁鴻妻云。
李秀
晉李秀。寧州刺史李毅女。毅討夷寇。五十八部李雄叛。死之。帝嘉其節。謚曰威侯。眾推秀領州事秀。領將士固守。城中糧盡。拔草炙鼠而食之。夷稍怠。輒出兵掩擊。卒破賊。時以秀所筑之城為天女城。
桓范妻
桓范持節都督青徐。與徐州刺史鄒岐爭屋。欲斬岐。坐免。復為兗州刺史。屬鎭北將軍呂昭。范語妻曰。我寧作諸卿。向三公長屈耳。不能為呂屈也。妻曰。君前欲斬徐州。人謂君難于作下。今復羞為呂屈。是復難于作上。
高氏女
高氏有美女。謝琨嘗挑之。女投梭折其兩齒。
韋逞母
宣文君宋氏。太常韋逞母也。幼喪母。明慧。父授以周官曰。吾家世以周官傳業。此經周公所制以經紀典誥者也。今無男可傳以授汝。汝必敬受。無令此學遂絕。宋日諷誦。屬世亂。研精不輟。石虎徙民實山東。宋在徙中。背負父所授經與之俱。晝出樵采。夜歸授子經。逞遂成學。秦王堅憫禮樂廢闕。博求通周官有師法者。博士盧壺對曰。學殖久廢。太常韋逞母傳其父業。精于周官。今年八十。視聽無闕。非此母無足授此經者。于是詔就宋氏立講堂。置生徒百二十人。設絳紗幔傳經問業。賜號宣文君。周官學復行于世。宣文君之力也。
草澤老嫗
劉道眞。少時常漁草澤。善歌嘯。聞者莫不流連。有一老嫗識其非常人。乃殺豚進之道眞食豚盡。了不謝。嫗見不飽。又進一豚。食半余半。乃還之。后為吏部郞。嫗兒為小令史。道眞超用之。不知所由。問母。母告之。于是赍牛酒詣道眞。道眞曰。去去。無可復用相報。
荀小女
荀小女名灌。穎川人。父崧晉襄城太守。為杜曾所圍。欲求救于故吏平南將軍石覽。計無從出。灌時年十三。乃率勇士數十人乘夜踰城突出。詣覽乞師。又為崧書與南中郞將周訪請援。覽與訪合力救之。遂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