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諧戲謔(一)
詩嘲
寇萊公與張洎同為給事中,公年少氣銳,嘗為庭雀詩玩張洎,曰:『少年挾彈何狂逸?不用金丸用蠟丸。』譏洎在金陵圍城中,嘗為其主作詔,內蠟丸中,追上江救兵也。
二
潁上常夷甫處士,以行義為士大夫所推。近臣屢薦之,朝廷命之官,不起。歐陽公晚年治第于潁,久參政柄,將乞身以去,顧未得謝,而思潁之心日切,嘗自為詩云:『笑殺汝陰常處士,十年騎馬聽朝雞。』后公既還政,而處士被詔赴闕,為天章閣待制,日奉朝請,有輕薄子改公詩以戲之,曰:『卻笑汝陰常處士,
以上三字澠錄作『歐少保』。】幾年騎馬
以上四字澠錄作『新來處士』。】聽朝雞。』
三
余元豐元年調博州高唐縣令,時黃夷仲廉為監察御史,余往別焉。夷仲口占一絕句見謔,曰:『高唐不是那高唐,風物由來各異鄉。若向此中求夢雨,只應愁殺楚襄王。』蓋譏河朔風土人物之質樸也。
四
荊國王文公,以多聞博學為世宗師。當時學者,得出其門下者,自以為榮,一被稱與,則往往名重天下。公之治經,尤尚解字,末流務為新奇,浸成穿鑿,朝廷患之,詔學者兼用舊傳注,不專治新經,禁援引字解。于是學者皆變所學,至有著書以抵公之學者,又諱稱公門人。故張蕓叟為挽詞曰:『今日江湖從學者,人人諱道是門生。』盛傳士林。及后詔公配享神廟,贈官賜謚,俾學者復治新經,用字解,昔之從學士,稍稍復稱公門人。有無名子改蕓叟詩卒句曰:『人人卻道是門生。』
并澠水燕談。】
五
楊叔賢郎中異,眉州人,言頃有眉守初視事,三日大排,樂人獻口號,其斷句云:『為報吏民須慶賀,災星移去福星來。』新守頗喜,后數日,召優者問前日大排,樂詞口號誰撰,甚
湘錄作『其』。】工。對曰:『本州島自來舊例,祇用此一首。』
湘山野錄。】
六
朱貞白,江南人,不仕,號處士。子銑,舉進士,至知制誥。貞白善嘲詠,曲盡其妙,人多傳誦。詠刺猬云:『行似針氈動,臥似栗裘圓。莫欺如此大,誰敢便行拳。』嘗謁一貴公,不甚加禮,廳事有一格子屏風,貞白題詩其上云:『道格何曾格,言糊又不糊,渾身總是眼,還解識人無?』又題棺木云:『久久終須要,而今未要君。有時閑憶著,大是要知聞。』題狗蚤云:『與虱都來不較多,囗〈扌暴〉挑筋鬬大婁羅。忽然管著一藍子,有甚心情那你何?』詠月云:『當涂當涂見,蕪湖蕪湖見,八月十五夜,一似沒柄扇。』建師陳晦之子得誠罷管沿江水軍,掌禁衛,頗患拘束,方宴客,貞白在坐,食螃蟹,得誠顧貞白曰:『請處士詠之。』貞白題曰:『蟬眼龜形腳似蛛,未嘗正面向人趨。如今饤在盤筵上,得似江湖亂走無?』眾客皆笑絕。又詠鶯粟子,其警句云:『倒排雙陸子,稀插碧牙籌。既似柿牛妳,又如鈴馬兜。鼓搥并瀑箭,直是有來由。』
七
李濤相國,性滑稽,為布衣時,往來京洛間。汜水關有一僧舍,曰不動尊院,院中有不出院僧,十余載,濤每過嘗憩其院,必省其僧。未幾,寺為火所焚,僧眾皆徙他所,濤后過,但門扉猶在,題詩其上云:『走卻坐禪客,移將不動尊。世間顛倒事,八萬四千門。』
八
韓浦、韓洎,晉公滉之后,咸有辭學。浦善聲律,洎為古文,意常輕浦,語人曰:『吾兄為文,譬如繩樞草舍,聊庇風雨。予之為文,是造五鳳樓手。』浦性滑稽,竊聞其言,因有親知遺蜀箋,浦題作一篇,以其箋貽洎曰:『十樣蠻箋出益州,寄來新自浣溪頭。老兄得此全無用,助爾添修五鳳樓。』
并楊文公談苑。】
九
張鑄,河北轉運使,緣貝州事降通判太平州。是時葛源初得江東西提點銀銅坑冶,欲薦鑄,而移文取其腳色。鑄不與,但以詩答之曰:『銀銅坑冶是新差,職比催綱勝一階。更使下官供腳色,下官蹤跡轉沉埋。』
十
嘉佑中,禁林諸公皆入兩府,是時包孝肅公拯為三司使,宋景文公守益州,二公風力久次,最著人望,而不見用。京師諺語曰:『撥隊為參政,成羣作副樞。虧他包省主,悶殺宋尚書。』明年,包亦為樞密副使,而徐
東軒作『宋』,下不重『景文』二字。】以翰林學士承旨召景文。景文道長安,以詩寄梁丞相,略曰:『梁園賦罷相如至,宣室厘殘賈誼歸。』蓋謂差除兩府,足方被召也。為承旨,又作詩曰:『粉署重來憶舊游,蟠桃開盡海山秋。寧知不是神仙骨,上到鰲峯更上頭。』
并東軒筆錄。】
十一
彭齊,吉州人,才辨滑稽,無與為對。未第時,常謁南豐宰,而宰不喜士,平居未嘗展禮。一夕,虎入縣廨,咥所畜羊,棄殘而去。宰即以會客,彭以預召,翌日,彭獻詩謝之曰:『昨夜黃斑入縣來,分明蹤跡印蒼苔。幾多道德驅難去,些子豬羊便引來。令尹聲聲言有過,錄公口口道無災。思量皆解開東合,留得頭蹄設秀才。』南方謂押司錄事為錄公,覽者無不絕倒。齊以大中祥符元年姚曄下及第,仕至太常博士卒。
青箱雜記。】
十二
景佑元年九月二日,詔先朝免解者,候將來省試,與特奏名。時有無名子,改王元之升平詞以嘲曰:『舊人相見問行年,名說真宗更已前。但看綠衫包裹了,這回含笑入重泉。』
十三
參政趙侍郎宅,在東京麗景門內,后致政,歸睢陽舊第。宋門之宅,更以為客邸,而材植雄壯,非邸可比,時謂之無比店。李給事師中保厘西京,時駝馬市有人新造酒樓,李乘馬過其下,悅其壯麗,忽大言曰:『有巴
京師諺語以美好為有巴】。』時人對曰:『梁苑叔平無比店,洛陽君賜有巴樓。』
十四
吳善長郎中,儀狀恢偉,頗肖富丞相,文學之譽,則未聞焉。有輕薄子贈之詩曰:『文章卻似呼延贊,風貌全同富相公。』國初,有武臣呼延贊者
原誤作『老』,據活字本改。】好吟惡詩,故云。
十五
洗馬歐陽景,素有輕薄名,一旦金鑾長老來上謁,告曰:『院門闕齋供,今將索米于玉泉長老,敢乞一書,以為先容。』景笑曰:『諾。』翌日,授一緘,既至,玉泉啟封,乃詩一首曰:『金鑾來覓玉泉書,金玉相逢價倍殊。到了不干藤蔓事,葫蘆自去纏葫蘆。』二僧相視,發笑而已。
并倦游雜錄。】
十六
聶崇義,建隆初拜學官,河洛之師儒也。郭忠恕嘗玩之曰:『近貴全為聵,攀龍即是聾。雖然三個耳,其奈不成聰。』崇義應聲反以忠恕二字解其嘲曰:『勿笑有三耳,全勝畜二心。』忠恕大慚。終以此敗,坐謗時政,擅貨官物,流登州,中途卒,藳葬于官道之傍。他日,親友與斂葬,發土視之,輕若蟬蛻,殆非區中物也。
玉壺清話。】
十七
張唐卿,進士第一人及第,期集于興國寺,題壁云:『一舉首登龍虎牓,十年身到鳳皇池。』有人續其下云:『君看姚曄并梁固,不得朝官未可知。』后果終于京師。
十八
舊制,三班奉職曰俸錢,月七百,驛券肉半斤。祥符中,有人為詩題所在驛舍間曰:『三班奉職實堪悲,卑賤孤寒即可知。七百料錢何日富?半斤羊肉幾時肥?』朝廷聞之,曰:『如此,何以責廉隅?』遂增今俸。
十九
嘗有一名公,初任縣尉,有舉人投書索米,戲作一詩答之曰:『五貫九百五十俸,省錢請作足錢用。妻兒尚未厭糟糠,僮仆豈免遭饑凍?贖典贖解不曾休,吃酒吃肉何曾夢?為報江南癡秀才,更來謁索覓甚甕。』熙寧中,例增選人俸錢,不復有五貫九百俸者,此實養廉隅之本也。
二十
石曼卿初登科,有人訟科場,覆考落數人,曼卿是其數。時方期集于興國寺,符至,追所賜勑牒靴服,數人皆啜泣而起,曼卿獨解靴袍還使人,露體戴幞頭復坐,談笑終席而去。次日,被黜者皆授三班借職,曼卿為一絕句曰:『無才且作三班借,請俸爭如錄事參。從此罷稱鄉貢進,直須走馬東西南。』
并筆談。】
二十一
石資政中立好談諧,樂易人也。楊文公一日置酒,作絕句招之,末云:『好把長鞭便一揮。』石留其仆,即和曰:『尋常不召猶相造,況是今朝得指揮。』其談諧敏捷
東齋有『類皆』二字。】如此也。又嘗于文公家會葬,主客乃執政及諸
東齋無『及諸』二字。】貴游子弟,皆服白襕衫,或羅或絹,有差等。中坐,石
上三字東齋作『中立坐而』四字。】大慟,人問其故,曰:『憶吾父。』又問之,曰:『父在時,當得羅襕衫也。』蓋見在執政子弟服羅,而石止服絹。坐中人皆大笑。石之父熙載,太宗時嘗為樞密副使。
以下東齋另為一條。】景佑中,有輕薄子以古人二十字詩益成二十八字,嘲謔云:『仲昌故國三千里,宗道深宮二十年。殿院一聲河滿子,龍圖雙淚落君前。』龍圖者,王傅
東軒作『博』。】文也,嘗更大藩鎮,開封知府,三司使,一日對上前,因敘揚
東軒作『揚』。】歷之久,不覺淚下。殿院者蕭定基也,為殿中侍御史,與韓魏公、吳春卿、王君貺同發解。開封府舉人,囗
東軒不缺。】作河滿子曲嘲之,因奏事,上問之,合誦一遍。
東軒作『令誦一過』。】宗道者,王宗道也,為諸王宮校及講書,凡二十余年,輒于上前自訴存
東軒作『在』。】宗藩二十余年,求進用。仲昌者,郇公之從子,論科場不公,郇公奏聞,牒歸建州。當時人以為雖用古人詩句,而切中一時之事,盛傳以為笑樂。
東齋記事。】
二十二
景德中,河朔舉人皆以防城得官,而范昭作狀元,張存、任并,雖事業荒疎,亦皆被澤。時有無名子嘲曰:『張存解放旋風炮,任并能燒猛火油。』存后仕至尚書,并亦仕至屯田員外郎,知安州卒。
青箱雜記。】
二十三
天圣中修國史,王安簡、謝陽夏、李邯鄲、黃唐卿為編修官。安簡神情沖澹,唐卿刻意篇什,謝、李嘗戲為句曰:『王貌閑如鶴,黃吟苦似猿。』
二十四
天圣中,錢文僖留守西都,而應天院有三圣御像,去府僅十里,朔望集眾官朝拜,未曉而往,朝拜訖,三杯而退。文僖戲為句曰:『正好睡時行十里,不交談處飲三杯。』又有人送驢肉,復曰:『廳前捉到須依法,合內盛來定付廚。』
并春明退朝錄。】
二十五
至和中,陳恭公秉政,會嬖妾張氏笞女奴迎兒殺之。時蔡襄權知開封
東軒有『府』字。】事,下開封窮治,而仁宗于恭公寵眷未衰,止差正郎齊廊
東軒作『廓』。下同。】看詳公案。時王素為待制,以詩戲廊曰:『李膺破柱擒張朔,董令回車擊玉奴。前世清芬宛如在,未知君
東軒作『吾』。】可及肩無?』廊知事不可直,以簡報王曰:『不用臨坑推人。』
東軒筆錄。】
二十六
進士許洞者,善為辭章,俊逸之士也。因會諸詩僧分題,出一紙,約曰:『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山、水、風、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日、禽、鳥之類,于是諸僧皆閣筆。洞,咸平三年進士及第,時無名子嘲曰:『張康渾裹馬,許洞鬧裝妻』者是也。
二十七
陶尚書谷嘗曰:『尖檐帽子卑凡廝,短靿靴兒末厥兵。』『末厥』,亦當時語。余景佑間,已聞此句,時去陶公未遠,人皆莫曉其義。王原叔博學多聞,見稱于世,最為多識前言者,亦云不知謂何說也。第記之,必有知者耳。
并廬陵歸田錄。】
二十八
刁景純愷悌敦厚,周人之急,甚于己私,至誠有過人者。在京師,賓客造請,雖至貧下,必往報復,晝日未嘗在家,夜歸常至三更。不知者以為干謁自為己,其實不然。宋尚書判館事,督諸館職畢集,而景純或數日不至,宋使人邀而譙讓之。王原叔戲改杜工部鄭廣文詩云:『景純過官舍,走馬不曾下。驀地趁朝歸,便遭官長罵。』李獻臣曰:『我能足之。』是時,西戎唃氏有子名摩氈,而景純常為宣政使王某作墓銘,即續其后曰:『多羅四十年,偶未識摩氈。近有王宣政,時時與紙錢。』于是以古文篆囗寫之,加褾軸,密使掛景純廳事。景純旦出夕還,初不覺知,賓客至者見之,往往誦念而去。景純自外頗聞之,亦不能曉。會一日大雨,不可出,始周行廳事間,乃見此圖,問其從者,曰:『掛此已十余日矣。』
劉貢父詩話。】
二十九
祥符中,日本國忽梯航稱貢,非常貢也。蓋因本國之東,有祥光現,其國素傳中原天子圣明,則此光現。真宗大喜,勑本國建一佛祠以鎮之,賜額曰『神光』。朝辭日,上親臨遣,夷使面
湘錄作『回』。】乞令辭臣撰一寺記,當時
湘錄作『時當』。】直者雖偶中魁選,詞學不甚優,居常止以張學士君房代之,蓋
原作『盡』,據明抄本及湘錄改。】假其稽古才雅也。既傳宣,令急撰寺記。時張尚為小官,醉飲于樊樓,遣人遍京城尋之不得,而夷人在合門翹足而待。又中人三促之,紫微大窘。后錢楊二公玉堂暇日,改閑忙令,大年曰:『世上何人最得閑?司諫拂衣歸華山。』蓋種放得告還山養藥之時也。錢希白曰:『世上何人最號忙?紫微失卻張君房。』時傳此事為雅笑。
湘山野錄。】
三十
近世集句,始于王荊公,然石曼卿已好為此體。京師有舉子,夜觀人家娶婦,徘徊不去,至排墜門扉。其家大怒,喧爭,邏者領赴廂主,廂主以其舉子,慰諭遣之。曼卿適過其傍,駐馬集句贈之曰:『司空愛爾爾須知,月下推門更有誰?尀耐一雙窮相眼,得便宜是落便宜。』
李希聲詩話。】
蘇協
蘇易簡父協,蜀中舉進士,性滑稽。易簡任翰林學士,協為京府掾,時親王為尹。每朔旦,父子冠帶晨起,協詣府,易簡入禁中。協笑謂人曰:『父參其子,子朝其父,斯事亦倒置矣。』初協為汝州司戶,易簡通判蘇州,書與易簡曰:『吾在汝,汝在吳,吾思汝,汝知之乎?』其好談諧如此。
楊文公談苑。】
石資政
石資政中立好談謔,士大夫能道其語者甚多。嘗因入朝,遇荊王迎授東華門,不得入,遂自左掖門入。有一朝士,好事語言,問石云:『何為自左
去聲】掖門入?』石方趁班,且走且答曰:『祇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