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陳自明

按《撫州府志》:陳自明,字良甫,臨川人,精于醫。以李師圣、郭稽中所著《產論》、《寶慶》諸集,綱領散漫而無統,節目簡略而未備,醫者不能深求遍覽,乃采摭諸家之書,附以家傳驗方,編葺成書,凡八門,門數十余體,總二百六十余論,論后列方,是為《大全良方》。金壇王肯堂為《證治準繩》,女科一部,全用其書。

滕伯祥

按《蘇州府志》:滕伯祥,吳縣慶元間人,樂善好義,遇孤貧不能婚嫁與喪葬者,多為代舉,鄉黨稱為滕佛子。嘗出郭遇至人,得小兒疳方,因以為業,今其子孫不替所傳。

錢原浚

按《鎮江府志》:錢原浚,字彥深,號愈庵。集書數千卷,手錄其精要,點校而讀之,有得則標題于上旁。通醫術,著《集善方》三十六卷。

江嚞

按《婺源縣志》:江嚞,字明遠,以醫名家,遠近病者群集,一劑輒差。邑嘗大疫,煮散遍飲之。邑宰季子志夢神告曰:吾謹避江君,病者愈矣。既而果然。理宗久不豫,前郡守范鐘當國薦之,召至,一再進藥,上遂安,欲官不愿。先是城東有古水,鸛巢其顛,嚞見人緣木得所伏二卵而下,就買之,復歸于巢,微傷矣,越月而雛生。忽二鸛俱飛至藥局,遺一草而去。嚞取視之,有紅藤纏繞,根葉猶潤,嚞乃栽于花盆,及寶佑間公主得漏胎疾,嚞以藤和劑果驗。先是鸛蓋遠取藤以纏破卵也。居京師十年,稱疾丐歸,賜宅一區。

陳文中

按《醫學入門》:陳文中,字文秀,宋宿州人,為安和郎判太醫局,兼翰林良醫。明大小方脈,于小兒痘疹,尤精其妙。淳佑中,與保安。翰林醫正鄭惠卿同編《幼幼新書》,又著《小兒病方論》一卷。

戴煟

按《溫州府志》:戴煟,號復庵,永嘉人。文端公溪之后,為臨安府知錄。咸淳間,謝后得異疾,舌出不能收,煟應召,敷以消風散立愈。后大喜,詢知文端孫,妻以侄女。后元兵至,棄官學道,遇異人授以赤天之秘,能飛謁帝。后游龍虎山,又至衢州,有吏抱文書卷其右,俾署左判官御下,署畢索視,則甌郡回祿文也。未幾,郡果大火,惟煟家得免。

吳觀善

按《仁和縣志》:吳觀善,字思賢。其先汴人,南渡時,曾袓崇明,徙杭為小兒醫,其業出外家范防御氏;范又出外家徐防御氏,號有源流。三傳至觀善,名益起,人皆奔走之。

錢寶

按《鎮江府志》:錢寶,字文善,原浚曾孫,號復齋,詩多藻思,工小楷行書,精于醫,拯危濟困,恒孜孜焉。所著有《醫案》、《運氣說》、《復齋集》。

張濟

按《聞見后錄》:無為軍醫張濟,善用針,得訣于異人,云能解人而視其經絡,則無不精。因歲饑疫,人相食,凡視一百七十人,以行針無不立驗。如孕婦因仆地而腹偏左,針右手指而正;久患脫肛,針頂心而愈;傷寒翻胃,嘔逆累日,食不下,針眼眥立能食。皆古今方書不著。陳瑩中為作傳云。

初虞世

按《老學庵筆記》:初虞世,字和甫,以醫名天下。元符中,皇子鄧王生月余,得癎疾,危甚,群醫束手。虞世獨以為必無可慮,不三日王薨。信乎醫之難也。

按《古今醫統》,初虞世為宋朝醫,有超見,論源皆深究《素》、《難》之理。所著有《養生必用》。

張銳

按《古今醫統》:張銳,字子剛,鄭州人,官為團練使。篤好醫方,遂得精妙,聲名遠著。凡有求療,雖及細民,皆用意為治。一婦產后患大泄喉痹,諸醫謂兩證不能并治,以為必死。公視之,與藥十余粒,使吞之,咽通而瀉止。人異之,公曰:理中丸裹紫雪耳。喉痹非寒藥不可,泄瀉非理中不止。紫雪下咽則消釋無余,得至腹中則附子藥也。夫何異!

按《攖寧集》:張銳治傷寒已死一晝夜面赤者,即用藥灌之,次早遺屎尿而蘇,更進平胃散而安。

楊士瀛

按《福建通志》:楊士瀛,字登父,懷安人,精醫學,若《活人總括醫學真經》行于世。

按《古今醫統》,楊士瀛,名登父,號仁齋。世業醫學,至登父尤精,每以活人為心,集有《直指方論》二十八卷行世。

鄭槳

按《福建通志》:鄭槳,字孔濟,長樂人,工醫術,診脈能豫知年數生死,亦能詩。

懷居士

按《陳州志》:懷居士,名敏,字仲訥,宛丘人也。少喜醫方,自《神農本草》、《黃帝內外經》、《扁鵲倉公傳》,無所不觀,遂以其方名,為醫博士。為人治疾,數有功。居數年厭之,以其方授子孫,并致家政,筑室獨居,聚浮屠書,闔門讀之。江湖淮浙之濱,浮屠氏之達者,無不來款,王公大人多與之游。年七十歲,舉累世不葬喪二十余,曰:是責在我,不當以累子孫。子和孫遘皆守其方。古者貴三世醫,于懷氏益信已。

吳镕

按《寧國縣志》:吳镕,字國器,業儒,隱于醫,全活者眾,略不計利。年幾百歲,視明聽聰,發黑如漆,面奕奕有光,東莊諸老,目之為不老仙。以孫應昂領鄉薦,沾錫類恩授迪功郎,卒。

謝復古

按《古今醫統》:謝復古,為宋翰林學士,習醫藥,尤工于傷寒,發仲景之奧旨。

林頤壽

按《福建通志》:林頤壽,字褒世,晉江人。父附貢辟雍,袓母楊氏嘗苦背瘍,潰爛徑數寸,頤壽曰:敗膿在中,侵食旁肉,若抆拭則不堪痛楚。乃俟其熟寐,潛舐去,敷藥而愈。廬父墓,有芝產之瑞。事繼母彌謹,繼母卒,廬墓有白鵲數十,往來廬上,人以為孝感。頤壽博覽經史,尤工大字,精醫業,所活甚眾,切脈言生死遲速無差。里人為著孝友傳。年六十八,一夕談笑而卒。號華陽處士。

劉伯桓

按《福建通志》:劉伯桓,崇安人,天資淳樸,嘗遇異人授以岐黃之術,自是求治者,無不全活。

張季明

按《古今醫統》:張季明,名杲,新安人,世業醫術有名,至杲尤誠確精粹,博該諸書,所得輒采錄,成《醫說》十卷。

范九思

按《古今醫統》:范九思,不知何郡人,善醫善針,沉疴悉能起之。一人患喉內生蛾,諸醫不能愈,且畏針,范與末藥,計以筆搽之,遂暗藏針于內,刺之即愈矣。

周與權

按《攖寧集》:周與權,字仲立,宋臨潼人,著《難經辨正釋疑》。

任度

按《醫學入門》:有患者嘗饑,吞食下至胸,便即吐出,醫作噎疾膈氣治之,無驗。任度視之曰:此疾蓋因蛇肉不消所致,但揣心腹上有蛇形也。病者曰:素有大風,常求蛇肉食之。遂合硝、黃以治,微利而愈。

程約

按《古今醫統》:程約,字孟博,新安婺源人。世業醫,至約尤著,而更得針砭之妙,若有《醫方圖說》行世。

按《婺源縣志》:程約,字孟博,世工醫。其先有號種德居士者,邑宰許應龍因改所居之坊為種德坊。精針法,同邑馬荀仲自許齊名,約不然也。太守韓瑗嘗有疾,馬為右脅針之,半入而針折。馬失色曰:非程孟博不可。約至,乃為左脅下一針,須臾而折針出,疾亦即愈,由是優劣始定。

唐與正

按《古今醫統》:唐與正,不知何郡人,善醫,凡人有奇疾,以意療之,無不效。一小女患風痹赤腫,諸醫以風熱治之不效。唐診視云:肝肺之風熱故,治之遂愈。惟頂上高腫寸許,詢其乳母好飲熱酒,唐遂悟,以前劑倍加葛根,數服而消。

按《醫學入門》:唐與正治飲熱酒,頂高數寸,用葛花倍服而愈。治因服黑鉛丹,臥則小便微通,立即不能涓滴,服諸通利藥不效。公曰:乃結砂時鉛不死,硫黃飛去,鉛入膀胱,故臥則偏重猶可溲,立則正塞水道,自不能通。用金液丹三百丸,分為十服,煎瞿麥湯下。蓋膀胱得硫黃,積鉛成灰,從水道下,累累如細砂,其病遂愈。

王朝弼 【王淵 王槐】

按文天祥《金匱歌》序:《金匱歌》者,鄉前輩王君良叔之秘醫方也。初,良叔以儒者涉獵醫書,不欲以一家名。一日,遇病數十輩同一證,醫者曰:此證陰也,其用某藥無疑。數人者駢死,醫者猶不變。良叔曰:是證其必有他合,少更之,遂服陽證藥,自是皆更生焉。良叔冤前者之死也,遂發念取諸醫書,研精探索,如其為學,然久之無不通貫,察證辨脈,造神入妙,如庖丁解牛,傴僂承蜩。因自撰為方劑,括為歌詩,草紙蠅字,連帙累牘,以遺其后人曰:吾生平精神,盡在此矣。其子季浩,以是為名醫。其子庭舉,早刻志文學,中年始取其所藏讀之,今醫遂多奇中。一日,出是編,予然后知庭舉父子之有名于人,其源委蓋有所自來矣,天下豈有無本之學哉?世道不淑,清淳之時少,乖戾之時多,人有形氣之私,不能免于疾,世無和扁,寄命于嘗試之醫,斯人無辜,同于巖墻桂桎之歸者,何可勝數?齊高強曰:三折肱如為良醫?!冻o》曰:九折臂而成醫。言屢嘗而后知也?!肚Y》曰:醫不三世,不服其藥。言嘗之久而后可信也。人命非細事,言醫者類致謹如此。然則良叔,齊楚人所云醫也。若庭舉承三世之澤,其得不謂之善醫已乎?予因謂庭舉曰:凡物之精,造物者秘之,幸而得之者,不敢輕,然其久未有不發。周公金縢之匱,兄弟之秘倩也,至成王時而發。藝袓金匱之誓,母子之秘言也,至太宗時而發。君所謂《金匱歌》者,雖一家小道,然袓宗之藏本,以為家傳世守之寶,其為秘一也。子之發之也,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庭舉曰:大哉斯言!予袓之澤,百世可以及人。予為子孫,不能彰悼先志,恐久遂沉泯,上遺先人羞,敢不承教,以廣之于人。予嘉庭舉之用心,因為序其本末如此。良叔諱朝弼,季浩諱淵,庭舉名槐云。

宋彥舉

按《癸辛雜識》:趙子昂云,北方有宋彥舉者,針法通神,又能運氣。謂初用針,即時覺熱,自此流入經絡,頃刻至患處,用補瀉之法治之,則病愈而氣血流行矣。

丘經歷

按《癸辛雜識》:劉漢卿郎中患牙槽風,久之頷穿,膿血淋漓,醫皆不效。在維揚有丘經歷,益都人,妙針法,與針委中及女膝穴,是夕膿血即止,旬日后頷骨蛻去,別生新者。其后張師道亦患此證,亦用此法針之而愈,殊不可曉也。丘常治消渴者,遂以酒酵作湯飲之而愈,皆出于意料之外。委中穴在腿(月秋)中。女膝穴在足后跟。俗言丈母腹痛,灸女婿腳后跟。乃舛而至此,亦女膝是也。然灸經無此穴。又云女須穴。

郎簡

按《宋史》本傳:郎簡,以工部侍郎致仕,好醫術,人有疾,多自處方以療之。有《集驗方》數十行于世。

周洪

按《宋史》本傳:周洪,字文淵,鄧州穰人,進士甲科,為開州推官,中身言書判,改秘書省著作佐郎,通判戎州。俗不知醫,病者以祈禳巫祝為事。洪取古方書,刻石教之,禁為巫者,自是人始用醫藥。

崔世明

按《宋史》崔與之傳:崔與之,字正子,廣州人。父世明,試有司連黜。每曰:不為宰相,則為良醫。遂究心岐黃之書,貧者療之,不受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枞阳县| 阿拉善右旗| 海盐县| 巴彦淖尔市| 临潭县| 临汾市| 磴口县| 鸡东县| 寿宁县| 鹰潭市| 乌拉特后旗| 屯留县| 法库县| 琼中| 武安市| 且末县| 泾阳县| 宜丰县| 通化县| 甘德县| 辰溪县| 拜泉县| 新沂市| 金昌市| 开封县| 梁平县| 容城县| 九寨沟县| 察雅县| 涡阳县| 苏州市| 航空| 油尖旺区| 天峨县| 信阳市| 望城县| 波密县| 望城县| 中山市| 洪雅县| 都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