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1章

  • 醫學綱目
  • 佚名
  • 4400字
  • 2015-12-26 17:01:30

石燕(燒令通赤,水中淬三次,搗研,水飛,焙干) 滑石 石葦(去毛) 瞿麥穗(各一兩)上為末,糊丸桐子大。煎瞿麥、燈心湯下十丸,食前服,日二三。

〔羅〕海金沙散 治小便淋澀,及下焦濕熱,氣不施化,或五種淋疾,癃閉不通。

海金沙(研) 木通 瞿麥穗 滑石 通草(各半兩) 杏仁(湯洗,去皮尖,麩炒,一兩)上為細末,入燈心同煎,空心服。

八正散 治小便赤澀,或淋閉不通及熱淋,并宜服之。

大黃(面裹煨) 木通 瞿麥 滑石 蓄 車前子 山梔仁 甘草(各等分)上為末,入燈心同煎,小兒少少與之。

〔潔〕葵花散 治小便淋澀經驗。葵花根一味,洗凈銼,水煎至七沸,服之立效。(味甘寒。)〔世〕葛粉丸 治男女淋病疼痛,效速,勿輕忽之。

砂糖(《本草》云∶治心肺大腸熱) 葛粉和丸如桐子大。井花水化開一二丸。

治血石淋。楊樹蛀屑,烏梅一,大棗三,水一盞,煎服。

〔《靈苑》〕治卒患諸淋,遺澀不止,小腸赤澀疼痛。三葉酸漿草,人家園林亭檻中,著地開黃花,味酸者是。取嫩者凈洗,研絞自然汁一合,用酒一合攪勻,空心服之,立通。(三葉酸漿草即布谷飯,詳見白帶門。)〔無〕 草汁,治膏淋及尿血。 草搗汁二升,醋二合和,空腹服一盞。又濃煮汁飲,亦治淋瀝尿血。(草俗名辣母藤,又名葛勒蔓,處處籬墻上有之。)胞移熱于膀胱,則癃溺血。(全文見診病傳變。胞謂女子胞也。)〔《素》〕痹論云∶胞痹者,小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于小便,上為清涕。夫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今風寒濕邪氣客于胞中,則氣不能化出,故胞滿而水道不通,其小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于小便。以足太陽經其直行者,上交巔入絡腦,下灌鼻竅,則為清涕也。治胞痹,小便不通,腎著湯(《千金》河間方同。)赤茯苓(去皮) 白術(各四兩) 甘草(炙,二兩) 干姜(炮,一兩)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日三。

茯苓丸 治胞痹,小便內痛。

赤茯苓 防風 細辛 白術 澤瀉 官桂(各半兩) 栝蔞根 紫菀 附子 黃 芍藥 甘草(炙。

各三分) 生地 牛膝(酒浸) 山芋 獨活 半夏(湯浸) 山茱萸(各一分)上十八味,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溫酒送下,食前。

巴戟丸 治胞痹臍腹痛,小便不利。

巴戟(去心,一兩半) 桑螵蛸(麩炒) 遠志(去心) 生地 山芋 附子(炮) 續斷(各一兩) 肉蓯蓉(酒浸,一兩) 杜仲(炙) 石斛 鹿茸(酥炙) 龍骨 菟絲子 五味子 山茱萸 官桂(各三錢)上十六味,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溫酒下三十丸,空心,食前。

腎瀝湯 治胞痹小腹急,小便不利。

桑白皮(炒) 犀角屑 杜仲(炙,去絲) 五加皮 麥門冬 木通 桔梗(各一兩) 赤芍藥(五錢)上八味,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羊腎一個切,竹瀝少許同煎,去渣溫服。

諸淋皆屬于熱,古方有冷淋,蓋十百之一也。今因胞痹屬風寒濕,故主寒條。

〔無〕瞑眩膏 治諸淋疼痛不可忍受,及砂石淋。大蘿卜切一指濃,四五片,好白蜜淹少時,安凈鐵鏟上,慢火炙干,又蘸又炙,盡蜜二兩,翻覆炙令香軟,不可焦,候蜜盡細嚼,以鹽湯一盞送下,立效。

〔《圣》〕治冷淋,小腸不利,莖中急痛。用槲葉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蔥白七寸,煎六分去渣,食前溫服。

〔崔〕療石淋,便中有石子者。胡桃肉一升,細米煮漿粥一升,相和頓服即瘥。(胡桃性熱。)運氣,小便淋氣,及針灸淋 法。(并見小便淋 門。)〔仲〕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則便血。淋之為病,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

腎脈滑實為癃 。脾脈滑甚為 癃。(全文見治虛實法。)〔《脈》〕少陰脈數,婦人則陰中生瘡,男子則氣淋。

〔《素》〕病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余也。

太陰脈細微如發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陰,其盛在胃,頗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奇病論 癃病脈細不治。)

閉癃遺溺

胎前淋閉

〔丹〕轉胞病,胎婦稟受弱者,憂悶多者,性躁急者,食味濃者,大率有之。古方皆用滑利疏導藥,鮮有應效。因思胞為胎所壓,展在一邊,胞系了戾不通耳。胎若舉起,懸在中央,胞系得疏,水道自行。然胎之墜下,必有其由。一日吳宅龍人患此,脈之兩手似澀,重取則弦,左手稍和。予曰∶此得之憂患,澀為血少氣多,弦為有飲,血少則胞弱而不能自舉,氣多有飲,中焦不清而溢,則胞知所避而就下,故喜墜。遂以四物湯加參、術、半夏、陳皮、生甘草、生姜,空心飲,隨以指探喉中,吐出藥汁,候少頃氣定,又與一帖,次日亦然,如是八帖而安。此法果為的確,恐偶中耳。后有數人,歷歷有效,未知果何如耶?仲景云∶婦人本肌盛頭舉身滿,今反羸瘦,頭舉中空減,胞系了戾,亦致胞轉。其義未詳,必有能知之者。

一婦人四十一歲,妊孕九個月,轉胞,小便不出,三日矣。下急腳腫,不堪存活,來告急。予往視之,見其形悴,脈之右澀而左稍和。此飽食而氣傷,胎系弱不能自舉,而下墜壓著,膀胱偏在一邊,氣急為其所閉,所以水竅不能出也。轉胞之病,大率如此。予遂制一方,補血養氣,血氣既正,胎系自舉,則不下墜,方有安之理。遂作人參、當歸、身尾、白芍藥、白術、帶白陳皮、炙甘草、半夏、生姜煎湯,濃與四帖,任其叫啖,至次早天明,又與四帖,藥渣作一帖,煎令頓飲之,探喉令吐,出此藥湯,小便立通,皆黑水。后就此方,加大腹皮、枳殼、青蔥葉、縮砂仁,二十帖與之,以防產前后之虛,果得就蓐平安,產后亦健。

一婦人,妊娠七八個月,患小便不通,百醫不能利,轉加急脹。診其脈細弱,予意其血氣虛弱,不然,水載其胎,故胎重墜下,壓住膀胱下口,因此溺不得出。若服補藥升扶,胎起則自下,藥力未至,愈加急滿。遂令一老婦,用香油涂手自產門入,托起其胎,溺出如注,脹急頓解。一面卻以人參、黃 、升麻,大劑煮服,或少有急滿,仍用手托放取溺,如此三日后,胎漸起,小便如故。

〔仲〕問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曰∶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宜腎氣丸主之。(即八味丸,方見治法,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日再服。)〔《產》〕療小便不通及胞轉。桑螵蛸搗末,米飲服方寸匕,日三。

〔仲〕妊娠有水氣,重身,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葵子 茯苓(各三兩)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則愈。

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歸母苦參丸主之。

當歸 貝母 苦參(各四兩)上三味末,煉蜜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加至十丸。(男子加滑石半兩。)〔《外》〕治妊娠患子淋。豬苓五兩,一味為末,以白湯三合,服方寸匕,漸至二匕,日二夜一。

〔《大》〕治妊娠卒不得小便。杏仁一味,去皮尖搗丸,如大綠豆。燈心湯吞七粒,立利。

〔丹〕朱宅婦人三十余歲,四個月胎,大小便閉,因與通利,冬葵子等藥已通,但氣未順。此由性急血耗氣亂,須和其氣,滋其血乃安。

陳皮 青皮 芍藥(一錢) 人參 歸身尾 川芎 地黃 白術(半兩) 茯苓 木通 甘草(二分)〔《甲》〕小便難,水脹滿,溺出少,胞轉,不得溺,曲骨主之。胞轉不得小便,小腹滿,關元主之。

閉癃遺溺

產后淋閉

〔無〕治產前后淋,其法不同,產前當安胎,產后當去血。瞿麥、蒲黃,最為產后要藥。

茅根湯 治產后諸淋主之。

白茅根(八兩) 瞿麥 葵子(二兩) 白茯苓(各四兩) 人參(二兩) 蒲黃 桃膠 滑石 甘草(各一兩) 紫貝(十個,燒) 石首魚枕石( )上銼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三片,燈心二十莖,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亦可為末,木通煎湯調下。

〔《大》〕療產后小便不通。用陳皮去白為末,空心服,酒調二錢,一服便通。

治產后小便不通,腹脹如鼓,悶亂不醒。用鹽填臍中,卻以蔥白剝去粗皮,十余根作一縛,切作一指濃,安鹽上,用大艾炷,滿蔥餅上以火炙之。覺熱氣入腹內,實時便通神驗。

閉癃遺溺

小便數

〔羅〕中書右丞合刺合孫,病小便數而短,晝夜約二十余行,臍腸填滿,腰腳沉 ,不得安臥。季春下旬,一日奉敕治之,遂往診視。脈得沉緩,時時帶數。常記小便不利有三,不可概論。若津液偏滲于腸胃,大便泄瀉,而小便澀少者一也,宜利而已。若熱搏下焦津液,則濕熱不能行者二也,必滲瀉則愈。若脾胃氣澀,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而化者三也,可順氣,令施化而出。今右丞平素膏粱濕熱內蓄,不得施行,膀胱竅澀,是以起頻而見少也,非滲泄分利,則不能快利。遂處一方,名曰茯苓琥珀湯。《內經》曰∶甘緩而淡滲,熱搏津液,內蓄臍腹脹滿,當須緩之。泄之必以甘淡為主,遂以茯苓為君,甘寒滑以利竅澀。豬苓、琥珀之淡,以滲泄利水道,故以二味為臣。脾惡濕,濕氣內蓄,則脾氣不舒。益脾勝濕,必以甘為助,故以甘草、白術為佐。咸入腎,咸味涌泄為陰,故用澤瀉之咸,以泄伏水。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津液不行,以辛散之,桂枝味辛,散濕潤燥,故以為使。煎長流甘瀾水,使不助其腎氣,大作湯劑,令直達于下而急速也。兩服減半,旬日良愈。

茯苓琥珀湯茯苓 白術 琥珀(各半兩) 甘草(炙) 桂(去皮。各三錢) 澤瀉(一兩) 滑石(七錢) 豬苓(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五錢,煎長流甘瀾水一盞調下,空心食前,待少時以美膳壓之。

〔《食》〕主下焦虛冷,小便數損無力。生薯蕷半斤,刮去皮,以刀切碎,于鐺中煮酒沸,下薯蕷不得攪,待熟加鹽蔥白更添酒,空腹下二三盞,妙。

〔羅〕水芝丸 治上焦真氣虛弱,小便頻數,日夜無度。

蓮肉(去皮,不以多少,用好酒浸一兩宿。豬肚一個,將酒浸蓮肉入肚中多半為度,水煮熟取出蓮肉,切,焙干)上為細末,酒煮面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五十丸,米飲湯下,食前。

〔世〕治夜多小便,用益智三十四個為末,鹽五分,水一盞,煎八分,臨臥溫服。

〔《本》〕衛真湯 治丈夫婦人元氣衰憊,榮衛怯弱,真陽不固,三焦不和,上盛下虛,夜夢鬼交,覺來盜汗,面無精光,唇口舌燥,耳內蟬鳴,腰痛背倦,心氣虛乏,精神不寧,驚悸健忘,飲食無味,日漸瘦悴,外腎濕癢,夜多小便,腫重冷痛,牽引小腹,足膝緩弱,行步艱難;婦人血海久冷,經候不調,或過期不至,或一月兩來,赤白帶下,漏分五色,子宮感寒,久不成孕,并皆治之。此藥大能生氣血,遇夜半子時腎水旺極之際,補腎實臟,男子攝血化精,諸病未萌之前,皆能制治,使不復為梗。

當歸(一兩,酒浸一宿) 人參(一兩半) 金釵石斛(五兩) 白茯苓 木香 肉豆蔻 山藥(以上各三兩) 生地(二兩) 熟地(溫水洗,三兩) 丁香(一兩) 青皮(一兩,去白) 川牛膝(二兩,童便、酒各半盞浸一宿)上為細末,每三大盞酒調下,鹽亦得,空心食前一服。婦人諸病,童便同酒調,空心下。

又方 治男子婦人一切虛冷之疾,活血駐顏,減小便,除盜汗。治婦人久不生產,似帶疾而非,時有遺瀝,并皆治之。功驗不可具述。

蒼術(切焙) 川楝子 茴香 吳茱萸(湯洗) 破故紙 胡蘆巴(以上各一兩,并炒) 川姜 川烏 草烏(以上各半兩,炮) 山藥(二兩)上各炮治如法,同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婦人艾醋湯下,日二服。耳目永不昏聾,髦發不白。

〔《衍》〕鄰家有一男子,小便日數十次,如稠米泔色,心神恍惚,瘦瘁食減,令服桑螵蛸散,未終一劑而安。

此藥能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數,補心氣。用桑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茯苓、當歸、龜甲醋炙,以上各一兩為末,以人參湯調下二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兰县| 比如县| 黑河市| 彭州市| 黔西| 天台县| 浦县| 托克托县| 澄迈县| 军事| 承德县| 淮安市| 台江县| 巴马| 南部县| 美姑县| 城固县| 文登市| 镇江市| 崇明县| 安福县| 卢龙县| 罗甸县| 两当县| 南充市| 长春市| 望奎县| 神木县| 新建县| 苍梧县| 永昌县| 西乌珠穆沁旗| 大田县| 太仓市| 拉萨市| 得荣县| 黑龙江省| 巩留县| 怀宁县| 广水市| 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