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部(三百一十七卷) 大方便報恩經一卷 后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卒逢賊結衣帶咒經一卷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咒賊經一卷(一云除群賊害咒祐錄更有一本咒賊經)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十四意經一卷(一名菩薩十四意經)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七佛神咒經一卷(云與結縷者異或無經字祐錄更有一本與此同)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摩訶精進經一卷(一名大精進經)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十二門大方等經一卷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佛從上所三十偈經一卷(或無經字)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二百五十法經一卷(替大僧或亦孫皓者或二卷)吳西域三藏康僧會譯 諸神咒經三卷 文殊師利菩薩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小郁伽經一卷(與大郁伽經不同或作迦字)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諸方佛名功德經一卷(或無功德字)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十方佛名經一卷(祐無經)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慈仁問八十種好經一卷(成直云八十種好經)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三十二相因緣經一卷(成云菩薩三十二相經)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嚴凈定經一卷(一名序世經)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寶地女經一卷(一名須摩提法律三昧經)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金益長者子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離垢蓋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慧明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眾祐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三轉日明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十等藏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決道俗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歹*真]眾德本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小法沒盡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猛施經一卷(一名猛施道地經)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目連上凈居天經一卷(一云佛本行集一本無天)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惟逮菩薩經一卷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檀特陀羅尼經一卷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如來興顯經一卷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善推經一卷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海龍王經一卷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持心梵志經一卷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諸經菩薩名經一卷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正意經一卷(房錄注云第二出未詳初本何者是)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明帝釋施經一卷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寂意菩薩愿經一卷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菩薩求五眼法經一卷(祐無經字或云五眼文)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菩薩道行六法經一卷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菩薩初地經一卷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菩薩十道地經一卷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文殊師利與離意女論議經一卷(似維摩經今按諸佛要集下卷有離意女論議事疑抄彼經也)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菩薩離行法一卷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菩薩所行四法一卷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菩薩宿命經一卷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七佛所結麻油述咒經一卷(祐失譯錄重載兩本一云異本)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大神母結誓咒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伊洹法愿神咒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解日厄神咒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六神名神咒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檀特羅麻油述神咒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麻油述咒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摩尼羅亶神咒案摩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醫王惟婁延神咒經一卷(一名阿惟所問毉王惟婁延神咒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龍王咒水浴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十八龍王神咒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請雨咒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止雨咒經二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嚫水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幻師阿夷鄒神咒經一卷(大周入藏錄有令問不獲)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咒水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藥咒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咒毒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咒時氣病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咒小兒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咒齒經一卷(更有一本名與此同云異出本一云蟲齒二云[齒*蟲]齒)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咒牙痛經一卷(更有一本名與此同云異本出或作齒痛)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咒眼痛經一卷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五眼文經一卷(今疑是聶道真所出菩薩求五眼法異名)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凈六波羅蜜經一卷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禪經四卷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 法沒盡經一卷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 菩薩普處經三卷姚秦涼沙門竺佛念譯 善信摩訶神咒經三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持地經一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觀佛三昧經一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差摩經一卷(今疑與差摩婆帝受記經同本)姚秦三藏罽賓曇無耶舍于晉代譯 功德寶光菩薩經一卷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無憂王經一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本行六波羅蜜經一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中陰經一卷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觀世音經一卷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海意經一卷宋天竺三藏竺法眷譯 如來恩智不思議經五卷宋天竺三藏竺法眷譯 寶頂經五卷宋天竺三藏竺法眷譯 三蜜底耶經一卷(宋名賢人用律)宋天竺三藏竺法眷譯 觀世音懺悔除罪咒經一卷蕭齊西域三藏達摩提譯 菩薩四法經一卷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寶意貓兒經一卷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佛頂咒經并功能一卷周宇文代天竺三藏阇那耶舍等譯(右經大周錄中編為重譯云與佛頂尊勝經同本今以佛頂部中咒法極廣未睹其經不可懸配故為單本) 金色仙人問經二卷周宇文代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譯 諸佛護念經十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譯 阿吒那智咒經十卷(此一經名出續高僧傳)大唐天竺三藏那提龍朔年慈恩寺中譯(周錄拾遺新編入) 妙德婆羅門女問佛轉何法輪經一卷今疑有德女所問大乘經即是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新編入錄 智猛長者問經一卷 新編入錄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佛入毗耶離除一切鬼病經一卷 新編入錄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那耶經一卷 新編入錄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大陀羅尼經一卷 新編入錄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文殊師利咒法藏經一卷(今疑是重譯新編入錄)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一字咒王經一卷(今疑與前咒法藏經共是一咒新編入錄)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新編入錄 無迦略曳菩薩造廣大摩尼秘密善住經一卷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新編入錄 菩薩出生四法經一卷(今有一本外題出生四法內是修行四法)大唐天后代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 新編入錄 梵本經四卷(似長安中出舊云胡本后漢失譯) 泥洹后千歲變記經四卷(一名千歲變經祐錄云一卷后漢失譯) 諸經佛名二卷(今疑不思議功德經)是后漢失譯 三千佛名經一卷后漢失譯 稱揚百七十佛名經一卷(亦直名百七十佛名今疑出稱揚功德經)后漢失譯 南方佛名經一卷(舊云一名治城寺經者誤)后漢失譯 滅罪得福佛名經一卷后漢失譯 觀世音所說行法經一卷是咒經后漢失譯 薩陀波侖菩薩求深般若圖像經一卷后漢失譯 受持佛名不墮惡道經一卷后漢失譯 五龍咒毒經一卷后漢失譯 取血氣神咒經一卷(舊云血咒)后漢失譯 咒賊咒法一卷(異本)后漢失譯 七佛安宅神咒經一卷后漢失譯 阿惟越致轉經十八卷魏吳失譯 摩訶乘經十四卷(或云摩訶衍)魏吳失譯 摩訶衍優波提舍經五卷魏吳失譯 三昧王經五卷魏吳失譯 梵王請問經五卷魏吳失譯 佛從兜率降下中陰經四卷魏吳失譯 四天王經四卷(房云疑一部四卷)魏吳失譯 魔王請問經四卷魏吳失譯 釋提桓因所問經三卷魏吳失譯 大梵天王請轉法輪經三卷魏吳失譯 法華光瑞菩薩現壽經三卷(今疑抄正法華)魏吳失譯 普賢菩薩答難二千經三卷(今疑抄度世經)魏吳失譯 梵天王請佛千首經二卷(又大梵天王經二卷似此)魏吳失譯 菩薩常行經一卷魏吳失譯 熒火六度經一卷(舊錄有明度經一卷亦云名熒火明度經)魏吳失譯 內禪波羅蜜經一卷魏吳失譯 六波羅蜜經一卷魏吳失譯 大總持神咒經一卷(或無神字)魏吳失譯 方等陀羅尼經一卷西晉失譯 寶嚴經一卷西晉失譯 五福德經一卷(亦直云五福經)西晉失譯 內藏大方等經一卷(今疑是佛藏大方等經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經今附西晉錄) 小阿阇世經一卷(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 小須賴經一卷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 目佉經一卷(安公云出方等部今疑是阿難目佉經)僧祐錄云安公失譯經(附西晉錄) 菩薩道地經一卷(安公云出方等部僧祐錄云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菩薩本行經一卷(僧祐錄云安關中異經今附秦錄) 大珍寶積惟日經一卷(僧祐錄云安公關中異經今附秦錄) 墮迦羅問菩薩經一卷(僧祐錄云安公關中異經今附秦錄) 菩薩等行經一卷(僧祐錄云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 四無畏經一卷(僧祐錄云安公涼土異譯今附涼錄) 權變經一卷(舊經云文殊師利權變三昧經或云權變三昧經僧祐錄云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 十漚和經一卷(僧祐錄云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 七言禪利經一卷(舊錄云區和七言禪利經僧祐錄云安公涼土異經今附涼錄) 菩薩十漚和經一卷(今疑與前十漚和同僧祐錄云安公宋土異經今附涼錄) 大忍辱經十卷北涼失譯 金輪王經一卷北涼失譯 賢劫五百佛名一卷北涼失譯 十方佛名經一卷(本作千方疑錯) 華嚴凈經一卷 三十七品經一卷(祐載兩本并云異出今且存一) 七佛各說偈一卷 乳王如來經一卷(或云乳王經今疑與乳光佛經同本) 現十方佛名經一卷 過去諸佛名經一卷 千五百佛名經一卷 五百七百佛名經一卷(或云五百七十) 觀世音成佛經一卷 文殊因緣經一卷 文殊本愿經一卷 文殊觀經一卷 彌勒須河經一卷 道師問佛經一卷 颰陀菩薩百二十難經一卷 持身菩薩經一卷(或云持身經) 賢首菩薩二百問經一卷 金剛女菩薩經一卷 菩薩從兜率天降中陰經一卷 菩薩行喜經一卷 菩薩凈本業經一卷 菩薩初業經一卷 菩薩四事經一卷 菩薩十六愿經一卷 菩薩十五德行經一卷 菩薩教法經一卷 菩薩出入諸則經一卷 菩薩母姓字經一卷 菩薩家姓經一卷 菩薩比丘尼經一卷 菩薩經一卷 菩薩作六牙象本事經一卷 菩薩師子王經一卷 浴像功德經一卷(與新譯者梵本未詳同別) 陀鄰尼目佉經一卷(今疑即是阿難陀目佉尼經) 禮敬諸塔經一卷 般若波羅蜜偈經一卷 佛清凈偈經一卷 太子出國二十偈經一卷 佛十力偈一卷 十方佛神咒一卷 四天王神咒一卷 十二因緣結縷神咒一卷 摩訶神咒一卷 移山神咒一卷 降魔神咒一卷 威德陀羅神咒一卷(本作成字疑錯也) 和摩吉神咒一卷
十方佛名下五十二經。并是梁僧祐錄中新集失譯 今附宋錄
從梵本經下失譯諸經群錄之中。但題名目。久虧其本無可披尋。大小二乘實難詮定。且粗分判尚多參涉。幸諸明士詳而正之
大乘律闕本
二十二部二十五卷 梵網經二卷(或三卷)后漢西域三藏康孟詳譯 第一譯
右前后兩譯一本在藏一本闕 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第二譯)宋沙門釋智嚴譯 瓔珞本業經二卷(一名菩薩瓔珞經)宋沙門釋道嚴譯
右前后三譯。一本在藏二本闕 菩薩戒本一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第一譯
右前后三譯。二存一闕 文殊師利凈律經一卷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第二譯)
右前后四譯。三存一闕 菩薩齋法經一卷(或無經字一名賢首菩薩齋法經一名正齋一名持齋)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一譯) 菩薩正齋經一卷東晉西域三藏只多蜜譯 第三譯
右與菩薩受齋經同本。前后三譯。一存二闕 文殊悔過經一卷(亦云文殊懺悔經)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右前后兩譯。一存一闕 舍利弗悔過經一卷(亦直云悔過經)西晉三藏竺法護譯(第二譯) 舍利弗悔過經一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出法上錄)
右前后三譯。一存二闕(第三譯) 法律三昧經一卷后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出法上錄第一譯)
右前后兩譯。一存一闕 佛悔過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單本 菩薩戒獨受壇文一卷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單本 菩薩懺悔法一卷(房錄云異出本)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單本 離欲優婆塞優婆夷戒文一卷(亦云具行二十二十二戒文)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單本 菩薩戒壇文一卷(亦云優婆塞戒壇文)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單本 善信二十二戒一卷(亦云離欲優婆塞優婆夷具行二十二文亦名三歸優婆塞戒)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 單本 菩薩受戒法經一卷(祐錄無經字房錄異出本)后漢失譯 受菩薩戒次第十法一卷后漢失譯 菩薩懺悔法一卷后漢失譯 初發意菩薩常晝夜六時行五事一卷后漢失譯 阿惟越致菩薩戒經一卷(舊錄無菩薩)魏吳失譯
大乘論闕本
二十部四十八卷 寶積經論四卷元魏天竺三藏勒那摩提譯(第二譯)
右前后兩譯一存一闕(周入藏中有今尋本未獲) 金剛般若論一卷(莫知造者單重未悉)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法華論五卷(莫知造者單重未悉)大唐三藏義凈譯(新編入錄訪本未獲) 大般涅槃經論一卷陳天竺三藏真諦譯(第二譯)
右前后兩譯一存一闕(已上四部釋經論)十七地論五卷梁天竺三藏真諦譯(重本)
右與瑜伽論同本異譯。既其本十七地中未知與何地相應 中論一卷(未知造者單重莫悉)梁天竺三藏真諦譯 寶性論四卷(或五卷)元魏三藏菩提留支譯 第一譯
右前后兩譯一存一闕(大周入藏錄今尋本未獲) 大乘五陰論一卷 出陳朝大乘寺錄 第一譯婆藪盤豆菩薩造 失譯 新附梁錄
右陳錄云。陳太建四年五月沙門慧布從北將來。前后兩譯。一存一闕 方便心論一卷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第一譯)
右前后兩譯。一存一闕 三世分別論一卷梁天竺三藏真諦譯 單本 反質論一卷(今疑即藏中如實論是故彼題云如實論反質難品)天竺三藏真諦譯 單本 墮負論一卷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單本 成就三乘論一卷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單本 正說道理論一卷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單本 意業論一卷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單本 大空論一卷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單本 五明論合一卷(一聲論二醫方論三工巧論四咒術論五符印論)周宇文代天竺沙門壤那跋陀羅譯 單本 十住論十卷 龍樹菩薩造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單本
右長房錄云。什公弘始年譯。求訖卷末似六度集。見二卷錄(陳朝大乘寺藏錄云一名十住毗婆沙今疑是藏中十住毗婆沙也) 釋般若六字三句論一卷新編入錄 單本大唐天后代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集量論四卷大唐三藏義凈譯 新編入錄單本(又法上錄云梁太清二年真諦三藏譯攝大乘論二十卷者此應誤也多是十二傳寫者錯今按房錄諦譯攝論在于陳代梁錄既無故不存)
都計大乘經律論闕本者。總四百五十部八百七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