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舊譯重本本。名菩薩藏經。亦名大悲心經。與西晉竺法護所譯菩薩藏經同本異譯。從第七十七卷至第七十九 晉譯本闕 第十八護國菩薩會二卷隋三藏阇那崛多譯 出內典錄 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當第八十卷及八十一 第十九郁伽長者會一卷曹魏三藏康僧鎧譯 第三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法鏡經及郁伽羅越問菩薩行經等同本異譯。當第八十二卷(經本題為康僧顗者誤也) 第二十無盡伏藏會二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第八十三卷及第八十四 第二十一授幻師跋陀羅記會一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幻士仁賢經同本異譯。當第八十五卷 第二十二大神變會二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八十六卷及第八十七 第二十三摩訶迦葉會二卷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當第八十八卷及第八十九 第二十四優婆離會一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決定毗尼經同本異譯當第九十卷 第二十五發勝志樂會二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發覺凈心經同本異譯。當第九十一卷及第九十二 第二十六善臂菩薩會二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出法上錄 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當第九十三卷及第九十四
(此善臂會大周錄云與持人菩薩經及持世經善肩品經等同本異譯者非今尋其文理與持人經等義旨懸殊其善肩經從善臂經鈔出與法華普門品同類既者斯異故為單譯) 第二十七善順菩薩會一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九十五卷 第二十八勤授長者會一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九十六卷 第二十九優陀延王會一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優填王經同本異譯當第九十七卷(新舊二經互有廣略) 第三十妙慧童女會兼后一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四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兩譯須摩提經及流志先譯妙慧童女經同本異譯。當九十八卷從初至半(其先譯妙慧經本在東都尋之未獲) 第三十一恒河上優婆夷會與前同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九十八卷從半至末 第三十二無畏德菩薩會一卷元魏三藏佛陀扇多譯 第五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阿阇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等同本異譯當第九十九卷 第三十三無垢世菩薩應辯會一卷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第二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離垢施女經及得無垢女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卷(經本題為竺法護譯者誤也其離垢世女經竺法護譯如后所顯) 第三十四功德寶華敷菩薩會兼后一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一百一卷從初至半 第三十五善德天子會與前同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當與流志先譯。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一卷從半至末 第三十六善住意天子會四卷隋三藏達摩笈多譯 出內典錄 第七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如幻三昧經及圣善住意經等同本異譯。從第一百二卷至第一百五 第三十七阿阇世王子會兼后三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大子刷護大子和休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六卷從初至半 第三十八大乘方便會兼前三卷東晉天竺居士竺難提譯 第三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等同本異譯。從第一百六卷半至一百八卷盡(經本題云西晉者誤) 第三十九賢護長者會二卷隋三藏阇那崛多譯 第一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本名移識經。新改名賢護長者會(本移識經無證信序今寶積中者新加之)與顯識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九卷及一百一十(此賢護會無編移識時或有經改編顯識者二經梵本雖則不殊輒然改換竊為未可) 第四十凈信童女會兼后三會同卷大唐菩提流志新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一百一十一卷初 第四十一彌勒菩薩問八法會元魏三藏菩提流志譯 第二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名彌勒菩薩所問經。與大乘方等要慧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十一卷中(此八法會有譯論五卷其要慧經文少訛略耳) 第四十二彌勒菩薩所問會兼前三會同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譯彌勒菩薩所問本愿經等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一十一卷末(經中題云西晉竺法護譯者錯也其舊本愿經是竺法護譯如后所顯) 第四十三普明菩薩會一卷 舊譯今附奏錄 勘同入編 第三譯
右舊譯重本是舊單卷。大寶積經新改名普明菩薩會。與摩訶衍寶嚴佛遺日摩尼寶二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一十二卷。此舊寶積經有釋論四卷 第四十四寶梁聚會二卷北梁沙門譯道龔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單本當第一百一十三卷及一百一十四 第四十五無盡慧菩薩會兼后二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詔譯
右新譯單本當第一百一十五卷初 第四十六文殊所說般若會兼前梁三藏曼陀羅仙譯 第一譯 勘同編入
右舊譯重本與大般若曼殊室利分及眾鎧所譯文殊般若同本異譯。從第一百一十五卷中至一百一十六卷末經本題為僧伽婆羅譯者誤也 第四十七寶髻菩薩會二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右舊譯重本亦名菩薩凈行經。與大集寶髻品及康僧會所出菩薩凈行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一十七卷及一百一十八比寶髻會有釋論一卷 第四十八勝鬘夫人會一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三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經等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一十九卷 第四十九廣博仙人會一卷大唐三藏菩提流志新譯 第二譯
右新譯重本與舊毗耶娑問經同本異譯。當第一百二十卷(其新譯本比于舊經后文不足向少一紙或有將舊經續入者欲使意殊圓滿故也) 大方廣三戒經三卷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出法上錄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一三律儀會同本異譯 無量清凈平等覺經二卷(亦直云無量清凈經)后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第二譯 阿彌陀經二卷(內題云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吳月支優婆塞支謙字恭明譯 第三譯 無量壽經二卷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 第四譯
右三經與寶積第五無量壽會同本異譯(此第五會同新舊十一譯七譯闕本天親菩薩依經義造論一卷)
上四經九卷同帙 阿閦佛國二卷(一名阿閦佛剎諸菩薩學成品經)后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第一譯 三譯一闕
右一經與寶積第六不動如來會同本異譯 阿閦如來念誦法一卷(經內題云念誦供養法)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
貞元新入目錄 大乘十法經一卷 初云佛住王舍城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拾遺編入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九大乘十法會同本異譯 普門品經一卷亦云普門經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十文殊師利普門會同本異譯(周錄將為法華支派者誤之甚也新舊三譯一譯闕本) 胞胎經一卷 一名胞胎受身經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十三佛為阿難說處胎會同本異譯(此胞胎經準舊錄中編為小乘單本今以類相從附之于此) 文殊師利佛土嚴凈經三卷(或直云嚴凈佛土經直云佛土嚴凈經)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一譯 三譯一闕
右一經與寶積第十五文殊授記會同本異譯 大圣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三卷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
貞元新入目錄 法鏡經二卷或一卷后漢安息優婆塞安玄共沙門嚴佛調譯 第一譯
上八經十三卷同帙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一卷 或云郁伽長者經或二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四譯 六譯三闕
右二經與寶積第十九郁伽長者會同本異譯 幻士仁賢經一卷 或云仁賢幻士經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二十一授幻師記會同本異譯 決定毗尼經一卷 一名破壞一切心識群錄皆云燉煌譯。竟不顯人名年代。今附東晉錄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二十四優波離會同本異譯 發覺凈心經二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譯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二十五發勝志樂會同本異譯 優填王經一卷西晉沙門法炬譯 拾遺編入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二十九優陀延王會同本異譯 須摩提經一卷 亦直云須摩經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一譯 須摩提菩薩經一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第二譯 新舊四譯一闕
右二經與寶積第三十妙慧童女會同本異譯 阿阇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一卷(亦直云阿阇貰女經亦直云阿述達經)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三譯 五譯二闕
右一經與寶積第三十二無畏德會同本異譯 離垢施女經一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一譯
上九經十卷同帙 得無垢女經一卷(戒云無垢女經一名論議辯才法門)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第二譯
右二經與寶積第三十三無垢施會同本異譯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二卷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出大周錄 第一譯
右一經與寶積第三十五善德天子會同本異譯 如幻三昧經二卷(或三卷或四卷)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第二譯 圣善住意天子所問經三卷 或四卷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志譯 第五譯七譯四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