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9章 鄉行(2)

  • 汀州府志
  • 曾曰瑛
  • 4822字
  • 2015-12-26 16:32:06

李夢憲字昌臣,武平監生。母患瘋疾,出入背負,歷三十余年。宗族貧乏者濟之。康熙甲戌歲荒,捐谷賑之。辛巳,邑民半罹水死,瘞之。壬午歲又饑,復賑之。

盧英永定貢生。事嫡母、生母,色養惟一。葬舅氏遺骸十余具,歲置田以供祭。邑令延為山長,以累年積谷供生徒膏火資。又于撫溪河澗舍田設舟,以免病涉。著有《四書會參》行世。子祖禧,戊子舉人,博學善屬文,教諭仙游,有賢聲。

官顯科寧化人。有悍卒掠一婦,拷于科家,科詢其自來,則其父嘗被害于科,致破千金者也。科不宿仇,以金贖而還之。

李夢箕連城貢生。當甲寅耿逆之亂,脅就偽職,變服遁山中。丁丑賑饑,存活甚眾。

梁夢渭字姬求,歸化人。以孝友聞。倡革大當,戢奸商之荼毒者。甲寅寇作,聯絡各村,互相援救,鄉人得安堵焉。

廖季翹永定人。侍奉父母,雖處窮約,而洗腆必豐。母病喪明,以舌舐者六年,浣滌躬親,舉動必循禮法。雍正三年,詔旌其孝。

李元春字統陽,長汀諸生。順治戊子賑饑,建南山橋,蓋驢子嶺茶亭,以利行人。筑土堡以御寇。其子棟克承父志,修祖塋,濟貧乏,建虎坑橋。鄉有俞氏子遇虎,有喬獨力救之,人服其義勇。

謝恩慶字有榮,連城人。孝友敦大節,急公慕義,于橋梁、道路多所修葺,人樂稱之。

曹馨上杭諸生。嘗捐貲新文廟、建祖祠、修族墓。康熙丙辰,叛將劉應麟勾通海逆攻城,馨率眾捍御,賊知有備,解圍去。

謝云龍字天會,歸化諸生。性樂善。嘗有某負債,又為他債家所逼,將鬻妻,云龍聞而力阻之,并焚己券。后讀書僧寮,被盜,知其主名,置不聞。

曹燫長汀諸生。康熙十六年祲,煮糜以賑。有族伯母童氏,孀貧無子,供衣食者三十馀年,人稱其義。

李維垣字拱辰,歸化貢生。邑苦大當之累,訟于官,得免。康熙丙子、丁丑,饑民多聚為寇,維垣率眾捍御,邑賴以安。

賴良球歸化貢生。康熙甲寅,耿逆變起,偽帥劉應麟捕勒授職,不屈而歸。又為偽令倪銓搜獲解送,復以計免。終惠安訓導。

羅其豐清流人。時曹天貴寇掠,父被執,其豐隨父往,晝夜號哭,賊義之而歸其父。次年,陳煛復寇,筑土堡為一鄉守御計。丙午歲饑,煮糜以飼餓者。

馬履序字彬然,長汀廩生。孝友樂善。康熙戊子歲祲,出官糴田莊積谷以賑饑。耿逆之變,負父逃蕭屋山,募鄉勇為守御計,乃免于患,鄉人德之,從祀忠孝祠。孫在時,字躍宜,邑增生,還潮州饒廷用遺金八十四兩。乾隆中,事上聞,勅下旌表。邑令方暨謨作傳。

曾紹文武平人。正直端方。嘗于鴛鴦嶺置田種樹,以蔭行人。同邑林樹達,捐田及山木,建古樓岡、溪東鄉二橋。監生王掄亦有修學、建廟、造橋、砌路功。

羅士質字亦文,寧化人。事親以孝聞。里中貧不能娶、病無醫藥者,資助之。辛卯,邑大饑,士質散給粟米數百石,富人爭相慕效,全活無算。壽八十八卒。

梁任衡歸化人。康熙丙子、丁丑歲饑,煑粥鄉衢,減價平糶。同邑太學生李維均、梁茂利、丁善詢,亦有賑濟功。

吳上顯歸化人,父之祥。以友愛聞。上顯承父志,捐二百金構祖屋,族眾欲以田酬,卻不受,仍充為祭田。同邑曾華翰亦捐田充祀,族人德之。

邱銘字旂生,上杭諸生。嘗捐田一百二十畝,以為通族贍丁之資。后丁配于糧,即以其田供祀。

李圖南連城人,康熙庚子舉人。方正嚴慤。有邑令杜姓者,其父亦曾宰連邑,舊有祠,士民改祀朱子。令至,欲復之,圖南力持不可。令怒,欲中傷之,吹求其疵,不可得乃止。雍正八年,隸戶部觀政,漳浦蔡世遠薦為國子學職,未仕而卒。

賴相長汀人,性樂善。嘗置嘗田,建祖祠,修學宮,立義塚,造當坑橋,砌青泰里道,約費千金,人咸服其義舉。

郭憲字光史,上杭庠生。慷慨好施。邑中文塔頹圮,捐千金為修筑資。復擴祖祠,置祀田,修南關橋,浚太平坊井,施九州亭渡。好行其德,至老不倦。

伍奏旋寧化諸生。康熙丁丑、雍正丙午歲饑,出粟百余石,煮糜以賑。妻雷氏奉夫遺囑,建安寧橋,費金四千余兩。

許佐翰長汀監生。嘗獨力修祖塋,建宗祠,置祀田,費頗不貲。復捐三百余金,建大潭、永壽橋,行人德之。

王大寧寧化監生。康熙丁丑、辛丑、雍正丙午,三次賑饑。嘗捐金百余兩,造三札嶺石橋,行人德之。同邑曹舜聞、雷聞遠,賑饑造橋,與大寧相類。又趙朝天、伊天祚、伊天祥、黃嘉製,皆有濟荒功。

李兆蕡字實涵,長汀廩生。性嚴正,言動無所茍,博學能文,尤究心于四書五經。著有《四書集腋》、《五經旁注》,藏于家。

李其羨清流人。立木塔,瘞骷髑,置田以供祀。子昌賢,易木以石,約費千金。

闕廷樞永定廩生。五世同爨。丁未水災,傾貲以賑。子文成,進士,宰樂陵,有政聲。

吳璘永定人。與兄璇均有義聲。毛邑令題其墓石曰:“七奏杭糧義民吳璘之墓”。

閔文思長汀諸生。嘗捐祀田,焚逋券,還遺金。甲寅耿變,拒偽職不受。

閔遇亨長汀人,拔貢生,諭德化。當耿逆之變,力拒偽命。子泗駒,為貢生,敦厚周慎,里黨恒矜式之。守令欽其家學,相繼為義塾師者數十年。

許世黌長汀人。值海寇攻城,邑人奔竄,黌侍祖母病,不忍去,寇義而釋之。丙戌水荒,捐谷豆以賑饑者。同邑黃承堅、劉正美,于順治戊子亦有賑饑功。

陳舜忠字日圣,長汀人。事兄友愛。嘗修族墳,置田供祀,建虎忙嶺亭,疏光裕泉以濟通鄉。雍正丙午、癸丑二次賑饑。

戴炳字光謙,長汀貢生。忠厚好義。雍正癸卯、丙午,罄貲賑饑,施棺數百具。復造黃柏嶺亭,建赤竹溪、黃峰二橋,行人德之。

陳禹泰字自遠,長汀監生。慷慨好義,倡建屋橋五座,露橋四座,埋胔掩骼,重捐置田畝,以為持久計,遠近稱之。

傅嗣仲字殷誥,上杭人。樂善好施予。雍正丙午,歲大饑,捐粟設粥數月,以甦饑民,鄰里德之。公舉于當事,延與鄉飲耆賓。

雷萬可字爾功,寧化人,歲貢生。性和易,好施予。雍正丙午、丁未間,設糜賑饑。力葺通津橋梁,捐助三百金有奇。又磊鑿清流楊梅嶺,行人利之,咸祝雷長者云。

伊榮寧化人,庠生。行詣敦篤,好濟人利物事。葺修陳步、東山諸橋,不惜傾囊數百金。凡學官、祖祠,力為營治。嘗于金陵置義塚一具,至今道路藉藉稱之。

張良第寧化人。于康熙五十年間,捐造石馬渡橋,費千金有奇,題曰“老翁橋”,民無病涉焉。其生平樂善類如此。

王欽爵寧化人。為人恂恂有禮,勤于訓課子弟,為族子廣置學田,充束脯膏火資。遇歲荒,出粟賑饑,前明兩舉賓筵特獎之。

張仲延寧化貢生。邑有諶坑渡為閩、浙咽隘,水激湍,舊有橋隨建隨圯,人多沒溺。仲延惻然,于康熙五十六年義捐一千六百余金,鼎建以固,民德之。邑令周傑記于石。

沈士宴永定學諸生。好義舉。雍正丙午、丁未,邑大饑,斗米銀四錢,出賑七十余石,又設糜粥以供老且病者。由馬山至溪口,路故崎嶇,傾囊平治之,人有坦途之頌。

馬定邦長汀耆賓。樂施濟。康熙四十五年,汀城大水,人多溺死者,定邦沿途掩瘞,費凡數百金。雍正丙午歲饑,減值平糶,兼設粥糜以濟鄉曲,人咸德之。

黃文乘字廣志,長汀歲貢。為人敦本行,訓士以勤。鍵戶自修,間有事關義舉者,又能侃侃言之。如丁酉歲,邑令張以遭謗被議,乘義激于心,赴愬諸憲司,白其冤,尋復原任。乘不敢以私謁,后以次選羅源司訓,以老辭不赴。

鐘嘉佑長汀人。好善樂施予。康熙丙戌,邑大小溺死凡數百人,捐金瘞斂之,相望十里,每歲寒食,操舟沿堤以祭。又置海螺墩地二十余丈,以掩枯骸之無主者,人服其義。

闕殿甲上杭候選州同。性敦厚,好施予。雍正丙午饑,甲出粟以賑,里多全活,人稱惠焉。

謝朝庸寧化飲賓。幼孤苦,能力孝養。甲寅逆藩之變,揭家避村落中,捐貲募鄉勇起團練,自成壁壘,賊不敢窺。丁巳,王師靖閩,流民失業,朝庸毀家安輯之。又捐創祖祠,置祀田,尚義好施,歲祲民饑,多設糜粥以賑。當事多旌其門。

羅嶷徵長汀諸生。事寡母以孝聞。兄弟友愛,終身不異居。遇歲荒,出粟設糜,全活甚眾,里中咸稱和惠君子焉。

裴垓清流人。崇禎甲申鼎革,垓負母匿山中,采蕨以供,母子得不死。康熙初耿變,寇延鄉邑,垓謀之令長,通城立火寨,竭晝夜捍御,邑以無患,人咸感之。

伍廷實清流人,以監生考授州同知。敦篤孝義,年已五十馀,廬墓泣血無少懈。里苦徭役,廷實捐田生息以甦其困。又嘗仿范文正文遺法,出義田四十余畝,以贍族屬孤苦乏絕者。

雷可章清流諸生。力盡孝養,至老不衰。耿逆之變,邑中戒嚴,派戶分守要害,時倉儲不繼,民心益皇皇,可章慨然出粟,每守士,人日給一升,捍御益固,里中頌之。

吳常恩清流人。性好施予。念邑中人稠,多至露胔,恩以嵩溪、玉華葬地百余丈,蓄植樹蔭,圍立義塚,遠近稱為長者。

雷之霖清流諸生。性豪俠,好義舉。邑有玉華橋,實為通津,以水湍激,隨修隨圯。霖毅然身任之,捐六百余金,橋成而人利涉焉。其他恤孤寡、賑粥糜稱是。

張伯龍永定諸生。敦行古處,不校橫逆。嘗有醉生途辱之,龍笑而禮之。人有詢醉生名者,卒秘而不言,其隱惡類如此。康熙乙卯,尚藩兵由永定入粵,俘虜婦女無算,龍潛入粵,罄家贖之,邑人骨肉咸得團聚。康熙癸巳萬壽,隨諸老人晉爵殿廷,上宴勞之。是秋,進《九如詩畫》,溫旨召見,一時榮之。事載《圖繪寶鑑》。

熊邦俊永定貢生,幼事母孝。母死,有嫂蚤孀,俊事之以禮,撫姪若己子。遇饑歉,減館谷之入以惠族黨。又嘗醵租為育嬰會,士林皆重焉。

楊顯圣連城貢生。矜恤孤寡,兒有喪父母者,收養之,且助其婚娶,以延嗣續。族黨死喪之事,其貧不能葬者,賻以棺衾。歲饑則出粟餉之。

李延福連城人。醇篤好義,不恡于財。族有貧不能婚者,福曰“無后為大”,傾囊數十金予之。其慷慨好善率類是。

童文游連城人。性誠恪,以孝友聞。一日,收租于鄉土人范姓者,迫于歲,鬻其幼子,子母相持哭,不忍別。游哀之,以所收一歲租赒而全之,人高其義。

林朝棟連城監生。同居凡五世。邑有邱某者,迫于饑寒,將遣其妻,棟質己田,得數十金予之。歲祲,出粟設糜,多方調賑,邑賴以甦。

項惟祿連城河源人。明末大饑,餓莩遍溝渠,祿施予糜粥,以延殘喘。又為掩埋胔骼。時流寇四起,祿嘆曰:“吾將擁貲何為乎?”傾產募鄉勇,力捍御,幸獲保全。

王基字國本,長汀耆賓。事母克孝,母怒,則跪泣受杖。有姊眇而弗愿嫁者,基終身敬事之。性嚴憚方正,里中有彥方之目,當事亦交相引重。故土田、墳墓之相搆者,委公質成焉。諭既定,人亦感而無復怨者。子錫祚,能世其德,亦舉賓筵。元孫紫紳,成進士。人咸以為積善余慶云。

羅承珊長汀人。幼孤,事母以孝,撫諸弟成立。侃侃有氣節,族黨有非禮行,輒憚不敢以聞。性樂施予,鄉有水口橋,為鄉鎖鑰,屢修屢圯,珊倡修之,慨重捐金,鄉人利涉焉。他如賑饑掩骼,建亭甃路,一切濟物事悉稱是。

廖攀丹字臨桂,永定監生,例授府經歷。敦品立行,周恤貧乏。里黨中有宿負不能償者,取券輒焚之,又加給焉。嘗置田數十畝,為龜石河義渡,往來者以利涉稱。課子象湖,為諸生,孫連三中乾隆壬申進士試。人咸服其陰德之報云。

周天鼎字禹成,連城監生。性恬淡,喜施與。人有宿負不能力償者,輒折券還之。橫逆之來,犯而不校。詩派宗陶、阮。課子弟,奉《朱子家訓》為式。弟夭,撫姪如己子,人比田真、姜肱云。

技術(附)

〔宋〕

李交長汀人,善寫描,為世珍,出《圖繪寶鑑》。

〔明〕

劉紀長汀人,善草書。邑人鐘文俊贈以詩。

楊英寧化人,善畫樓閣山水,尤長于松。嘉靖間,屢征直畫院,不往,自傷其目。

李源號松山,上杭人。工翎毛、山水。

曾一陵長汀人,書工八法。

郭師惠字和宇,上杭人,善奕。萬歷末,歷游都會間,嘗輯《手談集》,大理鄉王命璿為序。

羅文綱省志作溫泰期,上杭人。斫竹為鎖,堅澤如銅,機發如之,景陵鐘惺有銘。

王躍鱗寧化人。以賣油為業,喜攻詩。如《登順峰》云:“峰盤連霧起,地軸與空浮”。《憶友》云:“山深云守屋,客去月登樓”。《百家村》云:“十里煙橫楊柳岸,千家門對荻花洲”。皆警句也。邑人李世熊為詩以贈。

〔國朝〕

吳士鳳長汀諸生,善畫。黎士弘為之記。

謝用周名憲時,寧化人。生十歲為孤兒,不就外傅,舉止一如先民,議論文詞若出老宿,獨詆刺八比。又間作水墨花卉,遂工畫。嘗摹倪云林,骨理清逈,輒盡其變。

上官周字文佐,長汀人。工詩,尤精于畫。所交盡當世名士,每游歸,題贈盈帙。與查慎行、黎士弘尤善。著有《晚笑堂詩集》、《畫傳》。

黃慎字恭壽,寧化人,少孤,奉母以孝聞。能詩,工畫,善草書。王步青謂其“畫有倪、黃筆意”。著有《蛟湖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庆县| 湖州市| 防城港市| 筠连县| 清河县| 牟定县| 铜陵市| 阿克苏市| 侯马市| 红河县| 大荔县| 东乌珠穆沁旗| 高碑店市| 嵊州市| 长泰县| 西林县| 凤凰县| 鄢陵县| 水城县| 万宁市| 修水县| 余姚市| 望奎县| 富阳市| 五大连池市| 安平县| 高邑县| 临潭县| 改则县| 新蔡县| 石狮市| 东海县| 中西区| 金川县| 锡林郭勒盟| 齐河县| 晋江市| 威宁| 江津市| 罗田县| 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