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文苑
- 汀州府志
- 曾曰瑛
- 4203字
- 2015-12-26 16:32:06
六經無文字。左、國、莊、騷,始以文名,然去六經遠矣。后世人自為集,遞變體制,各相師承。一燈熒熒,手戰發禿,老死而不悔者,無非欲乞藝苑一寸版,鐫其姓氏、里居。而數千百年來之信今傳后者,曾落落可數若晨星,區區身后名爾。嗚呼,何其難也!汀舊屬山峒,文教所不敷,在唐猶草昧,越宋、明乃浸盛焉。世之執牛耳登詞壇者,幾江、黃視汀矣。抑知仲賢、子剛倡之于前,時清、巒宗承之于后,以及元仲、愧曾諸君子,莫不詞傾三峽,筆掃千軍。古人謂“微言緒絕,復傳正始之音”者,舍數子其誰與歸?然則耳食之徒,慎勿謂檜以下無譏焉也。志文苑。
〔宋〕著述
鄭文寶《仲賢集》三十卷、《談苑》二十卷、《南唐近事》二卷、《江表志》三卷
羅?!读浭轴尅?
李元白《杜詩集句》二卷、《大觀昇平詞》一卷
湯莘叟《詩集》二卷、《詩余》一卷
羅烈《博文新說》十卷、《古文類證》、《杜詩事類注》
〔明〕著述
張顯宗《遺集》二卷
沈得衛《東崖樵唱集》
伍晏《一龍文集》、《唐文精粹》、《中興詞選》、《名公雜錄》、《中原一覽》
童昱《東皋集》
鄧向榮《正學準則》、《太極通書考》、《惜陰考》
賴維岳《半豹集》、《古今裘》、《金涌集》
伍可受《博藝堂稿》、《焚余草》、《謫居草》、《代奕吟》
賴世隆《玉堂遺稿》
葉元玉《古崖集》
裴應章《懶云居士集》
鐘文俊《石屏匯稿》
孔廷昭《東源漫稿》、《三晉集》、《寓賓集》、《歸田集》
郝鳳升《詩集》
梁珍《書易闡朱》、《塞泉集》
康誥仕《學軒文集》
黃益純《采窩集》、《菉竹居集》
盧一松《學道要端》、《井田議》、《化俗議》、《醒心詩》、《宗孔集》
沈士鑒《清夢齋詩集》、《四書參注》、《孔門崇祀議》
李穎《梅隱稿》、《杭川風雅集》
李于堅《吳楚游集》、《四河集》
裴汝申《薜月軒文集》十卷
廖淳《瑯琊集》
李世熊《寒支集》、《寒支二集》、《寧化縣志》、《錢神志》
盧寶《炊玉編》、《蛩吟錄》
陰興期《綱鑒補遺》二十卷
黃極《一丸集》四卷
葉甘茂《石榘遺稿》
楊搢《郢斫集》十卷
羅一鶴《義重集》
鄒時泰《秉燭集》
楊廷器《雜說》十六卷、《宦游草》一卷、《雪窗自觀》一卷、《林下自觀》一卷
王若《文園集》
陰興雍《歸田草》、《宦游草》、《蔓言草》共二卷
夏時行《西游吟》
楊拭《鐵山集》四卷
林鐘桂《馀言稿》
黃槐開《天寶山人集》十二卷、《在齊草》二卷、《律陶纂》一卷、《落花雁字詩》一卷
揭詩教《詩文集》
黃欽望《紫竹林稿》二卷
盧日就《斗孺遺稿》
謝憲時《俞俞居詩文》一卷、《雁字詩》一卷、《八陣圖說》、《天文圖說》、《四大洲圖說》
伍峻《箕踞齋集》二卷
邱駒驥《石輞游記》一卷、《鼎樓集》四卷
伍人萍《吼集》二卷
雷濱《環堵集》二卷
鄧于蘇《習靜山居集》
賴道守《甲乙稿》五卷
囗之麟《達書》二十卷、《斗寢齋集》四卷
賴朝會《四書傳聞》、《春秋略談》二卷
伍福綏《福山集》二卷、《尚書集義》二卷
吳煌甲《讀易識小》、《琴心軒藝》
陰維標《白云草》十五卷
黃胄《河圖先方衍》、《坤衍》、《統衍》共三卷
黃子真《實語》三卷
李世輔《杞言》二卷、《玉案叢談》、《銅崖叢談》共四卷
邱應登《西園稿》四卷
郝沅《白石集》、《草玄集》
施澤深《五陵閣集》六卷、《史觀》十二卷、《三才評補》四卷、《金丹尋源》五卷、《濟變良籌》五卷
郝溱《瀲江集》、《苕溪集》
李棄《詩集》、《評訂史鑑》
邱雋《原射發微》
葉穎《柳賀集》
馬天根《聽鶯集》
施澤嘉《香硤集》十卷
羅欽諒《中貞集》
巫近斗《長恨草》、《騷余草》、《勉廬集》十卷
陳喆《十笈樓集》
陳甡《合璧樓集》
盧乾亨《秦游集》
陳應標《雞跖集》
鄭士鳳《詩文集》
熊銓元《退隱集》
黃欽杰《五經存論》四卷、《邇室遺集》二卷
熊超《易經解》
〔國朝〕著述
邱夢鯉《歸來草》、《澹園集》、《讀史隨筆》
黎士弘《讬素齋詩文集》、《仁恕堂筆記》、《理信存稿》
陳孕虞《淳意齋稿》
黎士毅《寶穡堂詩集》
雷動化《幻樓草》二卷、《北山草》二卷
吳來鳳《天隨集》
李長秀《易經大全纂要》、《孝經集傳》
李長日《石邨草堂詩文集》
羅孔裔《四書裁述》四卷、《五經裁述》六十八卷、《九疇河洛解》
趙新《四書纂要》、《詩經解》、《冷然草》
范一沛《葩經解》八卷
林士雋《實學錄》七卷、《敩山園詩文》二卷
邱嘉穗《東山草堂文集》二十卷、《詩集》十卷、《邇言》六卷、《陶詩箋》四卷
王協《濤居集》
許汝霖《在此堂文集》
林寶樹《梁峰集》、《大全摘抄》
羅綋《衛道編》、《紫陽學統》
張鵬翼《立朝三譜》、《世統圖》
童能靈《朱子為學考》、《太極辨微》、《周易剩義》、《樂律古義》、《中天河洛》、《五倫說》
賴熼《原草》七卷
羅登標《學易闡微》、《竹牕雜記》八卷
華鼎超《寒支詩注》
巫近漢《待質集》
劉坊《天潮閣詩文集》
周維慶《閩汀文選》
上官周《晚笑堂集》
黃慎《蛟湖集》
黎良德《漫游草》八卷
伊元復《焦桐集》、《醫學集注》、《地理集注》
鐘夢瀛《孝經補疑》、《澡雪樓愧莪草》、《房陵政略》
〔宋〕
吳簡言字若訥,長汀人,有俊才。端拱二年進士,調綿州戶曹。崇寧中,擢博學宏詞科,授著作郎。奉諭招撫西南夷,使還,以功遷祠部郎中。
梁頠字習之,長汀人,博學能文。咸平中舉人,以陳堯咨薦,歷知廬州。以和戎功遷開封判,擢兵部員外郎,河南府少尹。
陳宗道字道夫,長汀人。大中祥符元年進士,以文章經濟見知于寇準,擢開封府教諭。
吳庚字西羨,長汀人,簡言曾孫?;实v五年進士。刻志問學,幾忘寢食,效古人鑄鐵鏡以自勵,調黃州司理、泉州推官,終靖海軍僉判。
羅祝字叔和,長汀人。元祐間行十科,祝以明經中第。調漳州法曹。嘗手釋六經及注《唐書》,尤精律數。終明州觀察推官。
李元白名齊,以字行,寧化人。博覽強記,肆力詩歌,嘗集《大觀昇平詞》若干首以進,得初品官,尋乞歸。
梁龜年字永之,長汀人。工詞賦,王十朋嘗寄以詩,有“人似賈生年更少,家傳孫綽賦尤工”之句。
湯莘叟字起莘,寧化人。紹興五年進士,好吟詠,有《馬上吟云》:“宿雨洗山新綠嫩,曉風吹杏淺紅干。沙頭路暖日初上,行客揚鞭不覺寒”?!队木右髟啤罚骸案鸾眙⑾聼o多發,茅舍門前有好山”。膾炙人口。仕終饒州推官。
〔元〕
雷紳字友綬,清流人。至正壬午舉人,工詞賦,卓犖絕倫,遨游京國間,聲名大震。以廉訪使張禎薦,歷官江西湖東道,以母艱歸。
〔明〕
胡時字子俊,上杭人,以明經教授于鄉。善詩,工楷書。洪武間,知縣劉亨薦授本學司訓。卒于官。
廖輔字舜之,長汀人。弘治二年,貢知壽州,政事明敏。善詩,工草書。
李穎字嗣英,上杭人。天資雋異,年十三,或授以《老子》書。曰:“學者當師孔、孟,何用此為?”從永豐邱賢游,都諫邱弘謂穎詩文“煙霞風月,陶寫性情,皆自然流出”。居梅坡,著有《梅隱稿》,又輯宋、元鄉先輩詩,名《杭川風雅集》。
李堅字貞夫,長汀人。弘治乙丑進士,授行人,歷戶部郎中。為人博洽英敏,雄詞麗句,人競寶之。
伍晏清流人,躭經史,工詞賦。弘治中,以舉人任平度州學正。著有《唐文精粹》、《中興詞選》、《名公雜錄》、《中原一覽》行世。
賴維岳字巒宗,永定人。萬歷間舉人,由永春教諭歷興寧令。嗜古學,多著述,有《古今裘》、《金涌集》、《半豹集》行世。同邑盧寶、熊銓元亦有文名。
鄒時豐字當年,清流人。萬歷戊午舉人,永福教諭,升湯溪知縣。有詩名,曹學佺深器重之。
沈士鑑長汀人,少孤力學,博洽群籍。崇禎己卯舉于鄉。有《清夢齋詩集》、《四書參注》、《孔門崇祀議》藏于家。
李于堅字不磷,清流人。崇禎辛未進士,起家汾州司理,遷禮部郎,提督浙江學政。著有《吳楚游集》、《西河集》、《水花長句》。
裴汝申清流人,應章子。善詩文,與李本寧、曹學佺相唱和。崇禎末,挈家入南山。有《薜月軒文集》十卷行世。弟汝甲,亦能詩,方伯周亮工最加嘆賞,有“海內風流全黯淡,汀南詞賦爾崚嶒”之句。
黃欽杰字孺子,寧化人。酣經史,工詩古文詞。卒不遇而死。同邑黃欽望,亦能詩,著有《紫竹林詩集》二卷。
李夢鯉長汀人,泰昌元年恩貢,五中副車,順天訓導,擢桂林通判。博極群書,多著述,曾因三殿工成獻賦,朝廷嘉納之。
陰興雍字仁熙,寧化人。以貢授永春教諭。性簡淡,與物無競,工詩,著有《蔓言》、《宦游》、《歸田》諸草。
李棄字白也,清流人。初為諸生不遇,遂棄去,徜徉山水,以自娛樂。著有《詩集》及《評訂史鑑》若干卷。
陳甡字二生,弟喆,字二吉,歸化人,俱明季明經。工詩古文辭。甡著《合璧樓集》,喆著《十笈集》,各數十卷。
〔國朝〕
邱夢鯉上杭人,崇禎癸酉舉人。國朝任榆次令。善詩、古文。著有《歸來草》、《澹園集》、《讀史隨筆》數十卷。
吳來鳳字儀明,永定人。善屬文。順治辛卯貢生,著有《天隨集》行世。
陳孕虞長汀人,順治辛卯拔貢,能詩,著有《淳意齋稿》。
李長秀字喬英,長汀人。順治十八年歲貢,著有《易經大全纂要》、《孝經集傳》。
李長日長秀弟,善古文詞,尤長于詩,著有《石村草堂詩文》若干卷。
劉坊原名瑯,字鰲石,上杭人。祖廷標、父之謙,仕云南,俱死難。坊生于滇,長而始歸。為人卓犖豪爽。有《天潮閣詩文集》。
邱嘉穗字秀瑞,上杭人??滴醺缗e人,知歸善縣。著有《東山草堂詩文集》、《陶詩箋》、《邇言》等書。
林寶樹字光階,武平人??滴跫好e人,授城海令,不赴。有《大全摘抄》、《梁峰詩文集》行世。
邱六成字兼三,上杭人??滴蹰g,三中副車,不就。著有《四書說意》、《易經說意》、《粕余集》十二冊。
黎良德字質存,號懷古,寧化人。博雅淹貫,足跡遍天下,工書畫,著《漫游草》。由太學授州司馬,學士大夫咸重其文行,所至傳佳什焉。
羅孔裔字祖尼,晚號青巖居士,長汀人。立品篤行,潛修嗜學,研究經疏,寢食俱廢。每以訓迪后進,亹亹不倦。生平著《四書裁述》及《五經裁述》、《九疇河洛解》。集漢、唐、宋、明諸儒說,訂其駁蹐,以求貫串,共數十卷,嗣輩鏤刻行世,翕然宗之,上論稱為純粹君子。當事名卿咸式廬以請,題額旌之。
伊元復字順行,寧化廩生。淹貫經史,泛及天星、堪輿、醫卜、禽遁諸書,詩文極典雅。同鄉李元仲、黎愧曾交推之。耿逆之變,草澤竊發。元復出奇計,連鄉勇為犄角,邑賴全活。每歲祲,出粟,倡施糜粥,人咸德之。國初,詔舉鴻博。時儀封張撫軍檄郡伯造廬征之,以疾辭。所著有《焦桐集》。子安民繼志力學,人咸稱其亢宗云。
周宗濂字仰溪,連城歲貢生。少穎敏,博極群書,人有阮孝緒、任長孫之目。為文灑灑洋洋,千言立就。喜汲引后進,于里人士之能文者,每月課其甲乙,設金錢、楮墨以獎之。鄰有吳生,貧不克卒學。給館餐,勉其成。吳旋食餼于庠。嘗立義塚,瘞枯骸。賑人乏絕,完人眷屬,悉力無德色,鄉人咸頌為長者。所著詩古文《淇園集》,淹雅閎麗,士論翕然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