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戶役(2)

  • 汀州府志
  • 曾曰瑛
  • 4917字
  • 2015-12-26 16:32:06

康熙十八年,編審新增屯丁一百六十五丁內(寧化二十三丁,清流三丁,上杭一十五丁,江西信豐縣一百二十四丁。每丁征銀照各縣丁銀則例派征)。共征銀五十四兩九錢四厘六毫八絲四微三纖八沙(寧化征銀六兩一銀五分九厘八毫三絲七忽九微六纖六沙,清流征銀九錢四分五厘八毫九忽三微二纖二沙,上杭征銀六兩四錢六分五厘七毫四絲一忽一微五纖,信豐征銀四十一兩三錢三分三厘二毫九絲二忽。內上杭縣撥歸建安、建陽、崇安勻征屯丁二丁七分三厘零外,實征屯丁一十二丁,二分六厘四毫一絲五忽九纖四沙三塵三埃九秒六漠,共征銀五兩二錢八分六厘四毫五絲五忽二纖八沙三塵一秒八漠。又撥歸江西信豐縣征解屯丁一百二十四丁,共征銀四十一兩三錢三分三厘二毫九絲二忽外)。

實在屯丁三十八丁二分六厘四毫一絲五忽九纖四沙三塵三埃九秒六漠。實征銀一十二兩三錢九分二厘一毫二忽三微一纖六沙三塵一秒八漠。

按明制分軍屯田,以三分守城,以七分屯種,每分屯正糧之外,征余糧六石給本衙軍官俸糧,故不編丁。

本朝康熙六年,奉裁各衛,將汀州、武平所屯糧,歸汀同同知征解。康熙十三年,江南巡撫條陳,以衛軍已散為民,未便脫然籍外,故令納丁閩省。十七年奉文,十八年始編屯丁。乾隆囗年,將屯田改歸各縣征收,故照田糧之例,按畝勻征,是以上杭丁銀,有畸零之數。

宋役法,以衙前主官物,以里正、戶長、鄉書督賦稅,以耆長、弓手、壯丁捕盜賊,以承符、人力、手力、散從官供奔走,以縣曹司、州曹司下至雜職、虞侯等人,各以鄉戶等第,差充吏役。為衙前最重,以里正兼之,主典庫藏輦運官物,有折耗賠償,每至破家。皇祐中,韓絳、蔡襄極陳福建衙前之弊。景祐中,韓琦請命轉運司,以州軍見役人數為額,而罷里正。困弊如故。熙寧中,州郡有衙前越千里輸納庫金七錢者,吏恣留難,至逾年不還。神宗廉得,大傷之,議變法,王安石議令先總州若縣,應用雇直多少之數,隨人戶貲產高下,出錢在官,名免役錢。其坊郭等戶,及未丁、單丁、女丁、寺觀、品官之家,舊無役而令出半錢者,名助役錢。取足雇直而頗寬其數,增一二分,為水旱備,名免役寬剩錢。乃其后州、縣希提舉司旨,廣敷民錢為免役,又省役額、損役直,增科率為寬剩錢,而民始病。且官雇無上戶,類得市奸,即帑藏綱運多失陷,而官亦病。又,其時青苗、市易、均輸各賦并興,民艱得錢,則更病。元祐乃罷之,復差法。紹圣以后,競行雇募,而耆長、戶長應募者,役錢多不時給,久之遂廢。以保正副兼其役,屢以繁重搆訟,朝廷雖更法省裁,而不能止。及建炎置諸縣弓手,則并官戶所免半錢皆征之,而役錢不反,保正副悉移入為上供矣。乾道中,金華松陽民汪灌等首倡:度其時里正一歲之役,乃自實其貲為三等,定當役之次于籍,眾割田公之,以其粟佐當役者。役之先后,視籍田之多寡,視等他日戶升降則告于眾而進退之。歲三月,眾畢會,擊豕釃酒,舊里正以授新里正,成禮而退,名曰義役行。后二十年,訟不抵于有司,俗大歡洽。理宗時,賈似道為公田,于是江、浙細民,負官租而愁怨,法非不善,顧所行之人何如耳。

明役法,括之戶口,以籍為定,丁成而役,六十一免,婦女及不成丁不役。年七十以上,許一子侍養,免雜派役。寡婦年三十,前夫亡守志,迨五十不改節者,旌其門,免家徭。品官免役,視職秩為差,官故仍免徭三年。里甲十年輪一役,謂之正役。均徭機兵驛傳,謂之泛役,并入丁田派之,故今人丁有料、有鹽、有綱、有徭、有機、有站六項名色,鹽乃丁之所獨,余則田之所同。今四差已并入條鞭之內,恐習久漸忘,以為田畝應納之賦,不知貢料四差均包于內。因取舊志原載條款,詳錄于后,使后之覽者有所考焉。

附載:歷朝賦役

唐:

本州蠟燭二十條。

宋:

本州蠟燭二十條。

上供銀,七千九百四十五兩八錢三分五厘。

圣節錢,每歲二千兩,送行在右藏西庫。

大禮銀,每遇大禮年份,解銀二千兩,送行在左藏西庫。

上供鈆,本錢三千貫銀,會中半銀四百二十八兩五錢七分二厘,會一千五百貫。

明:

歲派本府土物照里分俵八縣均出,歲進上下半年。肥豬一百二十七口,銀二百一十七兩六錢;鵝一百八只,銀三十二兩四錢;雞二十三只,銀一兩六錢一分。合銀二百五十一兩六錢一分(長、寧各四十一兩九錢一分,清四十六兩四錢一分,歸三十六兩五錢五分,連二十四兩七錢六分,上三十一兩九錢七分,武、永各一十四兩七分)。

荔枝一千五百九十一斤(長、寧、清各二百六十五斤,歸二百三十五斤,連二百六十三斤,上二百九斤,武、永各九十九斤)。

龍眼一千八百二十二斤(長、寧、清各三百二斤,歸二百六十六斤,連一百九十斤,上二百三十六斤,武、永各一百一十二斤)。

香蕈八十七斤(長、寧、清各一十三斤,歸十一斤,連七斤,上一十斤,武、永各五斤)。

白砂糖五千一百三十八斤(長、寧、清各八百五十一斤,歸七百五十斤,連五百三十四斤,上六百六十七斤,武、永各三百一十七斤)。

黑糖一千八百三斤(長、寧、清各一百九十九斤,歸二百六十三斤,連一百八十七斤,上二百三十四斤,武、永各一百一十一斤)。

黃蠟一千一十九斤(長、寧各一百六十六斤,清一百八十三斤,歸一百四十七斤,連一百五斤,上一百三十斤,武、永各六十一斤)。

茶葉三百一十七斤(長、清各五十九斤,寧三十二斤,連二十二斤,歸四十六斤,上四十一斤,武、永各一十九斤)。

銀硃一百六十五斤(長、清各二十九斤,寧二十六斤,歸二十三斤,連十七斤,上二十一斤,武、永各一十斤)。

土硃九十八斤(長、寧各十六斤,清十七斤,歸四十斤,連十斤,上十三斤,武、永各六斤)。

靛花青七十三斤(長、寧各十二斤,清十三斤,歸十斤,連八斤,上九斤,武、永各四斤)。

烏梅二百六十斤(長、寧各二十一斤,清二十斤,歸、上各十五斤,連十三斤,武、永各六斤)。

五倍子一百四十斤(長、寧、清各二十八斤,歸二十五斤,連十七斤,上二十二斤,武、永各十斤)。

黃熟銅九十一斤(長、寧各十六斤,歸十四斤,連十斤,上三斤,武、永各六斤)。

紅熟銅九十一斤(長、寧各十六斤,歸十四斤,連十斤,上二十三斤,武、永各六斤)。

生銅六百七十九斤(長、寧各一百十四斤,清一百二十一斤,歸九十九斤,連六十斤,上八十七斤,武、永各四十二斤)。

錫五百六十八斤(長、寧各九十八斤,清一百十五斤,歸八十六斤,連六十一斤,上七十八斤,武、永各三十二斤)。

生漆一千一百九十八斤(長、寧各一百九十五斤,清二百十四斤,歸一百七十二斤,連一百二十三斤,上一百五十三斤,武、永各七十三斤)。

桐油八百五十五斤(長、寧各一百三十九斤,清一百五十三斤,歸一百二十三斤,連八十八斤,上一百九斤,武、永各五十二斤)。

密陀僧二十六斤(長、寧、清、歸各四斤,連、永各二斤,上、武各三斤)。

黃牛皮十四張(長、寧、清、歸、上武各二張,連、永各一張)。

弓一千八百三十張(長四百十二張,寧百九十一張,清三百十四張,歸二百一十八張,連二百十五張,上三百七張,武一百十八張,永一百四十三張)。

箭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枝(長三千二十四枝,寧二千七百枝,清二千二百二枝,歸一千五百五枝,連一千五百六十二枝,上二千二百四十枝,武八百五十四枝,永一千五十七枝)。

弦一萬一千八百七十條(長二千六十條,寧一千八百五十五條,清二千二百二條,歸一千九條,連一千五百六十二條,上一千五百三十五條,武五百九十條,永一千五十七條)。

翎毛三萬七千六十根(長一萬,寧九千一百,清二千五百,連六千,上六千七百八十,武五千五百,永三千一百二十)。

翠毛九十六個(長、寧、清、歸各十六個,上二十個,武、永各六個)。

雜色皮一千七百四張(長二百九十張,寧三百六十三張,清一百九十五張,歸一百四十二張,連二百五十張,上一百九十七張,武一百七十張,永九十三張)。

課鐵九萬九千七百九十三斤三兩二錢,商稅課鈔折銀六十九兩七錢三厘(上杭九萬六千六百九十三斤三兩二錢,清流三千一百斤)。

農桑絹十六匹二丈八尺,絲九兩四錢(長二匹、絲二兩,清四匹,歸七匹,連二匹二丈八尺,上一匹、余絲五兩二錢,永絲二兩二錢)。

帶辦商稅課鈔四千九百四十八錠五貫六百一十四文(長七百二十六錠一貫三百七十四文,寧一千八錠九百文,清八百五錠二貫六百文,歸三十一錠一貫一十二文,連五百六錠四貫五百文,上一千一十三錠三貫七百三十八文,武三百九十八錠一貫四百九十文,永四百六十錠一貫)。

官房官地賃鈔二十七錠一貫九百九十文七分(長五錠八貫七百八十八文,寧一十二錠一貫八百一十五文七分,永一錠一貫八百六十七文)。

酒醋茶課鈔:長一百五十七錠三貫一百五十二文,寧三十七錠三貫八百一十文,清四十七錠八貫三百一十四文,歸四十錠一貫三百一十六文,連二十九錠二貫二百七十文,上二十九錠四貫九百九十文,武五十四錠一貫六百九十文,永二十七錠一貫七百七十五文。

窯冶課鈔九十一錠九貫九百三十二文(長四十三錠六百一十文,寧一十二錠四貫五百七十文,連一十五錠二貫六十文,上一錠二貫六百九十二文)。

門攤課鈔一百七十六錠一貫五百五十四文(寧三十九錠六百文,清一十七錠七百八十五文,連二十錠二貫,上一十一錠四貫六十九文,武三錠四貫一百文,永八十五錠)。

軍務犁耙鈔一百六十文(寧出)。

契本鈔一千五百二十七文(上七百二十七文,連八百文)。

桃李柿樹鈔五貫九百七十二文(上三貫九百八十二文,永一貫九百九十文)。

茶子油樹租鈔二百五十文(武出)。

樊公會稅鈔三百六錠三貫五百文(清出)。

魚課鈔六十九錠七十二文(連出)。

魚課米六十七石八斗二合(歸出)。

糧料,起運金花價槓銀八千五百七十三兩(長二千四百四十三兩一錢四分八厘,寧一千五百零五兩六錢八分九厘,清五百二十一兩六錢八分七厘,歸九百八十六兩三錢七分一厘,連七百八十兩二錢二分六厘,上九百二十二兩一錢六分三厘,武七百一十七兩五錢五分九厘,永六百九十六兩一錢零七厘)。

折料價腳銀三百七十六兩二錢五分一厘(長一百零七兩二錢二分二厘,寧六十六兩零八分一厘,清二十二兩八錢七分七厘,歸四十三兩二錢九分,連三十四兩二錢四分九厘,上四十兩四錢七分二厘,武三十一兩五錢一分,永三十兩零五錢五分)。

黃白蠟茶價腳銀九百二十二兩二錢三分八厘(長六百四十三兩九錢七分三厘,上二百七十八兩二錢六分五厘)。

廚料果品價腳銀六百九十二兩四錢四分六厘(上杭)。

抵解農桑夏稅絹價腳銀一十四兩零八分三厘(上一兩四錢六分,寧一兩四錢六分,清二兩九錢二分,歸四兩五錢九分三厘,連二兩一錢九分,上七錢三分,武七錢三分)。

段匹柜袱價腳有閏銀一千一百一十七兩七錢五分一厘(長二百三十九兩九錢八分,寧六百五十二兩四錢二分五厘,清二百二十五兩三錢四分六厘)。

牲口料價腳銀三百零一兩四錢九分八厘(長汀)。

京庫鹽鈔價腳有閏銀一千三百一十八兩九錢一分(長二百三十六兩四錢七分五厘,寧二百三十七兩六錢八分四厘,清一百八十七兩零九分二厘,歸一百七十兩九錢五分六厘,連一百七十四兩四錢五分五厘,上一百四十四兩六錢二分九厘,武八十九兩四錢二分四厘,永七十八兩二錢零三厘)。

三司料價腳銀三千四百二十三兩五錢三分四厘(長七百五十七兩六錢,寧四百七十八兩零五分三厘,清五百五十二兩三錢六分六厘,歸四百零七兩四錢六分九厘,連五百零八兩三錢二分八厘,上二百八十一兩二錢七分五厘,武二百七十一兩六錢零三厘,永一百六十六兩八錢四分)。

課鐵價腳有閏銀四百零八兩三錢五分(連城)。

翠毛價腳銀二百四兩六錢(寧化)。

民弓弦箭價腳銀一千五百零六兩九錢二分(歸七百五十三兩三錢九分六厘,武三百七十六兩七錢六分二厘,永三百七十六兩七錢六分二厘)。

軍器民辦價腳銀五百六十三兩八錢六分三厘(清流)。

胖襖褲鞋價腳銀三百四十兩一錢一分一厘(寧化)。

皮張價腳銀四十九兩六錢一分三厘(連城)。

協濟昌平州馬價銀二十兩(武平)。

存留抵解無征司庫鈔銀一十九兩一錢一分五厘(長五兩三錢五分五厘,寧三兩四錢九分八厘,清一兩一錢四分一厘,歸二兩二錢六分九厘,連一兩七錢八分二厘,上二兩一錢九分五厘,武一兩三錢九分九厘,永一兩四錢七分六厘)。

抵補無零絲棉銀二錢七分六厘(長六分,永二錢一分六厘)。

科舉進士碑坊銀六百九十二兩七錢九分五厘(長一百二十二兩二錢五分,清九十六兩,歸一百一十二兩五錢,連一百四十兩二錢五分,上五十二兩五錢,武六十四兩二錢九分五厘,永一百零五兩)。

歷日槓索紙張銀七十二兩零七分(武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文安县| 河北省| 同仁县| 慈利县| 沂源县| 历史| 广灵县| 冀州市| 岢岚县| 岢岚县| 滁州市| 合阳县| 阿拉善右旗| 津南区| 河津市| 涞源县| 嘉兴市| 株洲县| 铜鼓县| 东海县| 英山县| 威海市| 六安市| 枣阳市| 芜湖市| 溧阳市| 依安县| 邯郸县| 隆昌县| 罗山县| 隆化县| 黑龙江省| 永安市| 白河县| 桂林市| 胶南市| 孟村| 洪江市| 阳城县| 海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