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蟲者∶一曰伏蟲,二曰蛔蟲,三曰白蟲,四曰肉蟲,五曰肺蟲,六曰胃蟲,七曰弱蟲,八貫眾 石蠶各五分 野狼牙四分 藜蘆二分 蜀漆(炙)六分 僵蠶三分 雷丸六分 蕪荑四分 濃樸三分 檳榔六分上搗末,蜜為丸,空腹暖漿水下三十丸,日三。不知,稍稍加之。
四二六一·華佗治蛔蟲神方
蛔蟲長一尺,亦有五六寸者,發動時腹中作痛,口多涎沫,及吐清水,貫心則殺人。治用∶酸石榴根(東引入土五六寸者)二升 檳榔十枚上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著少米煮稀粥,平旦空腹食之,少間蟲即死。
四二六二·華佗治寸白蟲神方
寸白蟲,長一寸而色白,形小褊,乃飲白酒以桑枝貫牛肉炙食之,及食生魚后即飲乳酪而生者。其發動則損人精氣,腰腳疼弱。治用∶酸石榴根(東引者)一大握 蕪荑三兩 牽牛子半兩(熬末)上以水六升,先煮前三味,得二升,去滓,分三服。別和牽牛子末,每服如人行五里,更服盡,快利,蟲亦盡死出。
四二六三·華佗治蟯蟲神方
蟯蟲形甚小,狀如菜蟲,居胴腸之間,多則為痔,劇則為癩,因人瘡處,即生諸癰疽癬疥,無所不為。治用∶蕪荑 野狼牙 雷丸 桃仁上搗為散,宿勿食,平旦以飲服方寸匕,當下蟲也。
四二六四·華佗治關格不通神方
吳茱萸(熬)一升 干姜 大黃 桂心 當歸 甘草(炙) 芎 各二兩 雄黃三分(研)珍珠一分(研) 人參 細辛各四兩 桃白皮一握上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納雄黃、珍珠末,酒一升,微火煮三沸。服一升,得下即止,不必盡也。每服如人行十里久進之。
四二六五·華佗治小便不通神方
本癥之原因,為膀胱之氣化不行,其候少腹脹氣急。甚者水氣上逆,命人心急腹滿,乃至于死。治用∶人參 蓮心 茯苓 車前子 王不留行各三錢 甘草一錢 肉桂三分 白果二十枚水煎服,一劑即如注。
四二六六·華佗治老人尿閉神方
黃 (蜜炒)二錢 陳皮(去白)一錢 甘草八分水一升半,煎八合,頓服。有效。
四二六七·華佗治小便頻數神方
本癥之原因,為膀胱與腎俱虛,有客熱乘之所致。治宜用∶黃連 苦參各二分 麥門冬(去心)一兩 土瓜根 龍膽各一分上搗篩,蜜丸如梧子,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
四二六八·華佗治小便過多神方
補骨脂(酒蒸)十兩 茴香(鹽炒)十兩共為末,酒糊丸,梧子大,鹽湯下百丸,頗效。
四二六九·華佗治小便不禁神方
菟絲子(酒浸)二兩 蒲黃 黃連各三兩 硝石一兩 肉蓯蓉二兩 五味子 雞 中黃皮(炙)各三兩上搗篩為散,每服方寸匕,日三服。每服如人行三、四里,又服。
四二七○·華佗治遺尿神方
羊肚用羊肚系盛水令滿,急系兩頭,熟煮,開取水,頓服之,立瘥。
四二七一·華佗治溺血神方
菟絲子 蒲黃 干地黃 白芷 荊實 葵子 敗醬 當歸 茯苓 芎 各二兩上搗為末,白蜜和丸如梧子,飲服二丸,不知加至五六丸。
四二七二·華佗治諸淋神方
蟲(熬)五分 斑蝥(去足熬)二分 地膽(去足熬)二分 豬苓三分上為末,每服四分匕,小麥汁下,日三夜二。有熱者,去豬苓。服藥二日后,以器盛小便,當有所下。肉淋則下碎肉;血淋下如短繩。若如肉膿;氣淋下如羹上肥;石淋下石或下砂,劇者十日即愈。
四二七三·華佗治石淋神方
石淋者,淋而出石也。其癥小便則莖里痛,溺不能卒出,痛引小腹膀胱,里急,砂石從小便導出,甚者塞痛,令悶絕。治用∶柏子仁 芥子 滑石各等分搗為末,以米汁飲服方寸匕,三服當效。
四二七四·華佗治熱淋神方
熱淋者,三焦有熱氣,搏于腎,流入于胞而成淋也。治用∶滑石二兩 栝蔞三兩 石葦(去毛)二分上為散,以大麥粥清服方寸匕,日三。
四二七五·華佗治血淋神方
血淋者,熱在下焦。令人淋閉不通,熱盛則搏于血脈,血得熱而流溢,入于胞中,與溲便俱下,故為血淋也,治用∶白茅根 芍藥 木通 車前子各三兩 滑石 黃芩各一兩五錢 亂發(燒灰) 冬葵子(微炒)各五錢上八味搗篩,每服三錢。水煎溫服,日三。
四二七六·華佗治勞淋神方
勞淋者,謂勞傷腎氣而生熱成淋也。其狀尿留莖內,數起不出,引少腹痛,小便不利,勞倦即發,故云勞淋。方用∶滑石三分 王不留行 冬葵子 車前子 桂心 甘遂 通草各二分 石葦(去毛)四分上為散,以麻子粥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尿清瘥。
四二七七·華佗治氣淋神方
氣淋者,氣閉不能化水,病從肺而及于膀胱也。其候小腹滿,氣壅,小便澀而有余瀝。
治宜以清肺金為主。方用∶沉香 石葦(去毛) 滑石 王不留行 當歸各五錢 冬葵子 白芍各七錢五分 橘皮甘草各二錢五分上為散,每服二錢,煎大麥湯下。
四二七八·華佗治膏淋神方
膏淋者,小便肥濁,色若脂膏,故名。一名肉淋,其原因由于腎血不能制于肥液,故與小便俱出也。治用∶磁石(火 醋淬三七次) 肉蓯蓉(酒浸切焙) 澤瀉 滑石各一兩上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不拘時。如臍下妨悶,加沉香一錢,以行滯氣。
四二七九·華佗治遺精神方
本癥之原因,為腎氣耗竭,上不能通于心,中不能潤于肝。下不能生于脾土,以致玉關不閉,無夢且遺。法當大劑補腎,而少佐以益心益肝益脾之品。方用∶熟地一兩 棗仁 薏仁各五錢 山茱萸四錢 茯苓 白芍 當歸各五錢 茯神二錢 北五味 白芥子各一錢 肉桂 黃連各三分水煎服,一劑即止,十劑痊愈。
四二八○·華佗治心虛遺精神方
本癥之外表,雖屬于腎火之虛,然究其根原,實不得不推原于心君之虛。故宜心腎交補,乃能水火相濟。方用∶熟地八兩 山藥 山茱萸 白術各四兩 人參 茯苓 麥冬 巴戟天 肉蓯蓉各三兩肉桂 北五味 遠志 棗仁(炒) 柏子仁 杜仲 破故紙各一兩 砂仁五錢 附子一枚鹿茸一付 紫河車一具上搗末,蜜和丸,湯下二、三十丸,日再服。
四二八一·華佗治陰虛夢遺神方
熟地 山藥 芡實 白術各八兩 山茱萸 炒棗仁各四兩 北五味 麥冬 車前子 茯苓各三兩 遠志一兩上末之,蜜和丸,熱湯下一兩,日一次。
四二八二·華佗治虛勞失精神方
人參二兩 桂心 牡蠣 薯蕷 黃柏 細辛 附子(炮)苦參各三分 澤瀉五分 麥門冬(去心) 干姜 干地黃各四分 菟絲子二分上搗合,蜜為丸,酒服如梧子大三丸。
四二八三·華佗治虛勞尿精神方
本癥為腎氣衰弱所致。腎藏精,其氣通于陰,勞傷腎虛。不能藏其精,故因小便而精液出也。治用∶韭子(熬) 麥門冬(去心)各一升 菟絲子 車前子各二合 芎 二兩 白龍骨三兩上搗末,酒服方寸匕,日三。不知稍稍增之,甚者夜一服。
四二八四·華佗治強中神方
強中者,謂強陽不倒也。此虛火炎上,而肺金之氣不能下行故也。治用∶元參 麥冬各三兩 肉桂三分水煎服即愈。他日并可重整戈矛,再圓歡合。
四二八五·華佗治陰痿神方
熟地一兩 白術五錢 山茱萸四錢 人參 枸杞子各三錢 肉桂 茯神各二錢 遠志巴戟天 肉蓯蓉 杜仲各一錢水煎服,一劑起,二劑強,三劑妙。
四二八六·華佗治脫精神方
男女交感樂極,一時精脫,不能制止。此時切不可離爐,仍然摟住,男脫則女以口哺送熱氣,女脫則男亦如之,則必能陽氣重回。并急用∶人參數兩 附子一錢煎汁,乘熱灌之。后再用∶人參 黃 熟地 麥冬一兩 附子 北五味各一錢水煎服。
四二八七·華佗治陽縮神方
人參 干姜各五錢 白術三兩 附子一兩 肉桂六錢急以水煎汁服之,立效。
四二八八·華佗治陰腫神方
雄黃一兩(研碎,綿裹) 甘草一斤水一升,煮取二升,洗之。
四二八九·華佗治陰囊濕癢神方
烏梅十四枚 錢四十文 鹽三十撮上三味,以苦酒一升。于銅器中浸九日,洗之,效。
四二九○·華佗治囊癰神方
本癥由肝腎陰虛,濕熱下注所致。雖與疝氣相類 癰則陰囊紅腫,內熱口干,小便赤澀;疝則小腹痛,牽引腎子,少熱多寒,好飲熱湯,此其異耳。初起時即宜用。
川芎 當歸 白芍 生地 柴胡 膽草 梔子 天花粉 黃芩各一錢 澤瀉 木通 甘草各五分清水二碗,煎取一碗,食前服之。
四二九一·華佗治子癰神方
子癰者,謂腎子作痛,潰爛成膿,不急治愈,有妨生命。方用∶川楝 秦艽 陳皮 赤芍 甘草 防風 澤瀉各一錢五分 枸橘一枚水煎服,一劑即愈。
四二九二·華佗治頭風神方
附子一枚(炮裂) 鹽一撮如附子大二味作散,沐頭畢,以方寸匕摩頂,日三。或服愈風散,亦效。
四二九三·華佗治頭疼神方
蔓荊子 白芷 甘草 半夏 細辛各一錢 川芎五錢以酒煮,一醉即愈,不知再服。
四二九四·華佗治腦痛神方
柴胡 郁李仁 麥冬各五錢 辛夷 桔梗各三錢 白芍三兩 甘草一錢水三碗,煎汁,加陳酒一升,乘熱飲之,以醉為度。
四二九五·華佗治偏頭痛神方
川芎 朱砂(水飛內一兩為衣) 石膏 龍腦各四兩 人參 茯苓 甘草(炙) 細辛各二兩上為末,蜜丸彈子大。酒下一丸,神效。
四二九六·華佗治雷頭風神方
本癥因頭痛而起核塊,或頭中如雷之鳴,蓋為邪風所客,風動則有聲也。治法輕則用∶連翹 黃芩 黑山梔 犀角 牛蒡子各一錢 薄荷七分 桔梗五分等散之。重則用∶瓜蒂 好茶各等分共為末,每服二錢,薺汁調,空心服,取吐。并用∶大黃 黃芩各二兩 牽牛 滑石各四兩 黃連 薄荷葉 川芎各半兩上為末,水為丸,梧子大,食后溫湯下五十丸。
四二九七·華佗治濕熱頭痛神方
本癥因濕與熱合,交蒸互郁,其氣上行,與清陽之氣相搏,則作痛也。治宜用∶羌活 防風各一兩 柴胡七錢 川芎五錢 甘草(炙)一兩半 連翹(炒)一兩 黃芩(一半炒上為末,每服二錢,入茶少許,湯調如膏,抹在口內,少用白湯送下。
四二九八·華佗治風熱頭痛神方
菊花 石膏 川芎上等分為末,每服錢半,茶調下。
四二九九·華佗治眩暈神方
本癥由血氣虛,風邪入于腦,而引目系故也。蓋臟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血氣與目并上為系,上屬于腦,后出于項,中逢身之虛,則為風邪所傷,入腦則腦轉,而目系急,故成眩也。治用∶人參 當歸 防風 黃 芍藥 麥門冬各一兩 獨活 白術 桂心各三兩上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四三○○·華佗治頭鳴神方
患者頭部覺如蟲蛀,其名曰天白蟻。治用∶桑葉 黑芝麻 牡丹皮 梔子上各等分搗末,蜜和丸,梧子大,陳細茶煎湯下二十丸。不知稍稍加至四十丸。
四三○一·華佗治緊唇神方
患者唇部微腫濕爛,或冷或熱,乍瘥乍發,積年累月,不易告痊,亦名沉唇,又名繭唇。
方石硫黃 白礬 朱砂 水銀 麝香 黃柏各一分上共研瓷缽中,以水銀不見為止,用臘月豚脂和如泥,先拭凈涂之。日三、五,以瘥為度,甚良。
四三○二·華佗治唇菌神方
患者唇一時翻突,腫起如菌,癥極危急,宜速灸兩手少商穴。并以∶蚯蚓十條 吳茱萸二錢研末,加灰面少許,熱醋調敷兩足心,以布包裹,二、三時更易,以愈為度。
四三○三·華佗治人中腫大神方
生蒲黃二錢 黃連 龍腦各一錢共搗末,香油調敷,極效。
四三○四·華佗治口瘡神方
龍膽 黃連 升麻 槐白皮 大青各二兩 苦竹葉一升 白蜜半升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下蜜,煎之。敷患處,取瘥即止。
四三○五·華佗治口臭神方
桂心 甘草 細辛 橘皮各等分上四味搗篩,以酒服一錢匕,瘥止為度。
四三○六·華佗治口干神方
酸棗(去核)一升 酸石榴子五合 干葛三兩 烏梅(去核)五合 麥門冬(去心)四兩覆盆子上八味,搗,以蜜為丸,如棗核大,以潤為度。
四三○七·華佗治舌腫神方
以蒲黃頻刮舌上,腫自退。俟能咽,再以黃連煎汁飲之,即愈。
四三○八·華佗治舌縮神方
獨活 芎 各三兩 天雄 防風各一兩 蜀椒二合 莽草十葉 細辛 桂心各一兩 苦李根皮三兩 豚脂二兩先用苦酒浸各藥一宿,次以豚脂微火煎之,去滓成膏,綿裹少許,含于舌下。
四三○九·華佗治舌瘡神方
柴胡 升麻 梔子仁 芍藥 通草各四兩 黃芩 大青 杏仁(去皮尖) 生姜各三兩石膏八兩以水一斗,煎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
四三一○·華佗治舌血神方
木賊草煎湯漱之,立止。
四三一一·華佗治舌斷神方
舌被咬斷。急用∶人參一兩煎汁含漱。歷半日,再以∶龍齒末 血竭各三分 人參末 麥冬末各一兩 龍腦二分 土狗一枚 地虱十枚干為末,存性,于含漱既了,即以舌 之,伸退場門外,三次即能生肉。
四三一二·華佗治舌皮破碎神方
卵衣(雞卵外殼與卵白間之薄膜)以卵衣套舌上,易三、四次,舌即脫皮而愈。
四三一三·華佗治舌長口外神方
牝雞血浸舌上,即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