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 儀禮注疏
- 鄭玄
- 4233字
- 2015-12-26 15:10:39
釋曰:祝反入,謂送尸出門,而反入徹神前之饌,故設於西北隅也。云“如其設也”者,謂設于西北隅,次第一如奧中東面設。云“幾在南,變古文”者,上文陰厭時,設幾席于室中東面,右幾,今云幾在南,明其同。必變文者,案《少牢》大夫禮陽厭時南,亦幾在右,此言右幾,嫌與大夫同南面而右幾,故變文云幾在南,與前在奧同,故云“明東面”也。又以《特牲》云:“祝筵幾于室中,東面。”至於改饌云:“佐食徹尸薦俎,敦設于西北隅,幾在南。”是與此同也。云“不南面,漸也”者,以《特牲》東面右幾,今虞為喪祭,是向吉有漸,故設幾與吉祭同。“,隱也。于隱之處,從其幽ウ”者,謂以席為障,使之隱,故云隱從其幽ウ也。
祝薦席,徹入于房。祝自執其俎出。(徹薦席者,執事者。祝薦席,則初自房來。)
[疏]“祝薦”至“俎出”。
注“徹薦”至“房來”。
釋曰:云“徹薦席者,執事者”,但祝之薦席,設與徹不言其人,知使執事者,以其主人之士不言官者皆為之故也。云“祝薦席,則初自房來”者,以其上文神席在西序下,此祝經記俱不言,今知自房來者,見《公食大夫》記云“筵出自房”。《昏禮》與《士冠》席皆亦在于房,故比祝席亦自房來,今還于房可知也。
贊闔牖戶。(鬼神尚居幽ウ,或者遠人乎?贊,佐食者。)
[疏]“贊闔牖戶”。
注“鬼神”至“食者”。
釋曰:云“或者遠人者乎”,《禮記郊特牲》文。此鄭玄之義,非直取鬼神居幽ウ,或取遠人之意故也,知是生人之意。云“贊佐食”者,自上以來行事,唯有祝與佐食,以其云“祝自執其俎出”,故知闔牖戶者是佐食也。
主人降,賓出。(宗人詔主人。降,賓則出廟門。)主人出門,哭止,皆復位。(門外未入位。)
[疏]注“門外未入位”。
釋曰:知是門外位者,以經云“出門”,乃更云“皆復位”,明“門外未入位”可知。
宗人告事畢,賓出,主人送,拜稽顙。(送拜者,明于大門外也。賓執事者皆去,即徹室中之饌者,兄弟也。)
[疏]“宗人”至“稽顙”。
注“送拜”至“弟也”。
釋曰:云“送拜者,明于大門外也”者,以其上文云復位,是殯門外,未出大門,此云“送拜”,是大門外送拜可知。知“徹室中之饌者兄弟也”者,賓即執事,而云“賓出”,則室中無執事之人,唯有兄弟,故徹室中之饌者兄弟可知也。
記。虞,沐浴,不櫛。(沐浴者,將祭,自清。不櫛,未在於飾也。唯三年之喪不櫛,期以下櫛可也。今文曰沐浴。)
[疏]“記虞沐浴不櫛”。
注“沐浴”至“沐浴”。
釋曰:云“唯三年之喪不櫛,期以下櫛可也”者,經云不據三年為主,案下文“班”,而明期以下,虞而沐浴、櫛可也。
陳牲于廟門外,北首,西上,寢右。(言牲,臘在其中。西上,變吉。寢右者,當升左胖也。臘用於。《檀弓》曰:“既反哭,主人與有司視虞牲。”)
[疏]“陳牲”至“寢右”。
注“言牲”至“虞牲”。
釋曰:知臘在牲中者,《士虞》唯有一豕,而云“西上”,明知兼免臘得云西上也。云“西上,變吉”者,案《少牢》二牲東上,是吉祭東上,今此西上,是變吉也。云“寢右者,當升左胖也”者,若然,《特牲》臘在東,置於於東首,牲在西,尚右,今虞禮反吉,故寢右升左胖。知“臘用於”者,案《特牲》陳鼎於門外北面,北上,於在南,南順,實獸于其上,東首是也。引《檀弓》者,證虞時有牲之事。
日中而行事。(朝葬,日中而虞,君子舉事必用辰正也。再虞、三虞皆質明。)
[疏]“日中而行事”。
注“朝葬”至“質明”。
釋曰:云“辰正”者,謂朝夕日中也,以朝有葬事,故至日中而行虞事也。云“再虞三虞皆質明”者,以朝無葬事,故皆質明而行虞事,是用朝之辰正也。
殺于廟門西,主人不視。豚解。(主人視牲不視殺,凡為喪事略也。豚解,解前後脛脊脅而已,孰乃體解,升於鼎也。今文無廟。)
[疏]“殺于”至“豚解”。
注“主人”至“無廟”。
釋曰:云“主人視牲不視殺,凡為喪事略也”者,案《特牲饋食禮》宗人“告濯具,賓出,主人出,皆復外位”,鄭云:“為視牲也。”又曰:“告事畢,賓出,主人拜送,夙興,主人服如初,立于門外東方,南面,視側殺。”然則特牲吉祭,故主人視牲又視殺。今虞為喪事,故主人視牲不視殺,是其略也。“凡”者,眾辭,但此經與《特牲饋食》不同者,皆為喪事略,故云凡以廣之。“豚解,解前後脛脊脅而已,孰乃體解,升於鼎也”者,體解下文七體是也。
羹飪,升左肩、臂、、肫、骼、脊、脅、離肺,膚祭三,取諸左益上,肺祭一,實于上鼎。(肉謂之羹。飪,孰也。脊脅,正脊、正脅也。喪祭略,七體耳。離肺,舉肺也。《少牢饋食禮》曰:“舉肺一,長終肺。祭肺三,皆寸刂。”益,ㄕ肉也。古文曰左股上。此字從肉殳,殳矛之殳聲。)
[疏]“羹飪”至“上鼎”。
注“肉謂”至“殳聲”。
釋曰:肉謂之羹,《爾雅釋器》文。飪孰,《釋言》文。云“脊脅,正脊、正脅也”者,案《特牲》注云:“不貶正脊,不奪正也。”然則此為喪祭,體數雖略,亦不奪正,故知脊脅正脊正脅也。云“喪祭略,七體耳”者,案《特牲》“尸俎,右肩、臂、、肫、胳,正脊二骨,橫脊、長脅二骨,短脅”,注云:“士之正祭禮九體,貶於大夫,有并骨二,亦得十一之名。合《少牢》之體數,此所謂放而不致者。”然則此所升唯七體,故云喪祭略七體耳。云“離肺,舉肺也”者,案《特牲》注云“離猶扌奎也。小而長,午割之,亦不提心,謂之舉肺”是也。引《少牢饋食禮》者,證離肺舉肺之異也。云“益,ㄕ肉也”者,案《少牢》云:“雍人倫膚九,實于一鼎。”注云:“倫,擇也。膚,脅革肉擇之取美者。”案下注“今以ㄕ肉貶於純吉”,則此用益為貶於純吉之事也。云“古文曰左股上,此字從肉殳,殳矛之殳聲”者,鄭注《儀禮》疊古文從經今文,又說古文解之者,鄭欲兩從故也。但字從肉義可知,而以殳與股不是形人之類,其理未審。
升魚:專鮒九,實于中鼎。(差減之。)
[疏]“升魚”至“中鼎”。
注“差減之”。
釋曰:“差減之”者,案《特牲》魚十有五,今為喪祭略而用九,故云差減之也。
升臘左胖,髀不升,實于下鼎。(臘七亦體,牲之類。)
[疏]“升臘”至“下鼎”。
注“臘七亦體牲之類”。
釋曰:云“臘亦七體牲之類”者,牲,上文升左肩、臂、、肫、胳、脊、脅,是牲之七體。今升臘左胖亦然,《特牲》記云“臘如牲骨”是也。
皆設扃,陳之。(嫌既陳乃設局也。今文扃作鉉,古文作密。)
[疏]“皆設扃陳之”。
注“嫌既”至“作密”。
釋曰:云“嫌既陳乃設扃也”者,經云陳三鼎,後言設扃,有嫌,故記人辨之,皆先扃後陳之也。
載猶進柢,魚進。(猶,猶《士喪》、《既夕》,言未可以吉也。柢,本也。,脊也。今文柢為胝,古文為耆。)
[疏]“載猶”至“進”。
注“猶猶”至“為耆”。
釋曰:、柢二者,皆變於吉,是以《少牢》云:“下利升豕,其載如羊,皆進下。”注云:“變於食生也。”又曰“臘一純而俎亦進下”,又曰“魚用鮒十有五而俎,縮載,右首,進腴”,注云:“亦變於食生也。”是皆與此反矣,是變於吉也。云“猶,猶《士喪》、《既夕》,言未可以吉也”者,云與吉反,則明與生人同。《士喪禮》小斂云“皆覆進柢”,注云:“柢,本也。進本者,未異於生也。”至大斂“載魚左首,進,臘進柢”,鄭注云:“亦未異於生也。”又葬奠云如初,皆未異於生,故記人以猶之。是以《鄉飲酒》、《鄉射》記皆云“右體進腠”是也。
祝俎,髀、ㄕ、脊、脅、離肺,陳于階,敦東。(不升於鼎,賤也。統於敦,明神惠也。祭以離肺,下尸。)
[疏]“祝俎”至“敦東”。
注“不升”至“下尸”。
釋曰:云“不升於鼎,賤也”者,祝對上尸俎羹飪升於鼎為貴者也。云“統於敦,明神惠也”者,案上文饌黍稷二敦於階,西上,是神之黍稷,今陳祝饌于神饌之東,統于神物,明惠由神也。云“祭以離肺,下尸”者,以共尸祭用肺,祝不用肺,用離肺,故云下尸也。
淳尸盥,執,西面。執,東面。執巾在其北,東面。宗人授巾,南面。(以盛棄水,為淺人也。執巾不授,巾卑也。)
[疏]“淳尸”至“南面”。
注“以”至“卑也”。
釋曰:上經直云“淳尸盥,宗人授巾”,不云執與執、執巾及宗人授巾等面位,故記人明之。
主人在室,則宗人升,戶外北面。(當詔主人室事。)
[疏]“主人”至“北面”。
注“當詔主人室事”。
釋曰:上經唯言宗人告有司具及詔主人踴,皆堂下之事,今主人入室,宗人當升戶外詔主人,室中之事,故升堂也。
佐食無事,則出戶,負依南面。(室中尊,不空立。戶牖之謂之依。)
[疏]“佐食”至“南面”。
注“至中”至“之依”。
釋曰:云“戶牖之謂之”,此《爾雅》文,謂戶西南面也。
Ρ,用苦,若薇,有滑。夏用葵,冬用,有四。(苦,苦荼也。,堇類也。乾則滑。夏秋用生葵,冬春用乾。古文苦為枯,今文或作芐。)
[疏]“Ρ”至“有四”。
注“苦苦”至“作芐”。
釋曰:案《公食》記三牲具,則牛藿、羊苦、豕薇,各用其一。若一牲者,容兼用其二,是以及特牲一豕,皆云Ρ,苦薇,是科用其一也。知“,堇類”者,《內則》云“堇榆”,同為滑物,故知堇類也。云“乾則滑”者,以其冬用之,故知乾則滑于堇也。云“夏秋用生葵,冬春用乾”者,以其秋與夏同有生葵,春初未生者,故春約與冬同,是以經直云冬,明舉夏以兼秋,舉冬以兼春也。
豆實,葵菹,菹以西蠃醢。籩,棗,栗擇。(棗栗擇,則菹寸刂也。棗栗擇,則豆不揭,籩有{}也。)
[疏]“豆實”至“栗擇”。
注“棗”至“{}也”。
釋曰:云“棗栗擇,則菹寸刂也。棗栗擇,則豆不揭,籩有{}也”者,此雖無正文,案《士喪禮》大斂云:“豆兩,其實葵菹芋蠃醢,兩籩,無{},布巾,其實栗,不擇,脯四廷。”自大斂後皆云如初,則葬奠四豆,脾、析、葵、菹,亦長矣,四籩,棗、糗、栗、脯亦不擇也。至此乃云棗栗擇,則菹亦切矣,豆籩有飾可知。
尸入,祝從尸。(祝在主人前也。嫌如初時,主人倚杖入,祝從之。初時,主人之心尚若親存,宜自親之。今既接神,祝當詔侑尸也。)
[疏]“尸入祝從尸”。
注“祝在”至“尸也”。
釋曰:上經陰厭時,主人先祝入戶,至此迎尸祝在主人前,先後有異,故記人明之,是以鄭云“祝在主人前也,嫌如初時,主人倚杖入,祝從之”也。云“今既接神,祝當詔侑尸也”者,尸,神象,是以云既接神祝當詔侑尸。即上祝命佐食爾敦舉黍稷,及祝酌授尸,及祝出告利成,祝入尸謖之等是也。
尸坐不說屨。(侍神,不敢燕惰也。今文說為稅。)
[疏]“尸坐不說屨”。
注“侍神”至“為稅”。
釋曰:案《鄉飲酒》、《燕禮》之等,凡坐降,說屨乃升坐,今尸雖坐,不說屨者,為“侍神,不敢燕惰”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