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名臣列傳(16)

明一

耿通

按明外史本傳通齊東人洪武中領鄉薦授襄陽教

授永樂初擢刑科給事中歷左右給事剛直敢言嘗

劾都御史陳瑛御史袁綱覃珩等朋比為蒙蔽構陷

無辜綱珩已下獄瑛長官不宜獨宥又言驍騎諸衛

倉壞工部侍郎陳壽不預修糧至無所受多損耗病

民工部尚書宋禮不恤下匠役滿不即遣歸多至失

所瑛等皆被鑴責當是時給事中敢言者通與陳諤

舉朝憚其風采久之擢大理寺右丞帝北巡太子監

國漢王謀奪嫡陰結帝左右為讒間駕還宮僚多得

罪者數以事怒太子所行事率多更置通從容諫帝

太子事無大過誤可無更也數言之帝怒未有以發

十年秋有言通受請托故出人罪者帝震怒命都察

院會文武大臣鞫之午門曰必殺通無赦群臣如旨

通罪當斬帝曰失出細故耳通為東宮關說壞祖法

離間我父子不可恕其置之極刑廷臣不敢爭寺丞

馬麟與通同罪而帝獨赦勿問通竟論奸黨磔死

陳諤

按明外史耿通傳陳諤字克忠番禺人永樂中以鄉

舉入太學授刑科給事中遇事剛果彈劾無所避每

奏事大聲如鐘帝令餓之數日奏對如故曰是天生

也每見呼為大聲秀才嘗言事忤旨命坎瘞奉天門

露其首七日不死赦出還職尋率同列奏事復忤旨

罰修象房同事者先畢工降職去諤貧不能雇役乃

躬自操作適駕至問為誰諤前匐伏具道所以帝憐

之命復官搏擊愈力十一年奉使云南還命署通政

司事逾年署應天府歷署刑部鴻臚工部所至能其

官十六年擢順天府尹政嚴鷙執政忌之出為湖廣

按察使閱三載改山西坐事落職仁宗即位遇赦當

還故官帝以諤前在湖廣頗摭楚王細故乃曰諤小

人也不宜玷方面謫海鹽知縣遷荊王長史為王府

所厭苦宣德三年遷鎮江府同知致仕歸卒諤剛介

敢言屢瀕于死然性詼譎當被瘞時嘆息謂其人曰

吾不意今日乃死于大甕問其故曰咄嗟而不知耶

朝廷瘞人當以甕令速死耳瘞者如其言遂得屈伸

不死云

夏時

按明外史本傳時字以正錢塘人永樂十六年進士

授戶科給事中洪熙元年議改鈔法時力言其擾市

肆無裨國用疏留中鈔果大沮民多犯禁議竟寢帝

思時言命侍皇太子祀孝陵所過有災傷輒白太子

發粟以賑留署南京戶科宣德初一日三上封事稱

旨命署尚寶司兼理吏禮兵刑四科視七篆無留事

命核后湖黃冊陳便宜十四事邳徐濟寧臨清武清

旱以時請遣官賑之尋擢江西僉事正統三年時奏

今守令多刻刑無辜傷和干紀乞令御史按察司官

遍閱罪囚釋冤滯逮按枉法官吏從之遷參議奏恤

民六事多議行大臣交薦超擢廣西左布政使前后

所上又十余疏雖不盡用天下壯其敢言年未七十

致仕歸卒其為僉事時進知州柯暹所撰教民條約

及均徭冊式刊為令人皆便之生平廉潔好義親歿

廬墓有異征歿而鄉人祀之名其祠曰孝廉

黃驥

按明外史弋謙傳黃驥全州人洪武中中鄉舉為沙

縣教諭永樂時擢禮科給事中嘗三使西域仁宗初

上疏言西域貢使多商人假托無賴小人投為從者

乘驛傳役人運貢物至京師賞賚優厚番人慕利貢

無虛月致軍民失業妨農比其使還多赍貨物車運

至百余輛丁男不足役及婦女所至辱驛官鞭夫隸

無敢與較者乞囗陜西行都司惟哈密諸國王遣使

入貢者許令來京止正副使得乘驛馬陜人庶少蘇

至西域碙砂梧桐囗之類皆無益國用惟馬切邊需

其余一切勿受則來者自稀浮費益省帝以示尚書

呂震且讓之曰驥嘗奉使悉西事卿西人顧不悉耶

驥言是其即議行后遷右通政與李锜羅汝敬撫諭

交趾不辱使命還尋卒

曹凱

按明外史本傳凱字宗元益都人正統十年進士授

刑科給事中磊落多壯節英宗北征諫甚力且曰今

日之勢大異澶淵彼文武忠勇士馬勁悍今中貴竊

權人心玩愒此輩不惟以陛下為孤注即懷愍徽欽

亦何暇恤帝不從乘輿果陷凱慟哭竟日聲徹禁庭

與王竑共擊馬順至死景泰中遷左給事中林聰劾

何文淵周旋詔宥之凱上殿力諍二人遂下吏時令

輸豆得補官凱爭曰近例輸豆四千石以上授指揮

彼受祿十余年費已償矣乃令之世襲是以生民膏

血養無功子孫而彼取息長無窮也有功者必相謂

曰吾以捐軀獲此彼以輸豆亦獲此是朝廷以我軀

命等于荏菽其誰不解體乞自今惟令帶俸不得任

事傳襲文職則止原籍帶俸帝以為然命已授者如

故未授者悉如凱議福建巡按許仕達與侍郎薛希

璉相訐命凱往勘得其實以聞用薦擢浙江右參政

時諸衛武職役軍辦納月錢至四千五百余人以凱

言禁止鎮守都督李信擅募民為軍糜餉萬余石凱

劾奏之信雖獲宥諸助信募軍者咸獲罪在浙數年

聲甚著初凱為給事嘗劾武清侯石亨亨得志修前

憾遂謫凱衛經歷卒

張固

按明外史本傳固字公正新喻人宣德八年進士正

統初授刑科給事中改吏科進都給事中奉命撫裕

州流民景泰改元遷大理右少卿鎮守四川建昌有

政績三年還理寺事山東盜起遣固督捕霖潦災流

人載道固盡心賑恤盜賊弭散還卒于官固在諫職

敢言吏部侍郎趙新大理卿俞士悅平江伯陳豫寧

陽侯陳懋尚書金等皆被劾又劾都御史陳鑒侍

郎丁鉉通政使李錫各舉屬官出身掾吏者為知府

自是掾吏不得歷知府著為例英宗將北征固偕同

官疏諫復辟追念之固已卒遣使諭祭官其一子子

黼亦進士為御史終廣西按察使

劉煒

按明外史本傳煒字有融慈溪人正統四年進士授

南京刑科給事中副都御史周銓以私憾撻御史諸

御史范霖楊永與尚禠等十人共劾之煒與同官盧

祥等亦劾銓銓下詔獄瘐死而銓亦訐霖永及煒祥

等王振素惡言官盡逮下詔獄霖永坐絞后減死他

御史或戍或謫煒祥事白留任煒累進都給事中景

泰四年戶部以邊儲不足奏令罷退官非贓罪者輸

米二十石給之誥敕煒等言此令若行則名器不重

何以勵臣節且考退之官多有罷軟酷虐荒溺酒色

廉恥不立者非止贓罪已也賜之誥敕以何為辭若

但褒其納米則是朝廷誥敕止直米二十石何以示

天下后世此由尚書金不識大體有此謬舉帝立

為已之山東歲歉戶部以尚書沈翼習其土民瘼請

令往賑及往初無方略煒因劾翼且言其地已有尚

書薛希璉少卿張固鎮撫又有侍郎鄒干都御史王

竑賑濟而復益之以翼所謂十羊九牧乞還翼南京

戶部而專以命希璉等從之平江侯陳豫鎮臨清事

多違制煒劾之豫被責讓明年都督黃竑以易儲議

得帝眷奏求霸州武清縣地煒等抗章言竑本蠻獠

遽蒙重任怙寵妄干乞地六七十里豈盡無主者請

正其罪帝宥竑遣戶部主事黃岡謝往勘還奏果

民產戶部再請罪竑帝卒宥焉官至貴州巡撫以

清慎稱煒天順初出為云南參政改廣東分守惠潮

二府潮有巨寇招之不服會兵進剿誅其魁改囗南

韶會大軍征兩廣以勞瘁卒官

張寧

按明外史本傳寧字靖之海鹽人景泰五年進士授

禮科給事中七年夏帝從唐瑜等奏考核南京大小

諸臣寧言京師尤根本地不當獨免又言京衛帶俸

武職一衛至二千余人通計三萬余員歲需銀四十

八萬米三十六萬并他折俸物動經百萬耗損國儲

莫甚于此而其間多老弱不騎射之人莫若簡可

者補天下都司衛所缺官而悉汰其余議格不行帝

得疾適遇星變詔罷明年元會百官朝參如朔望寧

言四方來覲不得一睹天顏疑似之際必至訛言相

驚愿勉循舊典用慰人心帝疾不能從而奪門之變

作天順中曹石竊柄事關禮科者寧輒裁損英宗以

是知寧朝鮮讎殺毛憐詔寧偕都指揮武忠往解寧

辭義慷慨而忠驍健張兩弓折之射雁一發墜朝鮮

人大驚服兩人竟解其讎而還中官覃包邀與相見

不往尋擢都給事中憲宗初御經筵請日以大學衍

義進講皇太后生辰姚夔等請設齋建醮百官赴壇

行香寧言無益徒傷大體疏入乃止寧負志節持正

議聲稱籍甚然不為大臣所喜英宗嘗欲重用之弗

果憲宗立給事中王徽以言事得罪寧率六科論救

由是更與內閣忤會王竑等薦寧堪僉都御史清軍

職黃得旨會舉多私寧予外任乃出為汀州知府期

年善政具舉寧才高既出守郁郁不得志竟致仕而

去家居三十年言者累薦終不復召無子有二妾寧

歿剪發誓死樓居不下者四十年詔旌為雙節武忠

女直人宣宗時嘗奉使諸衛有撫安功累官都督同

毛弘

按明外史本傳弘字士廣鄞人登天順初進士六年

授刑科給事中成化三年夏偕六科諸臣上言北塞

上多事正陛下宵衣旰食時乃聞退朝暇頗事逸游

炮聲數聞于外非禁城所宜有況災變頻仍兩畿水

旱川廣兵革之余公私交困愿省游戲宴飲之娛停

金豆銀豆之賞日御經筵講求正學庶幾上解天怒

下慰人心御史展毓等亦以為言皆嘉納帝從學士

商輅請自改元后建言罷官者悉錄用弘請斷自踐

阼以后召還給事中王徽等不許慈懿太后崩詔別

葬弘偕魏元等疏諫未得請朝罷弘倡言曰此大事

吾輩當以死諫請合大小臣工伏闕固爭眾許諾有

退卻者給事中張賓呼曰君輩獨不受國恩乎何為

首鼠兩端乃伏哭文華門竟得如禮弘在垣中所論

列最多聲震朝寧帝頗厭苦之嘗曰昨日毛弘今日

毛弘前后所陳或不見聽而弘慷慨論議無所屈欽

天監正谷濱受賕當除名命輸贖貶秩正一真人張

元吉有罪論死詔系獄弘等皆固爭終不聽三遷至

都給事中得疾暴卒

丘弘

按明外史毛弘傳丘弘字寬叔上杭人天順末進士

授戶科給事中成化初上言水旱相仍天變屢見或

征斂苛急流移未輯或土木漸興財用不節或賞罰

過當請屬肆行內嬖鮮恭順之節左右無正直之人

讜言莫褒忠鯁見斥愿陛下痛加修省盡反前政因

條上時務十一事帝頗納之三年寧夏地震上修德

弭災七事明年春偕同官上言洪武永樂間以畿輔

山東土曠人稀詔聽民開墾永不科稅邇者權豪怙

勢率指為閑田朦朧奏乞如嘉善長公主求文安諸

縣地西天佛子札實巴求靜海縣地多至數十百頃

夫地逾百頃古者百家產也豈可徇一人私請而奪

百家恒產哉帝納其言詔自今請乞皆不許著為令

札實巴所乞地竟還之民弘再遷至都給事中六年

夏山東河南大旱弘請賑因言四方告災部臣拘成

例必核實始免上雖蠲租下鮮實惠請自今遇災撫

按官勘實即與蠲除從之萬貴妃有寵中官梁芳陳

喜爭進淫巧奸人屠宗順輩日獻奇異寶石輒厚酬

之糜帑藏百萬計有因以得官者都人仿效競尚侈

靡僭擬無度弘偕同官疏論宗順等罪請追還帑金

嚴禁侈俗事下刑部尚書陸瑜因請置宗順等于理

沒其貲以賑饑民帝不許但命僭侈者罪無赦然竟

不能禁也京師歲歉米貴而四方游僧萬數弘請驅

逐以省冗食又請發太倉米減價以糶給貧民最甚

者帝悉從之復言在京百獸房及清河寺諸處所育

珍禽野獸日飼魚肉米菽乞并縱放以省冗費報聞

明年使琉球道卒弘風節與毛弘相似人稱二弘云

李森

按明外史本傳森字時茂歷城人天順六年進士授

戶科給事中負氣敢言憲宗初請禁朝覲官科斂征

求為民害者頃之言爵位天下之公器國家之大柄

近有無功而晉侯伯都督者有涼德薄才位九列者

有以畫奕彈琴醫卜技能得官職者名爵日輕官方

日雜是玩公器棄大柄也自今宜擇人授毋令匪才

夤綠競進已又請嚴軍官黜陟核逃伍虛糧多報可

御史謝文祥以劾姚夔下獄森偕同官救之不納明

年夏日食瓊山縣地震森疏陳十事未幾以貴幸侵

奪民產率諸給事言昔奉先帝敕皇親強占軍民田

者罪毋赦投獻者戍邊一時貴戚莫敢犯比給事中

丘弘等奏絕權貴請乞陛下亦既俯從乃外戚錦衣

指揮周彧求武強武邑田六百余頃翊圣夫人劉氏

求通州武清地三百余頃詔皆許之何其與前敕悖

也彼溪壑難厭而畿內膏腴有限小民衣食皆出于

此一旦奪之何以為生且本朝百年來戶口日滋安

得尚有閑田不耕不稼名為奏求實豪奪而已帝善

其言而已賜者仍不問山西災山東及杭紹嘉湖大

水森等請蠲賑帝并從之萬貴妃專寵后宮莫得進

致帝未有儲嗣言者每勸上普恩澤然未敢顯言妃

囗也惟森抗章為言帝心慍欲假事斥之時森已再

遷左給事中會戶科都給事中缺吏部列森名上詔

予外任部擬興化知府猶不允乃出為懷慶通判未

幾投劾歸不復出

魏元

按明外史本傳元字景善朝城人天順四年進士授

禮科給事中成化初萬貴妃兄弟驕橫元疏劾之四

年慈懿太后崩將別葬元偕同官三十九人抗章極

諫御史康永韶亦偕同官四十一人爭之伏哭文華

門竟得如禮其年九月彗星見元率諸給事上言入

春以來災異迭至近又彗星見東方光拂臺垣皆陰

盛陽微之證臣聞君之與后猶天之與地不可得而

參貳也傳聞宮中乃有盛寵匹耦中宮尚書姚夔等

向嘗言之陛下謂內事朕自裁置屏息傾聽將及半

載而昭德宮進膳未少減中宮未聞少增夫宮闈雖

遠而視聽猶咫尺囗席之微謫見懸象不可不懼且

陛下富有春秋而震位尚虛豈可以宗社大討一付

之愛專情一之人而不求所以固國本安民心哉愿

明伉儷之義嚴嫡妾之防俾尊卑較然各安其分本

支百世之基實在于此四方旱潦相仍民困日棘荊

襄流民所在告變陛下作民父母初無怵惕僅循故

事付部施行而戶部尚書馬昂凡有奏報遇上意喜

則曰移所司處置遇上意怒則曰事窒難行微有利

害即乞圣裁首鼠依違民更何望惟亟罷征稅發內

帑遣官賑贍庶可少慰人心陛下崇信異教每遇生

愍之辰輒重糜貲財廣建齋醮而西僧札實巴等至

加法王諸號賜予駢蕃出乘囗輿導用金吾仗搢紳

為避道奉養過于親王悖理亂紀孰甚于此乞革奪

名號遣還其國追錄橫賜用賑饑民仍敕寺觀永不

得再請齋醮以蠹國用天下之財不在官則在民今

公私交困由玩好太多賞賚無節或營立塔寺或購

市珍奇一物之微累價巨萬國帑安得不絀愿屏絕

淫巧停罷宴游諸銀場及不急務悉為禁止至兩京

文武大臣不乏奸貪爭為蒙蔽陛下勿謂其位高而

不忍遽去勿謂其舊臣而姑且寬容宜令各自陳免

用全大體其貪位不去者則言官糾劾而臣等濫居

言路無補于時亦望罷歸為不職戒帝優詔褒答之

然竟不能用元屢遷都給事中出為福建右參政巡

視海道嚴禁越海私販巨商以重寶賂元怒叱出之

母憂歸廬墓三年復除江西參政卒

王瑞

按明外史本傳瑞字良璧望江人成化五年進士授

吏科給事中嘗于文華殿抗言內寵滋甚詞氣鯁直

帝震怒同列戰栗瑞無懼色十五年疏請令天下進

表官各陳地方利病帝惡其紛擾杖之湖廣江西撫

按官以所部災傷盜起請免有司朝覲瑞等言歲祲

民困由有司不職正當加罪乃為請留正官既留則

人才進退何由審辨是朝覲考察兩大典皆從此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阳县| 佛坪县| 都匀市| 南丹县| 靖州| 寻甸| 神农架林区| 济阳县| 博湖县| 邳州市| 宣威市| 玉龙| 佛坪县| 开阳县| 昌江| 密云县| 搜索| 岐山县| 会宁县| 什邡市| 青阳县| 黄大仙区| 锡林郭勒盟| 云安县| 博兴县| 廊坊市| 信宜市| 曲沃县| 合山市| 固安县| 陵川县| 石阡县| 寻甸| 阜南县| 云龙县| 乌海市| 泸溪县| 桑日县| 牙克石市| 常州市|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