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關于食療那些事情

食療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而中國的食療文化是伴隨著飲食文化一起成長起來的。中國自古就有“藥食同源”之說,更有“神農嘗百草”的經典故事,足以說明中藥起源于食物。后來,隨著醫學的進步與發展,才有了“藥物”與“食物”的分別。按照中醫理論,大多數食物除了能提供人體所必需的能量與營養外,也具有保健、強身、健體、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功效,而極具中國特色的“中醫食療法”也由此形成,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漸漸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食療學”。

“寓醫于食”,是指在中醫“辨證論治,辨體施膳”的理論指導下形成的特殊的膳食理論,根據不同的病癥、不同的體質,制定不同的食物與藥膳,起到“食借藥力,藥助食威”的效果。

同時,藥膳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極為特殊的食療工藝,具有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有病祛病、無病健身的特點。所以,只要了解食療,留意自己及家人的身體變化,在日常的飲食生活中,如一日三餐、飲料、零食等稍加注意,合理利用藥膳,就能達到治病、養生、健體的目的。只有充分重視食療、善于運用食療方法來調節各項身體機能,只要吃得好、吃得對,我們就不僅能品嘗到美味的食品,更能吃出健康和美麗,讓簡單的生活更有樂趣、更具意義。

我們經常提到一個形容食物味道的詞:“五味俱全”。通常,我們把食物的味道分為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而中醫認為,食物的味道不同,作用不同,作為食療材料時,它們所體現的藥性也不相同。

酸:生活中酸味食物的代表大概就是醋。《本草備要》有云:醋“酸溫散淤解毒,下氣消食,開胃氣,散水氣。治心腹血氣疼,產后血暈,癥結痰癖,黃疸癰腫,口舌生瘡,損傷積血,谷魚肉菜蕈諸蟲毒”。

也就是說,中醫認為,常食酸性食物能保護肝臟、幫助消化、促進食欲,同時,酸性食物還具有一定的殺菌、抗菌、抗病毒、抗原蟲等功效。

如山楂、烏梅、橙子等都為酸性食物。

甜:食物的甜味主要由食物內的糖類產生,美味適口,因甜入脾,所以還具有補氣補血的功效。因為糖類能迅速提供能量,所以,疲憊的時候吃一點甜食,還能讓人消除疲勞,快速恢復活力。此外,甜味食物如荔枝、甘蔗等,還具有解毒生津的作用。

但食用甜食也要適量,除了特殊體質(糖尿病患者、嬰幼兒等)需要控制甜食的食用量之外,普通人如果食用過多甜食,也易傷脾胃,容易患上肥胖癥等多種疾病。關于過度食用甜食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長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其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的人縮短10~20年。”

苦:在五味中,苦味是最不受歡迎的,除非萬不得已,誰愿意“吃苦”?食物里的苦味主要是由食物內的有機堿產生,而這種有機堿也是人體所必需的。中醫認為“苦生心”、“苦味入心”,苦味食物除了具有清熱解暑、除燥祛濕、利尿活血、清心明目、消炎退熱的功效之外,食物中有少許苦味,還能增強食欲。

但苦味食物也并非人人都適宜。中醫認為,苦味食物屬寒性,具有清熱祛火、通便降泄的作用,屬于清瀉類食物,所以體質虛弱者應不食或者少食苦味食物。

苦瓜、苦杏仁、苦丁茶、菊花茶、蓮心等都是苦味食物。

辣:在我國許多地區,尤其是冬天陰冷、濕氣較重的地區,如重慶、四川、湖南等地,居民皆喜歡食辣,甚至到了“無辣不歡”的程度。辣味食物能刺激味蕾,促進胃液、唾液的分泌,增加淀粉酶的活性,幫助胃腸蠕動,消除體內滯氣,讓人食欲大開,同時,辣味食物還具有溫中氣、祛濕散寒、開郁祛痰、殺蟲解毒的功效。辣味食物能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有一定功效。

但如食辣過度,會傷肝損目,肺氣過剩,刺激胃黏膜引發腹痛腹瀉,還容易損傷筋骨,導致指甲枯萎。

姜、辣椒、胡椒等都為辣味食物。

咸:提起咸,我們自然會想到食鹽,而有句話則充分說明了鹽的重要性:“一萬塊的宴席也離不開一塊錢的鹽。”食物里的咸味,也主要來自食鹽。中醫認為,食鹽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潤燥、殺蟲消炎、催吐止瀉的功能。咸味能刺激味覺,從而增進食欲,同時刺激唾液分泌,也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咸入腎”,所以咸味食品能滋腎通便,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維系體內正常的代謝。適量地攝入鹽分,能軟化體內酸性腫塊,防治體內微量元素缺乏。

雖然我們都少不了鹽,但如不加控制,過量食用,就會引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腎病及水腫等疾病。

中醫除了按照味道把食物分成“酸、甜、苦、辣、咸”五類外,還根據食物的屬性,將食物分為寒涼性、溫熱性、平性三種。食物的屬性,是根據食物對于人體的影響概括出來的,所以說,食物屬性與人的體質關系密切。

比如寒涼性食物,通常都具有清熱解毒、通便瀉火、排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對某些慢性疾病也有緩解與輔助治療的作用。寒涼性的食物有西瓜、苦瓜、綠豆、金銀花、冬瓜、兔肉、鴨肉等。但陰虛體質的人,以及孕婦、哺乳期及經期婦女都不宜食用過于寒涼的食物。

溫熱性食物通常都具有補虛養血、強身健體、驅寒除濕的功效。如蔥、姜、蒜、羊肉、狗肉、雞肉、桂圓等都是溫熱性食物。

平性食物,主要特點是屬性平和,具有平補之效,常用于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同時,大多數平性食物也具有健脾養胃、理氣安神的功效。平性食物如番茄、大豆、鯉魚、牛奶等,普通人皆可食用。

了解了食物的五味以及食物屬性的分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應當“趨利避害”,選擇對自己、家人身體有益的膳食,少食或者不食對自己身體無益的食物。

治病養生不能完全依賴醫院與醫生,更多的要靠我們平時對自己生活的掌控,養成良好的對身體有益的健康習慣。而對身體有益的健康習慣,自然包括健康化、合理化的飲食習慣以及用健康的食療理念替代不健康、無益身體的飲食習慣。

所以說,若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就必須重視食療,重視來自廚房的養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屏县| 南京市| 尚志市| 灵寿县| 海安县| 汶上县| 墨脱县| 桃园县| 宣恩县| 耒阳市| 阳江市| 花垣县| 三门峡市| 巫溪县| 安丘市| 忻州市| 图片| 庆元县| 桦川县| 库尔勒市| 天祝| 新乐市| 云南省| 皋兰县| 高青县| 庄浪县| 兖州市| 赤城县| 北海市| 中宁县| 林州市| 南华县| 温宿县| 景东| 南汇区| 奉新县| 彭山县| 怀来县| 灯塔市| 安福县| 竹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