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談論話題要有分寸,進退自如(2)
- 一開口就能找對話題
- 劉成
- 4356字
- 2016-01-27 17:02:06
制造神秘感
當初次與客戶談話時,不妨讓話題增加一些神秘感。神秘感往往最容易勾起對方的好奇心,從而調動對方進一步探究的欲望。當對方滔滔不絕地跟你攀談時,你的談判已經成功了一半。
正話反說
故事中的李小聰就采用這種方法獲得了女演講師的注意。他那句“我不喜歡聽你講課”看似是不喜歡聽對方講課,當對方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以后,他才道出本意。
自己太喜歡聽她講課了。這樣,自然能獲得對方的注意,談判也自然會成功了。
3.選準贊美點,說出對方想聽的話
贊美是世間最具魅力的語言,是增進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催化劑。贊美像一首詩,能陶冶人們的心情;贊美像一首歌,能奏出和諧而典雅的樂章;贊美像一條涓涓小溪,能滋潤人們的心田;贊美是一種藝術,能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氛圍;贊美是一種動力,能鼓舞和激勵人們不斷地超越自我,實現新的目標。
學會贊美別人,既是我們為人處世的座右銘,也是與人溝通的先決條件。在與人溝通時,如果我們能恰當地用贊美作為話題,那么就事半功倍了。
身為紐約高級座椅制造公司總裁的詹姆斯·亞當森是美國著名的推銷大師。
有一次,詹姆斯·亞當森得到一條消息:億萬富翁、感光膠片的發明人喬治·伊斯曼為了紀念母親,準備在曼徹斯特建一所伊斯曼音樂學校,與此同時,還要興建一座設施先進的爾伯恩劇院。詹姆斯·亞當森雖然已經身為紐約高級座椅制造公司總裁,但他聽到這條消息時,仍然興奮不已。因為他很想得到這兩座建筑物座椅的訂單。
經過多次努力,詹姆斯·亞當森最終得到了與伊斯曼先生面談的機會,但伊斯曼先生只肯給他5分鐘的會晤時間。
為了做好充分的準備,面談的前一天,詹姆斯·亞當森先打電話給負責大樓工程建設的工程師,了解兩座大樓的相關情況。當詹姆斯·亞當森與那位工程師談到即將約見伊斯曼先生時,工程師好心地建議道:“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你很想得到這筆生意。但是,我必須提醒你的是,如果你不能在5分鐘內說服伊斯曼先生的話,那么這筆生意就沒多大希望了。因為伊斯曼先生是一個視時間如生命的人。所以,你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事情說清楚,并得到他的認可。”詹姆斯·亞當森非常感謝這位工程師的建議。
第二天,詹姆斯·亞當森被帶進了喬治·伊斯曼的辦公室。當時,喬治·伊斯曼正專心致志地處理著一些文件。詹姆斯·亞當森并沒有去打擾他,而是與工程師站在一旁靜靜地等待。
過了一會兒,喬治·伊斯曼抬起頭來,看到了詹姆斯·亞當森,便招呼道:“早上好!請問先生有什么事嗎?”工程師隨即做了引見。
詹姆斯·亞當森一臉誠懇地說:“伊斯曼先生,剛才恭候您的時候,我好好欣賞了一番您的辦公室。我想如果我能擁有您這么一間不同凡響的辦公室,那么即使工作再苦再累,我也會覺得是一種享受。您有所不知,我所從事的是房子內的木建工作,但我一生也沒有見過這么漂亮大方的辦公室。”
喬治·伊斯曼以為對方會直接說出什么要求來,沒想到他會贊美自己的辦公室。因此,他很開心地回答道:“如果不是你今天提醒,我都快要忘記了。這辦公室最初建好的時候,我也是喜愛至極,常常為它感到驕傲。但后來隨著工作一天天繁忙起來,我已經有很長時間都沒有仔細看它一眼了。”
詹姆斯·亞當森走到墻邊,用手輕輕地撫摩一塊鑲板,如同撫摩自己的心愛之物:“是英國櫟木做的,對不對?英國櫟木和意大利櫟木的確不一樣。”
“你說得沒錯,這是我特意托人從英國進口回來的。”喬治·伊斯曼一提起這些就面露得意之色。說完,他就帶著詹姆斯·亞當森參觀了自己辦公室的每一個角落,還特意把他親自參與設計的部分指給詹姆斯·亞當森看。
過了一會兒,喬治·伊斯曼還打開了一只帶鎖的箱子,從里面拿出自己發明的第一卷感光膠片,興致勃勃地向詹姆斯·亞當森講述自己的奮斗史。
正說得有興趣時,喬治·伊斯曼突然想起了什么,轉而說道:“對了,我去日本的時候買了幾把椅子帶回家,我把它們放在我的玻璃日光房里。每當椅子被陽光曬褪色之后,我都會買來油漆親自把它們重新漆一遍。你想不想看看我的漆技呢?不如這樣,你今天去我家吧!我們共進午餐,飯后再慢慢欣賞那些椅子。你覺得怎么樣呢?”
詹姆斯·亞當森微笑著回答道:“那真是太好了!伊斯曼先生。”這時,他們已經談了兩個多小時。
兩人共進午餐后,喬治·伊斯曼饒有興趣地把自己心愛的椅子展示給詹姆斯·亞當森看。詹姆斯·亞當森知道伊斯曼先生很喜歡這些椅子,因此,又適當地稱贊了一番。
在伊斯曼先生高興不已時,他趁機切入了正題,伊斯曼先生二話沒說,就簽下了訂單。
很難想象一個只給5分鐘時間接見客戶的人,竟然滔滔不絕地向詹姆斯·亞當森講述了兩個多小時,這都得益于詹姆斯·亞當森一番巧妙的贊美。詹姆斯·亞當森見到伊斯曼先生時,并沒有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是巧妙地將伊斯曼先生的辦公室贊美了一番,這一番贊美之詞神奇地把伊斯曼先生帶入一種因被贊譽而帶來的飄飄欲仙的感覺中,讓他忘記了自己的工作,更忘記了日常恪守的5分鐘的會晤時間。
莎士比亞說過:“人們的耳朵不能容納忠言,但贊美卻容易進去。”詹姆斯·亞當森把贊美融進了話題中,把自己自動升級為伊斯曼先生的朋友,并專心地聽他傾訴,最后很輕松地簽下了訂單。
詹姆斯·亞當森能夠成功不僅在于他用贊美的話題與對方進行溝通,還在于他選準了贊美點,十分恰當地贊美了伊斯曼先生的辦公室。然而,生活中的我們有時候雖然很清楚贊美之詞的神奇妙用,卻沒有選準贊美點,結果適得其反。
李娜是一家服裝店的營業員,她深知女人都有愛美之心。所以,只要一見到女客戶,她總是非常熱情地上前招呼道:“喲!小姐,這衣服配你這苗條身材真是絕配呀!”
對于那些身材確實很好的客戶來說,她這句話確實就像一股清泉,無聲無息地滋潤著對方的心靈。毫無疑問,李娜成功地將自己的衣服賣了出去。她常常感嘆:“這招真是屢試不爽啊!”
可是,有一天,一位身材十分臃腫的貴婦人來店里挑選衣服。那位貴婦人挑了一件衣服,在鏡子面前比試了起來。
李娜像往常一樣,很熱情地上前招呼道:“喲!小姐,這衣服配你這苗條身材真是絕配呀!”
“什么,苗條身材?你這不是在變相地諷刺我嗎?”那位貴婦人把衣服一把甩進她的懷里,惡狠狠地說道。
李娜這才發現自己說錯話了,她急忙道歉,但對方根本就不理她,氣呼呼地走了。
李娜可謂是“拍馬屁拍到了馬蹄上”,不僅沒能給他人帶來榮譽感和正面的能量,反而讓人生氣不已。不得不說,她的這次贊美是失敗的。
由此可知,我們用贊美的話題與他人進行溝通時,一定要找準贊美點。
那么我們如何找準贊美點呢?
贊美要真實化
在贊美對方時,一定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故事中詹姆斯·亞當森所贊美的辦公室確實存在,也確實很與眾不同,所以,他成功地簽下了訂單。
贊美要情真意切
雖然每個人都喜歡聽贊美的話,但是并不是任何贊美都能使對方高興的。只有發自內心的贊美才能引起對方的好感。如果你毫無根據地贊美他人,他不僅會感到莫名其妙,還會覺得反感。就像故事中的李娜,對方明明很胖,她卻贊美人家身材苗條。結果事與愿違,生意也沒能成功。
贊美要細致入微
在贊美他人之前,我們應該細細地觀察對方。比如,某個女孩精心打扮,特地戴上了一副很特別的耳環,如果你觀察到這一細節,那么就不妨贊美道:“小姐,你這副耳環真是別致呀!在哪里買的?”對方一定覺得你很在意她,很關注她,接下來就能順暢地溝通。
贊美要注意分寸
贊美不能太過分,過分的贊美不僅會降低自己的人格,還會令對方反感。比如,你見到一個美女就說:“你真是太美了,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這樣的贊美一聽上去就令人討厭。
4.語隨境遷,談論話題要注意場合
有句話說:“見了什么人說什么話,到了什么山唱什么歌。”不同的場合要談論不同的話題。不分場合地隨口亂講,什么話題都拿出來說,不但達不到談話的理想效果,而且會制造出很多麻煩。
有些人說話很有性格,但是不會分場合。他們在一些場合能夠講出非常有煽動力的話語來,但是到了另外一種場合,因為不懂得改變,他們往往還使用相同的話語,結果所談的就成了笑話。二戰時,美國著名的將領巴頓將軍就是這樣一位人物。
巴頓將軍是一位很有性格的人物,曾經有人說,他是“一個與時代格格不入悲劇式的英雄”。電影《巴頓將軍》的編劇弗朗西斯·科波拉說:“如果拍一部贊頌他的影片,那簡直是笑話,但如果拍一部譴責他的影片,那誰也拍不成。”很多人認為,巴頓將軍的性格造成了他的人生悲劇,他天生是為了戰爭而生、與和平為敵的人。這位將軍的悲劇性格很多都表現在他的言談中。
電影《巴頓將軍》的演講臺詞多來自巴頓將軍的著名演講《美國軍人最偉大》,在這場演講中,我們處處可以聽到這樣的話語:講到軍人的榮耀時,巴頓說:“我希望有一天看到那些狗雜種屁滾尿流,哀鳴道:‘我的天哪!又是那挨千刀的第三集團軍!又是那狗娘養的巴頓!’”講到在戰場上提高警惕,巴頓說:“誰要想活著回來,就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只要你有哪怕一點點疏忽,就會有個狗娘養的德國鬼子悄悄溜到你的背后,用一坨屎將你置于死地。”講到戰場上要講團結,巴頓說:“所謂的個人英雄主義是一堆馬糞。那些膽汁過剩、整日在星期六晚間郵報上拉馬糞的家伙,對真正戰斗的了解,并不比他們搞女人的知識多。”講到戰爭的勝利,他說:“最快的辦法,就是干掉燃起這場戰爭的狗雜種們。早一日把他們消滅干凈,我們就可以早一日凱旋。回家的捷徑,要通過柏林和東京。到了柏林,我要親手干掉那個紙老虎、狗雜種希特勒,就像干掉一條蛇。”最后,講到自己,講到第三集團軍,巴頓說:“弟兄們,你可以直盯著他的眼睛,理直氣壯地說:‘孫子,爺爺我當年在第三集團軍和那個狗娘養的喬治·巴頓并肩作戰!’”
毫無疑問,這是一篇出色的演講。因為他當時處在一個艱難且極需奮勇前進的戰場中,他這篇演講雖然用了很多罵人的話,卻極大地鼓舞了盟軍士兵的士氣。除了這篇演講外,巴頓在戰爭期間還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名言,有很多到今天還廣為流傳。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說出了無數經典名言的將軍,在戰爭要結束時,卻因為在政治家面前、在國會中,還用著和戰場上與士兵們相同的口氣說話,結果落下一個悲劇的下場。在國會那么嚴肅的場合,那些罵人的話怎么可能登上大雅之堂,巴頓的人生悲劇也可想而知了。
說話要顧及場合,否則,再令人感興趣的話題、再優美動聽的語言也不會產生良好的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換了場合,換了聽眾,所談的話題也應該隨之而改變。我們在交談中,很多時候談話場合并不是自己能完全掌控的。所以,我們在不同場合要選擇不同的話題。
正式場合
當我們處在一些正式場合時,我們在介紹自己時要不忘贊揚對方。贊揚對方既是對對方的尊重,又是一種禮貌。如尼克松1972年訪華時,贊揚我國長城;撒切爾夫人1982年訪華時,贊揚中國是很多科學發明的發源地。
非正式場合
一般來說,非正式場合人都比較多,聲音嘈雜。所以,我們在進行演講時,不僅要抬高聲音,還要擲地有聲。這樣,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