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傷風(fēng)病脈證并治

風(fēng)為百病之長,中于面,則下陽明,甚則入脾;中于項,則下太陽,甚則入腎;中于側(cè),則下少陽,甚則入肝;病變不一,慎毋失焉。

風(fēng)病,頭痛,多汗,惡風(fēng),腋下痛,不可轉(zhuǎn)側(cè),脈浮弦而數(shù),此風(fēng)邪干肝也,小柴胡湯主之;若流于腑,則困苦,嘔逆,腹脹,善太息,柴胡枳實芍藥甘草湯主之。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甘草三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柴胡枳實芍藥甘草湯方

柴胡八兩芍藥三兩枳實四枚(炙)甘草三兩(炙)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風(fēng)病,胸中痛,脅支滿,膺背肩胛間痛,嗌干,善噫,咽腫,喉痹,脈浮洪而數(shù),此風(fēng)邪乘心也,黃連黃芩麥冬桔梗甘草湯主之。

黃連黃芩麥冬桔梗甘草湯方

黃連一兩半黃芩三兩麥門冬二兩桔梗三兩甘草二兩(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風(fēng)病,四肢懈惰,體重,不能勝衣,脅下痛引肩背,脈浮而弦澀,此風(fēng)邪乘脾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主之;若流于腑,則腹?jié)M而脹,不嗜食,枳實厚樸白術(shù)甘草湯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方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茯苓三兩白術(shù)三兩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劈)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枳實厚樸白術(shù)甘草湯方

枳實四枚(炙)厚樸二兩(炙去皮)白術(shù)三兩甘草一兩(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風(fēng)病,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嗌干,肩背痛,脈浮弦而數(shù),此風(fēng)邪乘肺也,桔梗甘草枳實芍藥湯主之;若流于大腸,則大便燥結(jié),或下血,桔梗甘草枳實芍藥加地黃牡丹湯主之。

桔梗甘草枳實芍藥湯方

桔梗三兩甘草二兩枳實四枚芍藥三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桔梗甘草枳實芍藥加地黃牡丹湯方

桔梗三兩甘草二兩枳實四枚芍藥三兩地黃三兩牡丹皮二兩

右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風(fēng)病,面目浮腫,脊痛不能正立,隱曲不利,甚則骨痿,脈沉而弦,此風(fēng)邪乘腎也,柴胡桂枝湯主之。

柴胡桂枝湯方

桂枝一兩半芍藥一兩半甘草一兩(炙)柴胡四兩半夏二合半人參一兩半黃芩一兩半生姜一兩半大棗六枚(劈)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化县| 鄂托克前旗| 盐城市| 福安市| 马公市| 涟源市| 昭苏县| 布拖县| 罗甸县| 顺昌县| 卢湾区| 阳原县| 射洪县| 苏尼特左旗| 仁怀市| 南涧| 博白县| 鄯善县| 昌乐县| 紫阳县| 文化| 黄浦区| 招远市| 钦州市| 商丘市| 饶平县| 明溪县| 卫辉市| 永州市| 武夷山市| 巴林右旗| 连山| 屏边| 新兴县| 海南省| 丰宁| 广东省| 克什克腾旗| 海伦市| 井冈山市| 台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