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8章

  • 三教偶拈
  • 七樂生
  • 3788字
  • 2015-12-24 14:57:18

再說吳君邀真君同下金陵,遨游山水。既而欲買舟上豫章,打頭風不息。舟中人曰:“當此仲夏,南風浩蕩,舟船難進,奈何?”真君曰:“我代汝等駕之,汝等但要瞑目安坐,切勿開眼窺視。”吳君乃立于船頭,真君親自把船,遂召黑龍二尾,挾舟而行。經池陽之地,以先天無極都雷府之印,印西崖石壁上,以辟水怪,今有印紋。舟漸漸凌空而起,須臾,過廬山之巔,至云霄峰。二君欲觀洞府景致,故其船稍刮抹林木之表,戛戛有聲。舟人不能忍,皆偷眼窺之。忽然舍舟于層巒之上,折桅于深澗之下。今號鐵船峰,其下有斷石,即其桅也。真君謂舟人曰:“汝等不聽吾言,以至如此。今將何所歸乎?”舟人懇拜,愿求濟度之法。真君教以服餌靈藥,遂得辟谷不饑,盡隱于紫霄峰下。二君乃各乘一龍,回至豫章,遂就舊時隱居,終日與諸弟子講究真詮,乃作《思仙之歌》云:天運循環兮,疾如飛。人生世間兮,欲何為。爭名奪利兮,徒丘墟。風月滋味兮,有誰知。

不如且進黃金卮,一飲一唱日沉西。丹砂養就玉龍池,小瓢世界寬無涯。世人莫道是愚癡,酩然一笑天地齊。

又作《八寶垂訓》曰:

忠孝廉謹,寬裕容忍。忠則不欺,孝則不悖。

廉而罔貪,謹而勿失。修身如此,可以成德。

寬則得眾,裕然有余。容而翕受,忍則安舒。

接人以禮,怨咎滌除。凡我弟子,動靜勤篤。

念茲在茲,當守其獨。有喪厥心,三官考戮。

卻說天地水府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及太白金星,因言真君原是玉洞天仙下降,今除蕩妖孽,惠及生靈,德厚功高。其弟子吳猛等,扶同真君,共成至道,皆宜推薦,以至天庭。商議具表,奏聞玉帝。玉帝準奏,乃授許遜九天都仙大使,兼高明大使之職,封孝先王,遠祖祖父,各有職位。先差九天采訪使崔子文、段丘仲捧詔一道,諭知許遜,預示飛升之期,以昭善報。采訪二仙捧詔下界,時晉孝武寧原二年甲戌,真君時年一百三十六歲。八月朔旦,見云仗自天而下,導從者甚眾,降于庭中。真君迎接拜訖。二仙曰:“奉玉皇敕命,賜子寶詔,子可備香花燈燭,整頓衣冠,俯伏階下,以聽宣讀。”

詔曰:上詔學仙童子許遜:卿在多劫之前,積修至道,勤苦悉備,天經地緯,悉已深通,萬法千門,罔不師歷。救災拔難,除害蕩妖,功濟生靈,名高玉籍。眾真推薦,宜有甄升,可授九州都仙大使,兼高明大使,孝先王之職。賜紫彩羽袍,瓊旌寶節各一事。期以八月十五午時,拔宅上升。詔書到日,信詔奉行。

讀罷,真君再拜,遂登階受詔畢,乃揖二仙上坐,問其姓名。一仙曰:“余乃崔子文、段丘仲,俱授九天采訪使之職。”真君曰:“愚蒙有何德,能感動天帝,更勞二仙下降?”二仙曰:“公修己利人,功行已滿。昨者群真保奏,升入仙班,相迎在邇,先命某等捧詔諭知。”

言畢,遂乘龍車而去。真君既得天書之后,門弟子吳猛等,與鄉中耆老,及諸親眷,皆知行期已近,朝夕會飲,以敘別情。真君謂眾人曰:“欲達神仙之路,在先行其善,而后立其功。吾去后,一千二百四十年間,豫章之境,五陵之內,當出地仙八百余人。其師出于豫章,大闡吾教。以吾壇前松樹枝垂覆拂地,郡江心中,忽生沙洲,掩過井口者,是其時也。”

后人有言:“龍沙會合,真仙必出。”按龍沙在章江西岸畔,與郡城相對,事見《龍沙記》。

潘清逸有《望龍沙》五言詩云:

五陵無限人,密視松沙記。

龍沙雖未合,氣象已虛異。

昔時云浪游,半作桑麻地。

地形帶江轉,山勢若連契。

是時八月望日,大營齋會,遍召里人,及諸親友并門弟子,長少畢集。至日中,遙聞音樂之聲,祥云繚繞,漸至會所。羽蓋龍車,仙童彩女,官將吏兵,前后擁護。前采訪使崔子文、段丘仲二仙又至。真君拜迎,二仙復宣詔曰:上詔學仙童子許遜:功行圓滿,已仰潛山司命官,傳金丹于下界,返子身于上天,及家口廚宅,一并拔之上升。著令天下力士與流金火鈴,照辟中間,無或散漫。仍封遠祖許由,玉虎仆射,又封曾祖許琰,太微兵衛大夫,曾祖母太微夫人,其父許肅,封中岳仙官,母張氏封中岳夫人。欽此欽遵。詔到奉行。

真君再拜受詔畢。崔子文曰:“公門下弟子雖眾,惟陳勛、曾亨、周廣、時荷等外,黃仁覽與其父,盱烈與其母,共四十二口,合當從行。余者自有升舉之日,不得皆往也。”言罷,揖真君上了龍車,仙眷四十二口,同時升舉。里人及門下弟子,不與上升者,不舍真君之德,攀轅臥轍,號泣振天,愿相隨而不可得。真君曰:“仙凡有路可通,汝等但能遵行孝道,利物濟民,何患無報耶?”真君族孫許簡哀告曰:“仙翁拔宅沖升,后世無所考驗,可留下一物,以為他日之記。”

真君遂留下修行鐘一口并一石函,謂之曰:“世變時,遷此即為陳跡矣。”真君有一仆名許大者,與其妻市米于西嶺,聞真君飛升即奔馳而歸。行忙車覆,遺其米于地上,米皆復生。今有覆米岡、生米鎮猶在。比至哀泣,求其從行。真君以彼無有仙分,乃授以地仙之術,夫婦皆隱于西山。仙仗既舉,屋宇雞犬皆上升,惟鼠不潔,天兵推下地來,一跌腸出,其鼠遂拖腸不死。后人或有見之者,皆為瑞應,又墜下藥臼一口,碾轂一輪。又墜下雞籠一只,于宅之東南十里。又許氏仙姑,墜下金釵一股。今有許氏墜釵洲猶在。

時人以其拔宅上升,有詩嘆美云:

慈仁其羨許旌陽,惠澤生民耿不忘。

拔宅上升成至道,陽功陰德感蒼蒼。

仙駕飛空漸遠,望之不可見。惟見祥云彩霞,彌漫上谷,百里之內,異香芬馥。忽有紅錦帷一幅飛來,旋繞故地之上。

卻說真君仙駕,經過袁州府宜春縣棲梧山,真君乃遣二青衣童子下篝王朔,具以玉皇詔命,因來相別。王朔舉家瞻拜,告曰:“朔蒙尊師所授道法,遵行已久,乞帶從行。”真君曰:“子仙骨未充,只可延年得壽而已,難以帶汝同行。”乃取香茆一根擲下,令二童子授與王朔,教之曰:“此茆味異,可栽植于此地,久服長生,甘能養肉,辛能養節,苦能養氣,咸能養骨,滑能養胃,酸能養筋,宜調和美酒飲之,必見功效。”

言訖而別。王朔依真君之言,即將此茆栽植,取來調和酒味服之,壽三百歲而終。今臨江府玉虛觀,即其地也,仙茆至今猶在。真君飛升之后,里人與其族孫許簡就其地立祠,以所遺詩一百二十首寫于竹簡之上,載之巨,令人探取,以決休咎。

其修行鐘、藥轂、藥臼、石函等事,并寶藏于祠,后改為觀。因空中有紅錦帷飛來旋繞,故名曰游帷觀。

真君既至天庭,玉帝升殿。崔子文、段丘仲二仙引真君與弟子等聽候玉旨。玉帝宣入朝見。

真君揚塵拜舞,俯伏金階下,上表奏曰:“臣許遜,庸才劣質,雖有咒水行符馘之功,蓋亦賴眾弟子十一人之力。今弟子之中,止有陳勛、曾亨、周廣、時荷、黃仁覽、盱烈六人,已蒙圣恩,超升天界,更有吳猛、施岑、甘戰、鐘離嘉、彭抗五人,未蒙拔擢,誠為缺典。望乞一視同仁,宣至天庭,同歸至道。”

玉帝見奏,即傳玉旨,差周廣為使,赍傳詔旨,令吳猛等五人,同日早升。周廣即拜辭玉帝,賚詔下宣。是時乃晉寧康二年九月初一日也。吳猛時年一百八十六歲,見真君上升,己不與從,心內怏怏。正與施岑、甘戰、鐘離嘉、彭抗四道友同歸西寧,聚義修煉,只見周廣賚詔自天而下。眾相見畢,動問其下界之故。

周廣曰:“吾師朝見玉帝,奏上帝諸位仙友多助仙功,未得上升,懇求玉帝超擢。玉帝即差廣賚詔旨,令五君上升,同歸至道。”五人聽言大喜,各乘白鹿車,白晝沖升,今有吳仙村、吳仙觀,是其飛升之處。然真君所從游者三千余人,其有功有行而得上升者,通吳君十有一人焉耳。真君領弟子朝見玉帝畢,玉帝各授以仙職,遂率群弟子拜謁太師祖孝悌明王弘、師祖孝明王蘭公、師傅諶母已畢,又謝了三官金星保奏之功。真君又薦舉故人許都胡云,云陽詹脆二人,皆有道之士,玉帝皆封真人之號。不在話下。

卻說真君自升仙后,屢顯神通。隋煬帝無道燒毀佛祠,乃將游帷觀廢毀。唐高宗永淳年間,遂命真人胡惠超重新建之。至宋太宗仁宗皆賜御書。真宗時,賜改游帷觀曰玉隆宮。至宋代政和二年,徽宗忽得重疾,面生惡瘡,晝寢,恍然一夢,見東華門有一道士,戴九華冠,披絳章服,左右童子持劍導引前來,至丹墀稽首。

帝疑非人間道士,因問曰:“卿是何人?”道士對曰:“吾為許旌陽,權掌九天司職,上帝詔往西瞿耶國按察,經由故國,知主上患疾,特來顧之。”帝曰:“朕患毒瘡,諸藥不能愈,卿有藥否?”道士即取小瓢子傾藥一粒,如綠豆子大,呵氣抹于徽宗瘡上,遂揖而去。

且曰:“吾洪都西山敝舍,久已零落,乞望圣眼一瞻為幸。”帝豁然而寤,覺滿面清涼,以手摸之,瘡遂愈矣。乃令近臣將圖經考之,見洪州西山有許旌陽遺跡,詔造許真君行宮,修玉隆宮,仍添“萬壽”二字,塑真君新像,尊號曰:“神功妙濟真君。”許真君所遺之物,皆有神護守,不可觸犯。

如殿前手植柏樹,其榮瘁常兆本宮盛衰。剪葉煎湯,諸病可愈。井中鐵樹,唐嚴撰作洪州牧,心內不信,令人掘發,俄然天變,忽有迅雷烈風,江波泛濫,城郭震動。撰懼,叩頭悔謝,久之而后止。

又強取修行鐘,置之僧寺,擊之聲啞如土木。撰坐寐,見神人叱責,醒覺而送鐘還宮。又碾輪藥臼,州牧徐登令取至府觀之,猶未及觀,遂乃飛去還宮。又石函,唐朝張善安竊據洪州,強鑿開其蓋,內冊朱書數字云:“五百年后,強賊張善安開鑿之”。

善安看畢,恐懼,遂磨洗其字,終不泯滅,因藏其蓋,其字尚留函底。宋高宗建炎間,金人寇江左,欲焚毀宮殿,俄而水自楹桶噴出,火不能燒。虜酋大驚,乃撤兵而去。

皇明列圣,尤加寅奉,敕賜重修宮殿,真君屢出護國行醫。正德戊寅年間,寧府陰謀不軌,親詣其宮,真君降箕筆云:三三兩兩兩三三,殺盡江南一檐耽。

荷葉敗時黃菊綻,大明依舊鎮江山。

后來果敗。諸靈驗不可盡述,后人有詩嘆云:

金書玉檢不能留,八字遺言可力求。

試看真君功行滿,三千弱水自通舟。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阳县| 彭山县| 蒙城县| 元朗区| 眉山市| 陆川县| 汉阴县| 朝阳县| 福安市| 长顺县| 庐江县| 天全县| 赤水市| 砚山县| 凤城市| 曲阜市| 大同县| 宁陵县| 巴彦县| 当阳市| 德兴市| 萨嘎县| 姚安县| 于田县| 门源| 凤凰县| 象州县| 沙坪坝区| 镇平县| 玉田县| 英超| 集贤县| 巴南区| 乡宁县| 平邑县| 普安县| 常德市| 叙永县| 锡林浩特市| 彝良县| 永城市|